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刘备不伐吴会怎样?

刘备不伐吴意味张飞,黄忠两员五虎上将当时不会死,七十五万大军基本可以保全。还有,因为伐吴风声已经放出去了,孙权也已经认怂,答应送归夫人孙尚香,缚还糜芳,士仁两员降将,更关键的是:交还荆州,永结盟好。



三国演义八十二回: 章武元年秋八月,先主起大军至夔关,驾屯白帝城。前队军马已出川口。近臣奏曰:“吴使诸葛瑾至“。……先主问曰:“子瑜远来,有何事故?“ 瑾曰:“……今吴侯悔之不及,此乃吕蒙之罪,非吴侯之过。今吕蒙已死,冤仇已息……今吴候令臣为使,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这里不说孙权具体的求和条件,但刘备决定伐吴时,孙权主动求和是有记载的。



三国志.刘备传: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

上面“ 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十二字说明,孙权认怂确是事实。因为刘备不答应孙权求和,才有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若果刘备能冷静下来,放弃狭隘地报仇思维,不仅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正做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巫,秭归这些地域就是直接去接管,根本不用吴班,冯习等将军劳神费力去夺取。还能有效保存实力,基本恢复包括荆州的疆域,还能重新开启蜀吴联盟。如若后面经营有方,则即使不能一统三国天下,蜀国国祚绝对不会只四十二年。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时期,东吴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际,勾结曹魏,背后捅刀子,夺荆州,杀关羽,致孙刘联盟破裂。刘备不甘受如此大辱,经过一年准备,不听众臣劝阻,决意伐吴,致有夷陵惨败,蜀汉精锐尽失,刘备羞恚而亡,国势倾危。从此再无恢复大汉的希望,只能偏安一隅,即使有天纵奇才的诸葛亮,举国北伐,六出祁山,也只能望北兴叹,无能为力,只落得秋风五丈原,陨命殡天。那么如果当初刘备听了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不再讨伐孙权,结果会如何呢?

首先刘备精锐会保全完好。刘备东征,蜀汉精兵锐卒尽出,把家底都差不多用上了。夷陵大败,五万精锐尽失,战死的武将有张南、冯习、胡王沙摩柯、傅肜。杜路、刘宁等因走投无路投降。战死的文官有马良、程幾,黄权在江北无退路被迫投降曹魏。如果刘备不东征孙吴,这些家底都能保存完好,必能为复兴大汉建功立业。其次刘备不东征,说不定还能恢复自己原有的荆州三郡。孙权夺取荆州后,就与曹魏关系闹僵,两国关系已日趋水火。北边有曹魏阴谋诡计,咄咄逼人,西边有刘备仇视眈眈,时刻准备为关羽报仇。在如此情况下,孙权很怕就此陷入曹丕和刘备的两方面夹击之中,毕竟曹魏强大,东吴已感不支,再加刘备,东吴更感压力山大。因此在刘备整军将东征之际,孙权遣使送书信求和,被盛怒的刘备给拒绝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如果此时刘备头脑冷静,以国事为重,动以兵势威逼,再派得力之人与孙权方谈判。与此同时,暗派间谍深入魏吴挑拨两国关系,制造魏吴紧张局势,孙权在此两方压力之下,只有与蜀汉讲和,这就可能让湘水划界之事重演,不过这次妥协的应该是孙权方了。刘备尚能兵不血刃重得荆州三郡,诸葛亮隆中对策就可重新实现。再次刘备不东征,蜀汉君臣齐心,其国力必能不输魏吴。没有了夷陵之败,蜀汉精锐得以保存,实力充盈,再加诸葛亮会治国治军,蜀汉必定能蒸蒸日上,假以时日,教战讲武,待天下有变,联合东吴兵伐曹魏,必能成大功于一役。待到曹魏灭,据长安、洛阳,占得中原,再回过手对付东吴,不出十年,就可一雪荆州之耻,报关羽被害之仇。诚如是,则汉室可兴,帝王之业可成,再续汉祚二百年,在大汉历史上,又一个汉光武便产生了。

但是,毕竟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不能如果。刘备自从出兵蜀中,平益州,降刘璋,占汉中,退曹操,蜀汉已达鼎盛,其心气傲骄,自认已无敌于天下。曹操何其英雄,竟因争汉中而败,只好退回关中,江东鼠辈为刘备所深解,更不在话下。在刘备看来,征伐东吴,那是必胜无疑,就坚决拒绝江东孙权的求和,一意东征。骄兵必败,刘备如此蔑视东吴鼠辈,最终也只能折戟沉沙,毁颓一世英名了。因此,从刘备意气用事,征伐东吴一事,我们更可感到,冲动是魔鬼,胜不骄,败不馁,遇事头脑冷静处理的确是很重要的。

3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诸葛亮劝说刘备停止伐吴,那么刘备以后还真的有可能统一天下。退一步讲,至少也应该可以和孙权划江而治,得到一半天下。

关羽死后,荆州丢失。虽然刘备不再伐吴,但是这笔账还是要算的。因此蜀、吴双方会首先进入谈判流程,毕竟刘备原来在荆州是有自己领地的。

长江以南的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这四郡是刘备打下来的,因此,如果进入谈判程序,正常情况下刘备可以要回来这四郡。当然孙权不会这么爽快答应,但是最少孙权应该让出来湘水以西的零陵郡和武陵郡,(如下图)这样的话双方都能保持满意。如果孙权抠门,连这两郡也不愿意让出,恐怕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按照以上描述,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的地盘就是益州、汉中、荆州两郡,实力不容小觑,比当年刘邦的实力要强一些。此时刘备的重点就会转移到关中,目标是占领关中,东伐曹魏。

如果刘备北伐,情况可能要比诸葛亮好很多。因为没有了夷陵之战,所以大部分蜀国将领还健在。此时刘备会亲自领军,诸葛亮负责督运粮草,张飞、赵云、魏延、王平、向宠、廖化等等为大将。

诸葛亮负责联络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策反当地的官民,刘备采纳魏延的建议,兵出子午谷,趁夏侯楙不备攻占长安。张飞率军出斜谷,昼夜兼程拿下长安以西的扶风郡,扫清长安周围势力,然后和魏延合兵于函谷关或者潼关,这样的话,关中彻底平定。(思路来源于诸葛亮北伐路线和魏延子午谷奇谋)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

拿下关中之后,令骑兵走陆路,令步兵走水路,五天时间即可会师于孟津,然后进攻洛阳,拿下洛阳城。这样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基本平定。此时曹操会逃往黄河以北的邺城,或者此时曹操已经死了,曹丕即位,形式会更加乐观。(思路来源于钟会谋反

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既至长安,令骑士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以为五日可到孟津,与骑会洛阳,一旦天下可定也。

然后,刘备可以率军度过黄河,沿着当年曹操追赶袁谭和袁尚的路线剿灭曹氏余党,迎回汉献帝,重现大汉王朝。

最后,刘备挥师南下虎视江南,赵云率领水军从汉中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先攻下夷陵,然后控制江陵,这样荆州即被拿下。随即刘备从濡须口、淮南同时发兵,赵云顺长江进攻建业,孙权在夹击下投降!(思路来源于灭吴之战

如果刘备早死,而刘禅懦弱无能,双方也有可能划江而治!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关羽被杀,如果诸葛亮劝阻刘备成功,没有发动夷陵之战,那么刘备很有可能会先和孙权谈判要回自己应得的荆州领土,然后挥军北上占领关中,继而水陆并进拿下豫州地盘。这样天下大势就归于刘备,刘备会继续率军追击曹军残余势力,灭曹魏于黄河以北。如果刘备活得时间更长一些,灭掉孙权,统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以上纯属猜测,军事千变万化,欢迎留言讨论,不抬杠!

本回答独发于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4

细究起来,历史比爱情更不可信,但是相信所谓历史的人,比相信爱情的人更多!关羽死后,刘备一意孤行,找孙权拼命,其实并没有后世学者研究那么高大上的韬略与得失,在我眼里,关羽张飞一死,江湖黑老大出身的刘备,忍耐达到极限,痞性上来,为了兄弟,为了蜀国,采取极端做法,选择自杀性攻击!

如果东征成功,三分天下变成划江而治,与曹操平分秋色,此乃刘备最大心愿;隆中对因失去荆州,已成废纸一张,刘备本是个粗人,从来未曾相信历史会被某纸理论束缚!自打出道以来,他更喜欢置死地而后生式心惊肉跳玩法,那是弱者出头的唯一捷径,风险虽大!如果失败,那就把后事安排安排,去找关张会合!反正已与诸葛亮、赵云、魏延等说好,凭借蜀道天险,不至亡国!所谓联吴抗曹,经过自己此番折腾,吴国联盟的需求,会比任何时候更大!联盟那事,是军师强项,不烦自己操心!



如果张飞不死,此番伐吴可以见好就收;关张皆失,刘备这个做大哥的,再无苟活可能!我刘备一辈子就靠德性存活,没有兄弟情义,我哪点水平,岂能坐稳西蜀头把交椅!不要说赵云、魏延、马超等武将不服,就是诸葛亮等文臣也会多少鄙视我。当初请诸葛孔明出山,就是靠这点德行,忽悠他的!

虽然,诸葛军师一再嘱咐,打不赢见好就收,已派赵云在葛洲坝附近安排接应!但是刘备还是准备拼个鱼死网破!一来为关张报仇心切;二来孙权小儿欺人太甚,夺妻旧仇未消,割地新仇未报(借你一个南郡,还你三郡),你还要杀我兄弟!杀关羽已是无理,又害张飞,是可忍孰不可忍!张飞被杀,刘备坚信是东吴间谍所为!蜀国的两个军需小官吃豹子胆,也不敢砍张飞脑袋!

于是,刘备开始伪装,疏远诸葛,气斥赵云,还要斩杀进谏之人,一辈子苦心经营的虚怀若谷形象,毁于一旦!为的是军心齐整,以求哀兵必胜!没有兄弟,要江山何用!一句话,三军上下热血沸腾,势如破竹,一时间杀得东吴人仰马翻!刘备东进,与诸葛亮北伐,有个共同点,只能智胜,不可力拼!只要对方不出错,仅凭死守一条,就能至西蜀死地!原因在于军需与兵力补充与轮换!因为当时的三国实力,魏是吴的两倍,吴是蜀的两倍!

靠政治工作动员起来的蜀兵,在半年之后,酷暑之下,战事胶着,得不到及时轮休,战斗力便开始打折!刘备着急,准备力拼!千万不要相信伐吴的蜀兵有七十五万(百万余人国家,哪来七十五万壮兵,罗贯中的数学差得不是一两个智商)!真有这么多兵力,仅给关羽三五万人守荆州,张飞都不让!刘备带出部队不足十万,必须留几万人给诸葛亮保卫益州,赵云接应也要万把人!打了半年多,死伤除外,此时手中有生力量也就六七万人!江东此时已举国动员,死磕刘备,不惜后方空虚!至少十五万人对付刘备,留五万人对付曹魏!无奈曹丕不是曹操,更难逾越长江之险!



所谓火烧连营,那是将刘备当成三岁儿童!刘备的失败,并非计策有误,你要相信刘备不会不与诸葛亮商议进攻套路,两人早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刘备的失败,在于粮草不济,以及根本没有军力补充!但是,西蜀英勇还是相当可歌可泣,几乎是战到一兵一卒!刘备虽然在护卫死保之下,退回白帝,但也是满是伤痕,奄奄一息!

夷陵大战,吴国并非大胜!吴国不敢乘胜追击,就是因为此役吴军损失并不比蜀国小!蜀军皆亡,吴军也要损失七八万以上,哪有实力与胆量去对付神出鬼没的诸葛亮!从此东吴一蹶不振,加之中原安定,不少南迁北人回归,东吴越发缺兵少将!以至于,在称帝的阅兵仪式上,为了迷惑蜀国使者相信自己兵强马壮,检阅部队只能轮番进场,被细心的蜀国使者发现,告知诸葛亮!诸葛亮从此对吴蜀联合发兵攻魏,便不抱太大希望!事实也是这样,吴国兵力从此未超过十万,仅够自保!江湖上传言,孙权准备派人去日本抢人,补充兵力!而在诸葛亮调理下,蜀国军力恢复,诸葛亮最大一次北伐,出兵达十五万之多!但是,魏国兵力从未少于五十万,三十万防蜀,二十万抗吴,万无一失!

三国演义因流传之广,造成了一定程度历史多解与误解!刘备作为大哥,能为兄弟开展一起自杀式报仇,可歌可泣,至少使桃园三结义,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情感升华达到创纪录高度!

5

孔明还末出茅庐,

早断三分不归蜀。

大汉气数已经尽,

莫怪刘备伐东吴。

6

刘备之所以能雄霸一方三足鼎立,靠的就是一下几点,首先皇叔的大旗,这个比较虚只能算是副作用。第二最关键的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做派,吸引了一批能人志士。第三就是识人善用,什么人到他那都有用武之地,得到赏识。如果他不打东吴,蜀国就不会毁在刘禅手里,而是直接在他这估计就完了。首先按张飞的脾气,他肯定会直接跟刘备叫板,造反到是不至于,但是顶梁柱肯定是不稳当了。刘备的立足之本也相继坍塌,世人会评价他贪生怕死,背信弃义,言而无信等等,投靠和支持他的人肯定会大幅度减少。夷陵之战虽败犹荣,起码发出了气节,让他的属下肯定一点没有跟多人。毕竟荆州是前沿阵地也是根基,对蜀国来说非常重要,认怂的结果,只会让吴国变本加厉,魏国也更肆无忌惮。至于说蜀国的经济问题,这就很扯淡了,有人说发型货币,增加赋税了。首先蜀国采用军垦制,军队自给自足一部分。从古到今那个时代打仗不增加赋税,百姓不支持你打个屁啊,打仗肯定肯定是劳民伤财的一件事。美国人民不支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说停就停。德国人不支持法西斯,早都完蛋了,隆美尔就是形象代言人做成海报全国宣传。蜀国本就是天府之国富庶之地,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说蜀国强压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有些人为了黑刘备也是费尽心思啊。

7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诸葛亮是反对刘备伐吴,但并没有尽力劝阻

对于伐吴的主张,诸葛亮是反对的,但是他并没有尽力劝阻。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身份比较尴尬。为什么呢?因为哥哥诸葛瑾就是东吴重臣,而且孙权还派他作为议和代表,与蜀汉交涉。

诸葛瑾给刘备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这样:陛下与关羽的感情,比之陛下与先帝(汉献帝)的感情如何?荆州的大小,比之海内如何?若要复仇,应该先找谁呢?想明白了这些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要是站出来反对伐吴,不免会被怀疑与哥哥串通一气,因此,他是不便说话的。当时坚定表示反对伐吴的有两人,一个是赵云、但反对无效;另一个是平民秦宓,上书反对伐吴,被抓了关监狱。

后来诸葛亮曾慨叹说,要是法正活着,就能劝阻刘备了。作为战略家,诸葛亮是知道伐吴乃下下策,但他的身份,让他不方便说话。

第二,如果刘备不伐吴,孙权可能会出让某些利益

我们要知道,孙权为什么会偷袭荆州。

荆州的归属很复杂,我简单说一下。赤壁之战后,孙、刘联手,夺取荆州六州之地。孙权夺得北荆州,包括南郡与江夏郡;刘备夺得南荆州,包括零陵、长沙、桂阳、武陵四个郡。看上去刘备抢的地盘多,实际上很取巧,因为当时曹操的兵力都在北荆州,而南荆州是空虚的,几乎是唾口可得。

从战略角度说,南郡与江夏的重要性,要比其他四个郡大,因为是抵抗曹操的第一线。周瑜去世后,鲁肃觉得东吴在前线挡着曹操,刘备在大后方睡大觉,十分吃亏,就想出个馊主意,把北部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去对抗曹操。可是鲁肃哪想得到,东吴吃了大亏了。为什么呢?

刘备占据南郡后,控制了长江水道,阻止东吴向益州挺进。本来孙权是有机向西发展,夺取巴蜀,给刘备这么一搞,泡汤了。而刘备自己乘机夺取益州,孙权不服了,要讨荆州,刘备又不还。因此,在这件事上,刘备是理亏的。

理亏是理亏。刘备与孙权毕竟是盟友关系,孙权在关羽北伐时,不宣而战,断其后路,杀关羽,夺荆州,可以说做得十分不厚道,甚至有些卑劣。因此,在荆州问题上,刘备与孙权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如果刘备能接受孙权的谈和,我估计孙权是会做出些让步的。北荆州孙权一定是会抓在手里,但南荆州或许是可以谈的,割一部分给刘备作为补偿,是可能的。

第三,刘备不伐吴,就不会有南方叛乱

刘备伐吴的结果,就是蜀国南部的大叛乱。

南部之所以会叛乱,是因为蜀汉刚建立,政权还是很不牢靠的。

南方叛乱的范围很大,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闿起兵,杀死蜀汉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吴国交趾太守士燮。蜀汉政府又任命张裔为新的益州郡太守,岂料被雍闿反戈一击,竟成为阶下之囚,被捆绑着送往吴都。

面对叛军的嚣张气焰,蜀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反击之力,只得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封锁边界,撄城固守。雍闿指使同乡孟获煽动各地蛮夷造反,在孟获的鼓动下,纷纷扯起叛乱的旗帜。除此之外,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夷王高定等人也见风使舵,起兵响应雍闿。

这一切叛乱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备伐吴失利,蜀国的精锐尽失,根本无法控制。如果没有伐吴,南方的叛乱即便发生,也会被迅速镇压的。

8

关羽被杀,如果刘备听了诸葛亮的劝,不去讨伐孙权,那么后面的夷陵之战就不会发生,夷陵之战不会发生,刘备就不会死,刘备集团的力量就会壮大。

只要刘备还活着,就有可能有翻盘的机会,毕竟刘备本就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做强做大,做到有自己地盘的。

那时候天下的局势是,江东地区孙权已经夺了荆州之地,可谓是势力如日中天。北方的曹魏政权,虽说曹操已经死了,曹丕继了位,但是,这股力量依然不能小觑,毕竟曹魏这里的人才,才是最多的。

面对这种局势,刘备要怎么做才能够扩大自己的地盘呢?

肯定是打仗了,坐着是得不到天下的。

刘备可以延缓一段时间,再去顺江而下攻打孙权。延缓时间再去攻打东吴,刘备能赢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那时候士兵得到了休息,同时对手东吴也被麻痹了。

这时候刘备再去偷袭杀到荆州,不至于收不回荆州之地,哪怕是三四个郡。

再说了孙权对刘备也是有亏欠的,毕竟他不但夺了刘备的荆州之地,而且还把刘备最爱的大将关羽给杀害了。

孙权明白刘备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若是刘备坚持打仗不依不饶,孙权肯定也会有所妥协的,或者是死拼到底的。

最后只要刘备能占有蜀国以及荆州的三四个郡,那么刘备无论是伐江东,还是伐曹魏,他都将占据主要优势。

诸葛亮在出隆重之前,和刘备的一场对话,他就是建议刘备占据蜀地和荆州,然后从这两个地方,同时发兵,吞并天下。

可惜是天公不作美,没想到,战斗力爆表的关羽竟然被人杀了,荆州这么重要的战略基地,也就丢了。

荆州一丢,标致着刘备想统一天下的野心提前终结了。

但是,也不要忘记战争从来都是无常的,只要有对的人存在,就很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刘备若是没有死,他去北伐的话,肯定会比诸葛亮成功的可能性大很多。

刘备虽然经常打败仗,但是,他有识人之能,他更有知人之能。在刘备的统领下,蜀国的地盘肯定会越来越大的。

但是,靠仅靠刘备一己之力,是很难吞并天下的。刘备的存在,可以延缓蜀国被吞并的时间,这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历史过去了就已经定型了。毕竟假设的历史都是不对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发生过,都是一种推断而已,你说呢?

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讨论,毕竟全部都是假设?

9

刘备在关羽被孙吴擒杀后起兵伐吴,战略上是正确的。其一:失荆州损关羽,吴蜀联盟已彻底决裂,脸已撕破,破镜难圆。纵刘备不追究,一心北伐曹魏,孙吴一定会掣肘。不会让刘备成功的,孙吴不会让你刘备强大了灭了曹魏再来吞并自己。周瑜死后孙权无意争天下,只想稳占一方。

其二刘备汉中之战领略了曹魏的强大,深知仅川蜀之力且单线北伐难以撼动曹魏,蜀道之难难以想象。争汉中自己的损失也超出了预算。且争得的汉中是空州。兵员得不到补充。

其三刘备单线出祁山北伐难道就不会遇到曹魏方面的曹逊、夏侯逊、或司马逊?!

综合三大点,敝认为刘备选择以报仇方式夺回荆州,打击相对较弱的东吴甚至荡平它。岂不更有利与曹魏争天下?荆州在关羽手上未被魏归化,民众思汉情节应是较浓,被吴夺走时间尚不长,也未被吴归化。所以说刘备在荆州还是很有群众基础。且刘备已自称汉帝,孙吴还暂时是汉一诸侯。汉帝御驾亲征不臣,道义是站的住脚的。并举哀兵出征,胜算也大。曹魏曹丕登基不久,内政不稳,更兼赤壁之仇未报,坐壁观战是必然的。这一点从水猇亭之败之前曹丕未对吴蜀两家均未因兵可以证实。诸葛亮应是未给劝阻。

最后说刘备不伐吴而北伐,同样没有成功的可能。孙吴一定会给其上眼药。

10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之时,吕蒙白衣渡江,傅士仁和糜芳投降了东吴,因此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兵败被杀。荆州也因此丢失。消息传到了益州之时,整个刘备集团分成了两种意见,一个是刘备主张的讨伐孙权。另一个是诸葛亮主张的放弃仇恨讨伐曹魏。



这两种意见在综合情况下刘备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讨伐东吴。结果大家都知道发生了夷陵兵败,蜀汉国力基本上损失殆尽,因此蜀汉终其一世只能保有益州,没有了后续的发展。

那么如果刘备不讨伐孙权,那么结果又是什么样的呢?

结果也是不容乐观,蜀汉迟早灭亡,根本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大家先别激动,先看一张图。

红色线条内为关羽尚存时蜀国实际控制范围,当关羽被杀后,荆州三郡失去,此时的刘备只拥有成都和汉中郡。如果放弃讨伐东吴,也就等于放弃了荆州。如此就形成了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况,事实也证明纵使孔明也无法逾越秦岭而得关中和天下。



况且在汉中之战时,刘备虽然夺取汉中,但是相比之下,他和曹操的损失不相上下。得到的汉中也是一座空城,整个区域内也是无以为继。兵员粮草根本没有办法补充,再去讨伐曹魏也是徒劳无功。

再说很多人认为刘备不讨伐孙权,孙权就会感恩戴德与刘备永结盟好,然后共同讨伐曹魏,把曹魏吃掉,然后他们二人在角逐天下。这个假设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孙权不是三岁孩童,不可能对刘备心存感激。三国的存在就是因为互相提防。所以三个势力之间不可能会某有一势力独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余下的两个势力自然会联合求存。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刘备讨伐东吴是一个想要打破三分的正确决定,如果不讨伐东吴夺回荆州,刘备就没有办法进取天下了。况且如果不讨伐孙权,刘备的手下又该如何看待刘备,是一个不顾兄弟的无情之人,还是一个畏首畏尾的懦弱之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