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氏因为被废出居瑶华宫,出家为女道士,此后又因瑶华宫起火避居民居家中,这导致孟氏不在皇家名册上,在金人攻入汴梁之后,当时索取宗室妇女是按照皇家名册来点名,孟氏正是因此才得以避免北上的悲苦命运。

古人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氏就是这样的人。孟氏被立为宋哲宗的皇后,是宋哲宗奶奶高太后为他安排的,要知道宋哲宗10岁继位,是一个孩子,当时的高太后垂帘听政,这一垂帘听政就是8年,宋哲宗从8岁到18岁全部是奶奶高太后执政,高太后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派,大力贬低变法派,而宋哲宗的父亲宋神宗则是大力支持变法。高太后的垂帘听政和贬低变法使得宋哲宗对于高太后十分讨厌。而孟氏则是高太后指派给宋哲宗的皇后,可想而知,宋哲宗对于孟氏的态度如何,在高太后执政时期,宋哲宗被控制,但是高太后去世之后,宋哲宗执掌大权,他对于高太后的恨,就变成了对于孟氏的恨,1096年,23岁的孟皇后被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理由被废为庶人,出居瑶华宫,成为一名女道士。在宋哲宗去世之后,孟氏一度被迎回皇宫,但是很快又被赶出皇宫。继续当女道士。

在孟氏51岁的时候,金人第二次南下攻陷开封,向当时的宋钦宗和宋徽宗索取财富,在宋钦宗支付不起巨额的财富时,金人表示宋朝的宗室妇女可以换成金银抵债。就在这样宋钦宗和宋徽宗以及开封府开始把这些宋朝的宗室妇女逮捕抓起来。孟氏又因瑶华宫起火避居民居家中,这导致孟氏不在皇家名册上,从而躲避了抓捕。金人撤退之后,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建立一个傀儡政府。但是张邦昌十分无奈,最后在金人撤退之后,把孟氏迎立回来,册其为“宋太后”。最后传位赵构。

最佳贡献者
2

隆祐皇太后孟氏是个命运多舛却又大有后福之人。靖康之耻时,宋哲宗废后孟氏能够逃脱金人的魔爪,免遭劫掠之难,实为天意:一是好人当有好报,二是为赵宋留下一位扶危定倾的贤太后。

孟氏为北宋洺州(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侯孟元之孙女。1092年,宋英宗皇后宣仁高太后与宋神宗皇后钦圣向太后,在百余佳丽中为孙子、儿子宋哲宗选皇后,二位太后一眼就喜爱上了十六岁的孟氏,遂聘为宋哲宗皇后。孟皇后仁德贤淑,知书达礼,是位贤后。1096年,孟皇后的女儿福庆公主生病,其姐见医药无效,便用道家的符水为公主治病;孟皇后发觉赶紧制止,并告知了宋哲宗。不久,孟皇后的养母燕氏又同尼姑法瑞等人为孟皇后作祷祠,结果被奸人借机诬陷,引起掖庭秘狱,孟皇后因犯“左道”罪而无辜被废黜后位,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1100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同听政,将孟氏召回内宫,号元祐皇后。第二年,向太后病故,孟氏失去庇护,又于1102年二次被废,依然出居瑶华宫。

靖康初年(1126),瑶华宫失火,孟氏遂移居延宁宫;没几天延宁宫又失火,孟氏便搬出皇宫,居住于相国寺前的私邸。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好报,前后脚两把大火改变了孟氏的命运;孟氏因祸得福,躲过了日后的大劫难。金军围攻京师汴梁时,宋钦宗与近臣商议,准备恢复孟氏的皇后身份,尊为元祐太后,可是还没等正式颁下诏书,京师便被金军攻破了,孟氏恢复位号一事随之搁浅。未能来得及恢复位号,使得孟氏又逃过一次生死大劫。

1127年三月,金人扶立了张邦昌伪楚傀儡政权,不久班师北撤。金人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和皇族及后宫凡有位号的嫔妃悉数掳掠回国,孟氏因被废无位号且出居宫外被金人忽略而幸存下来。

伪楚帝张邦昌主动让皇位与宋徽宗九儿子康王赵构。因康王远在济州,他便将孟氏迎居延福宫,先尊为宋太后,后尊元祐皇后,垂帘听政。赵构即位,尊为元祐太后,因避祖讳,改称隆祐太后。

1129年三月,宋将苗傅、刘正彦于杭州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赵构逊位当太上皇,由三岁的皇子魏国公赵尃嗣位,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孟太后临危不乱,稳住苗、刘,巧妙运作,最终促使赵构重登皇位,挽救了初创的赵宋政权。赵构复辟,感念孟太后的扶危定倾的大恩德,尊其为隆祐皇太后。

1131年四月十四日,隆祐皇太后孟氏驾崩,享年五十九岁;谥号昭慈献烈皇太后,后改谥昭慈圣献。

当初,孟氏受册皇后之时,宣仁高太后感叹道:“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高太后确有先见之明,“后皆如所云”;惟“福薄”不算太确,孟氏是先“福薄”而后有大福,既荣身,更安国,可谓福泽社稷,是真正的大福!

3

北宋亡国后,后妃全被金兵劫掠一空,为何她得以幸免?

在汴京被金军攻破的时候,大宋的皇室从上到下都遭到了金兵的洗劫,就连后宫的女人也没能豁免,但是却有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孟氏逃过了这一劫,非常安稳的度过了这一次的劫难,随后他更是被请去垂帘听政,可是为什么在一场灾难中只有孟氏可以免遭此难呢?

虽然孟氏说起来是皇后,但是她的这个皇后却是被废黜过两次的,作为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的孟氏却是一个家境平凡普通,长相也是非常的一般的女子,不过胜在品性方面还算是贤良淑德,于是被太后给看上眼了,于是就进宫做了皇后,但是宋哲宗却是一个比较的好色的男人。一个相貌普通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可以吸引的到皇帝,性子也不讨喜,还比皇上大了三岁,所以自打入宫以后,虽然身居皇后一职,但是一直都是得不到皇帝的宠爱的。

当时的后宫之中还有一个长得非常的漂亮的刘氏,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会一些才艺,所以是深得宋哲宗的喜爱。当然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宠幸,自然也是盯着皇后一位不放的,处处都在想着如何拉孟氏下台。

有一次孟氏的一个女儿患了病,她为了给女儿治好,还带了水符进宫,但是这可是宫中的禁忌。于是就被刘氏给抓到了把柄,刘氏就开始大肆的皇宫中宣扬散播孟氏带符诅咒皇帝,处心害皇帝,宫里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的,宋哲宗很快也听说了,于是皇帝就借此机会废掉了孟氏的皇后一位,将其赶到了汴京街上的破落小院子里。等到宋徽宗继位以后,高太后一党的旧势力又复兴了,于是孟氏就再次被接回到了宫里,但是因为宋徽宗任用的是新党势力,所以孟氏再一次受到牵连被废黜。

于是在皇城被攻陷,金兵大肆搜查皇宫的时候,孟氏因为被废黜多年,一直也没有什么动静,所以躲过了这一劫难。但是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南宋建立以后,群臣又先要让她回去垂帘听政,好以此巩固朝政,但是孟氏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参与这种争斗的人,所以对于权势一点欲望都没有,于是她拒绝了垂帘听政的机会,将权利还了回去。

从一开始的平民再到皇后一位,再经历了多次的大起大落,孟氏的这一生也是真的够坎坷的了,不过也总算是因祸得福,上天也总是很公平的。在经历过了这么多次的权利倾覆,她还是可以保持着最初的那颗初心,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4

很简单。当时她已被边缘化,不在皇宫中。后来,被当桥子抬了出来。


5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中皇帝不能偿还金国提出的巨额赔款,金国要求拿女人去抵债,皇宫女人是点名要来抵债的人选,还有俘虏了两个皇帝后搬迁整个皇室的政策,几乎整个皇宫的女人被劫一空,而元祐太后孟氏是唯一躲过劫难,留在了汴京的皇后。

孟氏能躲过劫难得从她的传奇经历说起:孟氏曾经两次被废,却三次被封为皇后。

第一次被立后:元祐皇后孟氏是由太皇太后高氏立为宋哲宗的皇后。高太后选择了孟氏作为小皇帝哲宗的皇后,孟氏第一次平淡地成为小皇帝的皇后。

第一次被废黜:孟氏被立为皇后一年后高太后去世了。哲宗开始亲政,由于对高太后的不满,欲废高太后称号。由于孟后是高太后立的,哲宗自然也看不上,便将她废黜了。被废黜后的孟氏,被送入瑶华宫当了女道士,皇帝赐给她的称号是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第二次被立后:孟氏在瑶华宫里孤独地度过了四年,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死去,没有留下孩子。权力落到了宋神宗的皇后向太后手中。向太后执政期间,又将孟氏重新立为皇后。

第二次被废黜:一年后(公元1101年)向太后死了,孟后的靠山倒了,宋徽宗对高太后和向太后不满,而两位太后立的孟后又要遭殃了。孟后再次被废黜。又一次回到瑶华宫,加称号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

这次废黜实际是帮助孟氏逃脱劫难。

靖康元年,瑶华宫失火,孟氏搬迁到了延宁宫,延宁宫失火灾,她只好搬到了相国寺前的私人宅子里。汴京城失陷于金军时,孟氏不在宫里,在私人住宅,所以免被要求去抵债或者搬迁到北方的命运。命运的波折让她颠沛流离,同时也帮她躲过金军的劫难。

金军撤离时要求是搬迁整个皇室,六宫有尊号的一个都不能落下。而失去了尊号的孟氏自然不在皇室名单里。加上年纪大了,没有了姿色也不被金军捉了,所以孟氏就成了侥幸留下的人。

第三次被立后:代理皇帝张邦昌为了表示还政赵氏下令册封孟氏为“宋太后”。

孟氏的经历正好验证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是顺风顺水的元祐皇后肯定被金军捉去北方了。而命运多舛的孟氏则奇迹般的躲过了劫难,成为了靖康之耻中唯一得到幸免,留在汴京的皇后。

皇后孟氏

皇后孟氏

靖康之耻被劫持的女人

6

谢谢题主问答诚邀!题主提问的北宋亡国发生在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兵临城下,闰十一月,金军攻人汴京,把城里的财物抢劫一空,又驱赶着徽宗、钦宗和后妃、宫女等几千人撤出汴京,导致北宋王朝就这样灭亡了。北宋这样的灭亡也是整个中华朝代中最令人铭记的而又悲痛的历史教训。

小编觉得一个朝代的兴衰与这个统治集团有极大关系,没有强大军队没有优秀领导者没有广大民众的强有力支持,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经济落后,军事无力,又怎不亡国?而北宋亡国则更是十分悽惨,这一切归究于宋钦宗这个十分昏庸的皇帝,既贪生怕死,又妒贤忌才,打压忠臣良将,所用昏官腐臣又岂不亡国?

大家可以想象当时北宋宫廷内部是多么的混乱,北宋的宋钦宗统治者可以轻松的打败国内任一支农民起义军,却不能打败虎视眈眈的辽国军队,而且辽国真屡屡犯界,宋老儿始终没放在心上,既不派重兵消剿和驻守,又不加强战备准备,积极进行防御,并向全国告示,让大众积极抗做,造成这一切后果,这都是缘因朝廷根本就不把辽国当一回事,以为辽国不堪一击,不就是帮骑匪,不足为俱?面对外来的入侵威胁,已经出现危险状况,宋钦宗皇帝反倒将禁军派到各个容易发生混乱的一些造反不安份地区看守,甚至,帝为了防止底下兵变,北宋一再地贬低军人的社会地位。

最终,这样一个没有强大军队保护的国家怎么能不输给别的国家呢?辽国人曾说:“女真若满万,满万则无敌。”,结果,女真人真的兵满万了,辽就被灭了,但北宋王朝却没有看到这种危险,还天真地以为能象对待大辽和西夏那样用屈辱的岁币就能解决问题,甚至朝廷一些投降派一些汉奸还和女真人结了“海上之盟”,准备一起灭辽?这种如此愚蠢的想法和行动。以至于大宋的灭亡是迟早的事,也是必然的结果。从一开始的北宋朝中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到后来这个朝代更是一步步走向了衰弱,最后导致灭亡,在这个过程中,奸臣当道,皇上软弱腐朽,朝内事务无法真正掌控,加之辽人买通朝中叛徒内奸臣,因此北宋的灭亡根本就不算是一个令人很奇怪的事情了。

那么,这里就有这么一件更让人奇怪?就是上面题主说的当时北宋亡国时,侵略者肯定在朝中京城里大肆扫荡虏劫,所有金银珠宝以及财产,还有后宫妃子宫中美女仆人等一大批人必将被辽国军队兵丁驱赶出并押到辽国,北宋的宋钦宗的皇后却不在里面?

而且当时辽人攻进皇宫,几乎所有人除掉该杀掉外,并一把大火烧毁宫殿,所有人虏劫一空,她却偏偏不在内,这就有些令人奇怪了?因为从宋朝后宫上千宫女嫔妃被金兵抓走,唯此皇后幸免?不得让人发问?其实,并不是皇后不在列,而是这个孟皇后当时正在受难,被皇帝折磨,也是缘于宫内妃子之间争风吃醋,互相争斗,都想得宠,因为飞上树的鸡怎么想变成凤凰?那么就必须得到皇帝的亲宠和爱密。可是,这个孟皇后当时却正在让人算计,被其他妃子宫女背后使计,失去皇帝信赖而被打入冷宫,她人根本不在皇宫内,恰恰这个时期又是辽人犯界并攻进皇城里,因而,得以幸免。

按理受刑磨难也应在宫内城中,却竟因宫中两次大的火灾,偏偏这些火灾失火又是专门安排放置这些不被重用或者说惩罚一些不听话的皇后或犯律界的宫女的地方,这两次火灾烧的也不是地方,单单就在这些地方着火?

起因具体是这样的情况,小编和大家先分析一下北宋时期宫中的建筑结构是怎样的?那时的宋朝房子是比较独特的建朝,开始时就与众不同,也不同于他与其他朝代的历程规范。北宋后发展到时间进入公元1085年的时候,这年宋朝史上的第七位皇帝继位,而这个皇帝非常小,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看,那最多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年龄,即九岁,这个九岁的小皇帝叫赵煦,就是宋哲宗!那么这么小的年龄,哪能领导得了那一帮足以做老爷爷的大臣,还有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总的有一个扶他帮他一下吧?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他的老祖母高滔滔垂帘听政情况,以帮助自己的小孙子管控朝廷大事。

又过了八年,哲宗的祖母就去走了。于是,从九岁的小皇帝亲政如今也有十七岁左右了,便开始自己接管朝政,也没有人帮他了。

不过,在北宋皇哲宗亲自接管朝政的前一年,也就是他老祖母皇太后去世前的一年,召了数百女子入宫进行选妃和定皇后,但是宋哲宗的老祖母就看中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姓孟,当时16岁,跟宋哲宗刚好同岁。宋哲宗的老祖母下了一道懿旨,说"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因此,孟氏就这样被封为了宋哲宗的正式皇后。但是这孟皇后人太过于老实,当然年龄小也是一方面,人老实还不算还又太软弱,不能完全支配皇上,如有武则天一半也就不至于后来接而连三受宫中妃子女人们欺辱和受气了,甚至导致被赶出皇宫,一度仅挂个虚名而不被重用,加上运气又真的不太好。

此事应是在她十九岁那年,也就是她刚刚做了四年的皇后,就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在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根据宋史记载情况看,当时事件起因非常微小,本没事反成事,也只能说明这个孟皇后也是实在让人说,你若生个儿子,那在皇中地位则不用说,过去讲究男尊女卑,何况又是皇后,当然皇帝或者朝廷是希望能生个王子,可偏偏孟皇后和宋哲宗下了一个女儿?又偏偏这个女儿从出生身体就不怎好,还生了一种怪病,吃什么宫中御医药也不管用。于是这孟皇后有一个姐姐,也是怪这孟女人不幸,又偏偏家里出了一个帮倒忙,确切说也是那种釜底抽薪那种人,当然也是无心之举,虽说她属于那种有点迷信的人,但恰恰是这个姐救了孟皇后命,不然破城之日也要被辽人虏劫走。这个姐姐为了妹好,就带着祈福得来的药水来到宫中为妹妹的女儿祈福。

但是在北宋朝期时,这种行为所谓祈祷祝福之样以及拜佛求神又是被宫中禁忌,属于不正之风,此种行为也是归类在巫术之列,最为当时皇帝所厌恶禁止。偏偏孟皇后犯了戒,其实她也是无辜的,也还是缘于她还是太嫩了点,竟不知道宫内这些事情,尤其是皇帝的喜怒哀乐?后来知道这些后,她也吓坏了,便赶紧把姐这个药水收藏起来,但是后来不知怎还是被皇帝哲宗知道了。

虽然当时帝并没在意,也就是一开始宋哲宗没怪罪皇后这个不知之罪,但是却给宋哲宗另一个宠妃失宠之报复心,便以可乘之机到来,而这个皇后也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刘皇后?由于每晚皇帝都有临幸几个要好的宫妃雨云一番,这天轮到她了,在一番折腾后,这个女人便有意将这个事扩大化,又说了很多事态严重性以及朝中后果,并将朝内一些反应告诉皇上,在这个女人的耳边风旁竭力吹拂之下,皇帝宋哲宗动摇当初想法,觉得皇后是有意和自己作对,有害人之心,加之又生了个女娃想断我大宋江山,还拿本人禁用的事作法事,觉得这个女人肯定不怀好意,于是不得不下令皇城司抓捕皇后身边所有的侍女人等,进行一盘严刑逼供,目的为了抓住孟皇后的把柄。

这些审讯的人可谓是不择手段,有关这段情节宋朝史料上记载当时对孟皇后的侍女等人是:"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大家想想,在这么严酷的刑讯之下,就是编也得编出一些孟皇后的罪名来吧,因此,受刑之人被一些被宫中奸人作法行刑逼供的引惑纷纷招供,就编出了一套有模有样的从头至尾的证据链条,而这些所谓证据只差孟皇后被砍头一项了。就这样孟皇后的莫须有们罪名终于顺利成立了,最终结果也达到另一皇后心愿,孟皇后之位被废除,当既被驱赶到朝中瑶华宫住,虽然皇后取消了但还享受皇中宫人一般待遇,不至于遭遗弃而赶出朝中。不过孟皇后的人生等于还是被打入到了地狱,按说这是没什么奔头了,从此也不会被皇上看中临幸了,所以孟皇后也不申辩,还是老实做人,也不冒头以免遭杀身之祸,后来北宋王朝的事情发展真是令人难以预料,这个皇帝老儿哲宗又是一个短命鬼,不到1100年就急挂夭折了,仅活了二十四年,紧接着新皇宋徽宗继位。由于这时候朝中各个大臣又要重新站队选择靠山,又因为宫内集团派别纷争,不自然中孟皇后竟然又被恢复了身份,还被称其为元祐皇后。似乎大宋朝真是一个让人玩心跳的朝代,不说三起三落,至少从天上掉地下又从地下飞天上,就这样这个孟皇后也是命苦,刚刚做元祐皇后还没满一年时间,就是俗话说屁股都没握暖热,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101年,又因为朝中权势集团力量党派纷争,这个孟皇后再次让人给废了,并且又回到了老地方位:瑶华宫。这次孟皇后住的就没上次强了,好歹还当了一年皇后,而这次时间比较长,居然住了就是20余年,直到金兵的铁骑踏碎了宋朝的土地,金兵大军入侵朝廷。

巧的是,偏偏这个孟皇后又碰到一件怪事,而这件怪事反倒救了她一命,说来也是,早不来晚不来,不过就在金兵攻进汴京之前些时几天,说来也有些奇怪,前还说孟女人命不好,然这次孟女人却因祸得福。当时孟皇后做住的瑶华宫旁马草棚忽然一夜发生了火灾,并迅速燃遍直把瑶华宫给烧掉了。实在没办法,这个孟皇后就只得及时搬家,但是搬到延宁宫也没住多长时间,与上次瑶华宫同样情况这儿也发生了大火灾,而且烧的还惨?真是太奇怪,住什么地方烧什么地方,这火好像如着了魔似的在驱赶孟皇后走一样。不过这次延宁宫这么一烧,皇上或朝府中人认为这个孟皇后不是一个不凡之人,就是一个灾星或是一个祸灾,再不能留在宫中了,但又不能杀了她,又没犯死罪,杀之以免引起社会动乱,毕竟做了二次皇后!但实际又无处安她,因住一个烧一个,大概恐怕也是皇宫再没有空闲宫殿可以给她居住了,只好把她彻底赶出皇宫,让她住进了城外相国寺前的一处旧房子里,权且也给安了个身,还派二女仆庆幸扶她。

按理说,当时那些皇宫中的人都在为这个孟皇后这样的不幸遭遇和可怜结局而叹息或感叹的时候,辽人金兵的大队铁骑此时包围并踏破了宋朝都城的大门,一个也没跑掉,还一夜之间将宋徽宗、宋钦宗等后宫上千宫女嫔妃,以及能工巧匠等数千人,浩浩荡荡一路驱赶,风歺露宿,被辽大军金兵全部押送到金国的都城而去。在宋朝皇室中的女性,唯独没有见到这个不在朝府中的皇后?只有这个被废的孟皇后得以幸免于难。

但是看官别急,这个孟皇后并不总倒霉事伴随着,有幸运并且后来还是有好事相伴,并且这一次又荣耀当上了皇后,而这个却是在大劫难后头发生的事,也可谓是前述的三起三落,总之有命在就好办!因此,小编不得不说人生真的是跌宕起伏,不能因一时失意而气馁,也不能因一时得意而兴高,有时人要马虎点能忍则高,尤其是朝中伴君如伴虎,还有那么多奸诈小人,没点本事还怎么在朝里混?因此,小编十分佩服武则天还有那个慈禧太后,你有本事弄她们试试看?在这个以男人为主的中国皇帝中可有女人的一份,还况还是一个皇后?孟皇后虽不幸但也还算是个聪明女人,尽管受了些磨难但毕竟保住性命恢复了职位,若当时强辩有用吗?下场则难以估量!这不,就在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继位后,便马上迎接孟皇后入朝宫,还被尊为隆祐太后,毕竟前朝父之女人,理应得到尊颂。一直到1131年春天,这位一生命运不幸的女人孟皇后终于病逝越州行宫,也算晚年得到荣华和皇后享受,并被追谥为昭慈圣献皇后。那么,大家纵观这个孟皇后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三起三落,但比起哪些被金兵俘虏的宋徽宗等几千人里受金兵暴虐受辱的妃子宫女,有了做了妾女和奴仆,甚至有的命丧他乡,她的命运却不知道要好了几万倍。当然,如果真要感谢,除了感谢被宋徽宗一时废后外,还得感谢那两场充满巧合的火灾,这些火灾让孟女人得以幸存。

当小编与大家回顾这段历史时不得不感概,国之强则民之幸,团结才有力量。一些网友也发表感叹:为什么北宋王朝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仅仅归究于朝廷腐败无能,奸臣当道,只重商民而轻武军?话说回来,自“熙宁强兵”未遂后,两宋的汉民族战斗力就已经日益退化了,还谈什么出去打仗抵抗侵略?

以下由一些网友记录并改编,也是重复宋朝当时情况经过和复杂局面,北宋皇帝以及下面做人到了这种程度已经十分失败,没有了骨气和尊严了:

北宋初期,与契丹打仗,则以打光杨家血性男儿为根本,加上和谈送布送币,尚能应付支撑朝中局面。但到了后期,面对后起的女真金国,却连招架也难了。在金兵发起对宋都的袭击,决定北宋生死的东京保卫战中,宋朝这边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宋军的总统帅——徽钦二帝却先行露怯。金兵压境,金国大将完颜宗翰(粘罕)发出不可一世的“城下之盟”通牒书,徽钦父子诚惶诚恐,不敢急诏勤王抵抗,竟乖乖回信,说“一一听命”。金兵围攻东京,宋钦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个霹雳炮手发炮后竟被枭首处死。接下来,徽钦这对父子皇帝,低眉顺首,“奉命”来到了金兵大营,见了宗翰,没等逼迫,双膝就自动弯曲下来。华夏皇帝频频告饶求和,大涨了游牧部落首领的信心,一半吓唬,一半武力,以震慑之态,对东京城探囊取物。

整个攻城战斗很快结束,在陷落的东京城中,这些亡国的汉族女性便遭秧了,被金兵肆意奸杀凌辱,随后还将宫中宗室妇女几千人和亡国之君一起成为金军战俘,一齐押往金都上京。公元1128年即金天会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这些汉族女性经历了她们北迁以后最耻辱的一幕。宋史书上《宋俘记》记载,“后妃等入宫,赐沐有顷,宣郑、朱二后归第。已,易胡服出,妇女近千人赐禁近,犹肉袒。”。还在这一天,金国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在仪式上,金太宗完颜晟命令宋徽宗、宋钦宗以及两位皇后,皇子和宗室妇女改换金人服饰,拜谒金人的祖庙。然后,将这些一千汉族女战俘,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身体,任由金人挑选,配送金人为性奴。

在异族统治者的众目睽睽下,本族宫廷宗室妇女遭受集体侮辱,作为家长的徽钦二帝竟能忍受、一一顺从。宋钦宗的朱皇后感到绝望,作为战败民族女性代表,为了捍卫本民族女性的尊严,她选择了以死抗争。受降仪式结束后,朱皇后即“归第自缢”,虽被人发现后救活,最后她“仍投水薨”,她的这种刚烈行为也赢得了敌人的“褒扬”,金皇帝赞她“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这无疑又是对苟且偷生的徽钦二帝的极大嘲讽。金人淫辱宋妇,也给后来的中原王朝妇女提了醒,南宋和晚明再遭游牧民族灭国时,那些宫廷名媛,不是选择抗争,就是选择自杀。而当金人学会善待那些汉族女性时,是在南宋出现了岳飞等将领痛击金兵之后。

小编赞成网友评论:一个民族的女人尊严背后是男人的脊梁,一个民族的尊严是忍不出来的,也是送不出来的,必须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江山一统就是要打,能谈到拱手礼让吗?国强民富也不能忘了备战备荒,因为侵略者时刻都在窥视我华夏大地!当我们每哀叹这段国耻的同时,不能不延伸思考这样一个深层“民族变种”问题:同一个汉民族,为什么在唐太宗时能主导世界,而宋徽宗宋钦宗时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手中,拥有的是同一个华夏汉魂吗?朝中软弱,国力不强,投降派汗奸太多,这也是这些朝代的软胁,中国当时缺的就是一种精神,不畏强敌勇于抵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败一切侵略者。借古喻今,武器也是靠人用的,有时也并不缺武器,北宋的教训以及清朝末年的教训还不深刻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