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卫,是唐朝“府兵制”的一个领导机构。
府兵制,在北周时期出现雏形;隋文帝时又进一步扩充为“十二府”;后来隋炀帝杨广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又改四府为四卫,共称为“十六卫”。
府兵制,即在天下各州县设立军府——折冲府,折冲府设立“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两个正副都尉。然后在当地州县选拔出年龄大于20岁小于60岁的男性农民进行军事训练,而这些农民,平时在家生产,闲时军事训练,战时为兵,称之为“府兵”。
(唐朝军队)
在折冲府之上,又设立了“卫”,然后“以卫统府”,各“卫”的大将军皆由皇帝近臣遥领。因此,皇帝通过控制各卫的大将军,以“卫——折冲府——府兵”这套制度,也就能达到了“居中御外”的目的。
在权力分制中,折冲府只能拥有对府兵户籍的管理权和府兵的军事训练权;而统领这些府兵的“卫”,只能拥有对府兵的军事行政权;等到想对外用兵时,唐王朝才会建立起相关的“行军大总管”或者“行军大元帅”,授于军事指挥权。
如此一来,“军事训练权”、“军事行政权”、“军事指挥权”被拆解开来,也就避免了“兵为将有”的弊端,也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相对于宋朝那一套“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垃圾制度来说,这一套是要高明得多!
(帝居长安,居中御外)
府兵制的建立,为唐朝培养出了超级庞大的“预备役部队”,这为唐初时北讨突厥、东灭高句丽、远控西域等对外军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唐高宗所设定的十六卫中,其中的左右骁卫、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这十二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对外作征伐之用,因此又称为“外军”。办公地点设立在长安皇城之南,因此也称为“南衙府兵”。而另外的左右监门卫,掌管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是皇帝的仪仗部队。这四卫不统领府兵,保卫的是长安皇城,重点是保护皇城以南的“内庭”,对内执行安全防卫。
(唐朝禁卫军组成部分)
十六卫,可以叫做“南衙府兵”,也可以叫“卫军”。卫军是唐朝“禁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禁军,指的是天子禁军,这一点要区分开来。
天子有六军,这是古制。在《周礼·夏官·序官》中有言:凡制军,万又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唐朝的天子六军,即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天子六军,不统领府兵,皆是招募天下勇武之士充当,保卫皇城之北,因此又称为“北衙禁军”,与“南衙府兵”相对应,相互交差制衡。到了唐肃宗时期,府兵没落,天子禁军又扩充了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
如果要讨论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对外武功最盛,那就莫过于唐高宗了。
(唐高宗剧照)
唐高宗在位期间,东灭百济、高勾丽,北讨突厥,远征西域,文治武功要高于唐太宗、唐玄宗两朝,并且也是名将辈出。
大将苏定方,有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之功,公元660年升任为左武卫大将军(十六卫大将军皆是正三品官)。死后追赠左骁卫大将军。
大将裴行俭,精通阳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用兵也是非常厉害。唐高宗曾经叹道,“裴行俭可谓是集文韬武略于一身了,因此要同时授予文臣、武将两种官职”。因此,公元679年,裴行俭升任礼部尚书,并且兼任检校右卫大将军。
大将薛仁贵受裴行俭提拔,留有“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的美名。公元668年,因灭亡高句丽有功,受封右威卫大将军。死后又被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
(薛仁贵剧照)
大将契苾何力,铁勒族出身,公元648年(太宗贞观年间),为左骁卫大将军;公元667年,因灭高句丽之功,又加号镇军大将军(从二品),死后被追封为辅国大将军(正二品)。
大将程务挺,受裴行俭提拔,公元680年因击破西突厥之功,升左骁卫大将军;684年,出任左武卫大将军。
十六卫大将军,当然还会有很多人,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但花无千日好,随着皇亲贵戚、世家豪门大量的土地兼并,也导致了唐朝“均田制”的崩溃,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府兵制也随即崩溃。
(均田制)
最初,这些府兵都是选自经济比较宽裕的家庭,也只有这些家庭,才能供养得起一个成年男子专心从事军事训练。因此,朝廷都会免去府兵家庭大部份的赋税和劳役,另外还要奖赏可耕种的土地。
等到打仗的时候,这些府兵自备武器和一些供给,然后国家提供精良铠甲,因此就能快速成军,并且形成战斗力,这些都跟当时国策有关的。所以我们看到唐朝的一些穷苦家庭,动不动的还能拿出一根长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这些,都随着“均田制”和中央财政的崩溃而烟消云散了。安史乱起之后,唐王朝搞起“拉壮丁”的这些场景也被诗圣杜甫写进了“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大唐万邦来朝的时候,可谓是气象万千,而贩夫走卒们,无不自信昂然!不想,仅百年之间,就沦落到如此哀伤惨淡的地步,真是让人唏嘘!而“府兵制”没落之后,后来的“十六卫大将军”也就变成毫无意义的“虚衔”!
文——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