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威望最高的领袖,为何在现实中人缘最差?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威望最高的领袖,为何在现实中人缘最差?

2020-11-09 15:01阅读(60)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威望最高的领袖,为何在现实中人缘最差?:讲义气的人,人缘一般不会太差。石达开讲义气是出了名的。因此,许多人曾仰慕、追随他。可是,石达

1

讲义气的人,人缘一般不会太差。

石达开讲义气是出了名的。因此,许多人曾仰慕、追随他。

可是,石达开最后的“人缘”却非常失败。他的上司、同事、兄弟、下属,纷纷背弃了他。

重义气、得人心的石达开

石达开重义气、得人心是出名的。

左宗棠说他“素得群贼之心”、“颇以结人心”,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得人心”。

自己的队伍中,李秀成说他“独服石王”,美国传教士玛德温说他“英雄侠义”。

这些赞许,都非谬赞,石达开一生,确实非常重“义”。

早在少年时,他就“为侠任气,排难解纷,遂为乡里所重”。

在他兵败的时刻,他更是“舍命全三军”,企图以一人的性命,换取余部的性命。

石达开在最后的信中写道:“窃思求荣以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全三军,义士必作”。

看来,石达开终生以“义士”自许!

可是,这样的石达开,却不断遭遇背叛,“人缘”极差。

“人缘差”的石达开

人与人之间,最令人寒心的关系是:你赤心待人,但却不断被人背叛!

石达开就是如此。

1、赤诚对同事,全家被杀!

天京事变时,石达开回天京“排解”,只身回到天京。随后,他当面指责韦昌辉杀人太多。结果,当夜韦昌辉屠杀了石达开全家,石达开本人也险些遇难。

权力斗争,最是隐忍残酷、凶险不已。

作为当时手上兵力最强的人物,石达开完全有资本用实力说话。

可是,他居然只身回到天京,又是要排解,又是当面劝告,不可谓不义也!

结果确是:全家被杀!

2、忠心对天王,遭遇猜忌、软禁。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朝辅政,“人心咸服”。

可是,天王猜忌他,派兄弟来牵制他,甚至“不使他出京”,有软禁、加害之意。

无奈之下,石达开被迫出走,捡回条性命。

3、施恩于人,反遭背叛。

杨辅清,东王族弟。

杨秀清被杀后,“东党余孽”杨辅清处境危险,幸得石达开庇护,他才算安稳下来。

可是,就在石达开经略闽浙的关键时刻,杨辅清突然放弃已占据点,回归洪秀全!

杨辅清离开的原因,有说是杨辅清以“东殿”自居,不服石达开;也有说是洪秀全以中军主将拉拢杨辅清的结果。

无论什么原因,你杨辅清毕竟受石达开恩惠,大家好聚好散,你交接好再走呀!

结果,杨辅清放弃阵地而走,石达开转战到福建时站不住脚,被迫退出。

4、遭遇族弟背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却很早背叛了他。

可是,据说,是因为石达开“阴忌之”,只是爱惜他的才干才姑且用之。因此,石镇吉也很早就率军离开了石达开。

其实,石镇吉带走的,正是石达开手中的精兵。达开既然“阴忌之”,又为何把精兵给他呢?而且,石镇吉兵败后,又准备再去投石达开,可见,二人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只能说:弟弟石镇吉,“胸怀大志”!

5、一手提拔下属,终遭背叛。

石达开出走时,汪海洋、彭大顺、朱衣点等人,当时名位都不高。

可惜,这些人仍然带兵离开了石达开,回归天京。

用“众叛亲离”来形容石达开,一点也不夸张。

6、与敌人谈义,自投罗网。

被困大渡河时,石达开“舍命全三军”,企图与敌人讲“义”,以自己一命全三军将士。

结果···敌人哪里会和你讲这一套。石达开自己的命舍了,三军将士的命也没有保住。

义气与人性

当利益一致时,义气,是一个品牌。

早年的石达开,以其侠义之气为众人排忧解难,自然“为乡里所重”。

太平军军兴之初,石达开以其谋略才具,率领众人建功立业,自然“素得群贼之心”。

可是,当利益不一致时,义气,往往经不起人性的考验。

自内讧开始,洪秀全、韦昌辉与石达开之间,就是权力竞争对手。

骆秉章与石达开,是统治者与造反者的关系。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这种情况下讲义气,并希望对手也讲义气,无异于与虎谋皮。

杨辅清以东殿自居,其追求是恢复东殿在天朝的地位;石镇吉以文武才自许,他胸怀大志要自创大业。

他们与石达开之间,是短期合作的关系。双方以利交之,不授人以柄即可。

石达开将经略福建的希望大部分寄托于杨辅清,将精兵交付石镇吉,是对义气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值,遭到背叛是必然的。

而石达开手下众将,追随石达开,为的是建功立业。他们注定是石达开事业的追随者,而不是石达开避风的港湾。

石达开自己都心灰意冷,这些人又怎么会再相随呢?

看来,讲义气,期望别人讲义气,也应该是“择人任势,不责于人”。

当大家利益不一致时,苛责他人放弃利益来讲义气,是不合人性的。

只有正确地讲义气,给对方正确的期望值,义气,才不会遭到伤害。

祝君广交朋友,万事顺遂。

2

从前,绍兴城中有个叫做三依庵的尼姑庵。1954年,三依庵改造,泥水工人爬到离地2米高地方,准备在砖墙上开窗。结果,几锤下去,工人发现墙壁中居然有个夹层,凑过去一看,一个黑布包裹象一只大大的眼睛,穿过90年的光阴静静凝视着来人。

泥水工人急忙找居委会,居委会再找当地派出所,干警们打开一看,原来是太平天国的两张龙凤合挥和一张执照。

龙凤合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结婚证书。

太平天国和清朝的婚姻制度不同。男女结婚,需要由掌管结婚事务的“婚娶官”发给“龙凤合挥”为凭。龙凤合挥,一式两份,中间盖章,婚娶官留下一份存档,另一份交给夫妻二人保管。

三依庵发现的两份龙凤合挥分属于两对新人。一对是24岁的李大明和18岁的柴大妹;另一对是18岁的翟合义与十五岁的祝大妹。

这里,小编重点说一说李大明,因为他才是解开石达开人缘不好的一把钥匙。

属于李大明和柴大妹的龙凤合挥文字如下:

合挥 永字第叁拾陆号

绮天豫队议政司

李大明 年二十四岁安徽省庐州郡舒城县人

配妻 柴大妹年十七岁浙江省绍兴郡会稽县人

除了两份龙凤合挥外,还有一份执照。执照的主人是李大明。

李大明的执照是一份忠贞将军的执照,由青天豫谭体元授予,执照上明示着翼殿中旗的字样。

太平军占领绍兴是从1861年11月1日至1863年3月15日。在此期间,翼王军队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活动,并未来到过浙江绍兴。那么,属于翼殿的李大明是怎样跑到绍兴,并在当地娶妻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李大明的人生轨迹:

天京之变后,石达开分裂出走。他坐镇安庆,把拉人的告示贴遍了整个太平天国。当时,江南大营已经卷土重来,攻下了天京周边的溧水和句容。兵临城下。眼见首都日益危急,很多太平军权衡利弊,在洪秀全和石达开之间选择了后者。李大明就是其中之一。

不久,石达开的势力日益强大,他不顾天京只有几千人马守城,率领几万大军援救江西,这块由他打下的地盘。19岁的舒城小伙子李大明便跟随着翼王,第一次来到了外省。然而,翼王援救江西并不顺利,于是,石达开把目光投向了与江西接壤的浙江。

石达开攻打浙江,以江西抚州为后方,大军号称十余万,兵压衢州。大人物石达开在开疆扩土,而对小兵李大明来说,这是却是婚前和未来的妻子柴大妹距离最近的一次。

不久,翼王攻打浙江失败,转入福建。李大明跟着石达开,用双脚在中华大地上丈量,从福建、江西、湖南,最后来到了广西。

广西一直是个贫瘠的省份,多年层出不穷的起义更使得这个地方穷困不堪。石达开的大军因为缺粮分崩离析。

为了缓解粮食的压力,石达开命谭体元等人援助攻打桂林的石镇吉。谭体元在进军桂林的途中听到石镇吉失败的消息,与此同时,他们也打听到天京形势一片大好。于是,他们抛弃了没落的石达开,率领大军回归天朝。

说起来有点讽刺,正是谭体元等人背弃石达开之时,李大明获得了“忠贞将军”的升职。

谭体元的军队一边走,一边和清军交战,行至皖南,他们遇到了李世贤的部队。两军合兵一处,开始进军浙江。不久,李秀成也加入了攻打浙江的行列。

与跟随翼王打浙江那次不同,李大明第二次打浙江,在李家兄弟的带领下打的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石达开和李秀成兄弟进军浙江的对比图。暖色调为李秀成兄弟,冷色调石达开、石镇吉兄弟


几个月后,李大明又摇身一变,成为李秀成的部下来到绍兴。

在中国的版图上兜了个大圈子后,李大明和妻子绍兴会稽妹子柴大妹相识、相恋,并在婚娶官面前登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幸福总是那么短暂,这对小夫妻也许还没有来得及庆祝纸婚纪念日,清军和英国人法国人指挥的常捷军就包围了绍兴。坚守两个月之后,1863年3月14日夜三更时分,太平军撤离。李大明和千千万万个在绍兴娶妻的太平军都在这一时刻离开了妻子,再也没有回来。

太平军保卫绍兴图



李大明这辈子估计只被奖励过一次。庚申十年七月,他因功被封为将军,青天豫谭体元授予了李大明一份忠贞将军的执照。对于李大明来说,将军执照证明了他的事业,龙凤合挥见证了他的爱情,都是李大明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因此,在离别之际,他把它们交给了妻子保管。

清军光复绍兴后,柴大妹完全可以再找一个丈夫嫁了,一家女,百家求,年轻的女孩子永远是抢手货。然而,丈夫尽管被官方定义为反贼,却是她难以忘怀的爱人。

于是,柴大妹与另外一位太平军翟合义的妻子祝大妹携伴来到了三依庵,她们把龙凤合挥与一张李大明荣任将军的执照藏在了夹墙之内。二人在青灯古佛的等待中渡过了一生。

说完小人物李大明的爱情故事,我们从他的婚姻中不难看出二十万大军为何要离开石达开?

李大明同志,跟着翼王东奔西跑,生生熬成了晚清剩男,而跟了李秀成,马上就娶上了媳妇。

打个比方,有两个公司摆在你面前,一个公司福利高,待遇好,还能解决婚姻问题;另外一个公司除了加班什么也没有,你自然会珍惜前者的。

“钝于浙,钝于闽,入湘后又钝于永、祁,钝于宝庆。”石达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始终无法打下一块地盘,自然无法建立稳固的后方,也就不能获取充分的财政支持。没有钱,靠什么养一支大军?

换句话说,一个将帅的好人缘要靠胜仗来维持,石达开在节节败退中不能给与将士们福利,部下频频跳槽,他自然也就没有好人缘了。

3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中首义五王之一,称为翼王五千岁。石达开虽然年轻,可是威望很高。他足智多谋,又义气深重,深得大家的信赖。在战场上,石达开屡建奇功,多次使得太平军转危为安。比如在长沙之战中,太平军屡战不利,萧朝贵阵亡。太平军屯兵于坚城之下,清军的援兵又源源不断的到来。这使得太平军的局势日渐危急。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率领所部渡过湘江,打败对岸的敌军,为太平军转移打开通路,使得太平军得以突围,向广阔天地进军。


在著名的湖口之战中,又是在太平军屡次战败,武汉被湘军夺走的危急关头。石达开率领援军来到湖口与曾国藩交手。石达开巧妙利用湘军急于求成的心理,放湘军水师的轻快船只进入鄱阳湖,然后将湖口堵塞,割裂了湘军水师。然后石达开根据湘军水师在长江中的大船没有小船护卫,运转不灵的缺陷,派轻便战船将湘军的大船烧毁四十多艘,还夺取了曾国藩的座船。这一仗,湘军大败,曾国藩羞愤之下,竟然想要自杀,后被部下救起,逃往南昌。

石达开乘此大胜,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太平军很快夺回武汉,并且将占领了江西七府一州五十余县。曾国藩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在多年之后,曾国藩对石达开依然十分惧怕。而太平天国内部,也对石达开的人品、气节、胆略都十分敬佩。


在天京事变中,石达开更是表现出了他公正的一面。在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后,他除了杀害杨秀清,还要将杨秀清的部下斩尽杀绝。在韦昌辉的滥杀下,太平天国的政治中枢被摧毁,大批骨干被杀害,太平天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石达开只身回到天京后,他并没有惧怕韦昌辉的威逼,对韦昌辉滥杀无辜表示了反对。韦昌辉因此十分愤怒,欲杀石达开。在石达开逃走后,还杀了石达开全家。最终,韦昌辉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大家的愤慨,韦昌辉自食其果,被大家杀死,并请石达开回京主持政务。

在这个时候,石达开在太平天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首义的五王中只剩下石达开一人,大家将收拾残局,重整河山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石达开的身上。但是,石达开后来的作为,却让大家大失所望。1856年11月,石达开回到天京,合朝举他主持政务,洪秀全加封他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在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唯一的军师,可以说,石达开在太平天国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到了1857年5月,石达开就从天京出走,率领了二十多万太平天国的精兵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自此之后,石达开就每况愈下。他不再有旧日的雄风,几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而且,他的部下也不断离去。尤其是1860年,他手下的二十多万的军队,脱离他的指挥,万里还朝。这使得石达开势单力孤,在1863年进入四川时,在大渡河陷入绝境。为了救部下的生命,石达开投入敌营。但是,他的部下还是被清军杀害,石达开也死在清朝的屠刀之下。

我们看石达开的生命的历程,他的品行没有亏欠,对待他人和部下都是坦诚相待,所以所有人都对他赞誉有加。就连石达开的敌人,对于石达开也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当代枭雄。甚至在审问石达开的时候,这些审判官都对石达开不由得低三下四,以礼相待。可是,这样一位人杰,为何会遭到大家的抛弃。他的上司对他猜忌,他的部下离他而去,这是因为石达开的人缘太差了吗?


其实,这个原因与石达开的人缘无关。石达开就算是在最后的关头,依然全军不散,与石达开一起战斗到底。石达开为了挽救剩下的部下生命,甘愿用自己一死来交换。石达开和他的部下之间可谓有情有义,肝胆相照。就算是石达开上刑场的时候,还有他的两名部下相陪,在刑场上对石达开相待以礼,保全了石达开的身份地位。这些都能够体现出石达开的待人接物能够感人至深,能够得到他人的鼎力相助。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人缘不佳呢?

那么,石达开遭到他人的抛弃,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石达开身上有着多重的身份。在世人和部下面前,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政治身份。正是石达开没有能够将他的政治身份处理好,才带来了他的失败。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初期,主要是参与军事指挥行动,并没有过多的参与政治。可以说,与其他四王相比,年轻石达开缺乏历练,他的政治经验严重不足。他对洪秀全的宗教理论不以为然,在打下安徽后,他没有采取那一套宗教教条来治理地方,而是采取沿用了过去的制度。虽然石达开很快安定了安徽,建立了较稳定的根据地,可是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到石达开的两个缺点,这两个缺点让他很难在太平天国立足。

第一个缺点,石达开的宗教信仰不足,对于洪秀全的权威不够重视。洪秀全控制太平天国主要就是依靠他建立的教义,所以,他对于自己的宗教传播十分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记载,太平天国的控制区中,过礼拜宣讲教义是一件很频繁隆重的事情。并且,在建立基层组织的时候,信仰教义是基本的条件。


而石达开对于这些并不太理会,他建立政权,选拔的官员主要是以才能为标准。这样,石达开的所作所为就偏离了洪秀全的要求,两人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自然会产生必然的矛盾。

第二个缺点,石达开的独断专行。石达开在安徽只是暂时管理一时,可他就在安徽的控制区推广他的经验。他的那一套管理方法,和太平天国的一般方法格格不入。可是石达开不理睬那些条条框框,只管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这种做事的方法,可能跟石达开的性格有关。如果说,石达开不是一个政治性的人物,这种危害对石达开的影响会小一些。可是,作为一个政治性的人物,对他的事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石达开成为太平天国的第二把手时,这种危害日益显现了出来。

正是因为石达开的这两个缺点,使得石达开和洪秀全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将世俗的权力交给石达开,自己掌管宗教的权力。这个模式在过去杨秀清的时代,双方相安无事。可到了石达开的时代,石达开不尊重洪秀全的宗教权力,自己还独断专行,这怎么会不可能引起洪秀全的疑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两个哥哥为王,表面上是牵制掣肘石达开,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害怕石达开,为了自保。


而石达开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仅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不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无法解决矛盾的他,采取了出走的手段,走上了分裂的道路。从这一点来说,石达开在掌管太平天国权力的阶段,表现是不合格的。这是他与洪秀全等人处理不好矛盾造成的,这也是石达开与洪秀全等人的人缘不好的原因。

那么,和顶头上司一派的当权者处理不好关系,造成了人缘差。石达开又是怎么没有处理好下层的人员,造成了人缘不好呢?这是因为石达开在出走之后,采取了错误的政治方针,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首先是石达开拒绝了天京全体君臣的挽留。在得知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遭到了大家的非议。在一片质疑声中,洪秀全只得撤销了哥哥的王位,派人去追回石达开。洪秀全同时让所有群臣联名写信,请求石达开回来主政。

如果这个时候石达开见好就收,回归天京,也就不会有以后大渡河的一幕了。可是石达开一意孤行,不理会洪秀全君臣的请求,这实际上是石达开关闭了与天京的大门。这样,石达开只能离开天朝,自己去谋取出路了。


第二个原因是石达开将太平天国的精兵强将全部带走,使得太平天国的局势雪上加霜。后来李秀成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道,石王将合朝好兵将全部带走。这直接就影响了前线的局势。在当时,镇守九江的林启荣连续向石达开求援,可是近在咫尺的石达开就是不理睬。最终,1958年5月,林启荣守了四年多的九江被湘军攻陷。不但林启荣和他的17000多部下战死,还使得太平天国失去了上游的重要的据点。

石达开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他的部下和留下的太平军的不满。这也使得他丧失了留下的太平军对他的同情。而随他而走的军队,也开始对他出走的动机产生了怀疑,严重动摇了军心。


第三个原因是石达开虽然出走,可是他还依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帜。石达开虽然拒绝了太平天国君臣的挽留,但是他依然还是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他的军制、官号依然还是采取太平天国的体制。

可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石达开虽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可是太平天国的正统朝政是在天京。石达开在本质上是一支分裂的军队,和天京没有了关联。这使得石达开名不正言不顺,手下的人员也没有归属感。当环境恶化的时候,这些人员自然会去投奔正统的政权,舍弃石达开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集体。


第四个原因是石达开一直没有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石达开在出走时,对太平天国还是有一丝恻隐之心的。他留下了一部分军队,并且没有占据任何一块地盘。石达开本身想的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率领的军队,去打出一片新天地。

可是,事与愿违,由于没有根据地依托,石达开的军队成了一支流动性的军队。石达开虽然多次想打开局面,可是在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死命防守下,总是功亏一篑。由于没有根据地,石达开的军队陷入了困境,缺乏必要的后勤保证,损失无法得到补充。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的军队越来越弱,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石达开的部下看不到前途,自然就会离他而去了。


结语:

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后,由于义气深重,胆略智谋过人,所以得到了大家的信赖。在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当石达开出走的时候,有二十多万人马愿意追随他。可是,不过几年功夫,他的大部分部下弃他而去。石达开也穷途末路,在大渡河边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

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因为石达开这个人的人缘不好,而是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是不合格的。他在朝堂的时候,不能让洪秀全安心放权,使得双方的关系势同水火。在离开朝堂出走的时候,不能顾全大局,置全体君臣的挽留于不顾,既冷了大家的心,也堵死了自己回归的路。


在出走之后,石达开不能独树一帜,独立建立政权。他依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可是实质上又与天京的太平天国的政权没有瓜葛。他不能满足手下的政治需求,自然让大家感觉跟随他没有政治前途。当这些将领看到昔日不如自己的将领,由于奋战已经官职远超自己,称王称侯,有自己的地盘兵力,自然心生去志。

再加上石达开没有打开局面,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处境困难,更加深了内部矛盾。石达开无法解决这些矛盾,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家离他而去。因此,石达开的失败是他政治上的失败,不是因为他的人缘问题。政治上的问题,是无法用哥们义气解决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4

有很多事实表明,石达开确实感觉人缘比较差。

第一,1857年6月,石达开从天京出走的时候,只有几千人跟着他离去。(清军将领方福济,郑士魁再给皇帝的奏折中曾写道:“五月十八日石逆由金陵带其党与数千,道经该州前往上游……)

(石达开塑像)

第二,1858年8月,石达开的部将杨辅清率部离开石达开回天京,削弱了石达开的力量。

第三,1859年春,石达开出走后,与湘军发动宝庆会战的时候,因没有人救援,孤军作战,最终失败。

第四,1860年5月,石达开的部将彭大顺、朱衣点等67名将领,又率军20万,脱离石达开,返回天京。

第五,1861年7月,石达开新招募的天地会将领叛变,直接造成石达开最后全军覆灭于大渡河。

但也有很多事实表明,石达开的人缘非常好。

第一,石达开年轻的时候,便广交四方豪杰,甚至与天地会首领罗大纲、大头羊张钊都有交往,拥泵者非常多。洪秀全和冯云山之所以前往动员石达开入伙,就是因为看上了石达开极好的人缘。

(洪秀全塑像)

第二,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京,获得了天京百姓的极大拥护。洪秀全给石达开封的是“翼王”,但天京百姓却都叫他“义王”,并把这个“义王”拿去请洪秀全封他。可见,他所获得的拥护有多么高。而最后洪秀全之所以猜忌他,正是因为他人缘太好。

第三,陈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天国后期将领,都是石达开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对石达开一直忠心耿耿,石达开离开天京的时候,他们都忠实地追随石达开离去。只是后来石达开深明大义,勒令这些将领回天京帮助防守,他们才离开了石达开的。

第四,石达开在大渡河边陷入绝境的时候,他没有丢下部队逃跑,而是为了让他的兄弟们能够活下来,毅然舍命前去和清军谈判,最终被俘。像这样舍己为人的人,他会人缘不好吗?

石达开人缘很好,为什么会出现先前咱们列出的六种情况呢?咱们一个一个分析。

第一,石达开离开天京时,之所以人少,是因为石达开不想带走太多人。从后来他让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回京就可以看出,石达开一直是以大局为重的。

第二、杨辅清、彭大顺、朱衣点等人离开石达开,是因为洪秀全用高官厚禄招募,并分化石达开的结果。毕竟石达开是偏师,同时石达开又没有自己坐大称帝的想法,这些人自然觉得在石达开手下干,没有前途。不过,这并不表明石达开没有人缘。

(石达开全军覆没遗址)

第三,宝庆会战无人救援,本身就是洪秀全想打击石达开,当然不会救援他。洪秀全不发令,谁也不敢动。

第四,天地会叛变,那是因为石达开一直没有打造自己的核心战斗团队。连陈玉成、李秀成这些将领,他都心甘情愿地送回给洪秀全,可见他一直没有考虑在身边培植势力。没有核心战斗团队,他的人员就四处招募。而石达开能够招募到不少人,也可看出他其实是人员不错的。像天地会这样的人,其实只是一些投机分子,看到石达开前途不明,就抽身离开,也是很正常的。

总之,石达开是一个磊落汉子,他依靠人格魅力吸引了不少人,却也多次被心怀私利的投机分子所暗算。这就是石达开!

5

第一,石达开人缘并不差!从金田起义到出走天京,他不仅是太平天国的开创者之一,而且一直是太平天国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核心人物之一。不仅人员不算差,相反,他在军民中的威望相当高,不知道说他人缘是何原因?

第二,石达开出身富农家庭,家境比较殷实,而且饱读诗书。在太平天国领导高层中,石达开是少有的文化人。他不仅具有战略眼光,在定都天京之后没有像东王北王等人贪图享受,而是继续在外英勇作战,开疆扩土;而且在军事上极有天赋,曾多次大败清军,还曾逼得曾国藩差点投湖自杀。石达开不是人缘差,而是在太平天国中,威望非常高。天京事变后,天国上下一致推举石达开出来主持工作,出走后,又有精兵强将跟随,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

第三,如果非要说石达开人缘差,只能说他跟杨秀清和韦昌辉之流关系不是甚好,因为石达开不是玩弄权术之辈。而且,石达开的才华和正直也难容于洪秀全,天京事变后,洪秀全猜忌并意欲加害,就可见一斑。

6

石达开人缘并不差,只是因为石达开这个人比较沉默,属于那种非常沉稳的人。石达开对待手下士兵,可以说确实做到了共患难,赏罚也十分分明,所以石达开手下的士兵都十分爱戴他。而且石达开也算得上是最有大将风范的一个人,只是石达开的缺点也是非常致命的,石达开过分的强调所谓公理,面对洪秀全的所作所为,石达开出于忠无法阻止,但是石达开却因此选择了逃避,也就是说石达开也是一个缺乏政治能力的人。

而且分析石达开的时候,往往回觉得石达开这个人是个理想主义者,石达开体恤百姓和士兵,对待不公正的事情非常反感,为人光明磊落。石达开颇具中国传统的游侠气质,可以说是个非常好相处的人,如果石达开有正确的革命理念指导,那么石达开绝对可以成为一个纯粹的革命家。

石达开驻军安庆的时候,洪秀全要求石达开带兵回京,但是石达开对于洪秀全的做法已经非常厌恶,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决定自己指挥部队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像洪秀全那样不思进取。而在安庆的时候,投奔石达开的太平军就有高达数万之众,其中都是不满洪秀全者。但是这次负气出走,导致了石达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后,石达开有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石达开认为只要自己一个人死,那么就可以换自己部下的生。于是石达开一人跑去同清军议和,要求惩治他一人,放过其手下的士兵,而石达开被判处了凌迟,凌迟的时候石达开一声没吭。

7

不知问题缘由与依据是什么!威望最高,与人缘最差,这不是打架吗?


8

毋庸置疑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干掉清朝多名大员,甚至逼的曾国藩几次想要轻生,只可惜最终却被逼着带着几十万精锐出走,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

那么石达开,真的是“威望高、人缘差”么?我先列举几件事,大家先看下,后面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 第一件,1857年6月,石达开天京出走时,只有几千人是真心跟随他的。清军方福济、郑士魁的奏折中有这么一句话:“五月十八日石逆由金陵带其党与数千,道经该州前往上游……。也就是说石达开从天京带走的仅有数千人。
  • 第二件,天京出走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858年的8月,石达开的部将杨辅清率部离开了石达开并重回天京,削弱了石达开部的力量,为此后石达开败落埋下了伏笔。
  • 第三件,1859年春,石达开与湘军在宝庆会战时,孤立无援,最终导致失败。
  • 第四件,1860年,石达开部将彭大顺、朱衣点等共计67名将领,率军20万离开石达开返回天京,石达开的力量再一次遭受极大的削弱。
  • 第五件事,1861年7月,新招募的天地会将领叛变,直接导致石达开全军于大渡河覆灭,自己也被清政府处于凌迟之刑。

我们从这五件事来看,石达开的确“不得人心”,也就是说石达开这个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人缘”是真的差!要不然,也不至于部将一个个脱离、背叛,自己最终也落得一个“千刀万剐”的下场。

那么石达开真如前文所列举的几件事所说的一样“人缘”极差么?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 第一件事,石达开广交四方豪杰,与天地会罗大纲、大头羊张钊等等都有交往,洪秀全之所以拉石达开入伙,其实就是看上了石达开的人脉。
  • 第二件,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返回天京,获得百姓的拥护,老百姓们都喊石达开为“义王”,我们由此可见石达开所受的拥护有多高。至于后来为何离开天京,说到底还是因为洪秀全的猜忌他。
  • 第三件,石达开在大渡河一战中,石达开身陷绝境之时,他并没有丢下大部队自己逃了,明明自己可以逃跑的,但是石达开为了能让自己的兄弟们活下来,舍命前去与清军谈判,导致自己最终被俘。试问一下如石达开这般舍己为人的人,人缘能差么?

我们新列举的这三件事,其实反证了许多人说石达开人缘不好的话语。相反的石达开不仅威望高,人缘还很好。那么,为何我们许多人会觉得石达开仅仅只是威望高,而人缘实际上相当的不好呢?

其实无非一下几点,待像素一一为大家剖析!

其一、石达开离开天京时,之所以只有几千人跟随。说到底还是因为石达开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他并不想带走太多人,毕竟如果人马都被自己带走了,那么太平天国也就跟着玩完了。

其二、洪秀全的高官厚禄分化石达开,杨辅清、彭大顺、朱衣点等人的离开,是因为背后有洪秀全的插手,另一方面石达开自己并没有坐大的想法,这些人跟着石达开会觉得没有前途,毕竟石达开不称帝,始终只是一个偏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的离开,并不能说明石达开人缘好坏。

其三、至于石达开深陷困境之时,为何无人救援,这个就更好理解了,洪秀全本身就忌惮石达开,巴不得借清军的手除掉石达开,又怎么可能派兵救援石达开呢?既然洪秀全不说了,又有谁敢动呢?

其四、石达开这个人太过于光明磊落,并没有自己的党派,更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势力。那么这样子自己下面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投机分子,而这些投机分子很容易便能瓦解自己所有的努力。

总得来说,石达开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也并非大家所认为的“人缘不好”,相反的,只是被一群投机分子暗算,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与大家的误解。

9

这个问题问反了吧?石达开应该是高层里面人缘最好的的吧?

用历史事实说话。

(1)李秀成如何评价石达开的?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中后期最重要的王,他在自述里说石达开:

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悦。 (《李秀成自述原稿》)
义王即石达开,本系翼王,后来大家喜其义气,推为义王,石不肯受。(《李秀成自述原稿》)

石达开讲义气,受到众人喜爱,他执掌朝政,众人欢悦,这如果也叫人缘不好,那啥样的人才叫人缘好?

李秀成谈论太平天国高层的时候“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能让一个王对另一个王心服口服,这不仅仅是靠威望能办到的吧?

(图片:太平天国创作的艺术作品)

(2)敌人是怎么评价石达开的?

左宗棠评价石达开“素得群贼之心”,才智在其他人之上,是清军之大忌。

狡悍着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湖南巡抚骆秉章评价石达开“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首恶中最狡悍善战”。

曾国藩评价石达开“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左宗棠和骆秉章,曾国藩都是一代人杰,三个人都给石达开一个“得人心”的评价,没有好人缘,如何能得人心?

(图片:太平天国创作的艺术作品)

(3)作为中立的外国人是怎么评价石达开的?

传教士麦高文说石达开“赢得万众的爱戴”:

这位青年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的——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得(Bayard,法国著名将领)。他性情温厚,赢得万众的爱戴,即使那位颇不友好的《金陵庶谈》作者也承认这一点。该作者为了抵消上述赞扬造成的美好印象,故意贬低他的胆略。正如其他清朝官方人士以及向我们口述历险经过的外国水手声称的,翼王在太平军中的威望,驳斥了这种蓄意贬低的说法,不容置疑,他那意味深长的“电师”头衔,正表示他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他的性格。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麦高文通讯》)

另有传教士说石达开“深得部下兵将的爱戴”:

报告提到,翼王石达开据猜想一直对天京的真圣主远而避之,但是据探明他仍旧与运动相连结,近曾于干王封王之际,派遣部下大批人马抵京向干王祝贺,并请求干王,嗣后所有的他奏议悉数经由干王递呈真圣主。他似乎在某些宗教观点上与真圣主意见各异。他对所统属的人民尽情抚慰,同时深得部下兵将的爱戴”(《艾约瑟等五名传教士赴苏州谒见干王和忠王的经过》)

(图片:太平天国创作的艺术作品)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高层,敌人口中,中立者外国人口中都说他很得人心,这是人缘极好而不是极差吧。

10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六杰中最为年轻,军事才能十分突出,很讲义气,因此威望很高。洪秀全对他猜忌是因为他功高盖主,韦昌辉杀害石达开的亲属部下是因为他太得人心,反对内讧。童容海、彭大顺、朱衣点等部将离他而去是因为想图谋富贵。总的来说石达开为人注重义气,才能突出,不图富贵,使得上级与同事猜忌,部下心怀不满。这不是石达开的错,是他身边的人的错。

一,洪秀全猜忌


石达开在1851年金田起义后,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多次使得太平天国转危为安,因此威望很高。永安建制,洪秀全封石达开为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1856年天京事变,韦昌辉胡乱杀人,使得太平天国许多人对他十分不满。石达开联合众人迫使洪秀全杀死韦昌辉,安定人心。洪秀全畏惧石达开功高震主,太得人心,便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拒绝封他为军师石达开见洪秀全猜忌自己,害怕被杀,没办法只能出走。

二,韦昌辉怨恨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等人都沉迷酒色财宝,唯有石达开洁身自好,继续东征西讨。1856年杨秀清越来越嚣张跋扈,洪秀全于是联合韦昌辉诛杀杨秀清。但韦昌辉在城内滥捕滥杀,使得许多无辜的人也被杀害。石达开想劝谏韦昌辉,但回来时为时已晚,便劝韦昌辉助手,保留杨秀清部下性命。

韦昌辉不听,反而将石达开的家属部将全部杀掉,石达开逃出城去,留得一命。石达开见韦昌辉残暴不仁,于是联合各地太平天国将领,请求洪秀全除掉韦昌辉。洪秀全迫于无奈,于是杀了韦昌辉。

三,部下离心


1857年石达开公开向洪秀全请求四处征战,洪秀全同意。石达开转战各地,积极挽救太平天国,童容海、彭大顺、朱衣点等许多部将十分想回天京,图谋富贵。石达开见他们去意已决,便让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