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4年7月20日,德国的密谋分子用炸弹刺杀希特勒,之后调动军队逮捕纳粹上层分子,想组成临时政府去和谈,史称720事件。

因为炸弹只是炸伤了希特勒,密谋分子行动犹豫不决,形势很快逆转,所以到第二天,事变已经失败,密谋分子很快瓦解,希特勒又控制住了权利,继续作战。

后世分析720没炸死希特勒有几个原因:

1.希特勒跑到东普鲁士的狼穴去开会,而不是在柏林,导致720分子仓促准备,没布置好。

2.一共两颗炸弹,就炸了一颗,威力不够。

3.装炸弹的公文包被不知情的人挪了位置,离希特勒有点远。

如果720分子克服了这几个原因,真的把希特勒炸死当场了,就能成功成立临时政府了吗?

答案:难说!

对付纳粹党,可不是干掉希特勒一个人那么简单,至少还有几个党内重要人物,比如:

赫尔曼·戈林,大家知道他是德国空军司令,可是这位也是纳粹重要领导人,曾主管纳粹经济,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希姆莱,掌管党卫军的大人物,别的不说,武装党卫军数量庞大,很多部队装备精良。

戈培尔,纳粹宣传部长,别以为他是磨嘴皮子的这么简单,这位在720中,帮希特勒扳回一分,下文来说。

就上面这几位,其实为了保险起见,应该立即处决,可是720分子甚至做不到把他们立即逮捕,却在忙着抓捕一些次要一些的人物。

720分子的如此疏忽,让事变出了岔子,比如这几位的反水:

雷默

大德意志警卫营营长奥托·恩斯特·雷默少校,在《行动目标希特勒》里由德军专业户托马斯·克莱舒曼(《帝国的毁灭》里的“飞过来”菲格莱因)扮演,不知道是剧本问题,还是观众的理解问题,纷纷在感叹,好帅,德国军官楷模之类的。



剧照



真人长相


这位的临阵反水,使得柏林迅速又回到希特勒的掌控之中。当时他去抓戈培尔,结果对方滔滔不绝,居然把他说得晕晕乎乎,动摇了。然后戈培尔——不得不感叹这位被枪指着还这么镇定,给希特勒打了个电话,让雷默少校去接听。

希特勒说,我还活着,你要是还听我的,晋升为上校,去抓密谋分子吧!

雷默就反水了,调转枪口,反而去抓720分子了,戈培尔事后得意洋洋地说,这就是纳粹思想教育出来的下一代!

顺便,雷默后来被希特勒提升为少将,给了个元首警卫旅的旅长职务。看来720的反水使他的纳粹思想更坚定了。二战后,在德国宣扬纳粹思想,上了西德的通缉名单,后来到海外我行我素。也许720事变在他的人生里,才是个意外。

弗洛姆

弗雷德利希·弗洛姆大将,事变时任陆军补充军司令,起初默许参加密谋。但是,闻听希特勒没死,雷默反水之后,他也反水了。立马逮捕施陶芬贝格等人,大概是为了灭口,枪毙了数人。滑稽的是,这样也没保住自己性命,后来也被逮捕,处决。



弗洛姆大将

克卢格

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元帅,时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表面答应参加密谋行动。不过他得知希特勒没死之后,对密谋分子敷衍一番,立即给希特勒写信,表示效忠元首。

不过希特勒的手段比密谋分子可厉害多了,就这样还是命令莫德尔元帅取代了克卢格的职务,并逼迫对方自杀。

所以,就凭这几位手握兵权,却还来个临阵反水的指挥官,还想掌握大权,这不是开玩笑吗?

如果希特勒真的被干掉,德国原有的上层领导人被一扫而空,再看密谋分子的核心成员,他们的资历和威望能控制德国大局吗?



密谋分子群像

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帅,1940年时担任陆军元帅,陆军总司令,1941苏德战争开始后被迫退休。3年没执掌兵权了。

路德维希·贝克,大将(荣誉军衔),1935年至1938年间担任德国陆军参谋长,1938年被希特勒耍了套路后辞职,然后退休,没有兵权。

爱德华·瓦格纳,炮兵上将,总军需官,他的职务此时已经不像德国公开备战之前那样是实质上的总参谋长了,没有兵权。

弗里德利希·奥尔布利特,步兵上将,国防军补充局负责人,没有兵权。

艾瑞克·费吉贝尔,通讯兵上将,国防军通讯局长,没有兵权,而且事到临头他发现,无法切断党卫军的通讯系统。

亨宁·冯·特雷斯科,少将,第2集团军参谋长。



爆炸现场


然后才是施陶芬贝格上校,时任德国后备军司令部参谋。

还有几个行政官员,比如欧根·博尔茨,德国符腾堡州原内政部长,非纳粹党员,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被迫离职。

阿尔布雷希特·冯·伯恩斯托夫,驻伦敦的德国大使馆官员,因为拒绝为纳粹工作,被撤职。

也就是说,除了施陶芬贝格上校这个有战功的残疾军人,其他都是人走茶凉的边缘人士了,所以要靠雷默少校的警卫营来抓捕纳粹高层,控制局面。

当雷默的军队一倒戈,他们就无计可施了。

有些人也许被720分子看作外援,但是作用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大,比如

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军事谍报局局长,外号“纳粹谍王”。不过1944年2月18日就被希特勒撤职,他的谍报局也与其它间谍机关合并了。原来军事谍报局的特工统一受党卫军指挥,卡纳里斯虽然和720分子有牵连,但是根本无法系统地运用特工进行协助。

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此时的B集团军群司令。虽然他与密谋分子有牵连,西德也喜欢宣传这一点。不过看起来,隆美尔是知情者,但也没有积极调兵参加行动。

而且,隆美尔很快就被他的参谋长施派德尔告发,最终被迫服毒而死。

所以,就算希特勒真的被720分子杀了,恐怕那些手握兵权的党卫军根本不会服从密谋分子的安排,更别说密谋分子大多是国防军系统的,连党卫军的通讯都切断不了,对方可以从容调兵来对付密谋分子。

国防军这边,两个手握兵权的元帅,克卢格阳奉阴违,隆美尔犹豫不决。国防军里也有狂热追随纳粹且手握重兵的,比如莫德尔元帅,舍尔纳元帅这样的。


电影而已


只怕是党卫军的重兵和国防军的很大一部分朝着柏林进攻,将密谋分子全部消灭。

至于盟国方面,估计美国和苏联会明白,密谋分子的临时政府根本控制不住纳粹的战争机器,和他们和谈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在纳粹内乱之时,乘机进攻,加快二战的进程。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最佳贡献者
2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历史没有如果,虽然施陶芬贝格差一点就成功了,但历史就是历史,他没有成功。如果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成功,结局会怎么样呢?我认为:

一、如果刺杀成功,“伐尔克里”计划得以实施,且政变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实施刺杀后,成功坐上飞机,飞往柏林,大约下午3.45分下了飞机,他了解到,柏林的密谋分子们什么也没干,他们战战兢兢等待希特勒死亡的消息。施陶芬贝格到达后,通报了希特勒死亡的消息,“伐尔克里”计划开始实施,政变开始了。(历史上确实是这样,这时密谋分子们确实认为希特勒已经死了。)

二、希特勒死亡对于政变的意义。“伐尔克里”计划的前提是希特勒必须死亡,这主要取决以下几点(1)希特勒死亡了,军官团效忠希特勒个人的宣誓才能失效,军官团中的密谋分子才能行动推翻纳粹。(2)希特勒不仅是纳粹首脑,而且是国防军总司令,希特勒死亡,密谋分子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军官团中间分子。例如摇摆不定的补充军司令弗洛姆将军,在听到希特勒还活着的消息后立即退出了“伐尔克里”。(3)如果希特勒死亡是真的,柏林的党卫军群龙无首,战斗力会下降,密谋分子控制的军队数量不足的劣势会改善,政变成功几率大增。

三、戈培尔和雷麦。戈培尔是7月20日柏林政变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雷麦少校奉命去逮捕7月20柏林最危险的纳粹领袖戈培尔,戈培尔当着雷麦的面与希特勒通了电话,雷麦确认希特勒还活着,于是乎反戈一击,向密谋分子们开始进攻了。如果希特勒死亡是真的,那么戈培尔就不能同希特勒通话,雷麦少校反水的可能就失去了,政变成功几率又增大了。

四、结论:如果施陶芬贝格上校的刺杀行动成功,那么伐尔克里”行动很可能成功,新成立的亲西方政府会经过谈判早日结束战争,德国免遭灾难性毁灭。苏联军队会失去进攻柏林的理由,使德国免遭分裂,这是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他失败了,这是历史事实,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希望他成功,但无济于事。

以上回答,不当之处请指教。

3

即便成功的刺杀希特勒,那么二战的结局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当时德国的所谓政变者目标不是简单的杀希特勒,更重要的目标:结束战争,其梦想着与英美进行单方面的议和,然后集中力量与苏联作战,对战后的德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德国征服了苏联,取得一个大的胜利,继续与美英等平分世界。

这是一个很大的构想,可惜打败德国是第一任务,在未来的构想当中,德国必须被消灭的,而不是让它继续存在,如果英美与德国议合的话,实际是坑自己,在胜利在望时,放弃可以得到的一切,让一个强大的德国继续存在,对英国来说就是一个心腹之患,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英美不可能接受的。

在对德问题,英法苏是一致的,德国只能接受向盟军投降的结局,这就包括苏联,这一点又是德国不可能接受的,德国现在的问题不想投降,希望以一个有条件的方式结束战争,这是盟国不能接受。

不管怎么做,双方不可能接受的,德国不可能接受条件投降,英美或者苏联都不可能接受与德国议和的问题,这是个无底的问题了。

4

大胆设想,如果施陶芬博格刺杀希特勒成功,结局会如何?

回答:当年的施陶芬博格把炸弹放的位置也没有错,只是他离开之后,有人把装着炸弹的公文包给挪了一下,导致炸弹没有炸死希特勒,希特勒的左膀右臂格林和希姆莱也安然无恙,倒是施陶芬博格自己和其他有牵连的人因为行为暴露而被杀。

这是一场为了正义而牺牲自己的悲剧。

当然,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施陶芬博格刺杀希特勒成功,结局会怎样。

首先,刺杀希特勒成功之后,整个狼窝会一片混乱,群龙无首。施陶芬博格会趁混乱之际用电台发布希特勒已死的消息,并命令他所在的后备军接管柏林市。

然后,施陶芬博格会让自己的一班人马,迅速接管德国国内的各个政府机构,包括党卫军,秘密警察,国防军司令部,宣传机构,外事机构,财政部门等重要的部门,立即逮捕所有战犯,并命令所有前线部队停止攻击和战斗。同时通电全国,以安抚德国民众。

紧接着,施陶芬博格会通报盟国的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要求立即停战,签订停战协定。成立临时法庭,审判所有战犯。由自己出任德国临时政府总理,处理战后的一切事宜。待战后事宜处理结束后,再重新选举。

这时候,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因失去了心里支柱,无心恋战而选择投降。日本的裕仁天皇和其他战犯,也会承受极大的思想压力。从而加速法西斯轴心国的灭亡。

1944年7月20日这一天,注定会成为历史的转折点而载入史册。

因施陶芬博格领导的军官小组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改变了世界大战的进程,会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而受到尊敬和表彰。

5

二战后期,战场上的德军节节败退,大批德军士兵阵亡异国,这令许多德国军官开始反省这场战争,他们期望能早点结束这场战争。而发起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战争狂人希特勒,是他把德国引上战争,只有除掉他才可以阻止。

于是,在德军军营中一批勇敢的军官成立了一个刺杀希特勒的“暗杀恶魔小组”。其首领包括德陆军最高指挥官斯蒂夫将军、德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上校等。该小组总人数达数百人,他们都是对纳粹不满的德军军官,而且原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德国和世界的和平。

1944年7月,德军已是强弩之末,暗杀小组加紧了刺杀希特勒的计划。刺杀希特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之前就有人谋划暗杀希特勒,但均未成功过。这一次,是在德军官内部实施刺杀计划,成功可能性较大。

暗杀小组把这个重大的任务交给了刚刚升为上校的施陶芬贝格,这个职位不但使他可以给国内驻防军发布命令,而且还可以直接地和经常地见到希特勒。

7月20日希特勒准备德国东线军事指挥中心“狼堡”(在波兰境内,希特勒用自己的绰号“狼”去命名它)召开军事会议,施陶芬贝格带着施蒂夫将军交给他的两枚定时炸弹,用公文包装好。会议开始时,他把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那个坚实橡木底座的里面一边,离希特勒的腿约两米远。再有5分钟,皮包里的炸弹就要发作了。

施陶芬贝格趁人们正聚精会神的时刻偷偷溜了出去。此时希特勒身旁一军官发现施陶芬贝格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碍事,就挪到桌靠外一边。这样一来,在炸弹和希特勒之间就隔着这个厚厚的底座了。也许就是这个看来无足轻重的举动救了希特勒的命,也改变了往后的历史。

6

应该会早一些投降。二战的原因就是分赃不均,早一点收回自己的要求,投降的体面一些罢了。赔款还是要赔的,据说给法国的赔款就到16年才还完。

7

德国国防军会与党卫军开战,并成立文官临时政府与盟军联系停战,要求签订投降和约。估计条件也会很苛刻……

8

我认为,即使刺杀成功。二战也不会结束。

1:因为在二战开始时,希特勒就已经确立了接班人是戈林。希特勒死了,只是完成了权利更迭。只是象征性人物消失了。对国策不会有大影响。有但二战还会暂时继续。

2施陶芬贝格位卑权小。刺杀成功,德国未来他有话语权吗?没有!有也只是为戈林铺了路。

3盟军会答应吗?会但可能性很小。打了这么久,付出了多少代价,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事停战呢?再者,被德国打压的被侵略人民会同意吗?更何况,德国败局已定了。古人尚言:墙倒众人推呀!破鼓万人捶呀!就算德国除希特勒外的股东赞成和谈。但于情于理于物,盟军也不会答应。

9

二战提前结束

10

历史没有假设!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