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上,皇帝御驾亲征的次数不多,一般都是没有一定把握不亲征,原因也很简单——皇帝都出面了,要是打败了该多丢人?但是说实话,皇帝亲征取胜的频率还真不高,在这里总结一下取得比较大战果的亲征:

1、汉高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的皇帝,尽管在白登之围丢了人,但平定韩王信(注意不是那个淮阴侯韩信)余寇,击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势力。

2、北魏太武帝:多次御驾亲征,使得北魏统一整个北方。

3、后唐庄宗:数次御驾亲征,击溃后梁,建立后唐帝国。

4、辽太宗:先后灭掉后唐和后晋,并在开封称帝。

5、后周世宗:数次御驾亲征,击溃北汉、南唐,为宋朝统一中原奠定基础。

6、宋真宗:亲征澶州,获得澶州大捷。

7、元世祖:亲征东道叛王乃颜、窝阔台后王海都。

8、明成祖:靖难之役,五征漠北。

9、明宣宗:亲征朱高煦叛乱。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最佳贡献者
2

苍茫大地今天介绍一位英主柴荣即位不久就御驾亲征,大败北汉国主刘崇的高平战役。

周太祖显德元年正月十七,郭威驾崩,二十一日,晋王柴荣奉诏继承姑父、干爹郭威的皇位,史称周世宗。

北汉国主刘崇,是个儿皇帝石敬瑭式的汉奸。他乘太祖郭威新逝,柴荣根基未稳,不惜向契丹纳贡,自称侄皇帝,借兵大举南下,试图灭了周政权。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万骑直达晋阳。北汉国主亲率三万大军,以潞州为目标,从团柏向南疾进。



北汉兵抵后周国境线,屯梁侯驿。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闻讯,派穆令均率步骑兵二千人迎战,李筠在潞州西北太平驿筑垒坚守。穆令均有勇无谋,被北汉张元徽诱敌深入,包了饺子,令均被杀,被杀被俘千余人。李筠闻讯,尿了裤子,逃归上党,绕城布防,只求自保。

周世宗柴荣力排众议,在宰相王溥支持下御驾亲征。



三月初一,北汉进逼潞州。初三,柴荣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从磁州固镇出发,抄北汉军后方,以郭崇为副帅;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兵出晋州,进军东北,拦截北汉军归路,以韩通为副帅;令宁江节度使樊爱能、何徽、白重赞、史彦超、符彦能率军先至泽州集结待命,向训为监军。

十一日,柴荣率军出都城大梁(开封),十六日抵怀州。世宗下令全军疾进。控鹤军都指挥使私下对通事舍人郑好谦说:敌势正盛,我军应持重行事。柴荣大怒,调查情况下,把好谦、赵晁带枷镣押往怀州监狱。十八日,世宗过泽州。

刘崇不知柴荣亲征,部队过潞州,不攻李筠,向南直进,当晚屯高平县南。十九日,柴荣前锋与北汉军相遇,柴荣主动攻击,北汉军后撤。柴荣怕北汉军逃跑,催促各路追击。北汉刘崇中军屯巴公原,立阵,张元徽在东,契丹杨衮在右,军纪严明、军容整齐。此时,后周河阳节度使刘词所率后军未到,世宗柴荣的将士面对强敌,心生恐惧。柴荣意气奋发,令白重赞、李重进率左路军列阵西侧,樊爱能、何徽率右路军列阵东侧,向训、史彦超率精骑列阵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禁卫军环卫世宗。世宗柴荣戴盔披甲,坐骑罩上防护服,亲自上阵督战。

刘崇见周军兵少,后悔带契丹兵来分一杯羹。他对将领们说:我北汉军就可大败周军,何必要契丹参战!今天我们要打出北汉的威风!君臣们得意洋洋,在他们眼里柴荣的脑袋就是金灿灿的猪头。杨衮亲往前线侦察后,劝刘崇不可贸进。刘崇置若罔闻,杨衮不悦。这时,东北风转成南风,司天监李义奏请刘崇进兵。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牵住刘崇的马疆绳劝阻:李义该杀,这等风势,哪里是老天助我啊!刘崇喝退王得中,指挥东边部队发动攻势,张元徽率千骑进攻周方樊爱能、何徽的右军。交战不久,大周樊、何逃跑,步卒千余人来不及逃跑,干脆缴械。世宗见军情紧急,亲往右军督战。禁卫军将领赵匡胤对其他将领说:皇上危险至斯,我等应去玩命!和张永德商定让张率兵从高处向下,以左翼冲杀北汉军,自己率兵以右翼冲杀北汉军。永德听令,两人率二千人投入死战。赵匡胤一马当先,直冲敌军前沿阵地,士卒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军溃散。后周内殿直马仁瑀也扬鞭跃马,拉弓搭箭,接连射死数十名敌人,后周士气大盛。殿前右番行首马全又率数百骑冲进敌阵。


刘崇得知柴荣亲临,就盛赞猛将张元徽,敦促进军。元徽阵前巡视,不料坐骑倒地(这个情节当年淝水之战中也有,历史常常重演。)元徽在地上未及爬起来,就被冲过来的周军所杀。元徽一死,北汉士气低落。南风渐盛,周兵以一当百,拼命厮杀,北汉军大败溃逃。契丹杨衮不敢救援,干脆率全军撤出高平战场。

樊、何二将率数千人马南逃,一路还抢劫财物,把运送军需的士兵民伕吓散,军用物资失散很多,世宗柴荣派侍臣、侍卫拿着诏令制止,但樊、何不听诏令,甚至杀掉部分使者。他们还散布谣言:官军大败,余部降契丹去了。他们甚至还阻止世宗后军统帅刘词进兵,刘词坚决北进。这时,刘崇剩残兵败将一万余人,隔涧水立阵,以防周军进击。傍晚,刘词赶至。柴荣令刘词和各路大军渡过涧水进击,北汉又大败,连枢密副使王延嗣也被杀。周兵追至高平城,北汉兵尸满山谷,北汉刘崇丢弃的物资堆积如山。

斯晚,柴荣抓到原来投降北汉的旧部步兵,一概宰杀。二十日,周军在高平休整,二十一日抵潞州。刘崇骑黄骝马,率百骑向晋阳狂逃,总算逃回老巢。

二十五日,世宗柴荣听从张永德谏议,收捕樊爱能、何徽及该部军使以上军官七十余人,一率宰杀。念何徽昔日有坚守晋州之功,杀了后给丧车一辆,把他棺材运回安葬。从此军纪整肃,二十六日封赏高平战役的功臣。

柴荣是最有能力统一天下的英主,可惜英年早逝,老部下赵匡胤和赵普等发动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大周变成了大宋,柴荣这位匡胤旧主成了奴才赵匡胤的最高级打工仔。历史老人很幽默,后来,赵匡胤又成了弟弟、阴谋家、色鬼赵光义的超级打工仔,到南宋赵构时代,被赵老二光义夺去江山又离奇地从赵老二家回到赵老大一脉!历史真是妙紧啊!

3

在历史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中,常常有着"御驾亲征"的剧情。所“御驾亲征”,顾名思义便是皇帝亲自披挂上阵,前往前线参与战争。当然,鉴于君王身份的尊贵性,他们很少真的参与两军的交战,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起到鼓舞士气,表达朝廷对将士们支持的作用。

当然,凡是战争就会有胜有负,即使是皇帝御驾亲征,也常常出现"翻车"的情况。比如刘邦亲征所遭遇的"白登之围",刘备亲征在夷陵惨败于东吴陆逊,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战败被俘等等。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御驾亲征成功呢?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曾因轻敌而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这一败绩为日后汉朝对匈奴的屡次妥协和遣使和亲打下了基础,实在称得上是刘邦生涯的一大污点。

然而,在刘邦被困白登之前,他的御驾亲征是节节胜利的。

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将韩王信封到与匈奴接壤的北方,让他防备匈奴,然而,南下的匈奴骑兵十分强大,韩王信只好多次求和。这一举动被刘邦得知后,他认为韩王信与匈奴关系密切,有密谋背叛之心,于是派使臣前去责备。韩王信惶恐之下,竟然真的投降匈奴,并帮助匈奴攻打汉地。

刘邦见状勃然大怒,便在第二年的冬天亲自领兵征讨韩王信。汉军势如破竹,先是在位于今山西省长治市沁县的铜鞮大破韩王信的部队,又击败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带来的一万骑兵援军,一直乘胜追击到离石、楼烦等地,如果把刘邦征讨韩王信作为独立事件,不算上汉军胜利后的冒进,刘邦的御驾亲征算是成功的。

隋炀帝杨广常被世人所唾骂,他在位期间修筑运河、大兴土木,严重的消耗了国力。此外,杨广还好大喜功,三次出兵高句丽,都没能取得什么效果。不过,他大业五年(609)时亲征西北的吐谷浑汗国,靠着战斗力和数量占优势的兵力连战连捷。

隋唐之后,便是五代十国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出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其中便有一位杰出帝王——柴荣。他本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但郭威的几个儿子都死于战争,所以郭威临死前就只剩下柴荣这个继承人。柴荣继位后,在郭威的基础上励精图治。

为了解决后晋石敬瑭割让北方幽云十六州的问题,柴荣在位期间多次亲自率军北伐辽国、北汉,试图收复失地。此外,他还击败西方的后蜀、三次伐南方的南唐,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惜,柴荣在计划进一步攻取北方幽州的途中积劳成疾,年仅三十九岁就不幸病逝。

柴荣的基业,被他生前所倚重的将领赵匡胤所继承,他发动"陈桥兵变",灭亡后周,建立了北宋。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在宰相赵普的建议下,秉承"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大体完成了统一,作为武将出身的君王,在征伐过程中他也是多次亲自上阵。

赵匡胤去世后,其弟赵光义继位,他在哥哥的基础上持续进取,先是逼迫吴越、南唐等国纳土归降,又亲自北上太原,消灭了北汉。不过,赵光义在北伐辽国时两次遭遇失败,甚至在战场上不慎中箭。自此,北宋对辽的战争少有胜绩,态度也转为固守。

北宋后期,北方辽国的统治阶级契丹族进一步加大了对其它民族的压迫和剥削,女真族人团结起来,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起兵反辽。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大金政权,随后,他又带着金军连续攻克辽国多地,并于天辅六年(1122)灭亡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国。

明朝建立后,成祖朱棣多次御驾亲征。他在永乐八年(1410)至二十二年(1424)间五次北伐蒙古,既巩固了明朝的北部边防,也为迁都北京扫除了大部分威胁。此后,明朝的皇帝便时常有御驾亲征的举动,如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不过,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或许只有明武宗朱厚照的"应州大捷"了。

到了清朝建立后,清太宗皇太极御驾亲征,取得了"松锦决战"的大胜,他的孙子康熙帝则是三次亲征噶尔丹,奠定了西域和平稳定发展的格局,巩固了清政府对西北的统治。

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着许多亲征成功的帝王,毕竟除去开国君主,帝王们敢于亲征往往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所以发生意外的状况并不算很多。

4

如果说还有一个皇帝是最喜欢亲征还每次都赢的,那一定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在位的时候,蒙古内部分裂为瓦剌、兀良哈和鞑靼三部。

其中鞑靼和瓦剌两部一直和明朝对抗。 朱棣开始是想与蒙古和平相处的。

永乐七年,朱棣给鞑靼首领本雅失里的信里写道:“朕主中国,可汗王朔漠,彼此可相安无事”,表达了和平共处的善意。

由于鞑靼当时颇有实力,大汗本雅失里也因此狂妄自大,不知好歹,竟然杀死了明朝使臣郭骥,朱棣勃然大怒,决定征讨蒙古。

第一次亲征

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成祖派淇国公丘福率十万大军征讨鞑靼,可是丘福轻敌冒进,中了蒙古人的埋伏,全军覆没。

为彻底消灭蒙古人,朱棣于永乐八年二月,调集50万大军亲征。

《明史》记载:“五月丁卯,更名胪朐河曰饮马。甲戌,闻本雅失里西奔,遂渡饮马河追之。己卯,及于斡难河,大败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

(亲征)

永乐八年五月,明军在饮马河得知鞑靼可汗本雅失里率军向西逃往瓦剌部,成祖亲率大军向西追击本雅失里,十三日在斡难河附近大败本雅失里。

本雅失里只带了少数几骑亲卫逃窜。

本雅失里被打跑后,朱棣又挥师东进攻击蒙古丞相阿鲁台。

六月甲辰,阿鲁台伪降,命诸将严阵以待,果悉众来犯。帝自将精骑迎击。大败之,追北百余里。

由于天气炎热,粮草转运有困难,朱棣班师回朝,结束了第一次亲征。

鞑靼就此臣服,每年向大明进贡。

第二次亲征

鞑靼被打服了,瓦剌蠢蠢欲动。

永乐十一年,瓦剌进犯胪朐河,朱棣决定再一次亲征。

永乐十二年二月,明军从北京开拨,“六月甲辰,刘江遇瓦剌兵,战于康哈里孩,败之”,六月初七,在勿兰忽失温,“马哈木帅众来犯,大败之,追至土剌河,马哈木宵遁”,朱棣亲率铁骑冲杀,杀敌数千,瓦剌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朱棣“以败瓦剌诏天下”,完成了第二次亲征。

第三次亲征

鞑靼经过几年的休养,势力有所恢复,又不安份起来。

他们扣留明朝使节,时常对明朝边境进行骚扰。 永乐十九年冬,鞑靼围攻明重镇兴和,大明皇帝的第三次亲征开始了。

永乐二十年三月,北征大军从北京出发,在宣府东南的鸡鸣山,鞑靼首领阿鲁台闻风而逃。

据《明史》记载:“谍报阿鲁台兵攻万全,诸将请分兵还击,帝曰:“诈也。彼虑大军捣其巢穴,欲以牵制我师,敢攻城哉。”甲午,次阳和谷,寇攻万全者果遁去。”

朱棣识破了阿鲁台的牵制之计,于当年九月回师北京。

(阿鲁台)

这次出击由于阿鲁台闻风而逃,双方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对鞑靼部的打击效果不大,为后来第四次亲征打下了伏笔。

第四次亲征

永乐二十一年,打不死的阿鲁台再次率部滋扰边境,成祖决定“秋七月戊戌,复亲征阿鲁台”。

九月上旬,明军到达沙城,阿鲁台的部下阿失贴木儿率部投降明军,汇报说阿鲁台已被瓦剌部打垮,朱棣命大军就地驻扎,静观变化。

果然,在明军的强大力量面前,蒙古各部发生了内讧,“冬十月甲寅,次上庄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干帅所部来降,封忠勇王,赐姓名金忠。庚午,班师。”

第四次亲征,明军完全是凭着强大的威慑力量,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取得了较大的战果。

第五次亲征

永乐二十二年,打不死的小强阿鲁台又率军进犯明山西大同、开平等地。

朱棣打阿鲁台也是打上瘾了,于是“诏群臣议北征,敕边将整兵俟命”。

朱棣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个都司的兵马,用第四次出征时收服的也先土干为前锋,踏上了第五次北伐的征程。

当年五月,“次隰宁,谍报阿鲁台走答兰纳木儿河,遂趋进师。”朱棣和蒙古的这个首领可算是“老朋友”了,这次说什么也不放过,得知阿鲁台逃往答兰纳木儿河,朱棣令全军急追。

(追击)

途中经过威远时,朱棣在此大会诸将,亲自写了五首诗歌,让乐队谱曲传唱。

一直追击到答兰纳木儿河,搜遍周围300余里,都不见阿鲁台的踪影,朱棣只得遂下令班师。

当年七月,朱棣在回师途中病逝世于榆木川。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结束了他最后一次亲征。

朱棣的几次亲征使得蒙古势力遭受严重打击,十余年内无力南犯,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直到后来蒙古出了一个超级英雄也先,才与明朝再次爆发战争。

这一次,明朝败得干干脆脆,皇帝都做了俘虏,如果不是明朝也出了一个超级英雄于谦,汉人的江山也许会再次落入蒙古人之手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5

我们在历史电视剧中经常可以听到“御驾亲征”四个字,我以前每次听到“御驾亲征”这几个字都感觉,这仗不用打已经赢了。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古代战争频发,由于战争也造就了一批震烁古今的名将。按道理说皇帝只需做好将将之人无需再亲自出征。皇帝亲征固然可以振作士气,御驾亲征也会带来不少弊端。比如将军们不能甩开膀子做事,目标过大容易引起敌人注意,御驾亲征一旦失败的后果将十分严重等等。打仗本来应该是将军们的是工作,中国却有不少皇帝也想过过做将军的瘾,亲自挂帅,在疆场上一展自己的风采。许多皇帝不可能像明武宗那样封自己为“镇国大将军朱寿”,但是在遇到敌情的时候,他们也会亲自前往战场。

不是所有御驾亲征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御驾亲征能打大胜而回,有的御驾亲征则可能一败涂地。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我国历史上的那些御驾亲征。一起看看哪些御驾亲征成功,哪些御驾亲征失败。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的皇帝。由于受到韩信和项羽的影响,许多人觉得刘邦的军事才能并不出色。其实并不是这样。刘邦固然比不上韩信、项羽,但是在秦汉之交能和刘邦抗衡的将军并不多,即使是英布也不可以。刘邦当皇帝以后,也曾经御驾亲征。刘邦最大规模的亲征是对匈奴。可惜刘邦最终以惨败而结束,最终不得不以和亲的方式讨好匈奴。刘邦对英布的亲征则以胜利而告终。

刘备当皇帝之后也进行的一次御驾亲征,也是唯一一次御驾亲征。结果刘备在猇亭之战败给了陆逊。刘备不仅没有夺回荆州,反而损害了蜀国的元气,最终本人也一病不起。

三国时期的曹丕、曹睿和孙权也都御驾亲征过,他们的结果和刘备一样,都以失败而告终。曹魏的曹髦曾经进行过两次御驾亲征。一次在司马家的胁迫下亲征坐镇征讨诸葛诞。另一次则是为了铲除司马昭,亲自率领几百个家兵征讨司马昭,结果连司马昭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成济所杀。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小规模的御驾亲征,也是最悲剧的御驾亲征。

前秦皇帝苻坚的御驾亲征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御驾亲征。苻坚为了统一中国亲自率领八十七万大军南征东晋,最终在淝水之战中败给谢安和谢玄,不仅统一中国的梦想破灭,统一北方的成果也化为乌有。

刘裕行伍出身,依靠北府兵起家。当皇帝之后也曾经想御驾亲征北魏,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就病死了,这可以算得上出师未捷身先死。刘裕的儿子曾经坐镇御驾亲征,史称为元嘉北伐。可惜三次北方均已失败告终,导致南朝开始弱于北朝。此外北魏的拓跋焘和拓跋宏也曾经御驾亲征。拓跋焘通过御驾亲征终于统一了北方,拓跋宏通过亲征完成了迁都,完成了改革。

隋炀帝虽然是我国有名的暴君,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即位前曾经征讨南陈,统一中国。即位后,曾经亲征过吐谷浑、高丽和杨玄感。亲征高丽则以失败告终,并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

李世民更是一位军事天才,大唐一大半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李世民即位以后,曾经亲征高句丽,虽然最终没有灭掉高句丽,却给了高句丽致命一击,为唐高宗灭高句丽打下来基础。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故事,也成为“薛仁贵征东”的原型。

五代期间的朱温、李存勖、柴荣等人也曾经御驾亲征。

赵匡胤当皇帝之后,也曾经御驾亲征并且基本统一中国(没有完全统一)。赵光义当皇帝之后为了夺回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曾经御驾亲征。可惜以失败而告终,高梁河之战中赵光义身受箭伤,只得骑着驴逃了回来。从此宋对辽处于守势。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爆发。宋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象征性地来到了前线。宋真宗的到来,鼓舞了士气,加之宋军射死了辽军主帅萧挞,宋军击退了辽军,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辽国的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也曾经御驾亲征,不过都以失败告终,最起码没有达到目的。

金国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经御驾亲征最终基本奠定了金国的版图。后来金主完颜亮和金末帝的御驾亲征全部以失败而告终。

元世祖忽必烈亲征过东道叛王乃颜、窝阔台后王海都,最终平定了叛乱。

朱元璋建立大明前一直在打仗,建立大明后也偶尔御驾亲征以扩大大明版图。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个御驾亲征狂人,当皇帝以后为了彻底打败了蒙古残余势力,朱棣曾经五次亲征蒙古。朱棣实际践行了天子守国门,把都城迁到了前线。朱棣的五次御驾亲征基本上把北元打残,蒙古人再也无法形成统一政权,蒙古对大明的威胁暂时解除。最终朱棣也病逝在御驾亲征途中,可以说一辈子为了御驾亲征而活。明宣宗充分继承了朱棣的优良传统,御驾亲征朱高熙,并打败朱高熙。明英宗被太监王振忽悠着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遭遇大败,直接损失二十万精锐部队,朱棣留下来的文臣武将也基本损失殆尽,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虏,也先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明武宗也曾经两次御驾亲征。明武宗的两次御驾亲征都充满搞笑色彩。一次是御驾亲征蒙古鞑靼小王子,双方十万大军对砍了大半天结果只伤亡68人,堪称中国最诡异的战役。第二次亲征宁王叛乱。明武宗抵达前线的时候,宁王已经被抓住。明武宗又放了宁王,让他重新叛乱,最后再亲手抓到他。明武宗的两次亲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搞笑的亲征。

皇太极当皇帝后曾经亲征蒙古各部,基本统治了蒙古诸部。皇太极还曾经亲征过朝鲜,两次征朝直接打得朝鲜乖乖臣服。皇太极还曾经亲征过明朝,一度打到了北京城下,可是始终无法击败大明。康熙皇帝通过御驾亲征雅克萨,击败了俄国侵略者,同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大大扩展了大清朝的领土面积。

通过盘点,我们可以得知御驾亲征失败的次数甚至还要多于成功的次数。也就是说,御驾亲征的成败与否和是不是“亲征”没有关系,而是和“亲征”者的才能,以及被“亲征”者是实力有关系。

我国古代御驾亲征的皇帝远不止小编统计的这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留言区补充。恳请各位阅读、关注。

6

这个还是很多的,但必须得提后周世宗柴荣。

因为他那一次亲征,不是成功就是亡国。

公元九五四年的二月中,柴荣登基的一个月后,太原南方要塞团柏谷。

要塞之上,一个人正骑于马上,眺望北方,其人中年将老,留有一把漂亮的胡子,眼睛一翻,竟露出罕见的双瞳,我们知道刘知远同志是双瞳,忘了向大家报告他的弟弟,现在的北汉皇帝刘崇也是双瞳人。

刘崇在等人,他的心情不晋于在五指山下苦苦等待唐长老的石猴。

乱尘飞扬,马蹄声起。刘崇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辽人终于来了。

很快,刘崇见到了前来助拳的辽将,此人姓杨名衮,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位杨衮跟传说中杨家将的始祖火山王杨衮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号称杨无敌的杨继业本人倒在北汉的军中,但此时在不在南下的队伍中就不得而知了。

南下,报仇雪恨,夺取中原!

高平上空的王者

刘崇入侵的消息传到了开封。

柴荣没有畏惧,反而生出一股愤怒。

我刚上台一个月,就率兵来战,这是在藐视我吧。

事实确是如此,柴荣同学虽然继承了皇位这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遗产,但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继承,爵位可以世袭,帝位可以承袭,就连剪纸泥人这样的民间艺术都可以传承,但有一种东西是无法从上一辈中获得的,这种东西叫威信。

当年,朱温上源驿夜袭李克用才得到众藩镇的畏惧,李存勖白衣袭夹寨,才坐稳了晋王的位置,李嗣源横冲无忌,才有人膜拜,李从坷单骑斩营旗,才为人叹服。在乱世里,只有将别人打倒,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威慑力。

感觉到被轻视的柴荣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在分析了情况之后,他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朕将亲征!

领导要出工,一般是受欢迎的,柴荣说完,满怀期待的望着下面,可渐渐地,他的脸色越来越红。

没有听到期待中的赞许声,满地皆是此举冒险,胜算不大,皇上三思之类的话。

是了,他们跟刘崇一样轻视我,他们苦口婆心,看似忠诚的劝谏下面藏着一颗胆怯的心。

柴荣红着脸,与满朝的文武争辩着:

“刘崇幸灾乐祸我朝有大丧,欺负我年少新立,想趁机吞并天下,这一次,他一定亲自南下了,我不能不去!”

依旧,他的话受到了狙击,在一群反对的声音里,他听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显然,这位老同志德高望重,一呼而满堂应,要说服群臣,必须要先说服他。

这个人是冯道。

于是,柴荣望着冯道,决定敞开他的胸怀,说出他的抱负:

“当年唐太宗平定天下,也常常领军出征,我怎么敢偷安呢?”

事实证明,敞开胸怀不一定能回收理解,有可能回收更大的羞辱。

冯道冷冷地略带嘲讽地回答:

“不知道陛下你能不能成为唐太宗呢?”

“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如泰山压卵而已!”柴荣涨红了脸,声调徒然高了三分。

“不知道陛下你能不能成为泰山呢?”

冯道的声音苍劲。这太反常了。

直言极谏不是我们认识的冯道,当年,李嗣源没有及时立李从荣为太子,冯道没有出声,李从厚要调动藩镇,冯道没有出声。李从珂要对石敬瑭用兵,冯道没有出声,石重贵要用兵辽国,冯道依旧没有出声。

在关键的大事上,在可能危及生命的事情上,冯道保持了沉默,可这一次,他为什么一反常态?

事实上,冯道不是改性了,他是恢复了本性,不要忘了,冯道年轻时在幽州时曾经劝谏过反骨仔刘守光,因此进了监狱。

这么多年过去了,冯道又回到了意气丰发的少年时代。在少年冯道心中,只有正确与错误,没有利与害。随便提一句,在这次殿议不久后,冯道就去世了。

在离开人世之前,该寻回少年时代的我吧。

冯道虽然说话有些冲,但他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柴荣输不起,中原输不起,柴荣要是亲征失败,辽兵顺势南下,搞不好又是一个后晋朝的翻版。

难得看到冯道老夫聊发少年狂,但遗憾的是,此时的冯道恢复了当年的轻狂,可他的心、他的思维却停留在老年,无法回去。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唯希望也,故进取。——梁启超《中国少年说》

永远不要忽视一颗少年的心。

柴荣霍然起立,挥袖而去。

朕意亲征,多说何益!

三月初三,柴荣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领本部兵马从磁州过太行从后面包抄刘崇,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就是十贯钱打发赵匡胤的那位)率兵前往晋州,从西面夹杂刘崇,禁军各部先赴泽州,正面迎击刘崇。

七天后,柴荣从大梁出发,到达河阳管辖的怀州。河阳节度使是曾经在郭威平三叛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刘词。一般来说,到了地方,总要见一下地方节度使,商谈一下进军的方略,但显然,柴荣已经没有这样的耐心。

没有休整,柴荣下令,马上穿越太行山,进军泽州。命令还没下,旁边一个人凑上来,说了一句:“对方气势很盛,最好不要急于进军,应该静观其变,寻找时机再出击。”

这位兄弟是通事舍人郑好谦,郑兄也是出自好意,可他完全没有把握领导的思路。

柴荣狠狠地盯着他,暴喝一声:“你怎么会说这些?快说!这些话是谁教你的,说出来,你可以不死,不说,必死无疑。”

郑好谦慌忙跪下,他算是服了,因为这一段话确实不是他本人的原创,是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教他说的。

好啊,百官不愿我战,你们军将也不愿意我战。难道就没有人肯相信我?

将这两人关起来,大军即刻起拔,前往泽州。

不必再等待了,如果一个刘崇都无法战胜,如何坐天下?

柴荣做出了急行军的命令,急于取胜证明自己的他没有察觉到军队中厌战的情绪。

这将是一个致命的疏忽。

十八日,柴荣过太行,抵达泽州,就在第二天,前锋就在北面的高平(山西高平县)碰到了北汉的军队,北汉兵接战就走。

不能让刘崇跑了。柴荣马上下令,全军出发,追击刘崇。

刘崇是不会跑的,他正等待着与柴荣决战的机会。

在高平之南的一片高地,一个叫巴公原的地方,两军正式对上了阵。

刘崇摆了三个方阵,左边的是北汉大将张元徽率领的部队,右边是来自辽国的兄弟,由杨衮领军,刘崇本人坐阵中军。而柴荣摆了四个方阵,前面三个方阵,他本人在后督战。

看到柴荣的部队后,刘崇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不是轻视或是害怕,而是后悔。

对方怎么只有这些兵?

据记载,刘崇本人领了三万多兵马,辽国支援了一万多(有史书称来了四五万),算下来,有五万多,而柴荣同学比较猴急,一路猛冲,领着一支前军就来了,大部队还都在路上,根据后面的推算,他的一个方阵大概人数在五千左右,四个方阵就是二万。

这不正好,以多打少,不受累。这世上毕竟没有嫌敌人兵少的。当然,世界这么大,总有不走寻常路的,比如刘崇先生就嫌对方人数太少。

这里介绍一下,刘崇这个人比较好赌,脑海里全是赌鬼思维,所谓赌鬼思维就是:用最少的钱去羸最多的钱。所以,准确地说,刘崇不是嫌对方人少,而是嫌自己人多了。尤其是外援太多了。

外援虽然好使,但都是要给钱的,来之前要花钱请,打完了还要封红包。实在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亏了亏了,早知道周朝就这些兵,何必请辽兵!

正在懊恼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算到多余的辽将杨衮却不知趣的派人跑到中军,传了一句话:“这是劲敌,不要轻举妄动!”

刘崇笑了,据记载,他胡子都笑得颤抖起来(奋髯)。

当我不识数啊,对方就那么些兵,能劲到那里?不用说了,肯定是想夸大困难,然后好让我多准备些犒劳物资吧。

想到这里,他奉送了杨衮一句话:

“机不可失,不必多言,还请兄弟登高处,看我怎么拿下对方!”

不久后,刘崇满意的看到辽军呼呼地撤到一处高地。

好了,咱们谁也不欺负谁,不靠外援,老刘家跟老郭家这点事,单挑。

骑在马上,望着对方的周兵,刘崇的双瞳不禁眯了起来,不是想聚焦看得远一点,而是因为风向转了。

刚才还一直吹着东北风,转眼就变成了南风。迎面而来的风吹拂着刘崇的一把好胡须。这位老字号的枭雄嗅到了胜利的机会。

一挥手,令下:“东军进击!”

位于东面的汉将张元徽应令而出,扑向了柴荣的右军。

张元徽确是一员猛将,此人出身行伍,当了大将后也没有脱离群众,经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在他的周围聚集了许多敢死之士。

在张元徽的率领下,这支北汉中的劲旅直冲敌阵,取得了喜人的战果,不是一般喜人,是相当喜人。

坐阵右军的是周朝禁军将领樊爱能、何徽。樊爱能是马军都指挥使,何徽是步军指挥使。这两位就像四九年的国军将领,官职越高,跑路越快。交战没一会,樊爱能就领着他的骑兵逃跑了,何徽本来是个好同志,此时正率领步兵在后面列阵,可敌人没碰到,先被退下来的友军骑兵冲了个七荤八素。一看情况不妙,何徽扔下自己的步兵,紧跟兄弟,也溜了。

剩下在战场的一千多步兵看领导都跑了,自己要跑可惜没长四条腿,于是,连两条腿都不要了,纷纷解去铠甲,丢下兵器,跪在地上,对着刘崇的方向高喊万岁。

右军顷刻间瓦解。

柴荣一味冒进,忽视士兵的情绪,没掌握将领的思想动向。此时终于付出了代价。

这一切全看在柴荣的眼里。他的耳边不仅回响着自己的步兵在向对方山呼万岁,似乎又响起了那天大殿之上的声音。

“朕将学太宗,横扫天下!”

“不知陛下做不做得了唐太宗?”

“朕将如泰山,力压刘崇!”

“不知陛下当不当得了泰山呢?”

冯道嘲弄的声音就在耳边,轻蔑的笑容就在眼前。

一个刘崇不能敌,何以当太宗?首战就一败涂地,何以称泰山?

樊爱能、何徽,你们要做晋安寨的杨光远,中渡营的杜重威,可朕不是李从珂,不是安重贵!

血渐渐地从心脏涌上柴荣的大脑,降兵万岁的声音渐行渐远,喧哗的战场于柴荣突然变得安静,整个世界只剩下了简单的选择。

现在,没有什么可以倚靠,没有什么可以期待,只有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上帝救自救者。

拔剑,纵马,柴荣跃出重重禁军护卫的中军,冲向了正激战的前线。

若是太宗重世,便是此人,若是泰山降临,便如此势。

柴荣的出击重新鼓舞起的周兵的士气,可战场上,士气只是必备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要战胜对方,还需要冷静的分析。

在看到最高领导身先士卒冲出去后,担任警卫工作的一位将领对着左右喝道:

“主上危难如此,我们难道还怕死吗?”

说话的是赵匡胤,说完,赵匡胤并没有紧跟着柴荣冲出去,反而转身,去找了另一个人。

赵匡胤找的人是张永德,此人是柴荣的妹夫,时任殿前都指挥使。

拍马赶到,赵匡胤对着张永德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对方初战告捷,志骄意满,此时,只要拼死一战,一定能击破对方?”

“怎么破?”

“张都尉部下射术精湛,请张都尉领部下战领高地放箭,我引部下近攻。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张永德的军职比赵匡胤的高,但听完对方的计划,他意识到,这是正确的应对。于是,他马上表示同意。

柴荣在前,牙兵在后,张永德居高远攻,赵匡胤率众近搏,这一支本来殿后围观的后军冲到了最前面。

此时,风越来越大,强劲的南风横扫高平的高原,注意还是南风,这意味着周兵是顺风攻击。而汉军是逆风攻击。

据记载,刘崇在发动攻击前,还刮着东北风,等东北风转成南风,主管天气的北汉司天监建议:正是攻击的时候。

不知道司天监根据那本皇历做得判断,当时,旁边的一位学士愤而起立,告诉刘崇,可以将这位司天监拉下去斩首,逆风岂是可战的时候。

对于懦生的建议,刘崇给出了干脆利落的回答:老措大,别胡说八道伤我士气!(老措大相当于文化界的屌丝)

从某种意义来说,作战跟种田一样,是看天吃饭,不遵守自然规律,不看天气预报是要吃苦头的。

被迎面刮来的大风迷乱了双眼,北汉的士兵看到了一位天子身着黄金铠甲奋剑而来。接着,他们看到了让他们更为惊恐的事情。

在对方阵地的上空,云气翻卷,隐约可见龙虎的影像。

王者降临高平。

刘崇对此一无所知,不久前,他还叫人捧出了酒,与诸君痛饮了一小会。一嬴钱就开始消费,这是赌徒的第二个思维模式。

等他发现赌局还没结束时,他紧急下令张元徽再次发起冲锋,准备通吃对方。

这一次,一定要活捉柴荣。

张元徽迎风而上。他刚接受了刘崇的褒赏(可能还喝了酒),工作热情高涨,可经验告诉我们,持续作业容易出事故,疲劳驾驶有风险(可能还是醉驾)。尤其是一匹疲劳的马。

也许是连续高强度冲刺,也许是迎来吹来的风靡了眼睛,张元徽的马刚冲到对方前面,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张元徽没能爬起来,被一哄而上不讲体育精神的周兵就地斩杀。

据记载,张元徽的部下非常勇猛,冒死冲上来,抢走了张元徽的尸体。可也就仅此而已。

正如风向转变一样,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

刘崇慌了,这位老前辈是个沙场菜鸟,职业水准停留在靠数人头来判断胜负,冲锋又不看风向,可他最大的弱点是他脆弱的内心。

这是一个内心软弱的人,他没有柴荣那种遇险而上的勇气,在碰到困难时,唯一的想到的办法是退缩。

看到张元徽倒下后,为了又快又省的结束战斗,刘崇做出了一个决定:挥动红旗撤退。

红旗一出,本就胆怯的汉兵一哄而散,撤退过程中发生了不少踩踏事件,不少汉兵弃械投降,跑过去的一千多原周朝步兵比较纠结,上午刚跳到北汉阵营,连新的军服都没领到,现在又要向原单位投诚。

兵败如山倒,仓皇后退的刘崇到这时才想起了同志,向远处一望,刚还挤满辽兵的高地已经空空如也。

杨衮已经走了。杨衮是怀着一肚子气跑到高地的,自从被刘崇划定为围观群众后,他就一直在观战。看到刘崇败退时,他没有犹豫,没打招呼,直接率领着自己的一万多辽军撤了出去。

当然,这也不能怪杨衮,外交不是买卖,盟友不是小妾,自然无法做到喝之则去,呼之则来。

刘崇几乎陷入了绝望,在这一天黄昏的时候,刘崇总算把自己的队伍又归到了一处,三万多兵马只剩下了一万。领着这一万兵马,刘崇渡过一条浅河,重新列阵。

只要天一黑,对方就不敢贸然过河急攻,只需要一晚,就可以重新稳住军心。

这是刘崇最后的希望,可人得意时多是电影,二小时拉倒。倒霉起来,就是连续剧,一波接一波,且高潮多在后面。

此刻,一支全新的精力充沛的周军出现在战场。

率领这支部队的是河阳节度使刘词。

我们在平三叛中认识过刘词,这位老将睡觉都穿铠甲,永远是一副准备上沙场的样子,可就这样的刘词依然落在了柴荣的后面。

这天下午时分,刘词终于赶到高平,最先遇上的也不是柴荣,而是从前线逃回来的樊爱能、何徽。这两位难兄难弟也算有出息了,下来后没多久,就被柴荣的使者追上了。

“两位将军莫跑,我军已经反败为胜了。”

两位将军哈哈大笑起来,骗谁呢。

笑完,这两位也挺有人生目标的,直接就奔周军的辎重去了,可算是跑路不忘搞经济。据记载,把管物资的李谷都吓得跑到山里躲了起来。

抢了一通之后,他们碰上迟到的刘词。

“刘将军,你来迟了,我军已经大败,就我们逃了出来,剩下的已经解甲投降了。”两位好心将战状通报给刘词。

我军败了?!

听着不远处传来的震天喊杀声,刘词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但最后,他下了一个决定。

就算败了,我也要到前线看一眼。

来到前线的刘词喜出望外,己方不但没败,还占尽上风,柴荣不仅身体健康,还干劲十足,更好的是,刘崇比较顽强,还搞了一万人组织了防线。

总算给我留了一波啊。刘词同志年纪大了,这可以说是他最后一次参与大战了。

刘词马上率领他的河阳军投入到战斗当中,这支新力军发挥了实力充沛,干劲足的特点,一鼓作气突破了刘崇的河岸防线,彻底击碎了刘崇最后的妄想。

刘崇逃跑了,他本来是逃不掉的。

深夜,高平西北面通道,江猪岭。

夜色下,一位老人出现在荒野的山路上,其人面色苍白,胡须打结、分叉,再没有往日那样自信的缥缈。我不说,你绝对猜不到这就是北汉皇帝刘崇同志。

行至江猪岭,狼狈不堪的刘崇终于松了一口气,望望四处平静的荒野,他不禁露出一丝凄凉的笑意。

柴荣啊,柴荣,要是你在此处设兵,我刘崇那里还逃得出去。

此情此景,颇似当年曹操败走华容道,恨敌不设伏,当然,诸葛亮是设过伏的,而柴荣同样是设过伏的。

柴荣是一位军事鬼才,在看似冒进的进军中,早就埋好了伏笔,在今天早上出击前,他就派出了一支小分队守在江猪岭,只可惜守路的周兵听闻前方兵败,自个逃跑了。这证明,好的计策如果没有好的执行也是白搭。

怀着侥幸的心情,刘崇越过了江猪岭,逃离了战场。但这还不是胜利大逃亡。

跑到半路,刘崇迷路了。老刘也在河东混了十多年,怎么路痴到在自己的地盘附近都找不到回家的路?无奈之下,只好抓了一位老乡在前面带路。

在老乡的指引下,刘崇走了一百多里路,在天亮的时候,刘崇的胡子止不住颤抖起来。老乡老乡,背后一枪,你把我领到哪了?!

再往前走二步,不是太原,而是晋州。周将王彦超就在那里。

愤怒之下,刘崇一刀结果了带路的乡亲,紧急调头,往北奔去,这下总算找对方向了。

据记载,刘崇换了身粗布衣服,头戴斗笠(估计是从老乡那抢的),还变更了姓名,自然旗子什么都不打了,一路上相当低调,常常跑到一个地方,拿起筷子还没夹起菜,就不得不丢下筷子翻身上马,因为周兵已经追来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风声鹤唳了。

经过数日亡命狂奔,刘崇终于回到了太原。回来时,他已经气力全无,只能伏在马上。能逃回来,全靠胯下这匹马了。刘崇为了感谢一路载他回家的马,专门修了一座马厩,装修很豪华(饰以金银),伙食水平很高,参照三品官的餐饮标准(食以三品料),还封了一个“自在将军”。据记载,这匹马是契丹人送给他的。

这是后汉最后一次大规模主动出击,第二年年底,刘崇因为羞愤难当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刘承钧接过父亲的旗帜,这位青年总的来说是爱好和平的,基本上没有动过逐鹿中原的念头。

守住太原,过节时能给刘知远上炷香整碗腊肉,这便是北汉唯一的希望。

在失败者刘崇惊惶失措奔跑在夜色当中时,胜利者柴荣却没有高枕无忧。

没有大胜的喜悦,没有为唐太宗、为泰山的扬眉吐气,有的只是一道难题。

樊爱能、何徽回来了。

这两位太有才了,到晚上听说自己的部队反败为胜,连忙又回到队伍当中。可见,在这两位看来,临阵脱逃不是什么大事,顶多口头批评,记个大过什么的。

柴荣确实陷入了苦恼当中,不处理这两位,军法不答应。可要是处理起来,又有些顾忌。要知道五代的大兵是很牛的,尤其是这些军官,品阶不大,但在军中盘根错节,势力很大,俗称兵油子,没事时拥立个节度使,心情好时换个皇帝也不是没可能。

苦恼之中,柴荣叫来了妹夫张永德,咨询一下他的看法。

听完柴荣的问题,张永德反问了一句:“陛下是想固守封疆还是开拓疆宇?”

柴荣眼前一亮,脱口而出:“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陛下只是想固守封疆,那就姑息他们,但如果想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则应该宜痛惩其失。”

一语惊醒梦中人,柴荣兴奋得跳起来,将床上的枕头掷到了地上。

是啊,我要用这些士兵平定天下,可如果不立军威正军纪,何以平天下!

柴荣马上下令将樊爱能、何徽抓起来,开公审大会,这两位显然没料到柴荣玩真的,还准备到审判大会上喊两声冤。可等他们听到柴荣严厉的喝斥,才明白自己彻底完了。

“你们都是老将,并不是不能战,今天望风而逃,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把朕当作奇货,准备卖给刘崇。”

李存勖洛阳中箭、李从厚兵溃凤翔、李从珂国亡晋安寨、石重贵国丧中渡桥、刘承祐兵败澶州,看上去,胜利者是登上皇位的人,可真正受益的却是那群军士。

这是五代的潜规则,可当柴荣把它晒到阳光之下时,潜规则便无从藏身。

樊爱能、何徽被斩首示众。后周的军将再一次重新认识了这位新天子。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继续阅读这段历史。

7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皇帝御驾亲征并不多见。因为这是举全国之力,赢起输不起。一旦天子之师败了,会面临亡国危机。

但出于不目的,历史上皇帝御驾亲征也有那么几位:

一,炫耀武力,游山玩水型:

1,明武宗朱厚照,争强好勇,但出宫受限,好不容易得报,有藩王谋反,随率大军平叛,半路听说反王己被擒,很是懊恼,班师途中,一路游乐,总抓住一个机会。

2,前秦皇帝符坚,率百万大军进击东晋,秦军连绵一两千里,一路上说说笑笑,倒象是赶庙会。结果淝水一战,被东晋八万精兵打得落花流水,倒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

二,被动式的御驾亲征:

1,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王振裹挟,率五十万天子之师进攻瓦喇,王振让大军绕个大圈从自己的家乡路过,目的是炫耀自己,一按仗,英宗就做了俘虏,从此失去了皇位。

2,宋、辽檀渊之战,宋真宗虽是御驾亲征,但心中是胆怯的。一直不敢向前,紧急中寇准猛抽真宗坐骑才过了河,看到天子黄色伞盖,宋军士气大振,取得了胜利。

三,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型:

1,后周柴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都是武将出身。都亲率天子之师,平定四方,以巩固稳定的社稷。

2,值得一提的是千古一帝一一清康熙大帝。文治武功,他多次率军亲征。尤其是与葛尔丹的决战取得成功,北部边患得到彻底解决。奠定了大清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是值得人们铭记的。

8

御驾亲征最成功的皇帝应该属明朝永乐皇帝和清朝康熙皇帝。

1、永乐皇帝

大明王朝是建立在蒙元王朝废墟之上的汉族政权,自建国伊始就不断饱受退居塞外蒙古势力侵袭。明太祖在位时期,先后八次派兵出塞打击并重创之,同时在北长城沿线设重兵守卫。明太祖之后,蒙古部族趁着明朝内战、北长城军队大量南调、防务空虚之际再次蠢蠢欲动。永乐大帝朱棣即位之初,出于稳定内部的原因暂时无力应对蒙古人的举动,蒙古人于是变本加厉,骚扰边境不说,还公然杀害明朝使臣,可谓狂妄至极!忍无可忍的朱棣决定诉诸武力!

从朱棣即位的第8个年头算起直到第22年去世,在14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蒙古,每次动员兵力都在30—50万之间,对边境威胁最大的鞑靼、瓦剌、兀良哈三支蒙古部落以毁灭性打击。

2、康熙皇帝

同样还是蒙古问题。当时的蒙古准噶尔汗国在沙皇俄国暗中支持和唆使下萌发了统一蒙古、南下中原再造一个蒙古帝国的狂妄念想。从康熙27年开始至康熙29年两年间吞并了整个外蒙,兵锋一度进抵长城外,严重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为了确保京师的安全和边疆的安定,康熙皇帝应蒙古各部大汗的请求,前后三次率大军御驾亲征准噶尔汗国。经过乌兰布通、昭莫多两场大战,沉重打击了准噶尔汗国,时任大汗噶尔丹在清军追歼下服毒自杀,准噶尔势力被彻底逐出漠北蒙古。

9

历史上爱好御驾亲征的皇帝不少,但是成功的不多,比如汉高帝刘邦,一生酷爱领兵作战;比如明成祖朱棣,远征大漠是他最大的爱好;比如宋武帝刘裕,酷爱北伐;比如康熙帝,亲征葛尔丹;比如宋真宗。

汉高帝刘邦打起仗来其实是很厉害的,从沛县起兵到攻破关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失败,之所以在历史上显得比较菜,主要是遇到了军事达人项羽和兵仙韩信,两人在军事上衬托了刘邦的无能,但在大汉帝国建立以后,无论是燕王臧荼谋反,韩王信谋反,陈豨谋反,魏王彭越谋反还是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都是亲自领兵作战,这些经历过楚汉争霸的一方枭雄没有一个是刘邦的对手,可见他的军事能力还是相当可以的,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能够如此大规模的亲征且获得胜利,只有汉高帝一人。

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个战争狂人,年轻的时候被朱元璋放到了北平防备蒙古,跟随徐达与蒙古人打了无数次仗,没怎么输过。靖难之役的时候顺河而下直捣南京城,这份魄力古往今来没几人。称帝以后七次远征大漠,全部取得胜利,这种战绩在古代中国皇帝的身上可是不存在的,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没有这么辉煌的履历。

宋武帝刘裕其实算不得上御驾亲征成功的案例,但他打破了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攻从无胜利的神话,收复了两京长安城和洛阳,将边界线推向了最北边,建立了南方割据政权中版图最大的国度,只此一件事便值得大书特书。

10

历史控专心为您答疑解惑: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攻打匈奴,被围于白登,史称“白登之围”。汉朝后来就是汉武帝了。东汉时,光武帝也亲征过。此后中原大乱,也就没时间打外族了。 一直到大唐,

2.李世民:公元645年,亲征高句丽。

唐太宗亲率大军打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以及后来亲征高丽。此后唐朝不是盛世就是乱世,盛世之时,没有仗打;乱世没有实力打。

3.一直到宋朝,宋太宗打契丹,也就有了杨家将的故事。

宋真宗时亲征攻打契丹,寇准力劝皇帝亲政,也去了。后来宋朝也就跨了,实力不济,只会打内战。北宋最后两位皇帝还被金人虏走了。



4.杨广:公元609年,亲征吐谷浑;公元612年~614年,三次亲征高句丽。

他大业五年(609)时亲征西北的吐谷浑汗国,靠着战斗力和数量占优势的兵力连战连捷。

5. 朱棣:公元1410年一征蒙古。公元1415年再征蒙古。公元1421年三征蒙古。

 明朝建立后,成祖朱棣多次御驾亲征。他在永乐八年(1410)至二十二年(1424)间五次北伐蒙古,既巩固了明朝的北部边防,也为迁都北京扫除了大部分威胁。此后,明朝的皇帝便时常有御驾亲征的举动,如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不过,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或许只有明武宗朱厚照的"应州大捷"了。

5. 到了清朝建立后,清太宗皇太极御驾亲征。

取得了"松锦决战"的大胜,他的孙子康熙帝则是三次亲征噶尔丹,奠定了西域和平稳定发展的格局,巩固了清政府对西北的统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