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知县”与“县令”一字之差,在待遇上差多少?折合人民币多少钱?

“知县”与“县令”一字之差,在待遇上差多少?折合人民币多少钱?

2020-11-08 18:01阅读(60)

“知县”与“县令”一字之差,在待遇上差多少?折合人民币多少钱?知县与县令一字之差,待遇方面差多少钱?: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制

1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制度方面,他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于是自秦开始,县便成为了中国基础的行政单位。郡县制对比之前的分封制,极大地有利于君主的控制。

即便是国家疆域辽阔,但统治者通过直接管理各县郡的长官,便可以达到控制全部疆土的目的。其实,县并不是从秦朝之后出现的,而是在秦朝之后被广泛应用的。

早在春秋时期,当时实施的是分封制,最初分封的时候,诸侯国分到的都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地域,而天子手中还握有大量的“自留地”,天子派去管理的人员,便是一县之长的雏形。

诸侯通过互相攻伐,众多小国被覆灭,土地自然也被大的诸侯国霸占,他们自然也需要派人员前去管理,这些奉命前去管理地方的官员,便被称作“县令”。随着土地的增多,国君直接管理县令有一定的难度,便增设了郡,县令成为了郡守的下级官员。

秦汉时期郡县制得到充分的发展,地域的划分从来也不是平均的,受限于各种因素,便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均称之为县,但有大县有小县,大县的长官自然在俸禄与待遇方面区别于小县的长官,不然公平从何说起。

于是在秦汉时期,便在称呼方面作出了区分。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其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长官,称之为“县长”。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一段乱世,三国时期以后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1千户以上的县的长官便被称作县令。

乱世之中,受苦的总是底层的百姓,工作最难干的,也当属这些基层官员。远的不说,就说近现代历史上,民国时期的这些县长吧,他们的工作便相当难做。首先要应对的便是上层统治者频繁的更迭,迎合不同长官的喜好。

一个县长的使命,那便是保一方百姓的平安,境内的土匪与流寇,不能全部清剿,也不能不剿。清剿力度大了,那些土匪与流寇多是亡命之徒,组团杀害县长的事情并不稀罕。但若是不作为,上层统治者那边也不好交差。


当年汉高祖刘邦时期,起义的标志不就是诛杀县里的最高长官。尤其可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县长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乱世之中,县长被杀,自然就要有人顶上去,一般是由县丞顶替,为了区分正式的县长,便出现了“知县”这一名词,顾名思义,也就是知晓本县事务,有点代理县长的意思。

县作为统治阶级的最小单元,统治者自然也不会放心随便一个人便可以代理执掌一县的事务,长久以往,必然会被架空,动摇统治根基。于是朝廷便选拔京官外派到地方,担任地方的“知县”。知县代表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在军权与行政权方面自然要比之前的县令或者县长大一些。

下面来到了本文的重点内容了,是不是权利大,责任重的知县要赚得多呢?其实并不是这样,县令毕竟作为土著的一县的行政长官,属于正五品的官衔,而知县虽然是京官,但其却属于正七品的官阶。

在待遇方面,两者相差多少,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多少钱?

县令的俸禄大约在600石粮食到1000石之间,根据管辖领域的大小有所区分。古代的一石米约合现在的118.4斤,按照现在的大米价格2.5元/500g来算,县令的工资待遇折合:600×118.4×2.5=177600元到296000元之间。也就是一名古代的县令大约年薪在17.8万-30万之间,还不算其他方面的福利待遇,哪怕是放到现在来说,也算的上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而知县的待遇,仅仅是300石头左右,折算成人民币也只有9万左右,这对于一名京官来说,着实是寒酸了点。但考虑到其中的权力以及在地方的影响力,想必他们也饿不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