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咱先根据电视剧剧情来回答,然后再根据历史真实情况来回答。

首先,如果根据《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的情节来回答的话,基本上不外乎下面几个理由:

第一、老八的生母出生不好。

老八的生母是内务府辛者库的贱奴,康熙早年“不小心”临幸了一次就有了老八。这样的母家背景很难被扶上去,皇家最为看重面子和出身。

第二、老八的老婆背景不佳。

剧中老八的老婆被说成了是蒙古哪个部落的王爷的女儿,也不受公公康熙待见。

第三,老八过于中庸和算计,反而失了果敢和坚韧。

无论是对待下人还是朝中官员,老八都是以礼相待,并且还经常雪中送炭,因而得到官员们送的一个雅号“八贤王”,所谓成在贤字,败也在贤字。在清理刑部填白鸭和任伯安的案件中,老八并未秉公执法追查彻底,反而草草收场,这就让康熙看到了老八的弱点。这种弱点是不适合做一个改革派君主的。

第四、老八缺少一个鼎力支持他的军中人物。

虽然老八有老十四,老十四不仅管着兵部,还封了大将军王出征西北,但是老十四也是由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想给他人做嫁衣,因此,没有军权的强力支持,老八很难赢得皇位。相比之下,老四就有一个无比忠臣的老十三。


上面的理由都是电视剧内容,下面谈谈真实的历史理由吧:

第一、老八母家背景。

老八的生母卫氏,是内务府宫内管领(正五品)阿布鼐之女,隶属上三旗的满洲正黄旗。不过老八出生之后,由于母亲当时位分不高,因此根据当时后宫制度,老八交给了惠妃,也就是大阿哥生母来抚养,老八和大阿哥的关系不错。惠妃是康熙二十年大封六宫后的四妃之首,并赐予了协力六宫权力,算是还不错,对于老八而言,也算是子凭母贵。此外,纳兰明珠(也就是明珠)作为当时朝廷权臣之一,与索额图不和睦,转而支持大阿哥(注意,惠妃并不是明珠的妹妹),因此,也对老八比较支持。老八从最初的贝勒,慢慢的升到郡王、亲王,其生身母亲也被赐为良妃,算是母凭子贵。

老四的养母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也就是康熙时代的德妃,两个母亲都是满族中的大姓。

所以,老八的出身背景不算是电视剧中的那样差,但是和老四的背景相比相对差点。

第二、老八的福晋背景。

老八的媳妇是和硕安和亲王岳乐的外孙女,也就是一位正儿八经的满族皇室之女,出身还是很高贵的。安和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排行老四,也就是说,论辈分,老八的老丈人其实是康熙的叔伯辈。在顺治、康熙两朝,这位亲王一直带兵作战,参加过平定三番叛乱、准格尔部叛乱等战役,立下过战功,只因为如此,才从最初的镇国公一步一步被加封为亲王。并且康熙还让老八娶了这个王爷家的女孩子。所以来看,老八的妻家背景不错。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和硕安和亲王岳乐在顺治时期并不支持康熙继位,所以,你懂的其中轻重。

第三、大阿哥的“推荐”。

康熙四十七年,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大阿哥当然是幕后推手之一),大阿哥曾经“忘乎所以”,曾经对康熙建议杀掉老二,但是却被康熙严厉训斥,在被老爹处分之后,大阿哥向老爹建议让老八当太子。这一次建议,让康熙对老八另眼相看,留下了祸根。

之后的王公大臣公开推荐选举太子中,老八又得票最多,反而招来了老爹的怀疑,之后的结果和电视剧类似,老二又恢复了太子身份。老八自己反而被老爹猜忌。

虽然之后,老八得以复出,重新出来办差,广交朝臣,但是老爹对其的猜忌一直未消失。

第四、毙鹰事件。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在前往热河巡视,出发前命令这些皇子随行。但由于当时是老八的生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老八没有按时出发,而是派了自己身边亲信太监给康熙回话说明了原因,,表示将中途赶上,跟随康熙一同回京。

但是,老八让这个太监去请假的同时,也让他顺便捎一份礼物给康熙,这份礼物就是一只老鹰,可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当这个太监送给康熙时,这只老鹰已经被闷的奄奄一息了。看到这个礼物,康熙发飙了,当场当着其他皇子的面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就是《清史稿》中所称的“毙鹰事件”。

这个事情相当关键,算是彻底打掉了老八当太子的机会和可能性。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

最佳贡献者
2

康熙为什么在皇位继承人选上不考虑八阿哥胤禩?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康熙是一代明君,他八岁登基,在位时间61年,正因为康熙皇帝在位时间长,又对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导致了众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八阿哥胤禩也一直在图谋大业,虽然他素有八贤王的美称,但康熙却坚决把他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我当时看电视剧《步步惊心》的时候,很为八阿哥抱不平,后来查找了很多历史资料,知道了康熙不喜欢八阿哥的大致原因:

一、八阿哥胤禩自幼文武双全,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就被康熙封为贝勒,在当时封爵的皇子中八阿哥胤禩是最年轻的。八阿哥平素也很会处理人际关系,深得几位兄弟和群臣的拥护,按理说八阿哥的表现应该得到康熙皇帝的认可和赞扬,并且得到康熙帝的扶持和重用才对。

但现实却是康熙越来越看不惯胤禩,经常当着众人申饬他,究其原因,原来八阿哥在朝内就形成了势力很大的帮派,这让康熙觉得八阿哥对自己的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康熙本来疑心很重,因此他处处提防八阿哥,并不断打压他的势力!



二、八阿哥胤禩的嫡福晋善妒,不允许自己的丈夫纳妾。康熙得知后训斥过她,说她这样的做法使得胤禩子嗣不丰,不合妇德。在康熙帝的压力下,八阿哥的福晋郭络罗氏才让胤禩纳了两个小妾,最后生下了一子一女,但是郭络罗氏性格泼辣一生未生育,这直接导致了胤禩少子,平生只有一个独子,古时候医疗条件差,孩子夭折的几率大,如果八阿哥继承了皇位的话,传宗接代是个很严重很现实的问题,古代皇帝选继承人一般会考虑子嗣的问题。



三、康熙比较宠爱德妃,而看不起胤禩的生母良妃,认为良妃来出身辛者库,地位低下,因此康熙觉得良妃的儿子八阿哥没有资格当皇帝。太子胤礽被废除后,康熙更看好的是德妃所生的两个儿子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褆,康熙帝认为四阿哥稳重务实,堪当重任。十四阿哥英勇果敢,是将帅之才,都有实力继承自己的皇位。

所以,我认为不管八阿哥胤禩多么优秀、多么努力、多么能干,康熙皇帝都不会考虑让胤禩继承皇位,只是八阿哥胤禩自己一直觉得有机会,始终抱有继承皇位的梦想,最终酿成了人生的悲剧。




3

如果八阿哥不是在清朝,他是非常有希望成为继承人的。如果是明朝,或者之前的朝代,太子甚至能够在大臣的拥护下和皇帝对立,甚至皇帝想废掉太子也是万万不能的。以八阿哥党羽的力量,在那个时候是非常有希望成为皇帝的。八阿哥走的是群众路线,说实话犯了康熙皇帝的忌讳。清朝的皇帝,皇权是高度集中,这个时候八阿哥还在到处结党,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那些党羽和康熙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八阿哥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康熙满意,让康熙觉得自己是个能托付大清江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八阿哥得到那么多大臣的支持,如果康熙让他做太子,说实话康熙自己皇位就岌岌可危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弄出逼宫的事情来,毕竟康熙也是知道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最后让李渊做了太上皇,自己做了皇帝。历史上哪怕是皇帝亲自立的太子也是要刻意和大臣保持疏远的,毕竟皇帝老了就会多疑,两个人手底下的人都会不安分,弄得不好就闹出惨案,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还没有做上太子的八阿哥就和一些官僚弄在一起,这是要干嘛?康熙可能会想:“难道我不给你八阿哥皇位,你还要来抢么?”

4

在《雍正王朝》里,八阿哥的能力出众并没有怎么表现出来,只是他处处收买人心、党羽众多、人脉极广,遍布朝野上下,身边还有老九、老十和老十四围着,就连康熙重臣佟国维最后也把宝压在他身上。

老八没有多少政绩。自张五哥顶凶一案之后,老八分管刑部,刑部原来是太子管的。老八分管后不是为了理清冤狱正本清源而是为了在康熙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为了扳倒太子,他夜审肖复兴,深夜进宫向皇上汇报。康熙事后封老八为廉郡王,也算给足他面子,对他分管工作的肯定。

老八犯了康熙的大忌。清朝皇权是高度集中,康熙晚年最忧心的是朝廷的党争,八阿哥到处结党,遍布朝堂各个部门,老八素有八贤王之称,但他是用宽仁收买人心。太子第一次被废,康熙要求在京四品以上、地方二品以上官员举荐新太子,满朝除了老四和老十三、张廷玉等极少数人坚持保举太子胤扔,几乎都是保举老八的,这不能不引起康熙的警觉,八阿哥党的实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保举老八的八爷党因此受到重创。其实,在康熙心里,老八从来就不是太子人选。

老八身边缺少有远见卓识的智囊谋士。虽然老八党羽众多,多是陈腐贪渎之人而无远见卓识之士,朝野上下许多官员只是见风使舵,包括佟国维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也只是为了自己永享高官厚禄而攀附于老八。

老八缺少军中人物的鼎力支持。老八和老十四虽然一党但并不一心,老十四懂军事分管兵部,后来被封为大将军王,引起老八的嫉妒,毙鹰事件,老八是幕后黑手,康熙当然知道是谁所为,只是为了朝廷的安定就没有追查。没有军权的强力支持,老八很难赢得皇位。。

而老四胤禛则不同。

黄河决堤,在户部查清钱粮实数,针对国库空虚,已无粮可调、无款可拨的状况,提出了赈济救灾的方案,然后和老十三到江南筹款募捐,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康熙十分满意。

康熙决定追查户部欠款,大家都感到棘手,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没人愿意接,最后推给老四,最后因为太子的干预而不了了之,康熙也知道责任不在老四。

老四就有一个无比忠臣的老十三。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因为利益而是因为老十三感恩老四从小对他的照顾。老十三不仅行侠仗义最主要的是懂军事,在军中威望极高,这对老四夺取最高权力和稳固统治地位起到关键作用。

老四始终牢记“君子不党”的圣训,平时以孤臣自居,即使被撤去差事处于人生低谷也是潜心向佛而不愿卷入争斗中去。

邬思道是老四的智囊也是《雍正王朝》中的第一高人,老四对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对胤禛能够取得一次次胜利最终登上权力顶峰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太子第二次被废万劫不复,太子师傅王琰也倒向老四,为他登上王位献上一计:让郑春华自尽以免不能授人以柄。

康熙在“死鹰事件”后革去老四等人的一切职务实则是对他的保护,康熙的一片苦心无人能懂。康熙临终托付老四要刷新吏治、匡补他的过失,善待他的兄弟和臣民。康熙不愧为千古一帝,帝王心术无人可及。

5

事实上,有两大原因。

一、废太子集团彻底崩溃之后,大阿哥集团也被处置,但大阿哥集团中很多未被处置的势力投靠了八阿哥,因此,八阿哥党的实力是当时最强的,已经影响到了皇权。这无疑令康熙警惕。

二、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党的形成,吸收了大量旧官僚,所以八阿哥党本身也是腐朽的,有太多废物与贪渎者,这与康熙希望找到一个能下狠手清理旧弊的继承人要求不符。而雍正历来以冷面王出现,能够干事,愿意干事。两下比较,显然雍正更符合康熙的要求。

6

因为皇太子本就已有归属,但是皇子们都尔虞我诈的想要进行争夺,这是为君者最不想看到的。当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周润发演的王就曾对周杰伦饰演的王子杰说过类似的话,大致就是王位若是我给你的你可以要,但是你想抢是不行的。所以八阿哥的这种做法让为父为君的康熙是不悦的。

而且,老八的地位确实是相对较低,加之出生排序较晚,又怎么可能像老四一般在登基后弹压住他那些皇兄们呢?另外,老八的贤明其实就是通过给好处或是装睁眼瞎来邀买人心。这样的皇子若是被立为储君,他日若是登基为皇是否会为了稳定朝局对贪腐之风等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另外,诸位皇子之中光是亲近他的明面上就已经多达四位,分别是老九、老十与老十四。这样的一股力量比太子都要强了,不可谓不让康熙与太子心生忌惮。相比之下,势单力薄的老四就要好许多,大公无私的黑面王,到处得罪人,关系比较好的也就是一个没心机的老十三。即便是亲兄弟十四皇子他也是爱答不理。

康熙朝末年最忌讳的就是结党营私,八阿哥可谓是触到了其父的逆鳞。虽然太子最后不争气被连废两次,但毕竟其母是康熙最爱的女子赫舍里,但是底下这帮皇子就没有老二这么好的福气了。所以老四的以退为进确实是让这个什么都经历过了的千古一帝更为舒心,最后将皇位传给了他。

7

清朝康熙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八岁登基,在位60年,政治智慧绝对不容置疑,在选择四阿哥做继承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一:坚韧,有改革之心。

康熙皇帝前期因为开疆扩土,解决朝廷外部矛盾,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手下也有一大批功臣勋旧,因此在康熙朝后期,因为皇帝的精力有限,再加上皇子争夺皇位,导致朝廷内部腐败和各种矛盾的出现,康熙皇帝希望矫枉过正。所以,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下,康熙皇帝会把重心放在有心改革,有心纠正康熙朝后期政治矛盾的四阿哥,反观八阿哥,虽说能力出众,但是循规蹈矩,没有看到朝廷的弊端,不能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法。

第二:心狠,敢于用霹雳手段。

康熙皇帝在学习方面绝对值得我们学习,少年苦学,老年通学,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外国知识等。因此,康熙皇帝深知改革的难处,对于改革的人首先要做到在遇到阻力时能用霹雳手段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八阿哥明显不如四阿哥。

第三:成大事者必有替身。

康熙朝之后,继承人需要进行改革,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皇帝只有一个,所以选择好的替身,在危机关头能保证江山的顺利继承,作为年老的康熙皇帝,没有了征伐之心,在生命最后阶段考虑的是如何入土为安和事业一代一代长久地传递下去,所以在选择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入土为安需要用政治手腕可以解决,但是事业代代相传就需要仔细考察和分辨继承人的性格和志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