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校心理老师,日常工作就是为这些有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服务。
我先来说一下大学生一般是如何意识到有心理问题以及学校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一般来说,学生如果是自己主动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话,咨询师会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觉得学生的问题比较严重,疑似心理疾病,会推荐学生去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评估诊断(毕竟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
现在本着为学生更好的服务的宗旨,很多学校会邀请专科医院的医生来学校服务一天,如果有些学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问题等等,就可以在学校直接挂号就诊,费用非常便宜,这都是学校给与大学生的福利和关爱。
还有一个情况,是辅导员老师或者是班级同学发现学生比较异常,例如突然好多天不去教室上课,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学生突然沉默寡言,或者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不与人交流,或者是成绩下降很严重。这个时候,一般辅导员老师会先和学生谈话(一般辅导员老师都是有心理学资质的),如果觉得学生的确是存在可能的心理问题,会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老师会初步评估,如果心理老师评估学生的确疑似,那么,类似上面的,会推荐学生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其次,学生确诊了有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看医生的建议,如果医生认为学生可以正常学生生活,只是需要心理咨询或者是按时服药,那么,学生是可以继续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辅导员也会比较关注学生,督促他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直到康复,必要时会和学生沟通通知家长,毕竟家长是监护人,有权利知道孩子的情况,一般家长的帮助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恢复。
再次,如果医生已经明确学生问题很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或者无法正常学习生活。辅导员老师会和家长学生一起沟通休学事宜,但是这个也不是必须的。(毕竟很多的家长还是接受不了孩子有心理问题和需要休学)。有些家长同意,那么就休学回家调整状态,吃药看病,康复以后入学。
如果家长和学生不接受休学怎么办呢?还有一个学校给出的机动的办法,就是可以选择校外陪读。家长中的某一个人过来,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督促学生服药、复查等等,直到学生康复。
以上是我给予家长朋友们的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其实学校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当你了解了这样的一些情况以后,就不会对学校有抵触情绪了,毕竟学校和家长一样,都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健康顺利的在大学就读。
因此,我会给出家长朋友们以下的这些建议:
1.首先,和学校的老师沟通。毕竟在大学读书,孩子的很多状况你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清楚,可能你在家看到的孩子的状态并不是他一贯的真实的状况,和辅导员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并且询问辅导员老师的建议,他们一般都具有更为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会给出一些他们能给予的良好的建议。对于家长朋友来说,我们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手足无措,但是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类似的学生问题。
2.摒弃“羞耻感”。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休学,很多时候并不是担心孩子的学业,而是觉得孩子好好在大学读书,突然回家了,没办法给与亲戚朋友交代,无法解释孩子为何突然回来了,也觉得孩子有心理问题很丢人。当你了解了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一样,只是疾病的一种,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是战胜它的第一步。
3.不要急于孩子快点好起来。给予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我遇到一些家长朋友,孩子一休学回家,就让孩子去运动,去锻炼,去兴趣班,还有家长认为孩子太脆弱了没有吃过苦,就让孩子去做暑期工,磨炼孩子的意志。但很多时候恰得其反,因为,太着急了。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用自己的节奏恢复。家长适当督促,但是不要拔苗助长。
4.相信医院和医生,及时就诊。不要认为回家休息一段就好了,很多疾病不是休息就好了,要对阵下药,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够事半功倍。
5.不要“灌鸡汤,讲道理”。不要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不够坚强,不要认为心理强大就好了,不是你说“开心起来”孩子就能开心起来了。讲道理摆事实不是这个阶段所需要的,重要的是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需要和所思所想。
6.建议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很多家长朋友觉得自己走不进孩子的内心,觉得其实孩子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孩子总是陷在其中出不来,可能孩子会有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可能孩子的问题和父母本身有关,因此,没有办法和家长沟通,所以,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第三个视角”进来。
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阶段性的和状态性的,相信孩子可以战胜它。在健康面前,学业并没有那么重要。
先看到孩子,再看成绩!
祝早日康复!
麦子,心理学在读博士,高校心理教师,数百小时咨询经验。《极简心理学》作者。2008年开始学习心理学,目前已经十二年。用心平气和的态度,过心甘情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