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秀才和举人,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童生: 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2. 秀才: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
  3. 举人:乡试考取的人。
  4. 贡士:通过最后一级国家考试的人,殿试过后,称为进士。
    后来还有大学士: 对资望特重以及成绩优良者授大学士衔作为荣典。

    所以说秀才在当时是很低的一类读书人,虽然有功名在身,却也有穷酸之困,而举人就不同了,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乡试由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地点在各省的贡院。乡试分三场,内容是八股文、试帖诗、表、判、论、策等等。试卷要由专人誊写后才交给考官,以防作弊。确定了及格的名单后张榜于巡抚衙门前,此时正值桂花飘香,所以此榜也叫做桂榜。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总结来说就是较秀才功名级别要高,并且已经具备做官的资格了,所以你看范进中举后,都把自己高兴的疯了!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话题,就好比一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

首先要说的,就是秀才为什么穷。其实要是乍一看,至少从明代时,秀才非但不穷,相反还是饭来张口:以明朝法律规定,一个人倘若考取秀才,每年可以拿到十八两白银的补贴。这钱放在明初时,非但不能说穷,更可以说衣食无忧。确保这些莘莘学子们不必忧心生活,一心苦读圣贤书。

但是,发展到明朝中后期时,传说中生活幸福的秀才,却是真穷掉渣了。首先一个无奈的现实,就是明朝突飞猛进的物价水平。虽说每年十八两白银的待遇,都还算保持不变。可是明朝的物价,却早已不是初年的光景:明朝十六世纪中叶后,北京城里的读书人,每年至少要赚到五十两白银,才能维持基本温饱,放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这数字更是高。苏州松江的读书人,每年至少七十两银子,才能摆脱窘迫生活。

而且这一点钱,还只是日常维持温饱的收入。事实上随着明朝腐败的加剧,教育行业的潜规则也越发甚嚣尘上。一个秀才如果想在名利场上更进一步,每年更得咬牙花钱孝敬学官。否则稍微得罪学官,恐怕考试资格都被剥夺。以明朝名臣耿定向的记载说,家乡那些穷秀才们,每年辛苦奔波生活,赚的钱绝大多数都要孝敬学官。甚至学官阴森森咳一声,就得把秀才们吓得哆嗦。老百姓们羡慕的秀才,就是这么连年被压榨。

于是,就在这残酷生活压力下,明朝中期起的大多数秀才,终于告别了以往可以关门悠闲读书的幸福,每年都要辛苦忙活生计。比如明朝一代直臣杨继盛,早年做秀才时,还要在外辛苦教书赚钱,而且为省点房租寄居在寺庙里。冬天冻得打哆嗦不说,而且经常半夜就饿醒。为了对抗饥饿,只能半夜里忍着寒冷在房间里转圈,简直是“其苦难言万一矣”。

而当时的杨继盛,还只是光棍一条,换到很多拖家带口的秀才们,自然生活压力更大。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状元唐文献,当年中秀才时,就是一大家子人口。于是每年过了春节,就得外出工作,最苦累的几年里,甚至同时要做好几份工作,老婆也直到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才能忙里偷闲翻书学习。以至于每次坐下来读书,竟都到了“甚觉粗疏”的地步。很多明朝名臣的成功路,都充满这种辛酸。

而且像唐文献这样,最终能科场登第者,秀才里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却是一辈子的穷苦生活。以《五杂俎》的形容说,大多数秀才,基本都是“贫不能葬,身无完衣,长无家事”。一条科考路,是多少穷秀才一辈子的寒苦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做秀才苦到这地步,为什么明朝的秀才们,依然前仆后继,削尖了脑袋狂奔呢?只要瞧瞧比秀才高一等级的举人生活就知道:简直是天上地下,未来简直太诱人。

一个明朝秀才,别管先前多穷苦,只要能考取举人,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别看在明朝的官场圈里,举人出身好比二等公民,经常被进士身份的官员们随意拿捏,遇到事故更常被当背锅侠。但比起秀才来,却依然高高在上:虽说只能出仕一些微末小官,但在地方上却享有更多免税免差役特权,社会地位也极高,连地方官都要看他们脸色。所以一旦中举,就是摇身一变,从穷书生一跃成为家有产业的士绅阶层。在地方上过起耀武扬威的生活。

这巨大差距,也就缩影了《儒林外史》里的经典一幕:穷秀才范进意外中举后,竟然瞬间就乐疯。做穷秀才时,还饿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中举后没几天,宅院产业就源源不断而来,各路名流上门拜见。人生的大落大起,秀才比举人,就是这么刺激。

如此“刺激”场面,待到明朝灭亡后,明朝遗民朱舜水东渡日本后,也曾悲愤抨击:明朝为什么灭亡?就是这科举出了大毛病。读书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成天纠葛于这种无用的学问,就是中了功名,也是再接再厉继续猛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就这么完全泯灭,直到坑死国家!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3

秀才不过是取得了进一步科举考试的资格,还没有进入到体制内,只能在围墙的外面看看。秀才仅可以免除差役,见县官免跪。另外至多可以做做私塾先生,混口饭吃。没有资格做朝廷官员,做不到官来不了钱,还是平民百姓,那肯定是“穷秀才”了。举人就不同了,中了举一发榜,就进入了朝廷官员录用体制内,身份不同了,吏部花名册里有名字。前途进身资本有了,随时可以任用委派,还可以在职擢升。官员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弄到一个实缺,做到市长,哪就更不得了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4

“穷秀才”,其实是读书人对自己生活穷困潦倒的一种无奈自嘲。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秀才凑盘缠进京赶考的画面。也常常看到他们在中榜前,没钱住店、没钱吃饭的落魄场面。



而进京赶考的举子,徒步进京赶考的很少。他们一般都有车马随从,即使落魄一些的也会雇车或者通过驿站赶路。


为什么秀才和举人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一、 什么是秀才、举人


秀才是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在明朝,一个读书人想要成为秀才,必须要过三关,就是要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而通过县试和府试这两个阶段的考试就成为童生。童生在院试合格后,才可以称为秀才。


看来考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人要尝试多次才能通过基本县、府试成为童生。而有的人在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又多次落榜,卡在这儿怎么也上不去,所以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的也是大有人在。


成为了秀才就代表有“功名”在身了,在地方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尊重的。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它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


举人级别就高了,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也就是乡试。考试及格后也就取得了举人的资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孝廉。


乡试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间隔时间比较长,不像我们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年年都有。在取得举人之后,才能参加会试、殿试,会试通过后称为贡试。只有贡试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而殿试的第一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状元了。



当然如果中了举之后,即便日后会试不中,也是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的。光凭这一点就比秀才高级了很多。


二、 秀才的待遇


只要是考中了秀才,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可以免除自己和配偶的徭役,这也算是秀才的一点小小的福利吧。


而且秀才在公堂上面对县太爷可以不用下跪,这也算是身份是高于普通百姓的。


最最重要的是,秀才到底有没有俸禄?有,但是秀才分为三等,只有一等者才可以获得国家每月发给的粮食和银两。


也就是说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是没有俸禄的,只有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了举人才会有俸禄。如果只停留在秀才这个级别,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了。


所以说,如果家里不富裕,只考上秀才这个功名还是带不来财富的。即使像一等者能获得国家的补助,但是只靠这点补助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常说的“穷秀才”。


虽说秀才如此地穷酸,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考取的。四书五经必须烂记于心,还要看许多的史书,就这样有时还是应付不了那种形式的文章,况且秀才的名额也是有限的。


秀才就像是我国现阶段考取大学一样,而现在的大学也在根据自己的专业不断地进行扩招。现在的学生依据高考的分数,可以选择一本、二本、专科,基本上做到了让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


而古代的秀才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没有选择权,只有考试。考过了才会有功名,才会有下一步的打算。

三、 举人的待遇


当上举人就意味着可以当官了



明清时期的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官小一点儿可以做一县的教育,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或者是县丞、主薄之类的佐官。如果高一点的话,可以做一方的父母官,也就是现在的县长的职位。这样的话,就可以有官奉收入,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就比秀才要好一点。


全家人不用纳税纳粮


这一点很厉害了,秀才只是自己不用,而举人就可以全家都不用。这样家里也会减少一点开销的。而且只要你中了举人,也会有人来“投现”的,他会把他的地挂在你的名下。然后他以比国家低的税率给你交租子,这样你就能保证衣食无忧了。


举人可以与县令平起平坐


中了举人之后,他的社会地位有很大的提升。不是像秀才见了县令不用跪下,而是与县令平起平坐,自由出入县衙。因为举人与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举人的优势了。


举人的福利比秀才优厚,那是因为举人在学习上比秀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所以说,读书的确是给自己一个好未来的重要途径。当下的学子们一定要认真地好好的读书,在这一点上,古代与现代还是相似的。


但古代功名获取如此之难,这也说明当时的科举考试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它的内容过于僵化,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而不去注意考生的实际学识。这样的话考生的思想就被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住了,就会少了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且科举考试也容易埋没人才,许多在文学创作或科技创作有成就的人,也往往失意于科举的考场中,而郁郁不得志。


纵观古代科举,还是现代我国的教育制度好。高考每年都有,它的考试科目也会优化扩充到多种学科,它不再是僵化的形式内容,鼓励学生向多方面发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专长的科目去考试,这样就比较人性化。


就像许多省份会有文理分科,可能以后还会变革,总之是本着学生的优势去参加考试,让学生有所成。让学生进入自己满意的学府,去深化自己擅长的专业,为美好的未来铺路。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5

首先申明一点,笔者仅就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情况进行说明,而且也似乎只有明清时期才不会有“穷举人”。明清时期,科举有秀才、举人、进士三级(郭培贵老师曾有科举“五级论”观点,在此仅采取传统“三级论”观点)。

秀才也即生员,是步入科举之路的第一步。明清时期,成为生员要首先成为童生,童生入学在明初无限额,之后始按大、中、小三等定额招生,童生要参加岁、科两试,通过考试者方成为生员。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和当今高中生参加高考类似。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形象地描述了其过程: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似被絷之猱,似甘毒之蝇,似破卵之鸠。但一旦成为生员,一方面享受廪粮、膏火等物质资助,另一方面也享有免役等种种特权,包括见官不跪等。

而有这些特权,为什么还会称为“穷秀才”呢?“蜗庐败敝,风雨莫蔽;褛裂草具,寒饿交谪”这是明代史料中关于秀才贫困情况的记载。但其实,“穷”只是相对而言,贫困的多数是生员中的“增广生”和“附生”。这里就不得不提及生员的等级。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为廪膳生。明初时生员有定额,数量较少,所以皆食廪。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生员的名额也逐渐增多,这些后来增加的生员就被称作"增广生员",也简称"增生"。后又在规定的数额之外增加人数,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又简称"附生"。其晋升规则是,凡初入学者都称为附生,然后在岁﹑科两试中按照成绩的高低递补增生、廪生。但廪生和增生是有数额限制的,只有空缺时才能递补。三者中,以廪生待遇最高。

《儒林外史》中匡秀才

举人牌匾

注: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请删除。

接下来再来看举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举人与之前的举人是不同的,如宋代的举人是没有功名的,在参加礼部会试落选之后,仍然需要再次参加乡试,之后方可参加下次会试。但明清举人不同,明清举人已经具备了入仕的资格,成为举人,可以选择做官,也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会试,且会试落榜之后可以连续不断参加。

到这里,就应该有所明白,为什么只有“穷秀才”而没有“穷举人”的说法。因为明清的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官小一点可以做一县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高一点可以为一方父母官,相当于今县长,能够有官俸等收入,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就比秀才好了很多。计六奇《明季北略》中的记载也很好说明秀才和举人之间的不同:“尝见青衿子,朝不谋夕。一叨乡荐,便无穷举人。及登甲科,遂钟鸣鼎食,肥马轻裘,非数百万则数十万,试思此胡为来哉?”而最经典的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作秀才时的穷困潦倒,而一旦成为举人,地方士绅等都极力结交巴结。张仲礼统计过清代官员的收入,其中一个高级官员,比如一个巡抚,估计其年收入约为18万两银子;重要的地方行政官员,比如知县,约为3万两银子;一个学官约为1500两银子;一个为地方高级官员服务的幕僚亦有1500两银子,但若为知县服务,则为250两银子。陈宝良先生也计算过明代官员的收入:“在明代,一个塾师必须每年挣得金50两,方可维持在京城全家整年的生活。而一个新中进士,刚刚步入京城仕途,其岁费,最节俭者亦需100 两银子,一般岁费300两,最多者有达六七百两者。一个生员,一年所得廪膳银,多者仅18两,维持一家生活尚属勉强,更遑论与新中进士相比!”其实,以现在学生状态来说,仅就个人收入来论,一个本科生的收入来源很有限,而每年的奖学金也就固定人数,不能拿奖学金者多数只能依靠家庭,而硕士生一般每月仅有五百元,但相对本科生已经很高了,而至于博士生,一般每月至少2000元。

再从身份地位上来看,明清时期,秀才数量是逐渐增加的,其实际的社会地位在地方社会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就像范进在中举之前常被大骂一样。但举人不一样,其名额始终是有限制的。明代生员中举比例多为三十取一,其中举率大约为3.3%,且此中举率仅为参加乡试生员中举比例,并非在学生员中举比例。 在清代前期,举人录取率降至1:80,至清中后期,录取率甚至低于1:100。所以,举人实际社会地位比秀才高的多,也因此很少有人敢对举人不敬,“穷举人”的说法也就不复存在。

综上,相对秀才来说,举人无论在收入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比秀才高很多,也因此很难有“穷举人”的说法。

(文章参考了陈宝良老师《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困化》、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中国绅士>续篇》等文章、书籍)

6

古之四民,士农工商,士排第一,最为尊贵。秀才是士的基本资格,考中了秀才就进入了士的阶层,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底层百姓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实现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所谓穷秀才,多指寒门子弟,寒窗苦读,进入士的阶层,但是想更进一步,还需要到处游学,增长见识,还要拜师,游学需要银钱,拜师需要束脩,对于一门心思读书的寒门子弟,有一句古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家中没有产业和天地,不懂并且不能从事贱业(工、商)当然就穷,就是所谓的穷秀才。

举人是具有做官资格的,可以担任一些官职,在明朝可以担任要职。当然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能考上举人的都会有一个有名的老师,这个老师有很多弟子,总有出人头地的,总有有钱的,所谓的关系圈。举人的地位更高,很多人想巴结,沾沾文华之气,当然得出钱,举人种地不交税,关系户把地挂在他名下,可以少交很多税,少交的税就得分举人一半。举人当然不会受穷。

7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那是由于他的家境穷,而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而生活无忧的考取秀生功名的童生是没有这个称谓,不过,由于一些秀才埋头读死书而迂腐钻牛角尖、爱咬文嚼字,在人面前满口“之乎者也”,对这些行为的人往往称谓他们为“酸秀才”。

而举人不同,举人做为一个才有资格做官的功名,入仕做官已成为人上之人,尊重、巴结他的人也就很多,就是暂时因候补而暂时没有担任实缺,人们也会尊而敬之而不敢蔑视,自然也就没有轻视称作他为“穷举人”了。

8

秀才只是考取功名的最基本层次,而中举之后才算事业步入正轨,二者待遇天壤之别。

秀才,最初称作“茂才”,指才华杰出者,科举制度诞生后,成为了学校生员的专称,古代的读书人只有通过艰难的层层考试之后,才能够成为秀才,成为国家承认的学生。

读书人之所以努力考取秀才,目的也很简单:

  • 一,是为了继续通过科举考试,按照“秀才、举人、进士”的道路不断高升;
  • 二,是因为秀才本身待遇就区别于平民,享有不少特别的优待。

古代的秀才享有不少的优厚待遇:

第一,地位上高于平民

唐宋时期尚可,但明清时期,普通人入公堂见了县官,通常都是要下跪行礼的,不过秀才却是例外,不仅不需要,而且还可以坐下,若是遇到官司,也不能随便对秀才动刑。

在古代,普通人家的住宅不能高出四邻,但秀才的家可以高出邻家三寸,而在衣冠服制森严的古代,秀才也可以穿着平民不可以穿着的材质与颜色的衣服。

第二,经济上受到关照

事实上,成为秀才之后按照朝廷规定,可以免除很大一部分的税赋与徭役,再者,秀才若是能够达到一定的等级,还能够享受不少金额的补贴。

古代,一等秀才称作廪膳生员,有官衙的生活补贴,每年是四两白银,至于二等的增广生员与三等的附学生员,倒是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了,衙门招人往往也是优先考虑秀才。

第三,能够比较自由的活动

从先秦时代保甲制诞生开始,历代对于人口的流动管束就比较严格,若非特别情况与官府的允许,普通百姓根本不准随便穿州过省到处溜达,离家超过百里就要开始写报告然后送审。

然而,秀才依旧是个例外,古代的秀才可以随意出入各州各县,不受相关的约束,还可以免费居住在地方上的官办书院中,这是普通人享受不到的。

自恃过高逐渐变穷变酸的秀才

虽然在很多方面,秀才的待遇都要比平民更加优厚,使得他们成为了普通人之中的人上人,可这在另一方面,造成了秀才的穷。

古代能够赚钱的途径并不是很多,一来就是种地耕田,二来就是考取功名获取俸禄,三来就是经商之类,但按照“士农工商”这个排序,秀才是不屑于从事工商业的,而农业方面,虽然也有少数秀才会自己耕种一点田地,但也并不常见。

由于古代获取知识比较难,秀才其实可以依靠知识赚钱,比如帮别人写字之类,这个门路放在今天其实很正常,可在古代,秀才们大多觉得这有辱斯文,是不屑于去做的。

这就有点像如今很多高校出来的学生,原本都认为自己前途无量,可结果找工作之后才发现赚钱根本没那么容易,而他们面对很多的工作,觉得和自己的“身份”不匹配,因此不肯屈就宁肯受穷,古代的秀才们,之所以受穷,也大抵是一样的道理。

在秀才之中,只有达到一定等级之后才能够有一定朝廷补贴,大多数秀才是没有的,而其他赚钱的途径,秀才们又不愿“自降身份”,使得古代的穷酸秀才比比皆是。

秀才熬成了举人才算真的出头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做秀才的时候,没什么人注意他高看他,可他中举之后,受到的待遇就发生了质的改变,知县亲自上门贺喜,送钱送宅送产业的人摩肩接踵。

中举之后,就获得了参加全国性考试的资格,就算是会试没过,依旧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而这是秀才所无法拥有的,古代入仕者进士出身的其实没有举人出身者多,所以朝廷之中很多人都是举子出身,中举意味着前途。

正因如此,获得了举人身份,那么前途基本就用不着担心了,自然要比其实没什么实际前途保障的穷秀才靠谱得多,也就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了。

9

确实是这样的,古代的举人要比秀才拥有更为优厚的待遇。

古代科举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其选拔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考试来筛选人才,原则上是择优录取。而古代读书人群体庞大,远大于政府官员的需求量,所以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般的读书人,往往需要通过层层考核,才能鲤鱼跃龙门。

以科举制度比较成熟的明清时期为例,普通读书人到朝廷命官一般需要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 殿试六场大型考试。其中县试、府试、院试统称为童生试,其相当于科举的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即为秀才,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之所以会分成三场,主要原因还是参加考试的人太多了,古代条件有限,无法通过一场考试来统一对人才进行筛选。所以需要先经过县试、府试的两级筛选,然后才去参加院试,也就是省里组织的科举资格考试。

当然,通过童生试成为秀才之后,仅仅只是代表其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做官了。想要鲤鱼跃龙门,还需要层层筛选。因为每一届科举的正考是在京城举行,而京城考试场地有限,录取名额更有限,所以不会让全国的秀才都跑去京城参加。况且除了通过童生试的秀才以外,还有国子监的监生,各地官学的官生,还有靠着祖上背景的荫生,这些人同样也可以参加科举,到时候京城可装不下。

所以各省入京赶考的名额是有限的,在正考的前一年,各省学政机构会组织一场省内选拔,也就是所谓的乡试,让所有有资格参加科举的人来争取这样一个名额。这就好比参加一场全国大赛,你需要通过省里的队内选拔,从而拿到代表省里出战的名额。

通过乡试的人,就被称作举人,可以去京城参加第二年所举行的会试,也就是科举的正式考试。通过会试的举人,叫做贡士。在成为贡士之后,其实已经相当于两只脚踏入了朝堂。

后面举行的殿试,不再是筛选,而是排名。翰林院会按照考试名次来分别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职,基本上最差都能是个知县。当然,也有人在殿试中被刷下来的,不过其大都是因为考试作弊,德不配才等等场外因素所致。只要是靠着真才实学当上贡士的,后面基本上都是进士,只是具体什么名次,可就说不准了。

从上面所介绍的明清科举考试流程我们不难发现,秀才和举人其实在类型上差不多,都是具有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人。只不过举人在优先级上要高出一级,秀才需要在成为举人之后,才能够正式的参加科举。

这就好比一场百米短跑比赛,其规定的门槛是,能跑进十秒的,都有资格参赛。但是赛道上只能站八个人,而能跑进十秒的运动员却有一百个。怎么办?那就在这一百个人里面选出八个跑得最快的。

然而,就是因为多出这么一次选拔,使得举人的地位和待遇,要远高于秀才。

首先秀才可以获得一定的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点儿赋役,出入可乘肩舆,见了地方官,不必下跪。就算是犯罪见官,也需要由当地学官免除秀才身份才能定罪,因此小吏和衙役等人不能随便欺负

一得为此,则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平民且不敢抗衡,厮役隶人无论矣。

此外,才童生试中考试成绩较优的秀才,也被称为“廪生”,还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所以,相对于平民而言,秀才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对于那些家庭贫苦的秀才来讲,这样的待遇并不能改变其经济状况。因为如果不是“廪生”,秀才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经济补贴。

但与此同时,秀才们为了读书和考试,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开销。比如说参加乡试的考试路费,孝敬学官的礼物花费,还有因为读书而忽略赚钱的损失等等。所以,往往会有“穷酸秀才”这样的说法。

但是,如果考中举人那就不同了,举人有着更多的特权和更高的地位。

首先举人不仅可以免除自己和家人的徭役,还可以免除名下田地的税赋。这无疑给举人带来了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古代徭役税赋苛重,许多地主家庭为了少交点税赋,往往会把家里的田产店铺,交接到举人名下,双方再商量如何分取收益。此外,那些破落户也投身到举人名下,求一个丫鬟奴仆的身份,从而换取不用服徭役的机会。

仅仅就是这么一项特权,其实就足以让举人衣食无忧。换句话讲,从来只有饿死的秀才,没有缺钱的举人。

关于这一点,《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估计深有体会。范进中举之前,穷酸落魄,不得不饿着肚子去省城赶考,而老母亲也都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为了温饱,他不得不将家中下蛋的老母鸡拿去变卖。

然而中举之后,范进什么都有了,完全不差钱。

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当然,相比于秀才,举人还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秀才虽然也算是功名,有着一定的法律特权,但其地位并不算太高,旁人顶多会因为你的学识而尊称一声“先生”。而举人可不一样,那是可以上京参加会试的人才,全省下来也就那么百十来个名额。分摊到县里,可能十多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所以一旦考上举人,其在家乡族老面前的地位就会直线上升。古代皇权不下县,像举人这种乡贤,往往可以凭借其名望,成为乡里百姓的权威人物。甚至于连当地县官,都会将其奉为座上宾,可以议事旁听。

更为重要的是,举人是可以做官当,相当于官员预备役。虽然官职一般会比进士出身的更低,通常是县丞,教谕等低级官职,但依旧是官员序列。当然,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知县缺位较多的地方,朝廷来不及补上,便会在举人中选择。比如范进中举后,那个跑来送房产拉关系的张乡绅,就是举人出身的知县。

“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

所以,古代举人往往会被百姓们称为老爷。他们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那就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这样的地位,是秀才无法比拟的。同样是以范进为例,其在中举之前,范进虽然是个秀才,但老丈人胡屠户依然瞧不起他。一口一个现世宝,说他是烂忠厚没用的人。

然而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口一个贤婿,夸赞范进是文曲星下凡,前倨后恭。这就是中举之后,范进的地位变化所导致的。

总而言之,考中举人,对于大部分读书人来说,算得上是非常大的荣耀,足以给他的生活境遇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难怪当初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发疯了。

常号称读圣贤书,但只要你不中举,混得连个肉贩子都不如。这是奚落,但何尝不是凄凉?

10

“穷秀才”是平常百姓编排出来的。当然,这样是他们的日常写照。

古人为考取功名十年寒窗苦读,每天就知道读书,不务劳作,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其读书,一次考不中,下次继续考,时间久了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自然越来越穷。

等后来即便考中了秀才,但权力并不大,国家给予的特权也就免几个丁役,大头的地赋都免不了,个别穷的叮当响的秀才还要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古代那些当官的老爷跟普通百姓活在不同的世界,而秀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最高级别的领导,他们权力不大,所以“穷秀才”是百姓闲时编排的对象。

秀才在社会中的比例,类似于现在博士,其社会地位也就是普通的正科级公务员。国家给予的特权无非就是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在地方上能够出任各级学校,私塾的老师。有关系的也已在县衙当任如收税、治安等非正式实权职务,如果能力突出的话还可以担任教渝等正式的官职。

除了秀才外,在往上的举人、进士等基本上都是县委书记、县局局长的等级,这些人普通百姓能看得到吗?

九成九的人都达不到他们这样的高度,而秀才是平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所以他们就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比如范进中举之前,大家都喜欢拿他开玩笑,编排他,因为这样的等级在平常很常见。但再往上一个级别,就是举人了,就是大家口中的大老爷了。

中个举人有多难知道吗?这样的老大爷古人谁敢编排?

明朝存在了276年,全国一共录取举人11万名,算下来每年仅仅400人。举人大多在30岁左右中举,在60岁左右病故或退休,在加上准备考进士正在复习的,因贪墨无能被免职的,以及重病、丁忧、个人兴趣等不出仕的,全国在职的准备出仕的举人不足万人。

而明朝全国县级政府只有1200多个,仅县令、县丞、主簿就有三前多人,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属官等等。举人要步一个副县级官员基本上没什么难度。那些能力突出和关系过硬的举人甚至直接可以得到正县级的职位,而运气非常差的,也能获得教渝,日后升任知县也没什么问题。

也就是说,举人大老爷至少也能获得相当于如今县委常委,并且是很快就能升任县长、书记的常委。对普通人来说,平常看一眼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什么编排了,就算是能经常见到,平常百姓有胆子编排吗?不怕吃牢饭,挨板子的就去试试。

此外,举人的牛皮之处就在于,就算是不出仕,也能享受国家给的津贴,还可以荫庇他人免税免徭役。雍正以前大概可以免100-200亩土地的地税,十几户的徭役,就算举人老爷啥都不做,帮免徭役免赋税,也能日进斗金。

举人大老爷有钱有权,有国家给的特别照顾,这样的身份地位放在那边,能穷到哪里去,谁敢编排举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