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因也不复杂,一个族群,只要在军事、技术、组织、文化上能胜过其他族群,尤其军事和组织非常重要,哪怕对方人数比自己多几倍或几十倍,就能轻松统治对方。同样的道理,一个阶层哪怕人数很少,但他们在前面说的几个要素上占优势,他们也能统治比他们人数多出几倍几十倍的阶层。这样的案例,在人类社会和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先讲点案例,古代罗马帝国只需要两三万军团,就能远征到蛮族地区,打败对方,统治当地一二百万甚至三四百万人口,并且遭遇人数比己方多数倍的叛乱时,经常能够平息?原因很简单,因为罗马在军事、技术、组织、文化上胜过那些蛮族。

罗马军队是古代的国家常备军,战争是他们的职业,平时训练,战时出征,服役期间有国家发放薪水,为他们购置装备。再来看那些蛮族,他们没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方式,分属于各个部族和氏族,自然也就没有常备军,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太低,根本养不起。军队通常都是临到打仗前才召集起来,打完仗就解散。士兵们平时是农民或牧人,很难长期聚到一起进专业军事训练。每到了农忙季节,蛮族士兵们无法长期作战,得一哄而散回家播种或割麦子,不然来年大家就要饿肚了。罗马军队就不用担心薪资和农活,专心作战就可以了,装备和训练都优于那些蛮族。另外,罗马人在工程技术上也占据优势,蛮族一般都居住在草屋或木屋里,罗马人都修筑宫殿和大型军事要塞,征服一个地方后,只需投入少量兵力驻守在要塞中,就可以辐射周边数百百方公里的范围,大大节省了人力。遇到大规模蛮族反叛,因为有坚固的堡垒,里面储存有充足粮草,可以坚持到大股援军到来。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族群从南俄草原、伊朗逐渐侵入印度的示意图。

再来说说雅利安部族入侵印度的事儿,公元前15世纪开始,肤色较浅的雅利安部落从南俄草原活动至伊朗高原、中亚草原一带,其中一些部族自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侵入。当地居民是肤色较黑的原住民,通常称为达罗荼毗人。雅利安人在军事、组织上占扰了优势,自然就征服了原著名。但是要想维持长期统治,光靠军事统治和镇压是不行的,尤其是在统治族群处于人口少数,身陷被统治族群的汪洋大海中时,这就还需要文化和宗教。雅利安对印度的整个征服过程持续了数百年,印度教文化即“吠陀文化”就是征服者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

雅利安族群征服印度后,人口结构是这样的:大多数人是原住民和雅利安底层平民。为了固化少数外来征服者贵族统治多数原住民和雅利安底层的政治体系,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雅利安部族中常握了文字,负责宗教事务的祭司们就发明了“种姓制度”,并且以宗教作为这个制度的理论基础。一般来说,有四大种姓:第一种姓是祭司或宗教学者,即婆罗门,处于种姓最顶部;第二种姓是军事和政治贵族,即刹帝利,处于第二等级,他们与婆罗门构成了政治与精神的统治阶层;第三种姓是平民阶层的农工商业者,称为吠舍;第四种姓是以原住民为主的人群,构成第四等级首陀罗阶层。当然,后来还出现了在四大等级之外的“不可接触者”,即从事制革、屠宰、扫厕、埋葬等行业的达利特,也称为“贱民”。

种姓的理论大概来说,就告诉你,你所处的等级是神定的,在自己种姓中各尽其职也是神的旨意,不该有非分之想,不该有僭越的言行,反抗高级种姓是罪恶,会遭到神的惩处。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不可交往,也不可通婚。不要小看这些理论的作用,对于完全没有文化,处于全文盲状态的族群来说,也会深受影响,甚至很多人深信不疑。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不也会发现,没文化的人容易被忽悠吗!不过时间久远之后,其实很多原住民也与雅利安的底层融合了,起码在文化和宗教上融合了。后来只能通过种姓来区分,通常高种姓阶层肤色较浅,低种姓阶层肤色较深。

在古代,种姓制度对于统治阶层而言,这种金字塔社会结构的优点是变得很“稳定”,好统治,多数被统治阶层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但缺点是严重阻碍了阶层流动,使社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难以抵抗外来入侵。到了近现代,种姓制度的缺点体现得更严重了,会削弱民族和国家认同感,阻碍经济和文化发展,所以印度有识之士们都达成共识,必须废除。

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以人体为示意图来描述的种姓制度和社会结构。

最佳贡献者
2

雅利安人对印度的统治稳固而持久,其中原因在《摩奴法典》和《政事论》里都有记载。可问题是,这两本经典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婆罗门的理想,并不完全是事实。英国人殖民时代,对印度习惯法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改革(《野蛮习俗调查》),只有两者相对照才能弄清楚原因。如下

一,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时的真实情景

雅利安人大约于公元前1500年以后来到印度河流域,也就是哈拉帕文明地区。当时哈拉帕文明已经因某种不可知的原因而消亡了,大多数印度学者都认为是环境变迁所致。当地考古仅发现少量青铜武器和少许残疾尸骸,不能证明曾发生过大规模战争。且年代检测也表明哈拉帕文明起源相当早,已经高度成熟,存在自我毁灭的可能性。

根据各种研究,哈拉帕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就已经毁灭。考古学家最早发现摩亨达罗佐等两座大城和大面积外围城镇。2017年,印度考古学家又发现了5座大城,规模都不在原先两座之下。可以推测,哈拉帕人在公元前1800年时已经大部分迁徙而去,很可能去东部的恒河平原了。

当雅利安人架着马拉战车来到西部印度河时,当地并没有多少人口,满眼都是废墟城池。仅存的哈拉帕人在外围城镇和乡村活着简陋的生活;更远处也是一些古老土著的原始村社。雅利安人可能在这里居住了很久,甚至晚至公元前1000年才东进恒河平原。

此时的恒河平原,由哈拉帕遗民和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及一些南亚人共同栖居,发展出了一批原始邦国。雅利安人很轻易的就臣服了这些居民。

二,瓦尔那和迦提

根据各类实际调查或见闻,印度流传的「瓦尔那」种姓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社群封建】体系。正如上述,雅利安人在印度体验到的是一种「复杂性/多样性」,他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失望,也有深层的恐惧。因为这种景象属于文明没落后的衰败和「费拉化」。

为了自我识别并远离那种衰败景象,雅利安人发明了一种巧妙的瓦尔那统治体系,实行有控制的「族群隔离自治」。它首先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即「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然后又在雅利安内部区分四种群体,分别是祭司、武士、工商、民奴,此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对「达萨瓦尔那」,他们主要是按文明程度高低和职业分工来划分的,此即与瓦尔那制度共同存在的【迦提制度】,其对象就是被征服者,实际则包括哈拉帕人、达罗毗荼人、南亚人等。例如,搬运无亲人尸体的「运尸工」是最为低贱的,是「不可接触者」;其他如「伺候妇女者」也非常低贱。这类种姓非常多,主要是按职业的低贱程度来划分,且只存在于被征服者族群之中。他们也就是当今印度「贱民」的祖先。

三,雅利安人成功统治的秘密

雅利安人之所以能征服和统治他们,主要后盾当然是武力。与许多传言相反,雅利安人的文明并不比哈拉帕高,实际还低很多。但武力却是压倒性的,这点毫无疑问。雅利安人已经是成熟的军事游牧民族。

他们真正成功巩固二千年统治,主要秘诀就是上述的「族群隔离自治」(种姓制度)。它有几个要点:

第一,内婚制,即血统种姓制度。即上下种姓之间的绝对婚姻限制,它确保了各个族群仅在各自内部繁衍,实际上大家都相安无事。其中最严厉的是上等种姓妇女禁止下嫁,至今仍引发很多惨案。

第二,迦提制,即职业种姓制度。通过职业生计的歧视链,使得阶层固化显得更加自然而合理。

第三,风俗和宗教。雅利安人是极为沉迷宗教的民族,他们视宗教为头等大事。在对土著的统治体系中,风俗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严厉的环节。因为严厉的风俗,才能确保两大种姓制度真正得到落实。例如,偶然见到贱民就要用清水洗眼睛,踩到贱民的脚印就要把鞋子扔掉,等等。这类风俗才是真正有统治力的,可谓道日用而不知。

四,后世遗产

后世,随着社会复杂性日益显著,瓦尔那种姓制度有所松动,也无法完全执行。于是迦提种姓制度开始得到强化,因为血统毕竟是隐秘的,只能坚守婚姻限制,而职业却是人人可以看到贵贱的。因此,后世的种姓倾向于职业划分。

这套统治体系在历史上受到的最大威胁,一是佛教,二是伊斯兰教。二者都深入冲击过瓦尔那和迦提。十八世纪英国人殖民印度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野蛮习俗调查,顺势而为,保留了其种姓制度的基本框架,废除了其中最野蛮残酷的部分习惯法(如焚烧寡妇的萨提制)。

世人都对种姓制度深恶痛绝,但英国人却认为有其合理的地方,毕竟,这套体系是以族群/社群为单位的,各个族群之间存在道德习俗的差异,在各个种姓族群内部也存在各自的独特秩序,其中很多并不野蛮,而是一种文化沉淀。所以,「齐俗」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3

首先要纠正一下这个问题,如果算上雅利安人进入北印度的时间,那统治时间已经3000多年了。当然印度也没有什么纯种的雅利安人了,可以把那些皮肤白皙一些的高种姓人群作为雅利安人后裔。

雅利安人原先生活在高加索和中亚之间,作为游牧民族在亚欧大陆游荡,在公元前1500左右,其中一支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北印度,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当地人文化落后、武力又不行,只能被迫屈服。经过千百年的征服和兼并,整个次大陆几乎都被雅利安人控制了。

虽然后来几千年,印度经历了数次被外族征服的历史,但一开始雅利安人建立的文明仍然影响着印度,包括文字、宗教、社会阶层等等都是雅利安化的。

雅利安人用种姓制度牢牢地绑定了各个社会阶层,并用古代雅利安人信仰的吠陀教(后来演化为印度教)从信仰上将这种社会分层固化,雅利安人属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高等种姓,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只能属于首陀罗,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使得文化落后的达罗毗荼人世世代代习惯于这种命运的安排,并把这种安排看做是上天的安排,他们总是期待来世投胎到高等种姓家族,这一世是用来赎罪的。

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人普遍性情温和、随遇而安,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几千年印度教影响所致,就连印度的独立也是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来的,你能想象成千上万的印度人排着队挨英国人的枪子却不反抗,就等着殖民主义者哪天良心发现受不了了自己滚出去。

这个种姓制度也确保了千百年来印度社会的稳定,统治者不担心底层民众会反抗,你低种姓是前世作孽,而高种姓却是前世为善的福报,所以投胎不好,种姓低只能怪自己,老百姓就只能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了,乖乖地顺从和做善事,就不会再反抗雅利安人了。

关键还是原住民的文化落后!

4

谢邀!

一说到印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原本生活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原先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达罗毗荼人无力抵抗这支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很快从印度河流域到恒河流域,广袤的印度北方土地被雅利安人占领。雅利安人从此在印度北部定居下来,而且开创了灿烂的古代印度吠陀文明,时至今日雅利安建立的文明仍然影响着印度人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达罗毗荼人先于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次大陆,定居在印度河流域,并且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创造了早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不过,“印度河流域文明”经过其繁荣期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突然间就衰亡了。幸运的雅利安人利用古文明衰落的空档,恰好进入这片大陆,并很快占领了从印度河流域到恒河流域广大的印度北方土地。随后,雅利安人开始南征北战,整个印度大陆几乎被雅利安人控制,他们建立了无数的国家,印度也经历了不同的王朝,直至被另一支来自中亚的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征服。不过,雅利安人建立的文明仍然影响着印度人的生活,印度的文字、宗教、社会阶层大都是雅利安化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就是由梵文发展而来。梵文是雅利安人为了记录他们的吠陀经书发明出来的文字,并成为印度的古典标准语言。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外民族的不断入侵,梵语由于过于复杂难学,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等,不过很多宗教仪式中会使用到梵语。

印度教也是由古代雅利安人信仰的吠陀教演变而来的。吠陀教是雅利安人最早的远古神教,崇拜种种神化的自然力与祖先、英雄人物,之后演化成婆罗门教,进而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特点,逐步成为今天的印度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印度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种姓制度同样来自于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征服北印度后,惧怕被土著民族同化而失去民族本性,将印度社会划分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各个等级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这就是种姓制度,并维持了三千年。种姓制度曾经是印度社会最基本的制度,被写入印度人的创世神话,融入到印度教教规之中,并成为其核心内容。种姓制度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影响着印度教徒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让印度教徒安于接受眼前一切,也保证了这个多民族、多语言、多人口、多宗教、多次被外族入侵的国家稳定统一,当然这也是让雅利安文化一直影响印度几千年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种姓制度外,雅利安文化可以持久影响印度而没有灭亡或者同化,也与达罗毗荼人的性格有关。作为这片大陆最早的主人,当雅利安人占领印度后,曾经居住在印度北方的达罗毗荼人并没有像欧洲大陆的尼安德特人一样灭绝了,而是依然与雅利安人生活在印度次大陆上。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入侵,达罗毗荼人要么被俘成为奴隶,要么迁移到印度东部和南部现在,达罗毗荼人在印度南方过着平静的农耕生活,说着与北方完全不同的语言,他们无欲无求,就像印度的民族性格一样,宽容的接受着这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感谢点赞,么么哒。

5

雅利安人是古代中亚的游牧民族,他们活跃在公元前两千年前。雅利安人的一支进入伊朗高原,成为波斯民族的祖先;大约公元前1500年,另一支雅利安人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过印度西北的山脉豁口,入侵到恒河流域。早先定居于此的印度达罗毗荼人被征服,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长期的统治者。

最早的征服者数量并不多,军队可能只有数万之众。他们所面对的则是多达百万的土著。之所以能够征服印度,雅利安人凭借的是先进干练的军事组织。中亚是游牧民族的征战场,已经发育出成熟的游牧军事帝国,古印度则处于散落的状态,没有强大组织和成熟文明,更没有文明的自觉。用刘仲敬的话来说,达罗毗荼印度人其实就是“费拉”。

在被征服者看来,高头大马的中亚白人所向披靡,宛若天神。从一开始就没像样反抗。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雅利安人的征服。雅利安人能长期统治印度达两千多年,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给古印度种下一套柔软顺从,不思反抗的观念。这些观念被普遍接受,以至外界看起来不可理喻的制度,都被深深地接受。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发明了“种姓制度”。一开始时,这套制度没有歧视和压迫的意思,纯粹是出于实用。雅利安统治者的人数太少了,他们想管理社会,就得对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印度土著划分管理。

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这里有皮肤深黑的尼格利陀人,他们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头皮呈波浪状,与非洲黑人较为相似。很有可能,他们就是从非洲第一批抵达印度的民族。此外印度还有类似马来人、南岛人那样的种族。人数最多的土著当属达罗毗荼人,他们是来自在南亚周边的混合民族。这些民族混合杂居,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往往人少时相安无事,一旦繁衍变多,土地不够,则互相厮杀减人。

雅利安人是较文明的民族,不过他们管理粗暴,采取按照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区别来划分职业。再依照血统,他们自动地传承职业。雅利安人采纳一些当地些宗教话语,加以神话发挥,成为一整套理论体系。

负责编造话语体系的祭司或宗教学者,他们是婆罗门,位于种姓最顶部。雅利安军事贵族即刹帝利,他们处于第二等级,与婆罗门构成政治与精神的同盟;第三种姓是吠舍,他们大概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早期,所接触到文明程度较高,有私有财产的农工商业者。第四种姓以贫民为主,他们是第四等级的首陀罗阶层。四大等级之外,有从事制革、屠宰、扫厕、埋葬等行业的“贱民阶层”。

雅利安人一开始只是职业划分,有利于社会分工和管理。很快地,他们就发现这样的制度有很大好处:通过神话传说告诉底层民众,你们的命运是神定的,无可改变。在普遍文盲,民众愚味的时代,神的观念最有市场。处于较高等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世世代代传习文化,为维护本阶层的利益,也会自觉维护这套观念。

当然,也有一些伟大的反叛者。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这对种姓制度是很大冲击。不过,佛教更多强调民众在人格和智慧平等,对种姓制度的本质——职业枷锁,并没有深入批判。佛教很快就在印度衰落下去。婆罗门教依然是印度规模最大的宗教。佛教远走他乡,在东亚和东南亚发扬光大。种姓制度所遭受到的最大挑战,是穆斯林入侵。穆斯林是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主义宗教,很多底层民众纷纷皈依。由于近代以前的印度从未统一,穆斯林活动基本只及于印度上层,印度种姓制度依然十分稳固。

印度遭受中亚民族入侵,一波又一波,宛如潮水。主要原因在于,印度距离中亚草原民族兴盛的地方,实在是太近。翻过开伯尔山口,就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肥沃的恒可平原。这里拥有最富庶烂熟的农业文明。面对强大的马上民族,农耕者难以组织起有效抵抗;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征服印度之后,他们都会惊讶地发现:种姓制度真是天造地设的愚民良方。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失去活力。民众被隔离在不同的职业里,代复一代地传承;金字塔的等级制度使民众互相监督,互相迫害。哪怕是底层首陀罗阶层,他们面对广大的贱民阶层,他们也愿意成为种姓制度的守护者。经过长期发展,种姓制度也有了进化机制,比如说梵化。一个低种姓的群体,他们在拥有一定经济地位后,可以通过学习婆罗门生活方式,由“不洁”变为“洁净”,实现整个种姓地位上升。梵化看似打破刻板的种姓阶层制度,实际却更加巩固这个制度。梵化上升的阶层,他们有最强烈动力去维护特权。

6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千纪就来到印度,首先是印度河流域,征服了达罗毗荼人的哈拉巴文化,后来逐步发展到恒河流域。很多土著居民被赶往南部。之后雅利安人和土著居民开始融合形成印度诸民族。

在这一过程中在北方是以雅利安人为主体,如现在的印度斯坦、旁遮普、克什米尔、拉贾斯坦、孟加拉等民族,南方达罗毗荼人成分更大,如泰米尔和泰卢固族。

历史上希腊人、伊朗人、蒙古人、突厥人、英国人等都曾征服印度,也都引起印度疆域和人口的变化,如东北部在英国殖民期间并入印度,主要是蒙古人种的汉藏语系居民。但再没有使居民主体发生改变。

7

这件事一点也不复杂,屠龙的战士最后也变成了恶龙,于是印度的雅利安人发展到今天,与其说是一个种族不如说是一个阶层。

雅利安人在3000多年前进入到印度之后,凭借着他们远超过当地土著的军事能力,将这里征服。当时他们有一个分支也来到了东亚地区,结果被武丁的妻子妇好杀败,剩下的人被当做战利品祭祀了。印度土著战斗力太差,结果变成了被统治阶级。。

(雅利安人入侵)

为了便于统治这些土著,雅利安人将印度社会划分了几个阶级,这就是著名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结构)

有了种姓制度之后,也就失去了阶级流动性,所以相对来说雅利安人就能够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而当地的土著人却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土著居民也就是低种姓的人,就必须依附于高种姓的雅利安人才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环境。

而那些没有依附于雅利安人的族群,则被排挤在主流社会之外,成为不可接触之人,这些人只能干社会最低级最坑脏的工作,他们既得不到教育,又不会被组织起来,所以无论他们的人口有多少,面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只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没有办法威胁到雅利安人的统治,甚至可以说他们由于他们常年居于底层,思想已经愚昧和麻木,早就没有反抗思想了。

所以,即便是到了20世纪初期,印度地区掀起了反抗英国人统治的运动,处于主导的还是那些高种姓的阶层。比如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甘地,就是古吉拉特邦土邦首相的儿子。而印度最大的政党国大党,也是由受到良好教育的印度人所建立的,建立之初就已经将低种姓人排斥在外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甘地)

所以 ,在整个印度独立的过程中低种姓人大多这是充当看客或者被当做枪使,只有极少数人有幸被高种姓认可和他们一起统治印度。

雅利安人从一个种族逐渐变成了一个阶级

印度地区的雅利安人虽然也来自于伊朗高原,他们和北欧人、高加索人有着非常近的血统关联,但是随着他们在印度地区与大陆当地土著混血,也让他们的血统变得不那么纯正,逐渐由一个族群变成了一个阶层的代称。所以,今天印度地区的雅利安人,虽然从长相上和北欧人、高加索人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但是他们的皮肤黝黑,几乎看不出白种人的肤色特点。

(高种姓家庭的长相已经和高加索人有很大差异)

印度地区雅利安人的这种变化,是因为高种姓的阶层和低种姓之间并不是完全隔离的,他们之间也会出现一定的流动性,比如著名的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就不是高种姓人。

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当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旁遮普地区建立统治之后,并没有彻底征服这里的人民,后来有一个养孔雀的家族的年轻人,不甘受这些外来者的统治,带领当地人民发动了大起义,把这些马其顿人给打跑了。打跑完马其顿人之后,他率领军队开始对周围地区进行征服,很快建立起了一个人口达到1800万人,国土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月护王。由于月护王家里是养孔雀的,所以这个王朝也被称为孔雀王朝。

在古代,孔雀曾经被认为是贵族食品,所以孔雀家族应该是给高种姓阶层提供肉食的养殖大户,算是典型的依附于高种姓生存的家族,由于和高种姓有很多交流,所以他们能接受到不错的教育,有能力往高种姓阶级冲刺。

月护王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他的家族也成了高种姓的阶层。所以,屠龙的战士赶走了恶龙,他自己也变成了恶龙。孔雀王朝前期统治极为残暴,直到阿育王后期,由于接受了佛教的洗礼,才逐渐转变过来。

(历史上个阿育王是一个比较喜欢佛教的人,还派人到埃及传教)

在低种姓族群的不断加入之后,印度雅利安人的族群属性其实就越来越低了,而它的阶级属性就变得越来越强了。

所以,雅利安人为什么能够一直统治着印度地区?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有一些低种姓的人成功的推翻了前朝的统治,但是并没有改变低种姓的整体生存状态。

8

雅利安人,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

首先的质疑声当然是来自印度,因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度学者都不承认他们的祖先来自北面,或者承认他们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第二个质疑声来自欧洲,来自德国。当年的希特勒认为德国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特别是来自“纯种”的雅利安人。

而“纯种”的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所有人种当中最高贵、最聪明、最儒雅的人种。相比之下,犹太人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种质疑声来自其它一些国家的语言学、遗传学和人种学家。

他们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雅利安人”。 所谓“雅利安人”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宗教,或者一种文化。

这个宗教或者文化非常认同并且强调等级思想。

在印度,有人将这种文化(宗教)带到了印度,在当地因此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或者“种姓思想”。

因为从人种学上看,印度人和德国人没有多少相似之处,或者说DNA并不匹配。

但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印度的语言却和欧洲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看来,现在对“雅利安人”到底是“人种”,还是“文化”,都不能轻易下结论。

而统治印度的也不是“雅利安人”,而是“种姓思想”,或者“种姓制度”。

9

雅利安人之所以能统治印度原住民达2000多年,在于雅利安人身为游牧民族比印度原住民拥有更先进的军事能力,征服印度本土人后,设计了一套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直到今天困扰印度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的入侵

公元前1500年,当印度河的摩亨佐达罗、哈拉帕等古文明相继衰落后,一个位于中亚的古老民族盯上了这片肥沃的土地。没错他们就是能征惯战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意为“光荣、高尚”,他们是一支组织流动性很强的游牧部落。来到伊朗高原,他们发现了兴都库什山脉的缺口(兴都库什意为杀死印度人)。

古代印度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面对马上作战的游牧民族没有能力抵挡,雅利安人很快占领了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地人则被屠戮驱逐或成为奴隶。

作为胜利者,雅利安人发展出了等级制度和私有制,自己成为了统治阶级;但是他们发现一个问题,一些雅利安人和被统治者通婚,为了阻止这种不良倾向,维护自身种族的纯洁性,他们逐渐发展出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种壁垒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紧密结合,他们所创立的《婆罗门》教义称,梵天从自己的口、臂、腿、脚分别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阶级。教义还规定了每个种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婆罗门是最高一级的祭司神职人员,刹帝利是武士阶级,吠舍是商人、农民和手工业者,而首陀罗则是低人一等的奴隶阶层。

除了种姓制度的设计之外,雅利安人在意识形态上的设计,也是社会结构能够一直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婆罗门这个掌握意识形态的祭司阶层,其职责就是在整个社会普及婆罗门教(印度教),让社会各阶层各安天命,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雅利安人设计的这套种姓制度,也使得印度次大陆在后来面对无数次西北入侵后,社会结构、文明传承仍然能够不发生变化。对于后来的征服者来说,从根本上改变印度印度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自身在文化上也不具备优势,很难想到更好的办法来改变。

在权衡利弊后,新的征服者最终都满足于在掌握实权的刹帝利阶层,加入一个代表自己的亚种姓。在他们看来,既然身为祭祀阶层的婆罗门是印度社会正常运作的保障,那么在能够保证自己获得最高权力后,没有必要破坏这种平衡。

除了上述原因,印度社会能够在如此残酷的阶级环境下保持稳定,与其优越的生存环境有直接关系。在印度这样物产富饶且无需考虑熬过漫长冬季的地方,一个人活着就不是一件难事。至于更高层级的精神需要,则不需要通过突破阶级束缚这样具有破环性的竞争方式来实现。主要在宗教模式下冥想,就能够让自己保有对来世的希望。

这种沿袭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可以说是最早的入侵者雅利安人留给印度这个国家,一个至今,甚至可见的未来难以解脱的禁锢。

10

古印度文明基本上在雅利安人入侵后消忘苔尽,现在的印度与古文明印度没多大关联。

所以雅利安人坚持有违人性的种姓制度,压榨统治印度原驻民。另外印度土著要求非常低,饿不死就满足了。

所以邱吉尔说过一句话,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以后也不是!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概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