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知名度还可以啊,很多人都知道~)
他,被认为是西汉王朝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襁褓入狱,遍游民间,少时继位,毕生图治,开创宣帝中兴。他,与民休息,文治超越汉文帝;他,降服匈奴,武功直逼汉武帝。大汉帝国的命脉在他手中得以延续;大汉帝国的辉煌,在他手中得以重现。他的文治武功,足可令他笑傲于西汉诸帝!
汉宣帝刘询
庙号中宗,十八岁继位,公元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原名刘病已,成长于民间。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一众史学家认为:西汉的国力在他的治下最为强盛。
襁褓入狱,天子之气
汉宣帝刘询继承帝位,与汉文帝刘恒极为相似,同是一连串的偶然与必然,让历史选择了他们,而他们也缔造了西汉王朝史上的两个盛世篇章:文景之治与孝宣中兴。公元前74年,在位仅十三年的汉昭帝刘弗陵突然驾崩,死后无嗣。面临此种境况,霍光紧急召集群臣商议,众大臣首先推荐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然刘胥性格狂放,行事不知检点,难以继承大业。
刘氏宗室中还有一位昌邑王刘贺,此人为汉武帝之孙,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于是,霍光迎其入京立其位帝。不料,刘贺继位后,整日饮酒作乐不思朝政,在位仅二十七天竟做下千余起荒唐事。霍光无奈,废除刘贺,史称废帝。国不可一日无君,霍光听人提起有一位皇孙流落民间。既然贵为皇孙,为何流落民间?
刘询(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刘据之孙。巫蛊之祸后,武帝诏令邴吉追查巫蛊之事。邴吉心知太子之罪无真凭实据,于是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刘病已,私给其衣食,甚有恩德。
后元二年(前87年)春二曰 ,刘病已尚不满五岁。汉武帝病重,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之气,汉武帝便派人不分罪过轻重一律诛杀。邴吉辩说: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汉武帝悔悟因而大赦天下。刘病已出狱,被养于掖庭,汉武帝下诏承认其为汉室宗亲。
遍游民间,登基为帝
刘病已少时高材好学,广范交结。虽养于掖庭,却常出于行宫外。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到杜县、鄠县等一带。从这些市井游历中,他深切体会到民间疾苦,因此学会辨别奸邪,探查吏治得失。对霍光来说,适合继承帝位的人,不仅要德才兼备,更不能有强势的背景与权威。只有这样,霍光才能继续掌控朝局,于是决议让刘病已继承帝位。
后,霍光等大臣将刘病已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帝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庙号中宗,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蛰伏几载,铲除霍氏一族
与汉文帝刘恒一样,同为外王入主的皇帝,刘病已在继位之初,便已深知霍光权倾朝野,一时之间难以撼动霍家势力,只得小心谨慎,谨记刘贺的前车之鉴。在登基的第一天,由霍光陪同前往汉高祖的高庙拜谒,当日霍光与天子同车,腰佩宝剑威风凛凛。刘病已明白目前无法与霍光抗衡,一着不慎便会步昌邑王刘贺的后尘,唯有继续蛰伏积蓄力量,静待时机。
当霍光表示要还政于君时,年仅十八岁的汉宣帝回绝,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之功。每次上朝,汉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汉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他的统治创造一个良好政治气氛而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
后霍光之妻霍显为使女儿霍成君为皇后,设计毒杀了刘病已的结发之妻即当时的皇后--许平君,进而霍成君成为皇后。刘病已追谥许平君为恭哀皇后,成为西汉唯一一位拥有谥号的皇后。汉宣帝即位后的第六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其葬礼上,有玉衣、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谥号“宣成”。
公元前66年七月,霍氏谋反败露,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至此,霍光之妻霍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自杀,霍成君也被废,长安城中有数千人家被牵连族灭。霍家族灭后,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至此,在西汉朝廷中盘踞近二十年的霍家势力覆灭,汉宣帝最终确立自己的绝对统治。公元前65年,刘病已改元元康,并更名为刘询,以崭新姿态君临天下,至此,距离他登基为帝只过去八年。
巩固皇位,文治堪比文帝
据《汉书·郊祀志下》记载: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统兴,故立三年,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郡国皆立庙。公元前72年五月,即位两年的汉宣帝下了一道全面颂扬曾祖父汉武帝的诏书,他如此尊崇汉武帝,其实是为拉拢政治资本,向世人宣明,自己才是武帝嫡系一脉,拥有如此举重若轻的政治才能,因此西汉晚期刘向曾曰汉宣帝:"聪明远识,制持万机"在汉文帝之上。而汉文帝继位之初,为巩固皇位,汉文帝则选择了与中央政府的大臣合作,大肆封赏朝臣的同时镇压叛乱,最终大权在握。
在汉宣帝当政时,大力整顿吏治,一大批因政绩突出的官员受到了奖励,或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关内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对那些不称职或有罪的官吏,则严惩不贷。 随着这些措施的推行,一大批“良吏”便造就而成。
降服匈奴,武功直逼武帝
雄才大略的武帝在漠北之战中,击败匈奴,一举奠定汉强匈弱之格局,但并未将匈奴威胁一并扫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宣帝即位第二年(公元前72年),发兵16万攻打匈奴,并节制乌孙骑兵5万,东西并进形成巨大钳形攻势,决心一举扫除隐患。这是两汉四百年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骑兵出征,匈奴惊惶西逃恰遇乌孙兵,一场激战大败而归。
同年,匈奴袭击乌孙,遭遇暴雪,生还者不足十分之一。再加乌孙、乌桓与丁令的乘势攻击,国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国力大为削弱。不久,汉军3千骑击匈,捕获几千匈奴人而还。之后,匈奴的五位单于争权夺利,再也无力侵扰汉境。
公元前60年,统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与新任单于握衍朐鞮素有矛盾,关系不睦,带着数万人投降汉朝。日逐王被封为归德侯,同年,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广袤的地域正式归汉朝管辖,汉廷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不仅是汉王朝,更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汉武之愿,汉宣实现。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往长安,在甘泉宫朝见刘询,俯首称臣,绵延近百年的汉匈之争,基本宣告结束。
病重去世,史家称颂
公元前49年冬,汉宣帝刘询得病,十二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少傅周禄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刘奭。十二月甲戌日,刘询因病崩于长安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杜陵。
班固: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
纵观刘询的帝王生涯,其军事成就直逼汉武帝,武帝一生穷兵黩武,与匈奴对决胜负参半;汉宣帝毕其功于一役,令匈奴俯首称臣,将整个西域纳入囊中。在文治上,刘询同样成就非凡,他大力整饬吏治,抑制土地兼并平稳物价,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后世众史学家认为:刘询的时期,是西汉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他,堪称西汉最好的皇帝之一。
一生唯一的致命错误
然而,即使再圣明的君主,也会犯错。而汉宣帝刘询,他的一生唯一犯下的错误就是致命的错误,这就是在太子的问题上。太子刘奭(shì),为刘询与许平君之子,性格荏弱好儒,曾劝谏刘询多用儒生。刘询十分不悦,训斥太子治国怎能只用儒道。然而太子刘奭与儒生过从甚密,令刘询十分忧虑,甚至发出"乱我家者,太子也"的预言。
作为一代贤君,刘询本应另择合适的大汉继承人,然而因顾念许平君之故剑情深,无法下定决心。最终,刘询保留其太子之位,满怀忧虑的为太子指定了辅政大臣之后,便撒手人寰。然而,令汉宣帝刘询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一语成谶,太子刘奭继承帝位之后,果然,大汉王朝进入无可挽回的黑暗时代。
个人愚见:
汉宣帝刘询,其文韬武略不输于他的历代先祖。他从民间走来,开创了西汉的全新时代,那是一个四方宾服、海内大定的时代,那是一个国富民安、政治清明的时代,那是一个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时代,那也是西汉最好的时代,当然也是属于汉宣帝刘询的时代。
物极必反,汉宣帝刘询不忍更换太子,在继承人问题上的致命错误,使得西汉王朝由盛转衰。随着汉宣帝刘询的病逝,一同逝去的也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若刘询当年更换太子,西汉王朝的历史命脉又会走向哪里?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