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凡成事难,毁功易。春秋的首霸齐桓公后来是如何一步步毁掉自己的江山的呢?

我们知道,齐桓公也是在诸公子争位中取得胜利,继位为齐国国君的。他继位以后,表现出了他的贤明大度,在鲍叔牙的一力推荐下,他大胆任用了以前与自己为仇的管仲为相国,管仲是历史上的名相啊,很有治国才能。管仲做了相国后,在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综合实力大增,在春秋诸侯国中,大提尊王攘夷,讨伐不臣侍周天子的诸侯国,规范春秋各国秩序,在周天子的支持下,成了各诸侯国的盟主,齐桓公也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的首霸。然而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因病去世,没过两年,齐国就陷入了五公子争位的斗争中,齐国迅速衰败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已经不再是刚继位的历精图治的齐桓公了。他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已听不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管仲临死,曾告诫齐桓公,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不近人情,不可重用,但齐桓公不听。其次,管仲没有向齐桓公举荐一个可以继承自己相位的人。管仲临死前,齐桓公曾征求管仲的意见,问谁可接替他的相国位置。齐桓公提出鲍叔牙等人,问询管仲可否,管仲都列举了各人的短处,认为不可接替,结果直到管仲死,也没确定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他。其三,齐桓公另立太子。齐桓公最早确立了公子昭为太子人选,但后来因宠幸苌卫姬,就改立了苌卫姬之子公子无诡为太子。本来板上钉钉的事,却说改就改,这让其他公子也有了觊觎太子位之心。其四,重用竖刁、易牙、开方三个奸臣。竖刁为了能做到常陪齐桓公身边,就将自己废身宫刑;在一次夜里,齐桓公醒了感到肚中饥饿难忍,因身边没现成肉食,作为齐桓公厨师的易牙就回到家中将自己幼子杀掉取肉烹煮,和调五味进奉齐桓公食用;开方本是卫国公子,因得到齐桓公喜爱,就不顾本国父母苦苦相求,毅然与父母决裂,来侍奉齐桓公。三人的这些“忠君”之事,很是感动齐桓公。管仲在日,齐桓公要重用他们,被管仲劝阻,说明他们三人的做法太不近人情,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不可用,就驱逐了竖刁、易牙。但等管仲一死,齐桓公就马上招回竖刁、易牙,将三人委以重任。三人得权,在朝中玩弄权术,搬弄是非,兴风作浪,一下子就搞乱了朝政。他们为了独霸朝纲,还利用齐桓公年老病重,不能上朝之机,将齐桓公囚于后宫,任何人不准进见,限制齐桓公吃饭喝水,活活把个齐桓公囚死。三人的弄权,直接导致了五公子争位。其五,五公子争位。齐桓公改立公子无诡,生前又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齐桓公死后,在竖刁、易牙、开方三人的搬弄下,五公子相互攻打,使齐国陷入混乱。甚至齐桓公去世两个多月,尸体腐烂,停尸房爬满了尸虫,竟无一人过问,出来安排丧葬后事。后来,易牙和竖刁进宫杀了许多大夫,并拥立了无诡为君,太子昭逃到宋国,无诡即位后才安葬了齐桓公。无诡死,公子昭在宋国护送下又继位为君。以后这五子依靠各自势力,依次为君,如此在动荡中一直延续了四十余年,使得齐国大伤元气。王室不和,君位不稳,国力衰弱,使各自辅佐的权臣得势,相互争权夺利,君弱臣强,最终导致“田氏代齐”,齐国田姓代替姜姓做了国君。

因此,想治理好一个国家,那是很不容易的,但要想毁坏一个国家,那是分分钟的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历精图治四十余年,才让齐国国强民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但就因为没有选好接班人,重用了奸邪,最终导致齐国一败涂地,以后再也没能称霸诸侯。相反,晋国在晋文公之后,因不间断有忠直能臣辅佐,使晋国在此后春秋争霸中,一直保持了百余年的霸主地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以后历朝历代中,接班人的选取确定,都直接关乎王朝的存亡继绝,盛衰成败,确实值得让我们今人深思啊!

最佳贡献者
2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世孙,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公认的霸主。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被传为君臣佳话,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力强盛,威服诸侯。但是在晚年却也逃不脱个人悲剧,重用佞臣最终落得活活饿死的下场。

一个“能力平平、私德有亏”的霸主

齐桓公不是那种天纵英才的雄主,他更多的像是一个好老板,他的霸业是靠重用和信任管仲这位能力卓越的职业经理人才获得的。因此随着齐桓公和管仲这对君臣的年老,尤其是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能力上的缺陷就暴露无疑。

  • 能力平平:在历史记载中很少看到齐桓公个人能力的体现,他的光芒几乎完全被管仲掩盖。纵观他的一生,似乎只有当年与公子纠和管仲争夺王位时,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带勾,集中生智咬破舌头装死骗过管仲才表露出他个人年轻时还有些急智。随后在鲍叔牙的力荐下,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也表现出他作为君主的大度。但总的来说,齐桓公单论个人能力和素质实在是乏善可陈。

  • 私德有亏:齐桓公曾经在和管仲的对话中坦承自己的三个缺点。一是好打猎,怠于政务;二是好酒好吃,贪图享受;三是好色,甚至连自己的姐妹都不放过。虽然这段对话中管仲表示这些缺点虽然很不好,但是不妨碍齐桓公成为一个明君霸主。因为君王的素质和品德应该是相较于整个国家而言,对于私德并不是最要紧。事实证明,管仲在世的时候,的确这些个人私德没有妨碍齐桓公和齐国的称霸大业,但是管仲一死,齐桓公的悲剧几乎都与这些个人缺点有着不可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个佞臣:精准命中齐桓公的三个缺点

如前文所述,齐桓公自认有三个缺点,分别是好田猎、怠于政务;好酒肉、贪图享受;好女色。而导致齐桓公晚年个人悲剧的三位佞臣就都精准的把握了齐桓公的这三个缺点,纷纷投其所好。

  • 易牙:厨师出身,以厨艺得宠于齐桓公,因为他能很好的满足齐桓公好酒、好吃喝、好享受的爱好。相传齐桓公有一次无意中说到自己几乎尝遍天下美食,就是没有尝过人肉的味道。于是这位易牙为了得宠,就回家把自己四岁的儿子给烹煮了进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吃了之后认为易牙对自己非常忠诚,因此更加宠信他。

  • 竖刁:他为了能得到齐桓公的宠爱,自己阉割了自己到齐桓公那里做了宦官,并且负责齐桓公的后宫和管理宫女。因为他的自我阉割行为让齐桓公认为他很忠于自己,同时也因为他能很好的安排好后宫之事,这就必然包括满足齐桓公好色的爱好。

  • 开方:又称卫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公子,年少时就到齐国出仕,也是齐桓公身边的宠臣。期间即使开方的父母去世他也没有回国,而且有机会继承卫国国君之位他也放弃了,于是乎齐桓公也认为他非常忠诚。

  • 那么好田猎,怠于政务的缺点呢?其实晚年的齐桓公田猎倒不一定还能坚持,但是怠于政务肯定是更加变本加厉,一方面管仲等人执政期间,他已习惯于垂拱而治。另一方面这些佞臣的共同特点就是顺着君主的爱好行事,以阿谀奉承为主,投齐桓公所好就必然让他沉溺酒色之中,无心政事,阿谀奉承就必然让齐桓公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无需费心费力去治理国家。

虽然齐桓公认为这三个人都是大忠臣,但是《史记》中也明确记载了管仲对这三人的评价。管仲认为:有谁不爱自己的亲生骨肉呢?易牙能够烹煮幼子给齐桓公食用,那么他肯定有更大的野心;有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呢?自残身体来服侍齐桓公,那么他肯定也另有所图;有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呢?而且放着千乘之国的国君不当,到齐桓公身边来做臣子,那么他必然有更大的企图。管仲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很明确的指出这三个人都是佞臣,必定会祸乱国家,因此管仲临终前请求齐桓公放逐这三人。

晚年政治布局不佳

齐桓公在管仲去世时也曾经去管仲病榻前询问相位的继承人选。这个关于齐桓公晚年的政治布局的重要记述在《史记》中隐去了一段,即司马迁只记载了管仲对三位佞臣的评价和对这三位佞臣的处置建议,并没有记录关于相位的人事安排建议,于是有的人认为管仲没有为齐桓公指明后继人选,对齐桓公的个人悲剧负有一定的责任。

但是事实上,在《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管仲对于相位继承人选的记载,在这个记载中,管仲明确反对了鲍叔牙接替自己担任相国的提议,他的人选是隰朋。只是谁也没想到,隰朋也很快去世,随后鲍叔牙接替出任相国,不到一年时间他也去世。这些贤臣的纷纷去世,让易牙、竖刁等人从被放逐到回归中枢,并很快重新成为齐桓公身边的宠臣,最终导致了齐桓公晚年的悲剧。

再则史书记载,齐桓公有嫡妻三人,妾夫人中有宠地位如图夫人一般的有六人,子嗣则有十几人。虽然在管仲在世时,齐桓公就已明确了公子昭为太子。但是我们从后来齐桓公死前及死后几十年齐国的内乱来看,齐桓公对诸子的政治安排上也极其失败,身为太子的公子昭没有多少势力(他的上位还得靠宋襄公相助),结果齐桓公临终时五子争位打的不可开交。甚至内乱一直持续到三十多年之后,争夺王位的五个公子都当过齐王,直到最后一个齐惠公吕元才基本结束这场内乱。而史书中有所记载的齐桓公对继承人的安排,仅仅是在一场诸侯会盟中拜托“讲仁义”的宋襄公照顾自己的太子公子昭而已。

综上,齐桓公个人本就能力平平,他的霸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任重用管仲、鲍叔牙等一干贤臣而得来。虽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他本人好酒好色、贪图享乐、怠于政务的缺点终生未改,晚年更是信重投其所好的佞臣,最终导致自己活活饿死,两个多月无人收尸的悲惨结局。

3

自毁江山言过其实,因为齐国并未在齐桓公手中灭亡。但齐桓公晚年昏聩,重用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小人,以致齐桓公死后无人管,诸公子争斗,桓公尸体在床六七十日,尸虫都爬出门外。其后,齐桓公的几个儿子都轮番即位,齐国内乱几十年。

齐桓公有三个夫人都无子,有六位如夫人,皆有子。长卫姬,生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齐桓公与管仲都属意于郑姬所生的公子昭(齐孝公),立为太子,并把他托付给了宋襄公。

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小人最得桓公喜爱:

①易牙,善烹饪,有一次闲聊齐桓公说尝遍珍馐美味,却不知人肉滋味。第二天易牙就给桓公上了一道鲜嫩无比的肉食,等桓公吃完,易牙告诉他是自己小儿的肉,桓公大为感动。

②开方,开方本是卫国公子,母亲还在卫国居住,为了追随桓公,十几年间从未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桓公认为他对自己很忠心。

③竖刁,齐桓公与竖刁互有爱意(齐桓公大约也尚男风),竖刁为了日日能与桓公相伴,自行阉割入宫,桓公很是喜爱。

相国管仲临终前,叮嘱齐桓公远离这三个小人。齐桓公说,易牙为了让我尝尽美味,把自己的幼儿都烹了,管仲摇头说这不合人之常情;齐桓公又说开方为了追随我,放弃千乘之尊,连自己的母亲也不回去看,管仲也摇头说这不合人之常情;齐桓公最后说,竖刁为了早晚与我相伴,自己阉割进宫,管仲还是摇头说这不合人之常情。

管仲说:易牙连自己的幼子都会伤害,这样的人哪有人性,那他对别人什么都干得出来;开方放弃千乘之尊来到齐国,必然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竖刁更不用说了,连自己的身体都会戕害,对别人更不用说了。管相是以符合人情为准绳,从人性的深度去审视人品。

管仲去世后,鲍叔牙为相,把这三个小人赶出齐国。可是齐桓公离了这三个人是茶不思,饭不香。竖刁通过长卫姬又回到了齐国,易牙与开方也都陆续回齐国,鲍叔牙死后,这三个小人更是肆无忌惮了。

齐桓公宠爱竖刁,竖刁建议立长卫姬所生的公子无诡为太子,齐桓公答应了,太子昭逃往宋国。齐桓公病,这五个公子都树党争。桓公卒,五公子互相攻杀,以至于桓公尸体停在床上六七十天都无人理睬,尸虫都爬出了宫门。等无诡即位,才把桓公尸身入棺。

三个月后,宋襄公派兵送太子昭伐齐,齐人恐,杀无诡,准备立太子昭为君,那四位公子一齐攻打太子昭,太子昭又逃往宋国。宋国派兵打败四公子,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

齐孝公十年卒,卫公子开方杀孝公儿子,立葛嬴所生的公子潘(齐桓公子),是为齐昭公。昭公在位期间,其弟商人,私下结交贤士,伺机谋位,昭公卒,其子被弑,商人自立,是为齐懿公,懿公也是齐桓公子,其母为密姬。

齐懿公四年,被弑。懿公骄,百姓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归国即位,公子元也是齐桓公子,其母少卫姬,因避齐国乱,在卫国。公子元即位,是为齐惠公。

也就是说,齐桓公的五位公子,无诡,昭(孝公),潘(昭公),商人(懿公),元(惠公)先后即位,内乱达几十年。

4

齐国内乱,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就是日后的齐桓公,在鲍叔牙帮助下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又放下仇恨任命管仲为相国。管仲在任相国40年间,与“齐国五杰”一起把齐国治理成当时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

1.齐桓公昏庸用小人

1.齐桓公昏庸用小人

齐桓公非常尊敬管仲,把他称为“仲父”。管仲也是忠心耿耿为他料理国事,齐桓公在位第四十一年,管仲去世了。管仲病重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时,专门和齐桓公有过一次谈话,建议齐桓公远小人亲君子,特别指出有三个人绝不能用。是哪三个人,为什么不能用?

这三个人是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三人一味只会讨好齐桓公,不顾国家利益,只顾自己的利益。例如开方不去照顾自己父母,却侍奉齐桓公;易牙杀了自己儿子,用来讨好齐桓公;竖刁伤害自己来讨好齐桓公。他们做出的事都为天理不容,不配为人。

管仲死前都在担心日后齐桓公重用这三人,特意提醒于他,叫齐桓公一齐桓公当时满口答应,可管仲一死,他就将国家大事交由这三人打理。这又是为什么?因为齐桓公在做了霸主后,朝廷有能人管仲他们管理,他自己开始贪图享受。而这三人投其所好,哄得齐桓公高兴,所以他不是忘记仲父所说,而是昏庸了,让小人得逞。果然,这三人搞乱了齐国,还软禁病重的齐桓公。


2.卿大夫协助五子争位乱朝纲

由于齐桓公昏庸,让易牙、竖刁和开方掌权,这三人却搞乱了朝廷国事,使得他的五个儿子很不服气。

五个儿子在齐桓公病重时就开始争夺太子位,去世后更是互相攻打,那些卿大夫不作为,个个都为了自己扶持的皇子开始战斗。

这种情形齐国能继续保持从前的国力吗?肯定不能。

就这样从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建议,任用三个小人治理国家开始,一步错步步错,最终毁掉了辛苦建立的江山。

自古以来,许多帝王都是败在江山建立以后,贪图了享乐,磨灭了战斗力和意志力。帝王必修课程应该是:江山得到后如何守?

回答结束,感谢邀请。

5

早年,齐桓公还是公子(唤作公子小白)的时候,因为齐国内乱,就逃到了莒国。后来,齐国内乱平息,鲍叔牙帮助公子小白成功回国,登上王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上任之初,任用管仲、鲍叔牙、隰朋等人,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国力迅速提升,先后北伐山戎,南攻楚国,扶立周襄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当时诸侯的盟主,奠定了春秋首霸的地位。但是,齐桓公在管仲死后,却亲近奸佞,一步一步毁掉了自己的霸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晚年犯糊涂。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曾前往病榻前探视病情。管仲在推荐了一些贤臣之后,特别向齐桓公提了一个建议:让齐桓公远离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三人,不然会导致齐国大乱。一开始齐桓公的确是把三人给赶走了,可过了一年,觉得还是离开不了这三个人,就把他们都找回来了。最终,这三个人果然给齐国带来了长时间的战乱。

这三个人都是什么人呢?易牙是个厨艺高超的厨师,曾经齐桓公说没什么好吃的东西,觉得没味道,易牙就给齐桓公端来了一盘菜,齐桓公吃了觉得十分美味,问是什么做的,易牙说是用自己的儿子做的,齐桓公非常感动,易牙以后就做了齐桓公的御用厨师。竖刁曾经得到了齐桓公的宠幸,但是为了能够长时间的在宫中服侍齐桓公,对自己进行了宫刑,齐桓公十分的怜爱他,把他留在身边。公子开方本是卫国的长子,却到齐国来做官,即使卫国国君去世都不愿回去,留在身边伺候齐桓公,齐桓公觉得公子开方很爱自己,也很重用公子开方。此三人号位“三宠”。

随着齐国的鲍叔牙、隰朋等贤臣的老去,老年的齐桓公逐渐对权利的掌控有所下降,“三宠”逐渐掌握了大权。

二、继承人不明确

齐桓公有三位正式夫人,但是都没生下儿子来。娶了六个妾,都生了儿子。其中公子无亏最大,是长子,按理说应该继承王位,但是齐桓公喜欢老二公子昭,并托付给了宋襄公,立公子昭为太子。竖刁和雍巫等人支持公子无亏;宋襄公等支持公子昭;公子开方支持公子潘;公子商人也有想法;还有一个公子元。五个公子各树党羽,暗中博弈。又都让自己的母亲给齐桓公吹枕边风要立自己儿子为继承人,齐桓公年老昏聩,糊里糊涂,也没有拒绝,含糊其词,这让五个儿子都觉得自己有机会。等到齐桓公病情沉重,竖刁等人觉得桓公快不行了,就把齐桓公软禁了,不让别人来探视,独揽大权。开始谋立公子无亏为君,外面杀的天昏地暗,里面的齐桓公却被活活饿死。等到公子无亏打赢了争位的仗,这才开始给齐桓公入殓安葬,此时齐桓公已经死了67天,尸虫满地。

公子昭被托付给了宋襄公,宋襄公听说公子无亏做了国君,大怒,起兵帮助公子昭复位,是为齐孝公。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齐桓公的儿子公子商人(齐昭公)、公子潘(齐懿公)、公子元(齐惠公)相继为君,其中之乱不在赘述。但这几十年的内乱,让曾经的霸主轰然倒下,齐国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逐渐走向衰落。

6

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春秋五霸之首,一代枭雄齐桓公缔造了春秋齐国的巅峰,但是最后这同样也毁在自己的手里,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清,且听我慢慢道来!

九死一生,夺得王位

齐襄公时齐国政局混乱,鲍叔牙保护小白(齐桓公)逃到莒国,而公子纠在管仲的保护下逃往鲁国。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为王,次年被雍林人所杀,并讨论新立国君。于是小白和公子纠谁先回国谁就是新的齐王,鲁国 发兵保护公子纠回国并且派管仲带兵围堵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倒地假死。管仲派兵回鲁国报喜,于是鲁国慢慢的送回公子纠,而此时的小白早已兼程赶回齐国,被高傒立为国君,称齐桓公。

不计过往,管仲改革

齐桓公继位之后立刻攻打鲁国,鲁国不敌,逼鲁国国君杀死了公子纠,将管仲押回齐国。桓公想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说:“臣幸运的跟随了您,如果君主只想治理齐国的话,那么有鲍叔牙和高傒就足够了,但是如果君上想要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可以强盛,千万不能失去他。”于是心怀大志的齐桓公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将管仲接到齐国,拜其为丞相。

在政治方面:管仲强调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任命和提拔各级官吏的办法。

用人方面:“德义末明于朝前,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时而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兵制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措施为“参其国而伍其弊”

经济政策:“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鼓励耕种还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管子认为农工商各业必须同时兼顾。

成就霸业,尊王攘夷

攻取谭遂两国,齐,宋,陈,蔡,邾北杏会盟协助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开始以诸侯的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信开始在诸侯中提高。与鲁会盟,提高自己的信誉。鄄地会盟,宋国背叛了北杏会盟的誓约,其国向天子进献礼物的时候说宋国的国君不尊重周天子,请求废了宋国君。周天子想借助齐国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答应齐桓公,会同齐,陈,蔡三国伐宋。宋国君不想背负对抗帝师的名义,所以请罪和诸国修好。之后幽地之盟,贯之会,阳谷之会和召陵之盟齐国的春秋霸主地位越来越稳固。

当时的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霸主。

重用奸臣,凄凉死亡

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危,桓公问他群臣谁可代你为相。管仲说易牙杀掉自己的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和人情,不可用。开方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难以亲近。竖刁阉割自己来讨好君主,难以亲爱。但是观众死后齐桓公重用三人,三人专权,祸乱朝纲。

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病危,但是五位公子却在争夺王位,没人来管他,导致自己死了六十多日才被被人发现,也是惨死的霸主啊,晚节不保啊!

7

一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有这样一句话,生动诠释了齐桓公一生的政治表现。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公子小白得鲍叔牙之助,在残酷的国君争夺战之中战胜了公子纠,这时候,鲍叔牙推荐了辅佐公子纠的管仲,言君若要成就霸业,必用管仲。小白接受了鲍叔牙的提议,以厚礼待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通过让人心思安,整顿朝政,发展经济等措施,使得国内局势趋于稳定,为成就霸业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初为国君的齐桓公在任用人才方面,可以说不拘一格,对于人才的获取,则“设庭燎以待士”,“四方之士相居而至”。这是其能够成就霸业的基础。

人才济济的齐国,在国内局势稳定以后,便积极展开外交活动,树立齐国的霸主地位。从树立信用,到会盟诸侯,齐桓公只用了31年,便得到了霸业的极致顶峰。在葵丘之会上,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以号令诸侯。

一个人开始膨胀,那就说明这个人距离走下坡路不远了,何况是公子小白这样一个喜欢玩耍的吃货。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3年),一代贤相国管仲病重,齐桓公问之曰谁可以为相,他分别举了身边三个十分喜欢的近臣,也就是被管仲点评为“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的易牙,“自宫以事寡人”的竖刁,“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的开方。

这三个人都被管仲给否决了,但在管仲死后,齐桓公依然对这三人信任有加,委以国事。历史上总会说这三个人坏了齐桓公的霸业,但在笔者看来其实不然,在管仲活着的时候,这三个人就已经是齐桓公的近臣,说话又好听,做饭又好吃,这样的人,对于前期能够成就霸业的齐桓公而言,只是陪他娱乐的小人,即便位列公卿,齐桓公也能拎得清轻重,所以在前面那些年里,齐国的事业没有因为齐桓公宠信这三个小人而半道崩殂。

创业不易守成更难。难就男仔个人私欲不好控制、失控就会失德、失德就很容易失去统治的民心。齐桓公私欲膨胀正是发生在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自恃功高盖世之时。

齐桓公飘了,飘了之后想要以诸侯的身份行君王之事,也就是像周天子一样封禅泰山。虽然最终没有封禅成功,然而其趾高气扬的矜高之色,已经令诸侯产生了向背之心。

也因为私欲的膨胀,自谓功高,“益治宫室,务为壮丽,凡乘舆服御之制,比于王者。”由此,招致了国人的非议。三个小人常伴其身边,自然就越来越会享受,越来越肆无忌惮,何况,此时在齐国,管仲死了,隰朋也不死了,只剩下一个鲍叔牙,也因为齐桓公召回三个小人,给气死了。

于是乎,在桓公四十三年,他病重的时候,五位公子纠集党羽争位,而三位小人也乘机站队,把齐桓公囚于公室内而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直到新君嗣立,再才把其收敛。

春秋第一霸主,就这样如昙花一现般彻底变成了个二流国家,再也不能与西方诸国争雄,而这一切也只是因了齐桓公晚年那不堪回首的过往,致使齐国权力交接出现了严重问题,内乱使得国家急速衰退了下去。

8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我来说出我的看法

那一年,齐恒公登上了王座,成为了齐国的王,他继位后马上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大败,这时他第一战役就取得如此胜利。

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等人,励精图治,齐国很快就成为了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国,他自然成了首位春秋霸主,也许是这份胜利太过于强大,冲昏了他的头脑。放眼望去自己独霸天下就连周天子也要敬自己三分,何等的霸气。这天下是由他说了算,他随便一挥手就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一点就连周天子也做不到。

自负晚年

自己年轻时取得如此成就,到了晚年就是放飞自我的时候,这时的他是自负的,在管仲病重时,他曾和管仲交谈,他提了几个人的名字,易牙,开方,刁竖,这里可以看出齐恒公已经对这几个人十分信任,和十分看重。

这三个人为了讨好齐恒公做了些违背人之常情的事情,这一点在管仲看来都是不怀好意的,这份爱来的太沉重。

但齐桓公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是自己人格魅力的体现,自己是齐国的王,天下的霸主,就连周天子也要敬自己三分,何等的荣光。这些人来讨好自己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为了让管仲安心,他还是赶走了他们,但是仅过一年后又把他们找了回来,没有他们齐恒公不习惯,在重多贤臣死去过后,这些三分奸臣开始掌权。

新王未立

这是所有国君都会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继承人,谁来继承自己的大业,所有国君都会考虑的,但是奇怪的是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齐恒公继承人的事情。

齐恒公没有很明确的指出谁是齐国未来的王,导致了五个儿子都觉得可以挑战一下,在齐恒公死后居然爆发了国位之争,自己却活活的被饿死。五为公子混战,齐国混乱,没有人来管他,使得尸体停留67天之久,等国力大局一定的时候齐恒公早已归天,很明显在王室眼中的亲情是廉价的,或者说是没有的。

在弥留之际齐恒公可能看到自己的兄长,天道好轮回,自己的儿子现在居然也在自相残杀,他有和脸面却见他兄长

9

首先,不只是齐桓公,春秋时期很多霸主晚年都不太好,作为我国春秋时期的五大霸主之一,齐桓公的晚年用一个悲惨来形容不为过,最信任的大臣管仲先自己而去,导致自己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后来又由于不听管仲的遗言,任用了一些奸人又把整个国内搅得乌烟瘴气

并且他所信任的奸人还做了这么一件事情,就是把齐桓公给囚禁了起来,不给他看病,不给他吃饭,完全到了那种无人问津的地步,最后呢,他的下场是被活活的饿死

饿死之后两个月都没有人来给他收尸,等到国内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才想起来原来我们的先王已经死了这么久了,是时候给他下葬了,殊不知这个时候陪伴他的只有蛆,那个场面真是要多恶心有多恶心。由此可见他晚年混的是有多惨


10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雄才伟略,改革不仅使齐国强盛,更是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到了晚年的齐桓公,斗志已经不在,任用小人易牙、开方、竖刁。只是尽情享用权力带来的好处,随之也就更加助长了他对权力的贪恋,没有为以后权力的顺利交接,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安排。

趁他生病之际,五个儿子纠结各自人马,兄弟阋墙同室操戈,为权力展开厮杀,使得齐国动荡不安。几经周折,权力才逐渐稳固下来。这也致使齐国元气大伤,在各国之间威信扫地,从此后齐国渐渐走向衰弱。

春秋霸主的齐桓公,晚年因安于享乐、恋权、任用小人、权力交接不力等一系列错误做法,最终毁掉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霸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