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与满洲人和起义军对抗中,并不是没有动用过南方的部队。在辽东与后金作战时,南方明军多次有北调的记录。后来皇太极深入京城腹地的过程中,各路勤王的部队也有南方明军的影子。但是南方的明军存在前期与后期战斗力严重退化,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众所周知,明朝兵役制主要有两种招募士兵的方式。一种是世兵制,军职世袭罔替。老子死了儿子接班,说白了,基层军官就是拼爹,没有战斗力看天分;第二种是自给自足制,明朝号称养百万兵、不耗费百姓一粒粮。但说白了就是让军队自给自足,部队屯田种粮,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可是部队天天都在种田,日日都在盼收成,哪还有精力训练呢?不训练,战斗力从哪来?
而且由于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更适合生产,而南方本身的战事也不多,就导致南方明军总体上沦为了一支以种田为主的屯军,一心一意的种地收粮。这些以耕地为主的兵,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靠他们去抗后金?那不是让他们去当炮灰么?
那么是不是说南方明军没有精锐呢?其实也不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南方明军还是有很能打的部队的。但问题是,受限于明朝政府财政的压力,这些南方精锐明军的数量偏少,而且也没有合理的补兵系统。就那么几万人,打完了就没有了!俗称一次性军队……
南军第一次北调,是大明万历四十七年。由于努尔哈赤突袭抚顺,震动了明朝朝野。消息传到京城后,举朝一片喊打之声。然而现实却泼了大明君臣一身凉水:此时的明朝,不仅没有钱,甚至连可战之兵都没有多少。
于是在调兵报复之前,万历皇帝首先是搞清楚目前有多少可调之兵。辽东巡按兼监军陈王庭提交了一份连他自己都不信的调查结果:据臣亲自查点,主客军丁各四万有奇。这里的主兵指的是辽东本部兵马;客兵是指从各地抽调兵马。陈王庭的言外之意,明朝在辽东的兵力实额约有四万多人。(号称有二十万)
不久之后,真正的统计报告出来了。当时辽东的精兵,实际上连一万人都拿不出来!二十万兵中,有十几万都是打酱油的。
既然辽东兵力不足,那就必须从关内,甚至是闽、浙、蜀等南方地区调兵了。于是,兵部尚书差点累的吐血了。费尽心思的从大明各地抽调了八万多人,其中:
华北地区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出了三万精兵;西北的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出了两万五千精兵。北方边军合计出精兵五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南方合计出精兵约三万人。
总计八万六千人,号称四十七万。结果被努尔哈赤的六万八旗兵打的全军覆灭。这一次大惨败,几乎消耗掉了南方明军精锐的一半以上。
两年后,沈阳城下。明军这一次总体上又是大败,但是在浑河之战中,两支从南方来的明军表现的令人震惊。分别是:戚金的三千浙兵和秦良玉的数千白杆兵。
浑河一战,两支南方明军并不是败在了战斗力上,而是数量。七千部队,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被努尔哈赤的六万精锐包围,在被轮番攻击下,弹尽粮绝。但是尽管如此被动,七千南方兵还是杀掉了将近三千满洲八旗兵,生俘参将一名,游击两名。打的努尔哈赤亲帅的正黄旗都损失惨重。但是这一次惨败,南方明军的精锐算是彻底死绝了。
崇祯继位后,明朝两百多年的矛盾来了一个总爆发。明朝政府陷入了:缺钱→征税→造反→镇压→缺钱的死循环。中原的老百姓穷的只能造反了,这可是比后金要猛得多的一群人。南方明军此时在干嘛呢?第一,种地。保障北方的粮食供应;第二,维稳。保障南方的社会稳定。说的难听一点,南方明军从屯垦部队转变为了半屯垦半治安的保安团。
既然要给北方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那么此时南方的明军基本就不可能再练精兵了,毕竟朝廷的财政压力那么大,镇压农民起义与维稳的压力也那么大。南方明军只要能维持住南方的稳定,崇祯皇帝也就很满意了。扣回我们的主题,在北方极其危险的时候,南方的军队如何开拔到北方作战?因为没钱!调兵是需要钱粮的。南方明军战斗力不行,那么就不可能指望他们去干他们干不了的事。所以只能派他们去干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种地、维稳……
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后,南明的国防力量,也就是江北四镇,其实也都是北方南下的明军,并不是南方明军。四镇中的明军,后来基本上就是清朝设置在江南的绿营兵,战斗力之强,让人都无法想象他们之前是明军!所以说,不是明军不能战。关键是好处有没有给到位。真金白银才有战斗力,其它的都是扯蛋玩意。
总的来说,北方尤其是九边,由于一直都有战事,北方明军的战斗力还行。南方由于战争比较少,南方明军得不到基本的训练,战斗力也就稀烂了。尽管有一小部分的南方明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跟整个南方明军的规模比较,比例太少了。归根到底来说,这是明朝军制的弊病。
另一方面,明朝的财政问题很差,也导致朝廷每次用兵,出兵数量都不多。这就要求必须是精兵出战!南方明军总体上战斗力不强,不符合精兵要求。去了也是白去,白白的浪费钱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