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不哭呢?设身处地替林黛玉想想当时那种境况,不哭简直是不可能的呀!
先来看看实在的背景:黛玉年幼丧母,不得不千里孤身前往京城,从此开启寄人篱下的人生。一个敏感的小女孩,骤然面对这样的人生变故,怎么可能不哭呢?
按照书中描写,黛玉六岁丧母,林如海接到贾母邀请,安排贾雨村护送黛玉上京,投靠外祖母。虽说作者故意在黛玉进府的年龄问题上含糊其辞,但照常理分析,没理由在路上走好几年的,否则贾雨村不可能一到贾府就得到贾政帮忙重回官场。在路上走几年?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最正常的逻辑是黛玉大概花了几个月到达京城贾府,这时也就依然是一个六岁小女孩。
试想想,一个六岁的孩子,经历了母亲病逝、只身山长水远地前往遥远的京城、进入一个全然陌生、连规矩都和自己家里完全不同的大家族里这些事情,她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兴奋?好奇?迫不及待?肯定不是,只能是悲伤、忧虑、惶惶不安。
这种情况下,见到外祖母的第一面,就被她搂进怀里“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而且“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再坚强,再努力维持礼节,这时也必然会被勾起满腔哀愁,哭泣是不可能忍住的事。
再看当天发生的事情:本来已经小心翼翼了,结果还是不知道怎么惹了“混世魔王”的表哥,让他演了一出砸玉的闹剧。黛玉虽小,也不会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在当时的情形下,怎么可能不惊惧惶恐、潸然泪下?
尽管一进府就被贾母的悲情感染得“哭个不住”,但黛玉是个讲礼貌、有分寸的孩子,哭完了还是得收拾心情,彬彬有礼地和家中各位亲戚见面寒暄,又不顾一路风尘仆仆的疲惫,被领着带到这里那里,拜见这个那个,还始终保持着谨小慎微、小心翼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样的心思细腻、机巧灵敏,怎么能不让人叹息?
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王夫人叫黛玉坐在自己对面,黛玉却没有不加思索地坐下。她暗暗思量一番,考虑到这应该是舅舅贾政的位子,坐上去是很失礼的,然而拂逆舅母的好意一样失礼,于是她就坐到王夫人身边去了,完美演绎晚辈在长辈膝下受教的形象。
刚刚失去母亲、又告别了故土的孩子啊,第一天进府就得小心防范各种可能的陷阱,黛玉的境况着实让人心疼。
然而,都这么小心了,“陷阱”还是防不胜防啊。王夫人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她不要理会自己那个“混世魔王”的儿子贾宝玉,所以黛玉真正和宝玉见面时也是小心翼翼的,话也不多说,宝玉问一句她才说一句。但即使这样,她也会没想到这个表哥会如此“痴狂”。仅仅一句“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就惹得宝玉当场发作,把自己的玉狠命往地下摔去。
本来还以为是一句得体的恭维话呢,谁知道贾宝玉说这么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所以这不会挑人的玉不是个好东西,不如砸了!可怜黛玉,初来乍到的,哪里知道宝玉的脑回路这么与众不同啊?这下好了,宝玉砸了“命根子”,全家上下都如临大敌一窝蜂跑上去又拾玉又哄人的,被晾在一边看着这一幕的黛玉会有什么反应?
不吓得浑身发抖都不正常吧?她再不懂,也知道这个表哥一出生就衔在嘴里的这块玉,对于外祖母这一家来说有多么重要。自己第一天来到,已经够小心翼翼的了,谁知道还会惹出这么一桩事来,要是这玉摔坏了,她一个六岁小孩子怎么担当得起这个罪过啊?
可怜的黛玉!
所以,一直到了晚上,临睡前黛玉还在为这件事自责落泪,再正常不过了。那是惊魂未定啊,第一天就闹成这样,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最后再来说说作者的伏笔和呼应:宝玉和黛玉之间本来就是一出在警幻仙子面前挂了号的公案,黛玉要用一生的眼泪去偿还前身为神瑛侍者的宝玉的灌溉之恩。“还泪”设定已经交代过了,紧接着就是黛玉进府第一天的泪涟涟,这就等于暗示这桩还泪公案已经开始执行,宝黛悲剧的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
毫无疑问,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天的故事可是一环扣一环,跌宕起伏连绵不断。尤其是这一场接一场的哭,荡气回肠,充满戏剧性。问题是,作者有必要写成这样吗?或者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其实黛玉进府是《红楼梦》主线故事的正式开始。在此之前,书中通过僧道二人的神仙对话,已经让读者知道,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这一世下凡是为了陪神瑛侍者历幻。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当初用甘露灌溉绛珠草,才使这仙草修炼成人身。林黛玉这一生的眼泪都要用来偿还这份灌溉之恩。所以,宝黛之间这一世的瓜葛,就是黛玉不停为宝玉流泪的过程。
这个大前提铺垫好了,就要尽快进入正文。所以黛玉进府第一天,通过这一系列的哭,读者就看明白了黛玉的天性敏感和贾府环境的复杂,也为以后黛玉将要在这里度过的悲情人生以及宝黛之间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奠定基调。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