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行政区划变更带来的争论,朱熹不止是安徽和江西在争,还有福建参与,是三个省份在争这个名人。朱熹的祖籍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在南剑州尤溪(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婺源又在1934年划给江西,这样造成的三省争一人。

我来梳理一下这个行政区划变更的往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徽州府,这个地名在中国出现,始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1934年由于当时“剿共”的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婺源县隶属于徽州府的时间为815年,隶属于江西省时间为70年。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江西建省都比婺源隶属于徽州的时间短。省,这个行政区划元朝才有。江西省出现在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期间还与福建省有过重叠和交叉,那时候的江西省管辖地区比现在大,包括江西、一部分湖南、一大部分广东;安徽省在康熙六年(1667)年才有,此前安徽地区先后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南直隶、江南省。

中国历史上,一个县先后划归不同的省,不止婺源这一例。但是,像婺源这样因为江西、安徽不同省份的认同问题,而出现强烈民众呼声的却绝无仅有。

1934年,婺源划归江西省所辖的消息传出后,在徽州尤其是婺源县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徽州人尤其是婺源人似乎很难接受这种文化传统上的分割,婺源当地的民众与乡绅、民间社团,在外的婺源籍人士纷纷以上书、游行、散发传单、抗议等各种形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长达十数年的“婺人返皖”运动,也由此拉开大幕。要求回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习俗悬殊”,二是“经济差异”,三是“文化偏离”。

划归后不久,正好是中秋节,一些婺源人气急之下,竟在地方特产江湾月饼上,公开压有“返徽”字样,以表示自己的不满。抗战爆发之后,婺源的“回皖运动”势头减弱,当时全民抗战,对这一件“小事”,国民政府无暇顾及;当地的民众也以大局为重,不再提及。

抗战胜利之后,“婺人返皖”的呼者再度高涨,很多当地人纷纷上书请愿,同时以游行示威等方式,要求回归安徽徽州。徽州各县市对于婺源的行动,也有大规模的声援。1946年1月,婺源县参议会成立,“婺人返皖”呼声再度高涨。“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其中有极端者, 以“头可断,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的口号来表明决心。婺源当地人在推出的“婺人返皖”宣言中,甚至模仿孙中山《国父遗嘱》,口气十分强硬:“我安徽省徽州婺源县,向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程朱之阙里,中华之奥区。今日沦入赣人之手,实我皖人之第一大省耻。为今之计,必当唤起民众,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外省人,驱逐老表,恢复河山。 ”等等。

1947年8月16日,国民政府作出决定,将婺源重新划归安徽,隶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消息公布之时,婺源乃至徽州人奔走相告,击掌相庆。 《休宁县志》记载了当时徽州人内心深处的喜悦,海阳、屯溪街头鞭炮齐鸣,人头攒动,万人空巷。

而1949年,婺源又划给了江西。至今人们在习惯上,仍称之为徽州婺源。

像朱熹这样,去世之后籍贯发生变更的古人,近人甚至今人非常多。有的已经不是中国境内不同省份的问题了,是中国和外国、不同的外国的问题了。比如

1.释迦牟尼佛诞生在蓝毗尼,举世闻名。人们都知道佛教是古代印度的文化,但是现在蓝毗尼属于尼泊尔,没听说“佛祖是尼泊尔人还是印度人”这样的争论。

2.清代的外蒙古扎萨克亲王那彦图,是怡亲王载垣的外孙,庆亲王奕劻的女婿,历任清廷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八旗都统、上驷院大臣等。其王府在北京东城区,家族墓地在北京北三环,进入民国后还在政府担任过职务。那彦图是北京人还是蒙古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在遇到这类的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是“从古”的原则。朱熹,徽州婺源人,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的,或者婺源后加个括号注明:今属江西。至于出生地,不能与籍贯完全等同,只能说与这个地方有联系,诗仙李白出生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他仍然是中国人。如果出生在哪里就算哪里的人,那在公海的轮船上生孩子怎么办?所以,对于朱熹这个名人,福建不要参与了,出局吧!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行政区划变更带来的争论,朱熹不止是安徽和江西在争,还有福建参与,是三个省份在争这个名人。朱熹的祖籍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在南剑州尤溪(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婺源又在1934年划给江西,这样造成的三省争一人。

徽州府,这个地名在中国出现,始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1934年由于当时“剿共”的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1947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婺源县隶属于徽州府的时间为815年,隶属于江西省时间为70年。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江西建省都比婺源隶属于徽州的时间短。省,这个行政区划元朝才有。江西省出现在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期间还与福建省有过重叠和交叉,那时候的江西省管辖地区比现在大,包括江西、一部分湖南、一大部分广东;安徽省在康熙六年(1667)年才有,此前安徽地区先后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南直隶、江南省。

中国历史上,一个县先后划归不同的省,不止婺源这一例。但是,像婺源这样因为江西、安徽不同省份的认同问题,而出现强烈民众呼声的却绝无仅有。

1934年,婺源划归江西省所辖的消息传出后,在徽州尤其是婺源县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徽州人尤其是婺源人似乎很难接受这种文化传统上的分割,婺源当地的民众与乡绅、民间社团,在外的婺源籍人士纷纷以上书、游行、散发传单、**等各种形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长达十数年的“婺人返皖”运动,也由此拉开大幕。要求回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习俗悬殊”,二是“经济差异”,三是“文化偏离”。

3


应该说是江西人。

4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籍贯”,现在一说到籍贯很多人自然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出生地或者户口的所在地,其实这不是完全正确的。古人是很重视自己的籍贯的,即使是自己的父、祖当了大官,居住在京城里面,但是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

可见籍贯就是说明自己是哪里人了,所以籍贯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一般说你是“xxx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上海人”,指的就是籍贯地是上海,是上海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上海。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讲讲朱熹老夫子到底属于哪里人?

大多人都是知道朱熹的祖籍为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而如今徽州府的婺源县又从安徽被划分到了江西,自然就对朱熹是哪里人会掐架——安徽人?江西人?福建人?

(一)首先可以说朱熹夫子不算是福建人。

说是福建人的理由就是朱熹“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福建境内也有很多他的历史遗迹。这些只能说明朱熹的一生足迹比较多的留在了出生地而已,因为传统中国对籍贯的理解是依据祖籍来定的而不是根据出生地原则。朱熹夫子对语言的研究在《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八云:“闽浙声音尤不正”。可见朱熹说的并不是闽语言,从语言的认同上可见他也并非是闽人。

朱熹长于福建的原因也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朱松被派到福建为官,举家迁往。其母就在福建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生下了朱熹,如果依据出生地为哪里人的话,那么司徒雷登(生于杭州)就是中国人了。

(二)其次可以肯定得是朱熹是徽州人。

朱氏的始祖朱师古因躲避黄巢战乱,举家从苏州洗马桥迁徙篁墩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可见朱熹老祖宗迁自江苏,所以朱熹也曾自称“吴徽朱熹”。

朱师古的次子朱瑰,于天佑三年(905年)前后受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镇戍婺源,为新县制置(改旧县为清化镇),巡辖婺源、德兴、浮梁、祁门四县;其后裔繁衍于婺源一带,朱瑰被尊称为"茶院府君",也就是婺源朱氏的谱祖。到了朱瑰的八世孙朱松这一代,朱松被派到福建为官,举家迁往。朱老夫子也就出生在了福建,后来朱熹的后裔就以朱松为入闽始祖,朱熹别号紫阳,故其嫡系苗裔采用"紫阳"为堂号。(明代万历年间的木刻孤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朱熹家谱))。

这就是朱熹家族的迁徙,朱熹之父朱松曾在老家的新安郡学——紫阳书院求学,朱熹从小也就耳濡目染,时刻不忘自己是新安人,所以在他的文书中还是以“新安朱熹”自称,可见朱熹自己就很明确了自己是新安人,他还曾三次回徽州省亲、扫墓、讲学,每次都逗留数月之久。足见对家乡的思念,在婺源的古树中最有名的是被称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和朱熹亲手栽植的巨杉。

(三)朱熹是安徽人还是江西人?

婺源被划入江西不过69年(1949年被划入),它是古徽州的六县之一,徽州是在宋徽宗平宣和三年(1121年)平定方腊起义后改歙(shè)州而来,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长达790年的徽州作为行政区划名退出了历史舞蹈。

徽州府自设置以来,所辖的6县一直不变,包括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由于长期的不变动,也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徽州文化,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不过现如今徽州曾经所辖的6县却被分到了两省三市中去了,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归属黄山市,绩溪划分到了安徽宣城市,而婺源县却划到了江西省上饶市。

下面来讲讲婺源是如何被划入到江西的,其实婺源曾两度划归江西,中间曾短暂的又回归安徽。

1934年,蒋介石出于对军事的需求,第一次将婺源划归江西省管辖。此消息传出,简直是炸开了锅,从婺源县到徽州府再到安徽省,一片反对之声。徽州六县的商人、乡绅还成立了徽属六邑旅省同乡会反对归属江西,很多婺源人难以接受与徽州文化传统的分割,纷纷以上书、游行、散发传单、抗议等各种形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长达十数年的“婺人返皖”运动,也由此拉开大幕。

他们要求回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习俗悬殊”、“经济差异”和“文化偏离”三个方面。但是蒋介石却铁了心,对于这些理由他一一驳斥,有人拿朱熹来压他,他反驳说“查朱子为吾国理学名儒,教泽所被,广而且远”,无论隶属何省,均可景仰师承;你们说婺源放在安徽,你们可奉祠朱子,难道婺源划到江西,就禁止皖人奉祠朱子了?”最终抵不过他的强硬手段婺源划归江西。

行政上虽归属了江西,但是在文化上却认同感不强。据说一些婺源人气急之下,竟在地方特产江湾月饼上,公开压有“返徽”字样,以表示自己的不满。改隶后一年后的1935年9月12日,《徽声日报》刊发《婺各界为“九·四”纪念告旅外同乡书》,称婺源划赣后政治状况均较隶皖时“窳yǔ败不堪”。“九·四”婺源改隶江西之日,实“婺民一页痛史也”。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一致对外,婺源的“回皖运动”势头减弱。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婺源县参议会成立,“婺人返皖”呼声再度高涨,甚至连婺源澄坑小学的学生要求回皖。

据《胡适口述自传》中记载,一些极端者打喊出:“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的口号,有些人甚至以“头可断,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的口号来表明决心。安徽有位宋专员到江西婺源视察,经过浙岭时,婺源人将“吴楚分源”碑(为皖赣分界界碑,原碑现藏婺源县博物馆)南北调了个方向,面对婺源的部分被改写成“回皖去”。

可见当时人们文化认同感的强烈,他们甚至还模仿孙中山《国父遗嘱》写了一篇“婺人返皖”宣言——

“我安徽省徽州婺源县,向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程朱之阙里,中华之奥区。今日沦入赣人之手,实我皖人之第一大省耻。为今之计,必当唤起民众,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外省人,驱逐老表,恢复河山。”

“婺人返皖”高涨情绪前后持续了一年多。 1946年12月底,南京国民大会期间,徽州同乡会通过胡适(安徽绩溪人),将“婺人返皖”请愿书呈内政部长张厉生代交蒋介石。最后国民政府迫于压力和激烈的民情,1947年8月16日,将婺源重新划归安徽,隶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

消息公布之时,婺源乃至徽州人奔走相告,击掌相庆。《休宁县志》记载了当时徽州人内心深处的喜悦,海阳、屯溪街头鞭炮齐鸣,人头攒动,万人空巷。据说,原先该县买食江西盐是2角7分,婺源回皖后,一下子就变成了1角9分,所以老百姓兴高采烈,认为还真是回皖好啊!

1949年,婺源解放,由于军事的需求,婺源再次划归江西,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其实直到现在婺源仍习惯被叫做徽州婺源,2014年9月26日,央视新闻发布的一则图文微博,还错把婺源搬到了安徽。

看到这里其实文化才是最大的认同感,婺源虽然已经归属到了江西,但是徽州文化却依旧显现在婺源的各个角落,徽州文化造就了婺源,婺源是徽州文化的结晶,如果朱熹在世他依旧还会说自己是徽州人、新安人的。

(四)结语

其实江苏、安徽、江西和福建这些行政区划是在清朝时候才完整形成的。在朱熹老夫子那个时代,中国大地并没有省的建制,即便是朱熹老夫子在世,他自己也说不清归属哪个省。

所以如果有人问朱熹是哪里人?我们可以回答的是中国人、徽州人!我们要争的不是名人,而是要继承先贤的学问,将文化发扬光大,凝聚在一起的是文化而不是纷争。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5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1]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2]

本名

朱熹

别称

朱子、朱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

字号

字元晦,一字仲晦

号晦庵

所处时代

宋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出生时间

1130年9月15日

去世时间

1200年4月23日

主要作品

《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

主要成就

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

学派

儒家理学之考亭学派

谥号

封爵

徽国公

主要成就 听语音

理学思想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武夷书院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3],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理气论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4]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理是事物的规律。[5]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6]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二程遗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7]

朱子语类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8]。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只把精力花在草木、器用的研究上,那就如象散兵游勇那样,回不到老家。他说:“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文集》)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9]

人性二元论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语类》)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10]。“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他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朱熹 题赠门人彦忠彦孝诗册 册页

科学思想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11]”“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12]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朱熹对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名著《梦溪笔谈》钻研尤深,使得《梦溪笔谈》成为其科学思想的来源之一。朱熹著有《参同契考异》,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如从对高山螺蚌壳的考察去研究地球的变化等,如月用胶泥制作过立体地图。朱熹学生黄斡在《朱先生行状》中称朱熹“至若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渊微。”朱熹67岁时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从小就关心天文问题,甚至思想得几乎成病,至老都在思量天地壁后是何物。这都说明,他把理学推向鼎盛时期,使儒学的哲学化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作基础的。

朱熹重视观察实证:“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13]提出要更好地研究历法,需要有好的观测仪器进行观察、检验。朱熹曾详细地描述了自己设想的一种可以使人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假天仪”。他设想设计一个球体类似天球,球体内部标上星辰位置,人进入球体内部,随着球体的转动人可以随之观察星辰。“极星出地之度,赵君云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却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说尤可疑,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却是天地之中也耶?”[14]朱熹用浑仪观测过北极星的位置与地面所构成的夹角,并试图通过比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及其与地中岳台的关系以证明大地的运动,表明了他通过对照比较各地不同的观测数据而进行怀疑思考的科学精神。

据乐爱国先生的研究,朱熹的《北辰辨》是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尧典》注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除此之外,朱熹对地质学化石、否认神创论、宇宙起源、地心说、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潮汐、雪花六角晶体形状、雨虹等的形成、地理对气候的影响、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诊脉、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布局及具体的生产技术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重建书院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朱熹在世之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朱熹 (款) 行书手卷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的时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原址在江西星子县境内庐山五老峰东南。此处曾经是唐代名士李渤隐居讲学之处,当年李渤喜养白鹿,因此得名。南唐开始在此建立学舍,号为庐山国学,宋时又在此建立书院。十月,派人访查白鹿洞旧址,并拨款重建了书院,又遍搜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购置日产以供办学之用。书院得到朝廷的认可,教学活动由朱熹亲自主持

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旧址在长沙岳麓山,原为宋朝初期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也是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他还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师,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15]。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期间,对书院的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所书院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是一处著名的高等学府。[9]

文学成就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其词结有《晦庵词》。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书法成就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朱熹《蓬户手卷》真迹,国外私人藏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为主,大字墨迹很少。

人物评价 听语音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16]

共4张

朱子画像

朱熹学生黄囗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9]

凤凰网(《理学大师:朱熹》):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9]

宋人黄震《黄氏日抄》云:晦庵为《集注》,复祖诂训,先明字义,使本文坦然易知,而后……发其指要。[17]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18]。

清人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英国现代生物学家李约瑟:①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一精心表达的自然体系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宋代哲学家所研究的概念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②至少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这一点是不可能有疑问的。③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19]

个人著作 听语音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20]

史籍记载 听语音

《宋史·道学·朱熹传》[21]

轶事典故 听语音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9]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22]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9]

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9]

朱张会讲

张栻,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栻的陪同下游南岳衡山。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栻就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与张栻分手后,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23]

共3张

朱熹塑像

朱熹和郑樵

南宋朱熹年轻时,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路经莆田时,于夹漈草堂见到了郑樵。年过五旬的郑樵对他以礼相待。席间,桌上只有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僮看到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请郑樵过目指正。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郑樵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像被清风吹醉一般。等到风过去后,他才慢慢地转过身子,把手稿还给了朱熹。两人促膝而谈,一连谈了三天三夜、朱熹十分高兴,特地写了一幅对联表示感谢。联句是: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

朱熹离开草堂后,步行到前次下马的地方上马。他的书僮不满地说:“这个老头子算什么贤人?他对相公太无礼了。无酒无肴,只有一碟姜一碟盐,亏他做得出来。”朱熹说:“那盐不是海里才有的吗?那姜不是山里才有的吗?尽山尽海,是行大礼啊!”

书僮:“相公的手稿,他连看都不看……”朱熹:“你没看到吗?我送他手稿时,他特地燃起一炷香,这是很尊重我啊;风吹开稿页那阵子,他把稿子看完了。他跟我谈了不少好意见,还能把手稿里的原句背出来,令人钦佩。”书僮:“相公老远跑来见他。可今天离开时,他送都不送一程。”

朱熹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前面草丛里突然哗啦一声,一只五色雉鸟从头顶飞过。两人不由得回过头来,却见郑樵还站在远处的草堂门口前,保持原先送客的姿态,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笑着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追索其诗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个江湖郎中来为他治疗。针灸以后,老夫子感到腿脚轻便了不少。朱十分高兴,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动,想不到针灸还真有神奇之功。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难道就是从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书的诗章,就离去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里去了。朱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去招摇撞骗,误了别人的治疗。”[24]

后世纪念 听语音

江西省上饶朱熹纪念馆

江西上饶朱熹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山景区的文公山朱子文化园内,占地面积300平方米。[25]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殿前大门两侧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这副楹联悬于大门显得端庄典雅,醒目点题。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

共7张

朱熹墓所在地-建阳黄坑

福建武夷山朱熹纪念馆

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位于武夷宫古街。为仿宋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5米,占地约875平方米,由前厅、两廊、庭院、展厅等组成。前厅正门上,高悬“朱熹纪念馆”横匾,5个大字庄重而苍劲有力。殿前大门两侧悬挂3幅抱柱联,一幅是赵朴初撰并书,联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幅为清康熙御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还有一幅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并书:“致广大而尽精微,网罗历代;尊德性而道学问,体用兼赅。”大门两侧围墙上各镶嵌10块碑刻,为朱熹手书《潭州城南二十景》诗,是朱熹访问张栻于长沙岳麓书院唱和的诗作。[26]

讲学遗址

仙游枫亭文昌阁前身为会心书院,始建于隋代,初为庵堂。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并亲书“敬义堂”为匾。明嘉靖四年(1525年)更名“会心书院”,后几经兴废,1996年在遗址复建文昌阁。

6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名词"婺源隶赣",说白了就是朱熹的老家婺源在历史上曾经两次由安徽划给江西的事件。


说实话,第一次知道婺源还是在图书馆的一本期刊上看到的,因为是朱熹的家乡我就记住了它。在民国时,常凯申为了"剿匪",出于地理板块统一的考虑把婺源划给了江西。 常凯申的理由(引)1:政治。査婺源设治,始自唐玄宗时代,隶属江南道之歙州。宋代以该县山南诸水,皆流入江西,曾议改属赣省,依茅岭新岭为界。今察其地势,大部份突入江西境内。为浮梁、乐平、德兴三县所环抱,于皖省甚觉畸零,一切政务设施、均感不便。如不予以改隶,则格于现状,不能恢张政治力量。 2军事。现值剿匪工作特别紧张之际。肃淸零匪,实为富务之急。婺源与浮梁、乐平、德兴三县地域,犬牙相错。因分隶两省之故,对于肃淸零匪之一切必要措施,如团队之防堵,以及围剿计划等等,甚形隔阂,实予赤匪以窜扰茍延之机会。一经改隶,则事权属于一省,责任既专,指挥尤便,扑灭残匪,计日可期。

3公路。婺白、婺德两路,一由婺源经德兴之九都至白沙关,一由婺源至德兴之屯潭。此两路关系剿匪军事及地方交通,至为密切。若不将婺源划归赣辖,则两路分属两省,运输管理,均觉不易统筹。值此匪患未靖之秋,断不容稍涉松懈、致误时机。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婺源的地理板块和江西是一体的,为了整合行政资源,发挥最好的作用,就把婺源划给了江西。


第二次婺源隶赣是在1949年,同样出于军事考虑,但与之前的形势相比,封锁与被封锁双方却是掉了个个,可见生活习惯与政治军事的矛盾有多大!


中国的行政区划历来有两种: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几代中央政府出于国家的整体利益随时做出变更。犬牙交错以汉中为例,汉中本属四川盆地却被划给了陕西


山川形便则以唐朝初期(唐朝10道)和美国为例,即是以自然河流和山川为分界线

美国行政区划图传不上了,呵呵??。


我认为,朱熹是安徽人是无疑的,难道说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镇就说他是哈萨克斯人么?

7

谢谢邀请,朱嘉是:安徽人。

8

首先他是宋朝时候的人,确切的说是南宋时期,在中国古代户籍管理没有现在那么严,现在的户籍是把人困在某一地域,当然越来越松了,但是古代国家是不限制人身自由的,朱熹祖籍是安徽婺源,那试问朱熹自己会说婺源话吗?死后强调要埋葬故里吗?朱熹去婺源那个时期婺源人认可他作为同乡吗?很明显不会,也没有记载,但可以明确的是朱熹生在福建,会说福建话尤其是我老家闽北话,大半辈子都在福建尤其是闽北,最后连死都愿意埋葬在闽北建阳,试问他算安徽人还是更应该是福建人,当然江西就不用争了,只是现在把那块地方划归江西而已,古属安徽就算安徽,更重要的是朱熹的父亲甚至祖父都埋葬在福建,可见朱熹应该是福建人,说实话朱熹如果能复活讲的是闽北话,他碰到福建人绝对认同乡的,方言地区只认方言的,光就这点安徽人就抢不过了,再说论祖籍的话,奶奶的,谁敢跟河南人比祖籍?

9

朱熹不是个好东西,谁稀罕他。安徽不要他,江西也不要他!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简直是禽兽不如!没有谁能遵守!!所以才出了那么多伪君子!!!是他毁了安徽江西。他比孔子还可恶,可谓恶贯满盈!!!

10

朱熹出生于我县即尤溪县,是我县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并不是安徽人和江西人,不过朱熹的祖籍在江西婺源县(今属于江西上饶市)。朱熹诞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于尤溪县)。朱熹死后葬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朱熹只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

但是我强烈强调:

1、朱熹出生于尤溪县。是我县著名人物。我县各大中小学学校均要背诵朱熹生前著作的《朱子家训》。

2、朱熹祖籍在江西省。跟安微省没有任何关系,别把安徽省扯进来。

3、朱熹是闽学派代表。跟其他省没有任何关系。

4、朱熹后半生均在尤溪县度过。

5、各位如果要仰慕朱熹,可以来我县(尤溪县)的朱子文化苑。在苑内有朱熹像,你们可以祭拜!

前几天我县举行庆祝朱熹诞生887周年,来自台湾和朱氏后代到我县共同举办庆典。详情可以到尤溪新闻网观看。

11.8号,台湾前国民党立委邱毅到我县调研朱熹文化园。

我县很厉害吧!我们县电视台可是全国二十强电视台哦!

我们县旅游口号:我家在景区,度假来尤溪。在这口号下方有写“朱熹诞生地,尤溪欢迎你”。

这也说明了朱熹是我县的人,并不是安徽人或江西人。只是朱熹的祖籍在江西上饶而已。

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如果不明白请到尤溪县参观!我们县博物馆有详细介绍朱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