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项伯跟前,估计这伙计会一脸懵逼:“是啊,我咋替刘邦抢了自家的龙椅呢?我咋就连祖宗都混丢了呢?”本山大叔一脸坏笑说:你脑子太乱了,咱从头给你捋一捋,看能不能给你找回爹。


项伯的爹,就是死于王翦之手的楚国名将项燕,临死前,项燕发下赌咒:“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燕有三个儿子,老大项荣,即项羽的父亲,老二项梁,老三就是项伯。

提起家史,项伯眉飞色舞。想当年,按老祖宗可是项国国君,也是姬周王室后裔。虽然项国后来被灭,并入楚国,可是项氏一族树大根深,在楚国依旧是豪门贵族。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项氏一族傻了:项家所有的特权都没了,没有高官,没有厚禄,甚至没了万顷良田、数千童仆。按照秦法,项氏跟天下百姓一样,叫“编户齐民”,要当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还要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

这TM什么世道!项氏子弟跟天下六国贵族后裔一样,依靠祖上的一点积蓄和人脉,过起了游侠生活,白天醉生,晚上梦死,整天诅咒大秦王朝早点灭亡。


让项伯等人抓狂的是,自己一不小心就犯罪了:搞什么鸡嘛,不就杀个把人嘛,老项家以前杀人跟杀鸡似的,这会儿杀个平民都不成了?

就这样,项氏一族几乎成了“流亡党”,项梁和项羽逃亡江东投靠故人,项伯则一溜烟跑到项地不远的下邳避难。在这里,项伯遇上了故交张良。

张良这时候其实也是个逃犯,不久前他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失败,逃避追捕到了下邳。只是张良比项伯幸运,没人知道他就是博浪沙行刺的首犯,装好人隐藏下来。项伯则上了“光荣榜”,被官府四处通缉。

危难之际,张良将项伯藏在家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捕。项伯虽然智商不高,但为人仗义呐,从此张良的大恩大德永记于心。


当项伯再次得到张良的消息,心中略略有些遗憾:他已经是刘邦的谋士。不过也没关系,天下反王是一家,刘邦也是替我们老项家打天下,早晚也得跪在我们家面前,张良跟谁都一样。

项伯有理由这么自信,从二哥项梁举旗以来,就是天下义军的核心,那个楚怀王就是个木头桩子。二哥死后,大侄子项羽牛气得让人抓狂,动动手指头,各路反王都老老实实跪伏脚下。按这个节奏,大秦一亡,龙椅就姓了项,自己少不了混个王爷。

对啊!项伯一拍大腿,后来我咋就姓了刘呢?本山大叔拉长猪腰子脸:“后来你被张良忽悠瘸了嘛。”

项伯祥林嫂似的叨咕:“俺就知道俺是去救张良的,怎么会帮了臭流氓刘邦了呢?”

本山大叔五官凑在一起:“张良骗你说,不辞而别不仗义,要跟刘邦道个别,你傻了吧唧就信了嘛。结果人家带着刘邦跟你见面了,他俩唱双簧,一边喊冤,一边给你戴高帽,把你忽悠得找不到爹了。”


项伯喃喃地说:“是的是的,那时候我坚信刘邦是冤枉的,他还是革命好同志,我要替他洗冤。”

本山大叔噗呲一乐:“唉呀妈呀,你脑瓜瘸得不轻,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跟你说吧,你就是脑残兼见财忘义,还跟刘邦约为亲家。往直了说,你从今以后就是“项奸”了,还自个哄自个儿说,刘邦不是坏人。”

项伯满脸羞臊:“可是,我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能打败我家大侄子啊!”

本山大叔哈哈大笑:“你咋尽想好事呢?一边吃侄子的,一边拿刘邦的,你是太阳啊,都得围着你转?”

项伯挠挠头:“是我说服了项羽饶过了刘邦,还在鸿门宴上挡住了范增的暗杀,也是我接受了张良的礼金,替刘邦讨得了汉中封地。”

本山大叔一把拉住项伯的手:“恭喜你,都能找回记忆了!”


项伯一脸得意:“我还阻止了项羽杀刘太公和吕雉,我救了他刘邦四次,是他的大恩人呐!”

本山大叔:“你别激动,我刨个根,你当时咋想的?”

项伯整整衣服,一脸严肃:“君子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觉得项羽杀人家爹和媳妇,这是不道德的行为,是要受到谴责的行为,是非常不......”

本山大叔一翻眼:“你可真能装,不就是你瞅着项羽不行了,想拍刘邦马屁嘛!”

项伯眨巴眨巴眼:“也不能全这么说,你说项羽这小子,多不听话,人家老范头给他多少建议,他不听,当初我们劝他留在关中他也不干。你不知道他有多倔,谁的话也不听,连我这个亲叔叔说话就当屁放。哎呀,老铁,跟你说起来眼泪哗哗的,我们老项家就败在这小子手上了。”


本山大叔笑得一脸水波纹:“是,项羽不是东西,你是东西,老范头被谁挤走的?是谁在营中散布谣言,说老范头、英布、龙且这些人都靠不住的?是谁怂恿项羽烧了秦宫,抢光关中的?垓下之战中,你跑哪儿去了?”

项伯一脸不高兴:“老赵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江山是他项羽的,我只是打工的,就像你的徒弟,你能要求他们都忠诚吗?再说了,以项羽那点能耐,他做皇帝我都不服,跟刘邦比,他差了十万八千里,输得不冤。”

本山大叔一呲牙:“你还跟我比,我老赵还是老赵,你老项咋成了老刘了呢?”


项伯一抹脸:“刘,不是国姓嘛,皇帝赐国姓有什么不好?你看我们老项家,我、项声、项它、项襄,不都姓了刘,封了侯?跟你说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其实我们几个早就暗中联络好了投降刘邦,只是项羽不知道,所以我们都是大汉开国功臣。”

本山大叔一愣,半天才说出一句话:“那你还找什么爹?你都不姓项了,不怕你爹挠死你!”

项伯挺挺胸:“不找了,不找了,这回明白了,来,咱哥俩一醉方休。”

最佳贡献者
2

项伯开始帮助刘邦是为了报恩,后来帮助刘邦是被刘邦利用,收到了刘邦的好处。

刘邦进入关中后,派军队守住函谷关。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后,听说刘邦已经进入关中了,十分生气,率军攻破函谷关,想一鼓作气攻打霸上的刘邦。这时候项羽的叔父项伯想起了他的老朋友张良还在刘邦军营,这样一发动进攻,刘邦完了,张良也就跟着一起陪葬了。

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项伯也要救张良一命报恩。想当年,项伯因为杀了人逃难,是张良收留了他,在张良的资助下他才活下来,现在恩人有难了,怎么能不管呢,于是他偷偷的跑到刘邦的军营,求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让张良赶紧跑路,别受了刘邦的连累丢了性命。

张良得到了项伯送来的消息,把项伯引荐给刘邦,在张良安排下,刘邦演了一出戏,他和项伯套近乎结成了儿女亲家,在项伯面前装出一副可怜相,说自己对项羽很忠诚,是项羽误会自己了,项伯和刘邦成了亲戚,回去后自然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了一番好话,项羽决定不进攻刘邦军队,在鸿门设宴和刘邦会面,就这样项伯为刘邦解除了一个危机。

鸿门宴上,刘邦对项羽卑躬屈膝,把灭秦的功劳都推到项羽身上,把项羽捧得很得意,但项羽手下谋士范增还是要对刘邦下手,因为他断定以后和项羽争夺天下的人就是刘邦,必须除掉以绝后患,

范增在酒席宴上安排项庄舞剑助兴,是想乘刘邦不注意杀了刘邦,项羽对于酒宴上舞剑助兴司空见惯,也不以为意,可苦了刘邦,见项庄舞剑的同时眼睛老瞄着自己,心里也很害怕,这时候项伯看出了项庄舞剑,意在刘邦。心说:小子,想杀我亲家,不行。于是也拔出宝剑,挡在刘邦跟前,和项庄对舞,项伯是项庄的叔叔,有项伯挡着刘邦,项庄也无可奈何,失去了杀刘邦的机会。

项伯就是这样救了刘邦两次,一开始是为了报张良的救命之恩,后来是被刘邦套路了,才在鸿门宴又一次救了刘邦。

3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经历去判断,而不会设身处地的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具体环境来考虑问题,站在道德高度上,对项伯的作为进行批判是容易的,但是客观的分析项伯这么做的原因是困难的。

项伯帮助的不是刘邦而是张良,因为他和张良是老相识,项伯曾经因为杀人而遭到通缉,张良把他藏匿在自己的家里,让他躲过了追捕他的官吏,因此张良对于项伯有救命之恩。

项伯早年任侠,秦时曾与张良有旧。曾杀人,张良匿其于家。——《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因此当刘邦短视的派兵占据函谷关关口,不让诸侯们进来,想做关中王的时候。他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自立为王!”这彻底激怒了项羽,项羽命令英布攻下了函谷关,准备第二天就亲自上阵,把刘邦灭了。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对项羽要灭了自己这件事一无所知,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第二天就是玉石俱焚,汉军将被楚军彻底消灭。这时候像项伯得知张良此刻正在刘邦手下,如果项羽发兵,到时玉石俱焚,张良绝对难以脱身,必死于乱军之中。而张良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因此他连夜从鸿门赶往霸上,通知张良避祸。张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将项伯拉去见刘邦,刘邦对项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惑之以利,项伯碍于张良的面子,又被刘邦的挚诚所惑不好推辞,于是回到鸿门,向项羽说:“刘邦并没有反对你的意思,只不过是有小人从中挑拨离间!”第二天一早,刘邦又率人到鸿门请罪,这样一来,项羽的怒气消除了,面对这样一个刘邦,项羽下不去手,因为对方示弱,项羽就没有杀刘邦的理由。

我们判断项伯的为人,总是看到了利而忽视了义,实际上项伯并不是打算帮助刘邦,他只不过是想报张良的救命之恩,这样的人出发点是大义。换个角度讲,项伯这么做也是一种投资,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每个人都想做天下之主,而最有实力者首推项羽,其次就是汉高祖刘邦。项伯这么做就,项羽获胜,自己作为项羽的叔父自然得利最大,项羽落败,自己曾救过刘邦性命,也不至让项氏家族就此覆灭,项伯左右逢源而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4

项伯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吃里扒外的家伙。吃里扒外的人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可项羽却是他的亲侄子,这就让人有些不可理解。有人说项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因为张良对他有恩。可我从他的行为里,怎么嗅到的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气息。项伯的所作所为导致了项羽的最终失败。



项伯年轻时也是个热血青年,喜好行侠仗义,一不留神,下手过重,把人给弄死了,犯下命案,于是到处躲藏,在逃亡的日子里,有幸结识了张良,张良庇护了项伯,让项伯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对于张良的恩德,项伯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张良,当然这是一个知恩图报人的涵养,此时的项伯还是不错的。



秦末统治腐败,各地起义不断,项伯和项羽也在项梁的带领下,拉起了反秦大旗。由于项梁和项伯的父亲是楚国名将项燕,因此得到了无数楚人的响应。后来项梁在同秦作战时战死,由于项伯能力欠佳,楚军由侄子项羽接管,谋士有范增,项伯毕竟是项羽的叔父,也进入了高层,几乎所有的计划他都参与,只是没有实际运作能力。



秦灭亡后,进入了楚汉之争阶段,项羽的亚父,第一谋士范增一心想除掉刘邦,以绝心头之患。于是为刘邦摆下了鸿门宴,准备在宴席上,让项庄以舞剑的名义刺杀刘邦。项伯在得知如此绝密的计划后,连夜跑去告知张良。此时项伯的目的还只是为了营救恩人张良,以免他和刘邦一起惨遭杀戮。所以项伯劝张良和自己一起逃走,张良没有答应他,而是带他去见了刘邦。



刘邦隆重的接待了项伯,酒酣之际,刘邦许诺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项伯的儿子,刘邦同项伯结成儿女亲家,同时还承诺了其它许多条件。项伯从未感觉到如此满足,他再也不是那个热血青年了,变成了一个出卖自己的小人了。



项伯的告密,让范增的计划破产,刘邦死里逃生。项伯在项羽的身边,成了一颗定时炸弹,他同刘邦密切合作,最后把侄子项羽送上了不归路。刘邦建立汉朝后,并没有忘记项伯,赐项伯姓刘,并封他为射阳侯,项伯得以善终,只是不知道,当他想起自刎乌江的项羽,心里是什么滋味。



那项伯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帮刘邦呢?我觉得最初项伯的想法,只是想报答恩人张良,不想让张良受牵连。后在刘邦的厚禄利益驱使下,彻底的成了刘邦安插在项羽身边的棋子,项羽的一举一动都在刘邦的掌握之中。项伯之所以这样做,也不是说项羽一点责任都没有,项羽是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平时也没有把自己的叔叔项伯当回事,这让项伯非常的没有存在感。与刘邦的厚待相比,项伯做出了自己的取舍。

5

作为项羽的季父,项伯三番五次帮助刘邦,使刘邦化险为夷。那么,作为项家人,为什么要帮助项羽的死敌刘邦。



第一次,鸿门宴

当时,项羽听闻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大怒,决定第二天就向刘邦发起全面进攻,消灭刘邦。项伯听说后,想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张良在刘邦处,害怕张良在项羽进攻下遭遇不测。于是,连夜逃到刘邦军队,找到张良,劝他与自己一道离开。但是,张良却把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一见面,就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拉拢项伯。在刘邦的拉拢下,项伯答应为刘邦在项羽面前解释,并一手促成了项羽与刘邦和好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上,看到项庄企图暗杀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护卫刘邦。可以说,刘邦之所以能安然无恙,离开鸿门宴,项伯立有大功。在这里,为什么项伯帮助刘邦呢,主要是项伯的婚约之利,刘邦与他“约为婚姻”,帮助刘邦就是帮助自己的亲家,刘邦此时已经隐然是一方诸侯,作为楚国左尹,能够与刘邦结亲,自然是高攀了。



第二次,分封诸侯

虽然,刘邦在逃过了鸿门宴,但是率先入关,占据函谷关,毕竟不能让项羽释怀。刘邦第一个进入关中的,按照楚怀王约定,又确实应该在关中称王。所以,项羽就把巴、蜀、汉中的土地封给了刘邦。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远,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本来项羽和范增只想给刘邦巴蜀的土地,刘邦通过张良送给项伯黄金珠宝,让项伯又给自己争取到了汉中的土地。而后来,刘邦正是通过汉中出关平定三秦,与项羽争霸天下。

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

这一次,项伯帮助刘邦,主要是因为金钱之利,为刘邦谋取了如此要地。



第三次,鸿沟之约

在彭城大战中,项羽以三万破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不仅杀死士卒无数,还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妻子等人。在广武对峙期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俘虏的刘太公给煮了。厚黑的刘邦却说,我和你曾经结为兄弟,煮我的父亲,就是煮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煮你的父亲,就分给我一杯羹吧。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在刘太公生死悬于一线之间,又是项伯劝谏项羽,杀之无益,只是增加祸患,才让刘太公免于一死。这次项伯帮助刘邦,让刘太公免于一死,主要是因为形势之利。当时,汉强楚弱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自己又是项家要员,能够在此时救得刘太公一命,自然在日后项羽败亡时,能够在刘邦处谋得一席之地。

而事实也是如此,在项羽败亡后,项伯和他的项氏宗亲被刘邦赐姓为刘,还被封为射阳侯。

6

这个是司马迁写的故事,其实项伯通风报信根本就是项羽授意的,就是让他去痛风报信,目的是吓唬一下刘邦让刘邦自己来臣服!

7

因为项伯一生遵循“义”。

项伯行侠仗义一生。为了救张良而去通风报信。

他被刘邦利用了,被张良算计了。张良用他讲义气的特点,忽悠他和刘邦结为儿女亲家。

刘邦假意承诺,让项伯认为应该对刘邦回报“义”。实际项伯就是这么做的。

项羽了解项伯,所以一直没有责怪他,认为项伯讲义气是对的,人在江湖无义不行!

项羽和项伯都是讲义气的好人。项伯没有背叛项羽的心,只不过是一直遵循“义”,间接伤害了项羽。

项伯不可恨,反而很可爱。刘邦,张良太狠了,利用了一个好人,玩弄了一个大侠。

项伯的故事告诉我们,仗义要分人,不要对政治人物将义气,不要对野心大的人讲义气!

8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后人都认为项伯多次帮助刘邦,其实是后人误解了而已。

项伯继承了项氏一族知恩图报讲义气的品德。鸿门宴前夕,项伯找到张良提醒他不要赴宴,注意现在没有刘邦任何事,而项伯也只是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却没想到张良把他引荐给了刘邦,刘邦就开始了他拿手好戏交朋友功夫。后来在宴会上项伯百般保护刘邦其实是为了报答张良而已,实在是无奈之举。

后来项羽分封诸侯时,张良通过送礼给项伯给刘邦争取到了汉中的土地,注意又是张良,这一次仍旧是朋友之义。古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救命恩人开口有怎么能不答应。自己得了这许多金银财宝,刘邦又没得到多少利益,还全了朋友之义,何乐而不为。

鸿沟两端,项羽威胁刘邦,要把俘虏的刘太公给煮了,项伯制止。好像是在帮助刘邦,其实不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项羽杀了刘太公,那么天下众人之口都会说项羽的不是,人心所向对于夺取天下项伯明白,仁义之师决不能做这种事。再有刘邦就是一个流氓无赖,杀了刘太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落人口实。因此项伯实际上是在帮项羽。

项氏一族乃是贵族,做事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虽然是争夺天下,也不能失去风范,项伯从始至终就是帮助项羽的。

9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之所以会多次帮助刘邦,那只是一个历史误会。其实,项羽帮的不是刘邦,只是一个误会而已。

1、项伯为了报恩张良而无意间帮了刘邦。在项羽大败秦军,率领40万大军进驻鸿门,打算攻打刘邦。这时项伯了解情况后,为了报答张良曾经的救命之恩,就跑去找张良,告诉了他项羽打算攻打刘邦的计划。张良就拉着项伯去见刘邦。刘邦就请求项伯帮忙,告诉项羽自己无心争功。就这样项伯回去后,帮刘邦说起了好话。

2、项伯为了执行项羽的意图而帮刘邦。在鸿门宴上,范增建议杀掉刘邦,而项羽却认为刘邦是自己好兄弟,再加上刘邦已经认错了,就不想在对刘邦赶尽杀绝。

项伯是项羽叔父,是了解项羽的。所以在鸿门宴上,项伯多次维护刘邦。其实,他是在执行项羽意图。

10

第一个原因,项羽为人高傲自大,刚愎自用,看不起所有人,范增作为其重要谋士,称为亚父,很多重大决策都被项羽否定,陈平韩信都曾经是项羽的部下,因为不受重用而离开项羽集团,所以项伯很大概率也是不被项羽重视的人,身为叔父,不被重视,心理自然是有些落差。反观刘邦,知人善任,极其擅长笼络人心,提拔韩信,重用陈平。鸿门宴之前刘邦和项伯初次见面就极为热情,称兄道弟,约为婚姻,赠送礼品,让项伯觉得很受重视。所以两下一比较,一边不被重视而一边非常重视,所以项伯几次帮助刘邦脱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