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意味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关于纳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继嗣”,满足无子嗣或多子嗣的要求;二是满足男性的情色欲望。

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无子而纳妾,是天经地义的。倘若正妻无子,丈夫纳妾就有了最充分、堂皇的理由。

《明会典刑部律例》规定:世子、郡王25岁无子可置二妾,30岁无子可置四妾;将军30岁无子可置二妾,35岁无子可置三妾;中尉30岁无子可置一妾,35岁无子可置二妾;庶人40岁以上无子可娶一妾,足见正妻无子是纳妾的最正当理由。丈夫若是不肯纳妾,会受到家族、社会的谴责,因为他们有断绝祖宗香火之过。同时在多子多福社会观念影响下,即使妻已生有子,也都可以纳上一二个妾,以便多生几个儿子。所以,纳妾原因最常见的是为了生子。对于一般家庭,尤其是妻未生育儿子的家庭,纳妾主要是为了续嗣、传宗接代,贤德的妻子还会主动提出为丈夫买妾,争取为夫家门户留下一脉骨血,这是受人称道的德行。相反一些自己不能生育且阻挠丈夫纳妾的妻子,往往被称为“妒妇”,受到道德的谴责,丈夫有权把她休弃。

除了纳妾生子外,也有年老买妾,以侍候日常生活的。还有一些人,因为家境贫困,无力支付聘妻的费用,便买妾建立家庭。

总的说来,在封建社会,除了极少数人外,不仅是官僚士大夫、大地主、富商大贾,只要稍有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的各阶层人士乃至平民百姓,纳上一二妾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也得到极力鼓吹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学家的认可,“有妻有妾,方始成个家”。但是,受普遍存在的享乐思想诱导,与在日渐严重的奢靡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不少人对纳妾已不再仅是为了生子续嗣与多生子多享福,更不仅是为端汤侍药的日常服侍与家务劳役,而是作为人生声色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作为炫耀社会地位的手段,这在官僚士大夫特别是权贵之家、大商人、大地主之家更为普遍,形成风气。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男子纳妾,是一种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会陋习。

有些时候,不能说是为了子嗣,也说不清是不是为了欲望。可能是入乡随俗的心里更多一点吧,别人家男人都那样,三妻四妾的,自己如果不这样,可能别人就要怀疑自己是身体不行,还是家里穷。

所以,就是家家户户都娶妻纳妾的。而且为了显示有钱,大户人家可能更盛行一些。

人类毕竟是有感情的。男人再花心也不可能见一个爱一个,所以,古代的男人也有终生只娶一名女子为妻的。

3

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是非常严苛的,一般普通人是无法进行纳妾的。只有达官显贵方能如此,但是妾并不是想纳就能纳的,历朝历代都有明律规定。妾,指小妻,侧室,俗称小老婆。古代重男轻女,允许男子讨小老婆。

官宦和豪富之家妻妾成群。男子纳妾视为荣耀,所谓“大丈夫三妻四妾”。为妾者虽有明媒聘娶,但只能坐小轿进门,受大老婆管束,受人鄙视。

民国时期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各种变相的多妻制仍然存在。官宦和豪富之家看见穷家小户的女儿稍有姿色,便纳为妻妾。若明纳不成,则纠结强徒抢亲,供其淫乐,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4

1、所谓的古代男人纳妾的事应该是被过度“渲染解读”了。其实是权力的腐败与滥用,只有官员显贵的家庭才具备讨娶“三妻四妾”的事实与可能。其“多占多用”的结果,却实際上客观上剥夺了穷苦百姓男人应当享有的基本婚育权。2、古代的皇帝,宫中九宫十八院,美女如云吧,大大超过其能力与需求,其实都是为了显耀其身份与地位。人心不足蛇吞象,上梁不正下梁歪。物极必反,极乐生悲。封建统治官埸的腐败,最終被人民所推翻。

5

这就是传统风俗,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当时的法律允许。所以纳妾在当时来讲,就是一种名正言顺的普遍現象。就如同现在的小三儿一样。虽然现在没有纳妾之说,公开的纳妾行为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人终归是有七情六欲的是感情动物。尤其是时代在进步通讯设施比较便捷,男女接触起来也比较顺畅、频繁。于是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总会有出轨的现象发生。实际上这种现象与之前的纳妾没有区别,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明处与暗处而已。别说是男人纳妾了,如果社会允许女人一女嫁二夫的话我看也会有不少女人会嫁二夫的。哈哈!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要根据朝代的变革而变革。 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只要是社会允许。

6

英雄难过美人关,历朝君主在美色面前,前赴后继的倒下、沉沦。而对于普通官员和百姓来说,他们虽然无法享受这种“醉生梦死”的待遇,但也享有“享乐权”,因为古代实行一夫多“妾”制,男人都是可以纳妾娶小的。

要知道妻和妾的地位是千差万别的,妾没有任何地位,可以是买来伺候男主人的一种工具,所以只是相当于主人家的一种特殊财产。

但从先秦到清朝,历代法律都严禁“有妻更娶”,对于重婚罪,先秦是最高可判死刑,唐、宋规定,以婢为妻“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元代规定:有妻妾再娶妻妾者,要打47大板,并且当堂判离,明清时期规定:凡以妻为妾着杖一百;以妾为妻着,杖九十,并改正”。可见,各个朝代允许重新娶妻,但是严禁“二奶转正”,也就是说,别人送给你的美女,你只能纳为妾,不能娶为妻,尊卑不能乱了。

唐代裴庭裕《东观奏记》记载了一则故事,唐宣宗年间有位刚刚到翰林院任职的人名叫毕诚,苦于升职无门,他就想办法给当时的丞相令狐綯物色了一个十分艳丽的绝色女子,然后送给他当小妾。这就是一种“桃色”贿赂方式。

当然作为宰相的令狐陶,什么没见过,他虽好色,但一打眼就知道这小子想什么,然后就表面上引用了左传中的话说“尤物害人”,忍痛拒绝了这个美色诱惑,后来这个尤物也没便宜别人,御医李玄伯买下之后拿她献给了唐宣宗,随即成为了后宫最宠爱的人。这当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无独有偶,宋代《庆元党禁》记载:南宋宁宗时期,有个宰相叫韩侂胄,他有一个十分宠爱的姬妾,因为犯错误,然后被逐出府;后来宰相仍旧十分想念这个爱妾,派人寻找。

后来了解到是一个名叫程松寿的县令用800贯钱将她买下来,本来宰相很愤怒,但是仔细了解之后,发现爱姬是被恭恭敬敬的请到家中,还被安排在他家中最好的房子居住,还对她礼遇有加。本来以为是这个县令不开眼夺了自己的心头肉,没想到是一个这么懂事的人,立刻就把他升官,任命为太府寺丞,可以说,这才是最高明的处理“家事”的方法。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古代有一个传统条例,6个字:妻妾不能失秩。也就是等级森严的一夫一妻制,从根本上杜绝了小三转正的可能。如果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以婢女为妻者,要判有期徒刑两年,以妾为妻者,要判有期徒刑一年半。而到了明朝和清朝时,同样如此,小三转正要受到严惩。

当然,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文明,这代这一夫多“妾”制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7

题记:皇帝后宫三千还纳妾不断,何况王公贵胄和财主暴发户?!

孔安国《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这大概是妾的最早来由。

从字面上来说,“妾”为会意字。上辛下女,根据甲骨文,辛似古代刑刀,意为有罪,须受刑,再与下面的女字合起来,意思是有罪的女子,所以,妾的本义就是女奴。而且,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妾本身就是指女奴,这是因为在奴隶制下,男主人往往会将女奴当成性发泄对象,有性奴的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妾由性和役使对象,慢慢演变成了男人附属并带有传宗接代性质的对象,由此而衍生成了姨太太、陪房、偏房、侧室、妾侍、小老婆等诸多俗称,并正式成为了男人的家族成员。所以,妾的简要定义即: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

那么,古代的男人为什么要纳妾呢?

一、古人的理由。在古代,纳妾是国家承认、法律允许、有纲常名分但又是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据资料显示,中国的纳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千多年的殷周时期,以后,才在封建王朝中日趋规范。比如,西晋发布命令,规定王公一级的人可以置妾八个,郡一级的公侯可以纳妾六个,一二品官员可纳妾四个,三四品官员可纳妾三个,五六品官员可纳妾两个,七八品则只能纳妾一个。又比如唐《六典》规定,本朝亲王可纳妾十二个,郡王和一品官可纳妾十个,二品官可纳妾八个,三品官可纳妾六个,四品官可纳妾四个,五品官可纳妾三个。《明会典刑部律例》规定:世子及郡王二十王岁无子可纳妾二个,三十岁无子可纳妾四个;将军三十岁无子可纳妾二个,三十五岁无子可纳妾三个;中尉三十岁无子可纳妾一个,三十五岁无子可纳妾二个;庶人四十岁以上无子,可纳妾一个。在古代,皇宫成千上万地选美,也就是为皇帝纳妾作准备。据说,大清官海瑞,也曾在花甲之后,纳过两个年轻小妾,后来妻妾争宠,致使两小妾被逼自杀。

二、近代辜鸿铭的理由。关于中国的纳妾制,辜鸿铭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曾说:“关于纳妾,我要讲的第一件事,正是中国妇女的无私无我,使得纳妾在中国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并非不道德。在中国,纳妾并不意味着娶许多妻子。按照法律,一个男人是只能娶一个妻子的,但他却可以纳许多妾或丫头,只要他乐意。在日本,妾被称作手靠、眼靠,就是说,当你累了的时候,手有所触摸,眼有所寄托。我说过,在中国,理想女性并不要求一个男人终其一生去拥抱她和崇拜她,而恰恰是她自己要纯粹地、无私地为丈夫活着……事实上,在中国正是妻子的那种无我,她的那种责任感,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允许男人们可以有侍女或纳妾。”

三、妾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妻妾虽然皆是家庭成员,但与妻比起来,妾的地位却是极低下的。名义上,妻妾都有侍夫、管家及生儿育女的职责,但实际情况是,妾在家庭却十分卑微,几乎近似奴隶。比如,丈夫可随意打骂或驱逐妾,并不会受到法律处罚。但倘若妾打骂丈夫,则将受到严惩;还比如,正妻可以随意使唤或打骂妾,而妾不能冒犯正妻,妾冒犯正妻与冒犯丈夫同罪。又比如,妾不能参加家族的祭祀,妾的亲属不能列入丈夫家族的姻亲之列,妾所生的子女,须认正妻为“嫡母”,而自己的母亲则只能为“庶母”,所生的儿子、女儿是公子、小姐,自己却是奴婢。探春虽是赵姨娘所生,但探春在出嫁之前从没认过她,而是一直唤王夫人作母亲。比如《红楼梦》里的探春,她是赵姨娘所生的女儿,却对王夫人好如亲娘,对亲娘赵姨娘形同陌路,对异母生的贾宝玉关心备至,对亲弟弟贾环却冷若冰霜。这就是妾在那个时代生活状况和生存地位的真实写照。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呢?一是法律允许;二是生理发泄的对象;三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至于究竟是子嗣更重要一些还是欲望更重要一些,窃以为应该是传宗接代的子嗣更重要一些,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上升到男人的责任、道义和担当层面的根本性问题,不得不重视,与一时的欲望当不可同日而语。

8

谢谢邀答!平常总笼统的说“古人可以三妻四妾”,其实,古代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个男子只能娶“正妻”一个,而可以有条件的纳妾。不过“妾”属于“偏室”,是“小妻”,不属于“妻”。皇帝也只有一个皇后,哪怕“后宫佳丽三千人”,也不过是“嫔”“妃”而已。

为什么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一个冠冕堂皇的原因是“延续子嗣”,而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满足情色欲望。具体来说,有三方面原因。

纳妾最充分的理由是延续香火,以满足无子嗣和多子嗣的要求。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古人对子嗣看得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正妻多年无生育,那怎么办?那不是“不孝”了吗?那肯定不行,那肯定会受到家族、社会等多方面的谴责。为了延续香火,当然必须纳妾。谁人能承受断绝祖宗香火的罪名?所以,正妻无子,纳一妾,若还是无子,再纳一妾……

况且,古人非常看重人丁(尤其是男丁)兴旺,希望家族和民族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特别是皇室,若无男丁岂不与人接班?所以,古代对繁衍子嗣非常重视,逐渐的还颁布了法律,对纳妾提出了具体要求。

《明会典刑部律例》规定:世子、郡王25岁无子可置二妾,30岁无子可置四妾;将军30岁无子可置二妾,35岁无子可置三妾;中尉30岁无子可置一妾,35岁无子可置二妾;庶人40岁以上无子可娶一妾,可见正妻无子成为纳妾的充分理由。

“多子多福”,是封建制度下的传统观念,也是小农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旧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为了多生儿子,那怕正妻已经生育有儿子,也还要纳妾。

纳妾最重要的原因是互相攀比,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古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之说,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之说,无论怎么说,皇帝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

皇帝妻妾成群,臣下上行下效,有地位有经济实力的人都效仿之,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凡有一官半职者,或者家财万贯者,似乎不纳二三小妾,不足以显示其能力和地位。

听老辈人说,过去农村一些有几十上百担田地的大户人家,一般都有一妻一妾,甚至一妻多妾。慢慢的,一些财产并不是很丰厚的小地主也纳妾,以炫耀其地位,满足其虚荣。

实际上,古代纳妾的并非所有男子,而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男子。如果命不好,生活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只能安安心心的接受一夫一妻制。如果家里特别穷,可能连一个老婆都没有,只能打光棍。

纳妾最根本的原因是私欲作怪,以满足男性情色的欲望。

古代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其实造就了不少婚姻悲剧。古代婚姻完全是父母包办,子女毫无余地。普通百姓人家如此,大户人家更是如此,家长制作风让子女无可奈何。有的是指腹为婚,有的是强行拉郎配,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感情基础,也不管你合不合得来。

一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人在他乡求学,父母在家给他物色了配偶。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必须成婚。实际上,父母介绍的没见过面,搞了半天毫无共同语言,总搞不到一块,以致总不怀孕生育。其实少爷日思夜梦的是求学时结识的心上人。几经折腾,终将纳为小妾,只是委屈心上人了。

也正因为古代的包办婚姻,不少明媒正娶的夫妻双方没有感情。而其父辈妻妾不少,公子少爷上行下效,无聊中为满足情色欲望成天盯着家里成群的丫环,一旦发现有中意的便纳为妾。

当然,“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自古以来,无论是富家少爷,还是农家子弟,那些吃过苦,受过难,有家国情怀的血性男子,并非三妻四妾。他们往往沉迷于自己热衷的事业。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结语:今人应以身体为重,以家庭为重,以事业为重,万勿利欲熏心,毁了前程。

无论古人是什么原因纳妾,三妻四妾无非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

正如当今社会的一些腐败分子,为了满足私欲,不惜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受贿行贿,保养情人,完全是因为私欲膨胀、退化变质、腐化堕落。

奉劝一些希望效仿古人妻妾成群的人,打消年头,好自为之,保重身体,珍惜家庭,过好日子!

9

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向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娶妻纳妾其实是有规矩要守的,就连九五至尊的皇帝老子也不能例外。

  《礼记·昏义》中有言:“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就是皇帝立后纳妃的标准和规矩。当然,对此充耳不闻的皇帝是不少的,你定你的,我爱我的江山和美人。但三纲五常多少有些威慑力,皇帝老子都受约束,臣子们自然也逃不掉。

  春秋时期,诸侯纳妾的数量也是有规定的,《春秋公羊传》称“诸侯一聘九女”,说的是诸侯只可娶九个女人,想多纳一个妾可都不容易。在汉代,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才可以娶到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官员也就最多娶妻妾三个而已,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是平民百姓,一个小老婆也是不准娶的,“庶人一夫一妇”,只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元代,为了让普通男人也能娶上妻妾,一个叫谭澄的主管农业的官员上书忽必烈,请求允许普通男人纳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从而元代的普通男人才有了纳妾的权利。

  如果偷偷纳妾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即使是在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明代,庶人随意娶妾依然是不被允许的,对于私自纳妾者,赐以四十皮鞭。

10

古代中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只有一位妻子但却可以有多位小妾,因此古代纳妾制度也成为现代人非常羡慕的一项特权。那么为什么古代男人娶妻之后还要纳妾呢?

繁衍子嗣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成为了古代男人最好的纳妾理由,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男人纳妾是需要经过妻子同意,有些甚至由妻子主动出面,为丈夫纳妾。由于古代医学不发达,加上男权主义盛行,因此如果男人娶妻之后长期没有生育或者没有生下男丁,那么便可以“传承香火”为名而纳妾,这个理由抛出来,妻子通常是没有理由反对的。

满足私欲

这也是最受现代女性所唾弃的行为。在古代,婚姻都由双方父母做主,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夫妻双方不仅毫无感情,甚至很多从未谋面,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可想而知,这样的夫妻根本没有感情基础,婚姻只是流于形式,大都和家族利益纠缠在一起。结婚以后,男人如果在外遇到心仪的良家女子或者喜欢上了家中的某个侍女丫环,只要经过妻子同意便可纳为妾室。

互相攀比

纳妾是古代有钱人之间的游戏,穷人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余力纳妾。古代名门望族之间经常会互相攀比,小到比穿着、比首饰,大到比田地、比家产,而小妾也是经常拿来攀比的对象之一,谁家小妾长得漂亮,谁家小妾数量最多,都是男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为了体现家族的富有与奢豪,一些人会花大价钱纳名妓或当红戏子为妾,给自己脸上贴金。这种情况下所纳的小妾大多都会成为丈夫的宠妾,但不管小妾如何得宠,却丝毫也动摇不了妻子的地位。总而言之,在古代,纳妾首先要经过妻子的同意,还要有一定的资产,至少有两户房的人才可以纳一妾,这也是民间对小妾俗称“大房”“二房”的由来。换句话来说,并不是古代男人都可以纳妾,而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要知道,古代女人是不工作的,完全是在家相夫教子的。试问当下有多少男人能够达到这样的经济条件。所以,整日幻想着穿越回古代去一饱艳福的屌丝们还是洗洗,早点睡吧。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