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秦说汉(271)秦始皇陵墓为了防盗,曾经设置了五大机关,至今还能产生作用吗?
按司马迁的记载,秦始皇的陵墓内部并没有所说的五大机关,但确实是做了五种防盗措施。第一,墓室四壁浇筑了铜汁,增加了盗挖难度;第二,墓室内安装自动弩箭,防备盗墓者进入;第三,墓室内配置了缩小比例的百川江河大海,但把水换成了有毒性的水银,水银挥发毒气,可以让盗墓者中毒;第四,以人鱼膏燃烧长明灯以耗尽墓室内的氧气;第五,设置不能从里面向外打开的外室门,将所有工匠杀人灭口于墓道内,严守秘密,也起到震慑盗墓者的作用。但要破除这些机关,现在的技术应该没有问题。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征发天下70多万的刑徒送到郦山,为他修建陵墓。在骊山的半山腰开挖隧洞,一直挖到了地下的暗河,然后把墓室的四周用铜汁浇筑成了密不透风的墙,只留最后一个出入口等葬礼结束后,再用铜汁浇筑。
用铜汁浇筑墓室有二重意义,一方面是墓室为了防水,另一方面也确实为了防盗。但这种铜汁防盗墙在冷兵器时代也许会有点作用,用现代的定向炸药,就根本不是问题了。如果担心炸药造成墓室内的物品损坏,用便携式金属切割机也可以完美实现。
自动连弩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因此秦朝时期的自动弩箭可能是一次多发射的弓弩。先不管是连弩还是单弩,但这种暗器有几个先天不足。第一,任何机械都有寿命期,二千多年的设备到现在估计也失效了。第二,就算设备未坏,弓弩的弦张开的时间太久,一直保持着弹力状态,估计到现在射出的箭也可能伤不着人了。
解决弩箭的方式也很简单,放一个较大型的动物进去,或者制作一个假人,先扔进去吸引箭射出。不管弩箭多先进,总有射完的时候。
秦始皇的墓室内用水银当作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墓室内的底部有山有水银。水银设计的初衷不一定是为了防盗,而是用以代替溪流与江河大海里面的水。但水银也确实含毒,在空气中挥发后,被吸入人体也会让人中毒,成为辅助的防盗物质。
但解决水银中毒亦很简单,穿戴防护衣帽与口罩、眼镜就行了。另外,都二千多年了,水银也挥发得差不多了吧。
墓室内用人鱼的脂肪可以长时间燃烧不灭。这个说法是有质疑的,难道人鱼脂肪可以做到能量守恒循环使用?人鱼膏是指大海里可以提炼出油脂最多的一种鱼类。将其作为防盗措施,还是很有意义的,可利用灯火燃烧,耗干墓室里内的氧气。
但破坏墓室内无氧的真空状态,以今天的技术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先不说只要把墓室打开就自然有氧气进去,另外携带一个几公斤的氧气罐进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 防盗措施五:设置不外从里面打开的墓室外面的门,且将工匠杀人灭口
秦始皇下葬之后,所有的墓葬品已经封藏,殉葬的姬妾已经安放进去后,墓室的出口用浇筑铜汁完全密封。墓道完工后,工匠们准备出去。这时,秦二世下令将墓室通道的最后一重门关闭,里面的人无法出来,只能闷死在里面,这样就再也没人知道墓室里的机关与秘密了,就算有人进去墓的外室,看到这么多死人骨,也会产生震慑作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秦二世用尽心思,杀了这么多工匠,司马迁仍然可以有板有眼地把墓室内的情况与机关一五一十地写在纸上,说明这个墓室内的布置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可能是有的工匠在最后一道陵墓最后一道工序前离开了工地,也有可能关在陵墓内的工匠另有逃生通道,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秦始皇的墓室内藏满了仿制的宫殿、百官雕像和各种珍奇宝物。也必然会成为盗墓者最眼红的地方,因此当初在修建陵墓时,考虑了多种防盗机关,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防盗机关在冷兵器时代会有点作用,到了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作用就不明显了。
秦始皇的陵墓一直到了今天仍然没有被盗,真正的原因还不是以上的五大机关。而是地宫入口隐蔽,至今没有被确认。另外,墓葬规格太大,所以挖掘的工程量也相当大,小规模盗墓团伙搞不定。最主要的是,作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秦始皇的陵墓受到了国家力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文物保护措施仍然不是很完善的时候,秦始皇的陵墓是不允许被挖掘,所以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2020/11/9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您的关注与评论,将是我无限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