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务派遣就是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一个怪胎,就算是一个好东西,也被歪嘴和尚念外了经。首先告诉你,如果你有其他途径,就坚决不要做劳务派遣,从短期看,没有归属感;从长期看,职业发展不利;从现实看,待遇差距大。

第一:劳务派遣就是一个人力资源机制的怪胎。

国内的人力资源政策就像面团,随便被人捏来捏去,也不要责怪企业,有些就是政策多变造成的。比如,劳务派遣这个怪胎吧,前些年,为了给企业减少人工成本,大力推广劳务派遣政策。这就造成了,体制内和编外的巨大差别。

这个许多人都深有体会,比如,同样的柜员,劳务派遣的2000元月薪,正式编制就是20000万元,差十倍的真的有。更可恶的就是,大公司把脏累苦的活计,都交给了劳务派遣的人干了,正式编制的人坐在空凋房里喝茶。

还记得一幕一幕的镜头吧,在街道上钻下水道的,一定是劳务工,站在路上瞎指挥的,一定是正式工。烈日下,爬电线杆的一定是劳务工,坐在树底下打牌的,一定是正式工。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第二:比劳务派遣还怪的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业务外包,一个比一个差劲。

由于劳务派遣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社会上人人抨击,这个政策就像过街老鼠一样。怎么办呢?某些部门又出不靠谱的点子了,推行了业务外包,这个政策比劳务派遣更差劲。

因为有关规定,劳务派遣人数不能超过职工的10%,且只能是警消门卫保洁等低层次的通用岗位才能用劳务派遣。这下子,大企业就慌了。招了这么多劳务工,怎么办?远远超过10%了,有的劳务工还坐进了办公室,成了白领,怎么办?

有些有良心的企业,就将劳务派遣转为了合同制员工。有些企业,就采取了业务外包,就是把这些人(附着的业务)外包给外包公司,连劳务工都不如了,与企业毫无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企业把这块业务,整体包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为了承揽业务,招聘的人员,就是业务外包工,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大企业,就这样金蝉脱壳了。

第三:劳务工、外包工,看似同工同酬,但绝对没有归属感。

比如,一些大型国企,正式工有各种待遇,劳务工和外包工,表面上看,同工同酬,但在“实质”上还是“外人”,比如说,住房公积金,就不一样;比如提租补贴,就没有。比如说最近实行的企业年金,劳务工和外包工就没有。同在一个屋檐下,人与人就是不一样。

综上,劳务工和外包工,除非万不得已,原则上不要签。目前,就是没有归属感,现在就没有成长性,现在待遇就有差距,将来有一天,企业要精简,第一批肯定又是拿劳务工和外包工先开刀。这是有许多教训的。

最佳贡献者
2

想想大公司的招聘,确实挺吸引人,但假如是劳务派遣公司牵头和你签劳动合同,那最好还是三思,或者干脆别去。既然都是在大公司工作,为何有劳务派遣这么一说呢?有啥猫腻呢?

作为人力资源行业的老同志,马菠萝就和大家扒一扒,为什么大公司总喜欢用劳务派遣公司来招人?这其中的两点秘密,你还是早点儿知道为妙。

第一,为了规避劳动风险与劳务纠纷,以及高额的赔偿。

很多大企业往往在一些基础岗位需要成百上千的员工,比如家政企业的阿姨,物流企业的快递员,以及大家经常接触的司机和送餐员等等。由于这些基础岗位人员多,数量大,而且经常会遇到一些频繁发生的劳务纠纷,特别是在一些服务性行业,比如和客户之间发生一些摩擦,或者存在劳动保障方面的一些风险。出了事,到底这个风险和黑锅,由谁来背呢?毕竟大公司还是非常注重脸面和社会声誉的,就怕这点儿劳动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影响了自己的口碑。

再加之大公司往往有较高的离职赔偿和劳动赔付,他们也希望少出事少赔钱。所以会将大量的基础劳务人员,交由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另行签署劳动合同。你想,一旦出事儿,这些大公司就会说出事的员工不是自己的正式编制,都是有其他劳务公司派遣过来的,由此来规避相应的风险、纠纷,以及高额的赔付。

第二,福利和待遇难以和正式员工相比。

大公司对外宣传的各种薪资待遇往往都比较诱人,但那通常是吸引人才加入的重要筹码,不过这仅仅是为正式员工准备的。大公司为了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岗位省去综合成本,比如社保、奖金、补贴和福利,就会找第三方劳务公司来出面签合同。假如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署劳动合同,被派到大公司,坐着同样的办公室,干着同样的活,吃着同样的午餐,但其他相关的福利待遇可就差距甚远啦。若有机会去银行的技术部门,你会看到一层楼坐满了软件开发工程师,可一问你才发现,这上百人都是第三方外包公司派来的,哎~面对银行这样的福利天堂企业,而今就连高科技的工程师,也难逃劳务派遣的命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你每天看着身边充满优越感的正式工,作为一个被派来的小苦力,心中的不爽,还是挺折磨人的。

【你敢问我敢答】马菠萝扎心问答

网友tedy:想进大公司,但只有通过劳务派遣才能进去,我该去吗?

马菠萝:假如你非常想从事相关工作,并且愿意坚持和拼搏一段时间,那可以考虑通过外包派遣方式先接触这份岗位,历练相关能力,并积累经验。因为在一些大企业,对于特别优秀的外包人员,也会向你抛出橄榄枝,邀请你以正式员工的方式加入,但这样的比例通常会非常小。没办法,正常方式进不去,这样的曲线救国也是可以参考一下的,您说是吗?

欢迎大家与职场大咖“马菠萝”一起扒开职场真相,探究职场攻略,同修进阶秘技!任何平台搜索【马菠萝扒职场】都能找到马菠萝哦~期盼您的关注与评论交流,快来加入吧~

3

这就是一种用工制度下的怪胎,如不能及时的捋正这个不合情又不合理的怪象,时间长了、积怨多了、矛盾明显了势必将导致成一个不可想象的社会矛盾。1、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和无瓜葛的用工单位,这种想儿马儿加油干、又想马儿不吃草,本身就有着矛盾的漏洞,(1)待遇不同。(2)合同不同。(3)出现问题与用人单位关联极小;2、就招聘市场秩序和社会发展来看,这就是一种对应聘者不负责任的态度,打着某某公司招聘旗号,规定制度都一样,可是一旦入聘就会出现身份差异、制度差异、收入差异、福利差异等等,极大地挫伤了应聘积极性;3、劳动法对企业用工有着明文规定,只能在经警、消防、环卫等底层用工上实施,不能出现在大面积的劳务用工制度。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如若再出现这种用工怪象的话,只能说明企业对社会用工的一种不正确的选择;4、同工同酬、同劳动同福利这是社会文明、进步、推进、改革和完善、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就要有人先吃第一口禁食,但不是不符合社会稳定、不利于发展的的第一口禁食,有利于发展才是推动用工制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5、不是不要签订这种合同,而是这些企业再打一种利益的擦边球,一切责任推向第三方,出现事故、裁员等都由劳务公司来负责,企业只是付给这个第三更多经济利益,真正能到被派遣者也就寥寥无几了,最终受伤的还是应聘人员。所以说,这种怪胎现象不解决稳妥,势必影响到各个方面的进步,回归到正常的用人机制才是推动发展和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


4
不要签! 不要签! 不要签!

大公司为啥“劳务派遣”

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是一家巨大的公司,生意规模也很大,但是员工并不是很多。以零售销售部门的一个销售代表(就是最基层的销售),负责的生意数额平均在2500万以上,有很多地方一个销售代表就负责5000万以上的生意(这么多生意就他一个人管)。这如果放在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是不可想象的,但大公司基本都这样。

但是话说回来,负责这么大额的生意,一个人忙的过来吗?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忙不过来啦!那为什么不多招几个人呢?多招人不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难度,而且更关键的是成本太高了(因为大企业的薪资、出差标准、各种隐性福利、招待费标准、解除合同时的补偿金等等都非常高)那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劳务派遣增添人手!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和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根本就不是和大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说白了,除了工作以外,派遣员工和大公司根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就相当于学籍A学校的学生,到B学校借读而已。说白了,不管大公司说的多好听,但派遣过来的员工根本就不是大公司的员工!

派遣员工容易“受歧视”

比如我们公司就给每个销售代表配备好几个“协销员”,这些“协销员”就全部是派遣员工,不但工资低很多很多,福利虽然看起来有一些,但其实不到正式员工的十分之一。再举个例子,出差时,比如正式员工可以住700一晚的酒店,派遣员工就只能住200的……等等;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是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一起工作时,确确实实的会不舒服,会自然的感觉“同工不同酬”,会自然的感觉受到歧视。而且关键的是,派遣员工的工作内容基本都是千篇一律,都是重复性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常规性工作,对于个人提升意义不大。最可怕的是,所有大公司对派遣员工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签了派遣员工,基本上转为“大公司正式员工”的可能性就很低很低,大公司需要正式员工了,基本上他宁愿在外面招聘,也不愿意将派遣员工“扶正”。

所以,不建议去做派遣员工,因为实在是很难学习到东西,还要忍受“寄人篱下”的感觉,如果非要去的话,也不建议呆太久,一般一两年就可以撤了。


文/穿墙学院:资深企业培训和职场教育专家,穿墙而过的企业洞察者,竭尽全力助你升职加薪,喜欢我就点我吧!

5

这个问题首先得问你想在这家公司(通过这段工作)你想得到什么?

我就是在一家派遣公司上班,我们公司就是全资的国有企业,主要是给政府招聘不在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另外企业也只给像中石化、电信、中铁集团那样的国有企业做派遣,不敢说百分百维护员工利益,但是至少我们所知道的法定的应该给员工的所有权益,我们都会按劳动法执行,像什么经济补偿、生育、工伤、各种保险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任何问题,总的来说如果是一家正规的派遣公司,是可以保证你现阶段收入(不用担心被坑蒙拐骗),当然也不妨碍你在此过程中学习的经验,也会有部分人(很少)直接转正的,甚至晋升的,关键还是看自己付出,相信这个世界,付出总有回报;

但是如果你是要一份铁饭碗,那你最好还称早打消念头,至少派遣合同给不了你这方便的保障!当然肯定也不是像网传的派遣员工就是零时工,很多时候、很多单位只是“上面”正编不批,没办法只能走派遣,对于一个用人单位来说责任基本是同等的!

6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的确是让人纠结,待遇和平台都很好,就是合约签署问题未来可能会出现纠纷,面对如此两难的选择,从决策梳理的角度,给你以下建议:

1-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最好两个小时。当自己安静不被打扰的时候,比较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往往各种纠结和不确定,就是因为干扰太多,没有办法聚焦当下,梳理区别,做出决定。

2-把优势和劣势全部罗列出来。描述中,还是比较倾向加入这个公司的,内心忐忑的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工资纠纷,但是,这些好处和坏处,有时就是一瞬间的念头,所以罗列出来是最好的客观比较方式,一点都不复杂,就是简单的文字,帮助自己聚焦关键点。

3-如果最终决定加入,请纠正自己内在的念。开始提问的几个问号,都说出了你内心感受到的不公正,也是这些不公正影响着你的判断。正式签合同和第三方合同,的确存在不同对待,但是关键在于你求的是什么?公平对待还是这份工作收入?或者是你的自我价值?在哪里都不会有纯正的公平对待的,如果自己要让自己的价值有体现,就努力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只有如此你才会有更好的机会,考虑问题本身的纠结,不如跳出问题,发现自己的潜力去深挖和创造,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力量更强。

答案不在我们这里,你就是答案,答案在你的心里!

个人见解,欢迎互动交流,如果能帮助到你,欢迎关注沐心Tina。

7

谢邀

之前也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简单分析下我的经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之前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去天津一家全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上班(具体是哪家就不说了),面试完了之后本以为可以送一口气了,没想到看到合同的那一瞬间就傻逼了,我去和我签合同的竟然不是我要上班的公司,而是一个第三方人力机构。

那时候的感觉就像是马上要被骗了一样,脑子里转过无数个年头,感觉自己马上就有可能成为无数“讨债”大军中的一员。不过好在我在那个公司里认识一个前辈,那个前辈跟我说过了实习期公司会跟你签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才打消了“溜之大吉”的冲动。

经过这件事,我也简单总结了一些遇到这种事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越是大公司,越要警惕

一般来讲小公司是不会出现劳务外包的情况,因为本身公司的员工就比较少,再加上社保啊缴税啊之类的也比较少,所以这么做不值得。但对于大公司来说这就保不准了,公司人多,流动性也大,很多企业为了合理避税,就会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还能以各种名义辞退不满意的员工,简直不要太(bu)完(yao)美(lian)。

SO,在遇到这种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如果有前辈的一定要事先询问好具体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出想过劳动纠纷的。如果没有前辈的话,去网上问问也是可以的,一般大公司的信息比较多,如果出现恶劣事件的话影响也会比加大。

警惕和你签约的第三方

有没有不是被大公司坑了,反而是被自己真正签了的劳务公司坑了的?

有,而且不少。

这种劳务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小(会有政策倾斜),也正是因为小,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因为全靠大公司养着)。所以经常会出现,你所在的公司把钱给了劳务公司,但劳务公司并没有给你发工资的情况,所以关于这个小公司的调查也是有必要的。如果网上口碑很差,及早撤才是正道。

总结:一般来讲正规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在面对关键性的岗位上都会主动去和求职者签合同,而不会借助第三方,因为给求职者的感觉是真的很不好。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努力成为有用的人,跟第三方这种破事儿说拜拜吧。

这是上啥班的第147条原创问答

上啥班,一个帮你在职场里做的更好的头条号。欢迎小伙伴们关注,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8

我在一个国企设计院,本科毕业,劳务派遣,在这正式员工必须是211.985硕士,英语6级,同事当中有好多重点大学毕业硕士,甚至还有海龟签的也是劳务派遣,其中不乏一些单位子弟,我在我们单位工资算中高收入,比好多正式的都高,在这基本属于同工同酬,工资收入跟能力还有工作量挂钩,跟正式工区别社保基数,还有冬季采暖补贴,其他没有区别,国企的用工性质主要受限于编制比例的控制。当然,不同的企业可能不太一样,有些企业待遇可能会相差很大。我原来在私企上班,各种不正规,现在在这边虽然是劳务派遣,但是有正规的劳动合同,五险一金都交,其实大家把心态放好,当时我进公司只谈工资,工资高我就干,劳务派遣就当是在私企上班,当然,能成正式的有编制更好。不管在哪上班,一看工资,二看平台,打铁还得自身硬。

9

虽说规定劳务派遣的员工,与同类岗位是同工同酬。但是在实践中,非正式员工的总体薪酬福利水平,与正式员工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首先你要明白,你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不是与要去工作的单位签。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是有规定的,只有以下情形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并且劳务派遣的员工总数不得超过10%:

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如果你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对方给的待遇你也满意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要提醒你的是,劳务派遣公司与你签订的合同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将来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还是尽量不要劳务派遣。

10

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刚刚经历的一次面试,盒马鲜生,想必很多知道,阿里巴巴旗下的,也算是有点名气吧,我最近去面试一个管理岗位,但是!但是!面试填写的简历表再到劳动合同,全都是第三方公司,然后我百度了盒马鲜生招聘这一块问题,果不其然全国各地的盒马都是第三方负责招聘和签合同!!!!!!!why?what? 第三方啊?

盒马,你们是有啥猫腻?是担心担责会坏马爸爸的名气吗? 果断要走了简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