1

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后,正式宣布了维新变法的开始,同时,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也开始反对的活动。为了阻挡变法,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帝党骨干翁同龢。先后指示王鹏运、于荫霖、文悌上表弹劾翁同龢“误国无状”、“结党乱政”、“狂悖揽权”。

王鹏运还添油加醋地在奏折中诬陷翁同龢,说他在筹措对日赔款中,与户部的张荫桓“朋谋纳贿,狼狈相依”。御史胡孚宸弹劾翁同龢与张荫桓在与俄国谈判时,平等贿款260两。

翁同龢在官场混了几十年,当户部尚书十几年,经手无数钱财,还算比较清正廉洁。有学者评论翁同龢“清末高官显贵差不多人人有钱,除非是翁同龢这样不事苞苴的廉介之士,然而这样的人却又实在太少。”所谓的与张荫桓平分贿款之事,根据俄国的资料显示,那比贿款实际上是被张荫桓与李鸿章平分。

后党保守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丑化翁同龢的形象,进而扳倒他。翁同龢因为支持光绪,主张变法,因而被慈禧盯上,遭遇了仕途“滑铁卢”。

就在《定国是诏》颁布的的第四天,翁同龢突然接到谕旨。那天清晨,翁同龢与其他军机大臣在颐和园军机公所值房听宣,但值班的太监只让军机大臣到仁寿殿觐见,翁同龢被拒之门外。凭借多年的为官经验,翁同龢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过了一会,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先后退朝,当值太监出来宣旨,翁同龢下跪听宣:

“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形于词色……翁同龢著开缺回籍,以示保全。钦此。”

翁同龢的开缺,是晚清朝堂的一件大事,一时朝野议论纷纷。关于他开缺的原因,直到今天也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完全出自慈禧的意见,她强迫光绪下令,将翁同龢开缺。

慈禧太后在甲午之战前夕,为了庆祝六十大寿而挪用海军费用,并要求修缮颐和园。翁同龢看不惯慈禧的做法,认为国难当头,应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因而拒绝拨款。慈禧碰钉子了会怎么想?你翁同龢算哪根葱,给你根鸡毛,你还真的当令箭了,迟早有一天罢免你。

第二种说法是,翁同龢的开缺虽然有慈禧的意见,但光绪也是同意的。

在开缺之前,翁同龢对于康有为的学术主张并不完全认可,他觉得康有为是一位“说经家之野狐禅”。所以,当光绪要翁同龢传旨康有为,上呈其有关变法的著作的作品,翁同龢拒不接受,甚至抨击康有为“居心叵测”,结果引起光绪皇帝对他的不满。

当慈禧要赶走翁同龢,光绪也觉得与翁同龢君臣意见不合,不如干脆让他回家。

第三种说法是,光绪自己下令开缺翁同龢,原因就是君臣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对于变法的看法,分歧较大。

而这位翁同龢又是光绪多年的老师,有授业之恩,留在身边对于光绪的工作有很大的不方便,“不忍遽加严谴”,不如直接让其回家。

第四种说法是,恭亲王奕?临终前的遗言所导致。

据说,奕?临终之际,光绪向其咨询有关人事安排。奕?称翁同龢“居心叵测”,不能委其重任,甚至指责他甲午主战是“聚九州之铁,铸之大错”。奕?的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翁同龢的去留。

第五种说法是,荣禄、刚毅等人陷害的结果。

荣禄与翁同龢曾为结拜兄弟,但彼此仇怨很深。荣禄与军机大臣沈桂芬有矛盾,故意弹劾深桂芬,结果沈桂芬被外放山西巡抚,荣禄说他曾将此事告诉过翁同龢。翁同龢与沈桂芬是江苏老乡,于是联手报复,秘密报告荣禄与同治的妃子有情况,结果荣禄被外放西安将军,十年不得回京城。所以,荣禄对翁同龢的恨咬牙切齿,指责翁同龢“卖友”,随时等待机会报复。

刚毅是翁同龢曾经的手下,是翁同龢一手栽培起来的。但刚毅的文采不行,这一点又被饱读圣贤书的翁同龢看不上。刚毅进入军机处后,翁同龢多次训斥他,导致刚毅对其更加不满。

1898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正好是翁同龢生日,荣禄、刚毅借这一天上奏弹劾,以此羞辱翁同龢。

此外,还有说法是翁同龢平时结怨过多,被人挤兑;也有说法是翁同龢自己要求走人,甲午之战后,翁同龢看到许多人将失败的原因推向他,他就已经想辞官归故里。还有研究者认为,翁同龢过于稳重,而康有为比较激进,光绪倾向于康有为,于是,“不去此老,变法难以深入”。

综合以上种种说法,造成翁同龢开缺的直接原因,还是取决于慈禧与光绪的态度,而在此二人中,慈禧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以翁同龢当时的地位而言,即使光绪想要开缺他,没有慈禧的点头也是行不通的。自甲午以来,慈禧对翁同龢就开始不满,加上其他人的推波助澜,终于忍不住对其出手。

翁同龢的离开,是维新派的一个重大损失。康有为将自己与翁同龢比作汉代的韩信与萧何,看到翁同龢被开缺,心灰意冷,甚至一度对维新变法失去信心,准备南归。翁同龢得知后,亲自前往粤东会馆,劝其留下,继续辅助光绪。

五月十三日,翁同龢从京城马家铺火车站坐火车前往天津塘沽,然后走海路南归。那天,送行的门生故吏多达五百余人,火车站“车马阗咽,有痛哭流涕者,有欷歔扼惋者”。面对送行人群,翁同龢坦然地说:“人臣黜陟皆属天恩,吾进退裕如,所恨者不能复见皇上耳。”此时此刻,依旧对光绪无限忠心。

翁同龢,一代状元,两届帝王师,忠心事主而晚年不安。他身处京城那个大染缸,清廉就已经将自己摆在很多人的对立面,站队光绪又让自己处于弱势的一方。晚清那年月,走马换将是常态,李鸿章那样的超级实力派都倒下过,何况翁同龢。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翁同龢真的傻。

历来古代帝王搞权力的制衡,那都是讲究一个平衡,扶持起两派人来互相斗,皇权才可能稳固。

曾文正公在打击太平天国,那么就要扶持一个左文忠公,两个人互相恶心。你骂我一句,我参你一本。还要从湘军里面抽个淮军出来,其实都是权术制衡的游戏。

李鸿章在北洋经营,那么就要搞个张之洞在南洋叫板,让你知道你不是最嘚瑟的香饽饽,地球离了你还要照样转。

李鸿章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理解慈禧的制衡之术,知道大臣不和对国家不利,当张之洞的南洋遇到了问题,明晓得是自己的对手,也要派个盛宣怀去帮忙,毕竟两个人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矛盾关系,倒下一个,另一个尾大不掉的话,离狡兔死走狗烹的大难临头也就不远了。偏偏这个翁同龢是个小心眼,因为自己那点点私仇,是铁了心要把李鸿章的北洋朝死里整,不惜哪怕是国破家亡,也要把李鸿章整烂,整臭,整死。

甲午战败之前,慈禧和满清贵戚为首的后党,光绪和翁同龢一派的帝党,以及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为首的洋务派,是权力相互制约,均匀制衡的铁三角。甲午战败,李鸿章的北洋灰飞烟灭,张之洞的南洋只耗银子不出兵,三足鼎立的一个足就算是废了,成了帝党和后党的直接矛盾,而翁同龢又和维新变法的一票人搞在一起,康梁张口闭口就是要杀几个满清贵戚法就变了,多多少少是矛头直指太后老佛爷,再加上甲午海战前翁同龢拼命搞烂北洋的后勤保障,海战时没头脑的主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新账旧账一起算,一次性撸到底,也不为过。

实业兴邦,空谈误国,这个翁同龢就是个封建迂腐自私读书人误国的典范。然而历史上对实干的李鸿章是各种辱骂,对翁同龢这个沽名钓里,自私自利的读书人却“清流领袖”“三代帝师”的美名相加。

历史的真相,历来都如同小孩子过家家的儿戏一样,普通吃瓜群众看到的都不见得是真相。

3

在戊戌变法的第四天,状元宰相,两朝帝师,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被突然罢免一切职务,开缺回籍。而且是永不叙用。当时都以为是光绪与慈禧不和,导致翁同龢被罢相。但实际上此事和慈禧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光绪个人行为。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晚清政治家、翁同龢是官二代。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是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代表,也是当时晚清清流的代表。应该是说,早年的光绪和翁同龢关系很不错。之所以罢相,完全就在于翁同龢本人的原因。

用现在的话说,翁同龢就是一个无能的政客,比之同时代的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差的太远。好虚名,轻实务。你让翁同龢做具体事务他肯定做不了,但别人做他却天天挑毛病。看人挑担子上山不觉得得累。光绪罢免翁同龢的理由是:“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进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罢免一朝宰相仅仅是因为办事不利。这个借口实在是勉强的很。即便是在一个无比黑暗的朝廷。以这样一个名义罢免宰相也算是办事不利了。


具体到翁同龢被罢免,就在于翁同龢出尔反尔,首鼠两端。没有政治家的胸怀和气度。让光绪觉得翁同龢老迈昏庸。在光绪意图变法之际。不知新法为何物的翁同龢举荐了志大才疏的康有为。但洋务派的事情他又不懂。但又爱指手画脚。但看到康得到光绪的信任和重用,又十分嫉妒,以变法领袖自居,到处宣讲自己举荐康有为等人,以康有为恩人自居。种种行为举止让光绪觉得翁同龢是以老卖老,实在是不成体统。光绪罢免翁同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甲午海战的原因。以私利报复国家。

翁同龢这样的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代表。他是不贪财,但好名。但这更可恨,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在变法的问题上,翁同龢主张缓。光绪希望速达。二者的分歧。让光绪认为其是阻碍。再就是作为一个陈腐的老官僚,已经让光绪感到厌恶。朝廷需要新鲜的血液。而翁同龢必须要让出他的位置。在再就是恭亲王的意见。而恭亲王临终前,告诉光绪慈:“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可见恭王对这个“迂腐“而不会办实事的翁同龢是多么厌恶。

慈禧更是厌恶翁同龢,这样一来。翁同龢受“帝”、“后”两方厌恶,而且及其不受待见,加之朝中政敌的打击,被罢免也就在所难免。而翁同龢自身对光绪不敬。“语多狂言“也就是说经常和光绪顶嘴。让光绪很受伤。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4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代那些事儿。(本文710字,阅读需4分钟。)

很多人已经指出,顽固派将翁同龢打压下台,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汉文老师。从小到大,光绪皇帝都很喜欢这位老师。在慈禧太后的严厉控制下,光绪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有时候都会欺负他。每当光绪帝向老师吐露心中的委屈时,翁同龢会摸摸光绪的额头安慰他,一副温馨的画面。但到了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皇帝与翁同龢产生了矛盾。

有两个原因。

一来是光绪皇帝已经很大了,思想独立,性格独立,与翁同龢关系渐渐淡下来了

将翁同龢革职的诏书下过两次。第一次时讲了翁同龢在受到皇上召见时,光绪帝向翁同龢咨询事情,翁同龢“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可以说,翁同龢有点飘了,光绪帝自己也长大了看不惯翁同龢的言行风格。

二来是光绪帝为了推进改革启用康有为而与帝师翁同龢不和。

按理说,作为帝党里面权力最大的人物翁同龢对光绪帝推行变法应该是极力支持才对,而且当时反对变法的人重点攻击对象就是翁同龢,但是偏偏光绪帝看上了一个翁同龢非常看不上的康有为。在翁同龢眼里,康有为“居心叵测”,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康有为自己也得罪过翁同龢,向朝廷推荐康有为的人本来是其老乡张荫桓,但康有为到处招摇说推荐之人是帝师翁同龢,搞得翁同龢左右为难(承认吧,后党一帮人拿这个把柄使劲攻击,不承认吧,光绪皇帝又很欣赏康有为)。

到了光绪二十四年十月的时候,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击改革,翁同龢在京城已经待不住了。皇帝不得不再下一道诏书,指出翁同龢“滥保匪人”(就是保荐康有为,其实不是翁同龢保荐的),翁同龢平时上朝时太狂妄,让人“殊堪痛恨”。

诏书还强调了对翁同龢“永不叙用”,也就意味着翁同龢彻底玩完了。翁同龢这次被革职是顽固派、改革势力共同打击以及翁同龢自己出了问题的结果。

两分钟走进历史现场,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5

在清朝末期流行着这样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幅对联说得正是光绪年间的两位权臣,一位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另一位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



翁同龢是清朝的状元,两代帝师,是一直陪伴光绪皇帝长大的授业恩师,并且长期以来掌管着大清王朝的钱袋子。可是,翁同龢是一个靠着读圣贤书写八股文当上状元的守旧官僚,他与徐桐先后掌管过翰林院,对于洋务不仅没有兴趣,甚至与兴办洋务的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有很深的过节。

很明显,上面那幅对联是在讽刺翁同龢,说明他这个大清的户部尚书如果再当下去,大清朝的家底都要给他败光了。他在甲午战争前后,对大清王朝做出的财政政策可以说是一错再错,错到了光绪皇帝都难以容忍的地步。



首先是修颐和园。世人皆知甲午战争大清战败的原因是拿海军军费来修颐和园,而且后来人们都把这笔账记在了李鸿章的头上。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正是翁同龢。当时,慈禧太后已经答应了李鸿章给海军批三百万两银子买新战舰并添置弹药。可当李鸿章找到翁同龢的时候,翁同龢竟然是一再的推脱,最终也没把钱批给李鸿章。然而,当负责修建圆明园的庆王奕劻找到翁同龢的时候,仅仅只是帮他刊印了一套诗集,翁同龢二话没说就把钱批给了奕劻。

其次,甲午战败谈判,翁同龢千方百计进行阻拦,并且告诉光绪皇帝不管赔多少银子都可以,只要不割地。然而,当时日本人已经要定了台湾,如果不割地就没法谈。当李鸿章提出来要全权的时候,翁同龢却在一旁冷嘲热讽。李鸿章一怒之下向皇帝提出让翁师傅去谈判,翁同龢连忙向皇帝跪倒称其还要晚节。



再者,《马关条约》规定赔款白银2亿两,分十五年还清,又是翁同龢提出来要三年还清,哪怕是借洋债也不能让小日本轻视大清。结果,这笔钱一下子让日本经济实现了飞跃发展。所以,经过以上种种,他在光绪推行变法的时候还要出馊主意,光绪只好先拿这个师傅开刀了。

6

翁同龢是晚清的清流领袖,科举状元,出身江南大家族,士林关系网络复杂。他正途晋级,又才学贯绝天下,自然是步步高升。

同时,翁同龢身居两代帝师,兢兢业业,在光绪八年(1882)就入了军机处,统管户部,这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当然,他对甲午海战之败也有连带性责任。


翁同龢又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士大夫,恪守儒家学说,是标准的学而优则仕模式下的传统文人。看不惯李鸿章等能臣,又缺乏一定的经世与洋务能力。心胸也不宽广,培植言官党羽,鼓动门生弟子常常弹劾洋务官员,还往往以道统自居。

但是,对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而言,这样的人又必不可少,他的存在可以维持各派势力之间的平衡,故而两宫对他极为信任恩宠。由于曾国藩和李鸿章曾经检举过他的哥哥翁同爵,翁同龢心中不忿,私怨萦绕脑海,加上政见也不同,与孙家鼐、志锐、文廷式、汪鸣銮等人构成了帝党中坚,一直和李鸿章不对付,处处刁难北洋水师。

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暂停两年,所以银子解部充饷。

翁同龢的传统学问确实很好,往往能深入浅出,自成一家,发人所未发,服务宫廷教育四十年,每以忧勤惕厉,启沃圣心,也确实清廉,不像李鸿章合肥天下瘦。不过,有一点像《走向共和》等电视剧细节有误,翁同龢推荐了康有为不假,但不是在变法刚开始就被革职罢免,在百日维新期间仍然是在皇帝身边顾问,谘询事件,任意可否,往往喜怒见于词色,光绪也是言听计从。

慈禧太后悍然发动政变之后,囚禁了光绪皇帝,翁同龢作为帝党首脑,就被革职永不叙用,立即发回原籍,直到宣统皇帝登基后才给他恢复了个人名誉和后人待遇。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7

作者:金满楼

翁同龢状元出身,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预机务多年,尤其与光绪皇帝的关系非同小可。

然而,在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也就是下诏变法的第四天,而且还是翁同龢六十九岁的生日那天,他被罢黜了。

有人说,翁同龢被罢和恭亲王奕?临终前的遗言有关。当后者临终前,光绪皇帝曾问:“朝中人物,谁堪大用?”奕?以李鸿章、张之洞、荣禄对。

光绪又问:“翁同龢如何?”恭亲王听后,挣扎着起身道:“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也!”



奕?是中兴重臣,又是光绪皇帝的皇叔,他临终前说的这段话,恐怕对光绪和慈禧太后影响极大,而这也为翁的被罢埋下了伏笔。

按之前的说法,翁同龢被罢是慈禧太后等保守派为剪除光绪皇帝的势力而预先下手,不过近年来也有学者如孔祥吉认为:

翁同龢的被罢,很可能是光绪皇帝本人的意思。其理由是:这道罢黜令系皇帝亲笔硃谕,如非重大紧要之事,皇帝是不会亲笔书写硃谕。



而且,在翁同龢被罢后,光绪即有意回避与翁见面,这也说明光绪并没有其他隐情须向翁师傅表白,其不想与翁同龢见面,只是为了避免双方的尴尬。

当然,翁同龢被罢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即包括甲午一意主战而导致国家多灾多难,而他又难于应对这种变局;

此外,在清廷高层中,翁同龢被认为专横跋扈,诋毁他的人很多;再如在甲午后举借外债问题上,翁同龢应对无策,办理昭信股票又弊端重重;



而在对外事务方面,翁同龢一直与光绪相左,如其反对光绪与德国亨利亲王行握手礼,不愿出席光绪接见外国使臣的仪式等,这些都引起了光绪的强烈不满。

最终,在慈禧太后的许可之下,光绪皇帝亲自将授读自己二十余年的师傅罢黜,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之后,由于康有为等人“围园杀后”密谋的暴露,翁同龢因为曾保举引荐康有为等而在此遭到处罚,从此一蹶不振,老死祖籍。

8

1898年6月14日,天空飘着小雨,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翁同龢与众臣,如往常那般守在颐和园朝房外等待召见。可是光绪并未像平日那样,先召翁同龢觐见谈话,而是在宣召众臣时,传口谕翁同龢勿入。

翁同龢对光绪异常之行感觉有些瞠目结舌,他虽自知有些不妙,可毕竟久历宦海沉浮,强制沉稳端坐在椅子上,其心却如天气一样阴沉,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下一步召见。

终于等到散朝,他却等来了晴天霹雳般的圣旨。

翁同龢仔细听着太监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他竟然被多人投诉办事不力,言语狂妄无矩被罢黜全部职务开缺归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翁同龢心中莫名悲凉。

前两天光绪才颁发变法诏书,他与光绪师生二人的变法强国梦想刚刚起步,可就在这关键节点,他却惨遭罢黜。

那为何变法刚刚开始,皇帝就革了翁同龢之职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翁同龢积极支持光绪变法,其被罢黜幕后应是慈禧授意。

翁同龢出身高官显贵之家,父兄皆是清廷重臣。他虽为官二代,却深得父兄影响并无纨绔之风,反而勤奋努力在咸丰朝一举夺得状元。

翁同龢虽为官清廉,却精于做人之道颇能揣摩帝心,做事深合帝意。由此他于咸丰逝后,深得慈禧欣赏信任,连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如果说翁同龢于同治只是严师,那翁同龢于光绪除了严师,更掺进了父亲成分。

翁同龢眼见光绪幼时处境艰难,就连饮食起居都无法保障,他曾严厉斥责光绪身边太监疏于职守,甚至将此事上奏慈禧,恳请对光绪精心照顾。

由此光绪对翁同龢倍感亲切,忽遇电闪雷鸣惊吓之时,光绪皆要扑倒翁同龢怀中寻求保护。师生相依相伴二十余年亦师亦父感情笃深,光绪更养成了对翁同龢依恋之心,凡事都要征求老师意见。

甲午中日战争,光绪与翁同龢皆是主战派。可是甲午海战惨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大清惨败深深刺激了光绪之心,他想振兴清廷试图寻找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恰巧当年正是清朝科考之年,大批文人志士齐聚北京。他们听闻清廷屈辱之举义愤填膺,并写下洋洋洒洒万言奏疏,竭力要求朝廷拒签和议、变法强国。

虽然此疏被保守派大臣阻拦,未能到达光绪跟前,可是翁同龢已将此疏内容传达给光绪,同时他还将其核心人物康有为介绍给光绪,由此更激发了光绪寻求变法的热情。

翁同龢的鼎力支持亦为光绪注入自信能量,可就在师生二人感觉时机成熟,开始实施变法之际,翁同龢突然被罢官开缺。

曾有人说光绪与翁同龢于变法细节意见不合,由此光绪将其视为变法阻力主动将其开缺。有书君觉得,此说疑点颇多,首先师生有些意见相左应属正常,况且翁同龢被罢黜前日两人依旧谈笑风生,并未表现出不和迹象,你不觉得事发太过突然吗?

其次罢官那天正是翁同龢生日,以光绪柔弱个性,怎忍心在特殊日子对情同父亲的恩师下如此重手?再有光绪虽懦弱但并非弱智,他又怎会在变法关键节点自断臂膀,做出如此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呢?因而有书君觉得,此说并不能强力服众。

我们再看光绪颁发此诏后的表情,呆若木鸡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泪流满面。如果光绪主动罢黜恩师,他又为何如此悲伤不知所措呢?同时还有清廷官员证实,此诏就是大臣刚毅与慈禧亲自拟定。因而有书君觉得,此罢黜翁同龢的诏书主要应是慈禧之意。

那慈禧又为何罢黜翁同龢呢?且听有书君接着分解。

二,慈禧罢黜翁同龢规范控制变法。

光绪亲政后,慈禧名义退休却只给光绪小部分权利。因此光绪想变法,却自感无权而大发牢骚,如果慈禧再不归还权利,他就撂挑子不干了,他可不想当亡国之君。谁知慈禧听闻此言并未恼怒,反而支持光绪变法。

我们站在慈禧角度分析,她最怕的就是皇权旁落。当时列强环绕,清廷内忧外患随时都有灭亡之险。慈禧于皇权旁落与变法之间,两害相较取其轻,她选择支持变法亦是符合其需求的。

可是慈禧支持变法亦是有条件的,她公开以不能违背祖制损害满清贵族权益,为限制光绪变法的底线,其实质就是不能触碰其皇权。

慈禧不懂什么君主立宪制之类,她判断事情对错的标准只看是否影响其皇权。如果能加强皇权就予以支持,如果损害皇权就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压毁灭之。于是自光绪有意变法之日起,慈禧表面支持但从未放松警惕,一直静观其变准备随时出手干预。

随着变法气氛日盛,慈禧感觉光绪已经有些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尤其是光绪颁布的变法宣言《明定国是诏》,满篇推翻旧制之意。

慈禧深怕再不规范变法就悔之晚矣,她知道《明定国是诏》就是翁同龢代笔起草的,他就是光绪心中的灵魂支柱。

她就要釜底抽薪除去翁同龢,使光绪陷于痛失主心骨手足无措之态,使其变法之势减缓。因此翁同龢成了慈禧打击光绪的首选目标。

我们再看慈禧罢黜翁同龢后,又雷霆万钧再下三道谕旨,将国家重臣的人事任免权以及兵权全部控于手中,尤其她将亲信荣禄放在直隶总督位置,掌管重兵以备不时之需。

慈禧一步步规范变法,就是控制光绪变法不能跳出其手心,如有越轨之举及时镇压制止。

光绪对此只有无奈而已,翁同龢领旨谢恩之时,光绪只有远望无语凝噎,师生二人遗恨别离。

三,慈禧施雷霆手段发动戊戌政变,翁同龢再遭贬谪永不叙用。

慈禧眼见戊戌变法搞得轰轰烈烈,光绪大有废除自己权利之势。她骤然翻脸雷霆出手发动戊戌政变,重掌清廷实权并将光绪囚于瀛台。

紧接着慈禧就要彻底清除帝党,她又借光绪之名,再给已免职的翁同龢重惩,严责其为师误君,明令永不叙用,帝党之势由此灰飞烟灭。

有书君觉得,此时光绪早成囚徒,慈禧再借其名重击翁同龢,亦间接证实了首次罢黜翁同龢正是其意。

慈禧初始支持变法,她妄想光绪变法事宜皆要向其请示,由她准奏方可,她就想维持这样一种帝弱母强的平衡。可是光绪帝对翁同龢过度依赖言听计从,翁同龢的存在正在逐渐鼓动光绪打破这种平衡。由此翁同龢被慈禧罢黜就成了必然。

慈禧把权欲看得比国家昌盛更重,翁同龢被罢黜成了戊戌变法转折点,慈禧由此进可支持变法,退可毁灭变法,无论进退皆立不败之地。

翁同龢一生清廉,却落得悲情结局,1904年于家乡常熟郁郁而终,享年75岁。其一生功过是非还是任由评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9

1898年6月11日,翁同龢被清廷“开缺回籍”。变法才刚开始,光绪干嘛“自废武功“,到底是情非得已还是另有苦衷?

1889年,光绪正式亲政。表面上他日理万机,实际上慈禧仍在幕后操纵朝政。所有奏折先是让他先看完,最后才送到仪鸾殿由慈禧作定夺。当然光绪也有下旨的权利,但权力仅限于日常小事,要是碰到重大人事升迁罢免和外交事务,还是得“恭奉皇太后”。光绪为何“心甘情愿”让慈禧干政呢?

光绪之所以能获得皇位,并不是他跟同治有什么瓜葛,而是他是慈禧的侄子,能有今天的地位全仗大姨妈慈禧的赏赐。皇位来路不明,让他打心底里畏惧慈禧,生怕哪天慈禧废了他这个皇帝。再加上,军机大臣中无不对慈禧感恩戴德,朝中大臣中无不站在慈禧这边。光绪能仰仗的只有老师翁同龢,事实上翁同龢能在光绪身边,也是慈禧的恩赐。


慈禧罢免翁同龢理由有二点:一、“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二、“每于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说白了就是你翁同龢“态度不好”,活该被撤职。这些罪状无异于莫须有,但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朝堂之上,哪个不是慈禧的同伙!

晚年翁同龢

1900年,珍妃被慈禧处死,光绪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床珍妃在冷宫时用过的旧蚊帐,聊以慰籍,除此之外,他不敢动慈禧一根毫毛。对自己心爱之人光绪尚且无能为力,对老师突然被罢免,他又能怎么样呢!

10

这种观点的流行,可能是受了《走向共和》的影响。

我得说,《走向共和》是一部好剧,但它不是历史。

在《走向共和》中,翁同龢被塑造成了一个迂腐的老顽固,为了跟李鸿章的私怨不惜克扣北洋水师换军舰买炮弹的钱,可转手却又为了一己私利被南洋奸商骗走了几十万两国库存银;甲午战争爆发,翁同龢面对李鸿章对时局的分析,置若罔闻,一力主战,遭致惨败后却又让李鸿章背锅;恭亲王死前,对立志变法维新的光绪帝说,想变法就不能用翁同龢,皇上千万不要铸此大错……就这样,翁同龢被光绪帝罢免,开缺回籍,永不叙用。

看《走向共和》时,看到翁同龢就像看到现在那些只会喊口号的愤青,心里简直恨得牙痒痒,但这些并非历史真实。

第一,翁同龢与李鸿章有仇,这是真的,简单说就是当年李鸿章一纸600字的奏折把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发配到新疆,顺带着还把他爸爸翁心存气死了,具体不再赘述。翁同龢克扣北洋水师军费也是真的,但并非是针对李鸿章的报复之举。

因为翁同龢不单断了北洋水师的经费,也断了南洋水师的经费,甚至断掉了大清朝所有省份、所有部门购置外国枪炮的经费。

为什么呢?因为户部没钱了。

1885年,慈禧下令重建南海、中海、北海;1888年,光绪帝下令为慈禧修筑颐和园养老;1889年,光绪帝大婚,排场极尽奢华。

而且,即便翁同龢停掉了购置枪炮费用,这也影响不到北洋水师。因为海军军费根本不从户部出,而是走海军衙门的账。

海军衙门于1885年建立,由醇亲王奕譞负总责,庆郡王奕劻、直隶总督李鸿章会同办理。而奕譞、奕劻二人大多做甩手掌柜,所以实权被李鸿章把持。李鸿章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到处抠钱,据为己有,十年间总共为北洋水师筹集了2000万两军费。

更不用说李鸿章的淮军到底私藏了多么丰厚的小金库。

这些都与翁同龢无关。

第二,甲午战争中翁同龢确实主战,但并不是为了和李鸿章唱对台戏,而是清流本色所致,不愿屈从于倭贼而已。且多年来,李鸿章多次鼓吹北洋水师实力,翁同龢乃一介文人,并不长于军事,所以对北洋水师的战力颇为自信,这才有了主战的观点。

而且,说翁同龢是老顽固,也有失偏颇。翁同龢借着自己帝师的身份,曾多次给光绪帝呈送西学著作,打开了光绪帝的视野;翁同龢还曾支持盛宣怀办理中国通商银行,并拨银100万两作为启动资金;翁同龢还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其主持之户部拨银100万两“生息官款”存于该行,为中国通商银行最初营运资金;康梁维新主张也是翁同龢最先推荐给光绪帝,他在维新变法初期还极力支持康有为提出的诸项变法主张,并为光绪帝代拟了明定国是诏。

第三,翁同龢不是光绪帝在变法前下诏罢免的,而是在变法失败、慈禧训政之后被罢免的,这应该是《走向共和》为我们编造的一个令我们信以为真的小说家言。

实际上,翁同龢推荐了康有为,康有为因而得到了光绪帝的重用。此外,翁同龢帮助光绪帝起草了明定国是诏,在变法期间也一直是帝党的核心人物。直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慈禧重新训政,才下令将翁同龢革职,且永不叙用。

当然,在维新变法期间,翁同龢也的确也犯了一些错误,并因此惹恼了光绪帝。最令光绪帝不满的是,翁同龢本向光绪帝推荐了康有为,但到后期他看到康党得宠,十分不痛快,并向光绪帝说康有为的坏话,认为康有为不过如此。而且这一时期的翁同龢在与光绪帝的交流之中喜怒形于色,甚至故意托大,说光绪帝和慈禧是孤儿寡母,都要靠他一力扶持,并把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甩锅给慈禧,认定他修园子花费了太多钱。

由此,翁同龢不仅得罪了慈禧,也得罪了光绪帝。但光绪帝即便很愤怒,但碍于几十年的师生情谊,训斥小惩皆可,倒不至于将其开缺回籍,永不叙用。可以设想,这个决策应该是出自慈禧太后。

总得来说,翁同龢不算是一个能臣,他无法在晚清危急的形势下独当一面,也无法帮助光绪帝真正夺回皇权,但他也绝不是一个迂腐顽固者。作为清流,他具备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的典型人格,出言劝谏,不畏强权,面对外敌,一力主战。身处巨变中,也绝不是死守旧学,而是试图了解西学,开眼看世界,并支持光绪帝的变法维新。我们对翁同龢的认识也要摆脱影视剧的影响,重回客观的视角。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