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的马岛战争以后,虽然阿根廷与英国之间仍旧龃龉不断,但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的海洋已经趋于平静。孤悬大洋中的马岛,如同海外的世外桃源。

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作“福克兰群岛”,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4000多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这里也是整个美洲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整个马尔维纳斯群岛,有超过70万头的绵羊以及其他牲畜,畜牧业存栏量比当地人口多出数十倍不止,每年仅仅依靠向英国出口羊毛、羊肉、乳制品与海产品,当地人的生活就相当富足

上世纪末,马岛周围海域发现了储量巨大的轻质原油,英国随之进行了开发,但总体规模至今都不算太大,毕竟还是在阿根廷的家门口,也有很多技术上的原因,更何况英国本土本身就是世界级的石油生产大国。但仅石油带来的利润,马岛每年也是收益颇丰

当地人口稀少,自然资源高度丰富,加上英国的庇佑,马岛的人均生产总值早就超过了7万美元,整个美洲几乎无可匹敌。当地施行免费的医疗、教育,每年选定学生前往英国学习,重病直接送往乌拉圭、巴西等附近救治。可以说,除了因为人口太少加上气候原因,当地生活或许非常冷清,但是生活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马岛战争是二战以后西半球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虽然大英帝国辉煌不在,却仍旧击溃了阿根廷挽回了颜面,当年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国际上也是声名鹊起

阿根廷仍旧声索,英国实际拥有,马岛上的居民多以英裔为主,且因为害怕阿根廷的声索影响当地的发展,所以心之所向也更加明显。

最佳贡献者
2

“马岛” 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群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



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的主权,曾经爆发过一场战争,结果阿根廷战败,英国人继续保持马岛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所以1986年世界杯上,阿根廷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以二比一战胜了英国,整个阿根廷全国都陷入了疯狂,马拉多纳也成为阿根廷的“神”。


(英阿大战)

英国人早在1765年就在马岛建立了居民点,虽然后来曾经将全部英国人撤离,但一直没有放弃该岛主权。

进入八十年代后,阿根廷经济陷入危机,全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不断有人走上街头,抗议阿根廷军政府的政策。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不断提出收回马岛的主张,并给联合国施加压力,派人强行登岛,他们这么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认为马岛离阿根廷很近,离英国太远了。

英国宣布与阿根廷断交,首相撒切尔夫人决心以武力迫使阿方撤军。经过两个多月的战争,阿根廷投降,英国重新夺回了马岛。

(马岛战争)

这场战争已过去了很多年,但英、阿双方都不肯放弃对马岛的主权主张。

因为该岛蕴藏有丰富的泥炭以及铅、煤、铁、银等矿藏资源,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气。

岛上9有绵羊71.2万只,年产羊毛230万公斤。 最吸引人的是,马岛附近海域蕴藏约600亿桶的石油,将来这里是南大西洋地区的资源宝库。

(马岛现状)

在马岛主权归属上,美洲国家大多数成员国支持阿根廷,而欧洲国家支持英国的占多数。

有意思的是,英国的铁杆盟友美国拒绝公开站队,但私底下美国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近年来,阿根廷政府一直呼吁通过对话解决马岛主权问题,但英方不予理睬。

(马岛一隅)

而在马岛内部的全民公投上,约有95%的居民支持英国,只有不到5%的居民认同阿根廷。

这是因为马岛居民多为英国人后裔,他们讲英语,信奉基督教;岛上讲西班牙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我国的态度是:支持阿方在马岛问题上的主权要求,呼吁英、阿双方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重启对话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3

英国和阿根廷为了南极附近的马岛在1982年打过一仗之后,这个岛屿目前还是归英国管辖,属于它的海外自治领土。

曾经在2009年两个国家的主要人物在进行战后的商谈时,英国就明确提出不要再提什么马岛主权,意思是这属他们米字国家无可争议。

四年之后马岛又进行了所谓的主权公投,显而易见是英国为了统治更加名正言顺搞起的一套手段,结果当然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小岛继续快乐的作为英国海外领土。但是阿根廷则倔强地认为,岛上的人民没有任何自主决定的权利,对这个结果绝不接受。

一场几十年前的战争之后,两国之间也就是纯属剩下打嘴仗过瘾,阿根廷单方面强行刷存在感。

一、马岛的地下资源储备让人垂涎

马岛的全名叫马尔维纳斯群岛,不过有趣的是英国和阿根廷又各自为它取了不同的名字。它由众多的小岛屿组成,土地面积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一级城市,一万多平方公里。

人口则少的可怜,只有几千人。这个靠近南极的小岛,大部分都是雪山冰川。虽然地处偏远,环境气候又特别不招人待见,但是也不要小看了马岛的内在实力。

地上没有什么招人喜欢的,就肯定要在地下做文章,马岛最不缺的就是石油,在它附近的海域以及大陆架上都有大量的石油。

不光如此,天然气和各种矿藏更是悄悄地伏在小岛的大陆架上。要不是有这些宝藏级别的矿藏,谁会为它大老远跑过去得罪人。

二、马岛的那些历史纠结

最早登上岛屿的是法国,于1764年占据岛的东部。不甘落后的英国人在岛的西部慌忙升起了米字旗来宣示部分主权。

不过当法国人把东岛卖给西班牙以此来膈应英国时,侵略成性的西班牙很不喜欢英国人在旁边做邻居,蛋糕自己独享才最美味。于是来了个最先出手,在1770年主动挑衅打了一架,鉴于两家实力相当,又和好了,商定一同占有岛屿。

四年后英国感觉力不从心,找了个节约军费的由头撤出了西岛,但是声称上从未放弃过对马岛的占有。

阿根廷能够插进去一脚,得益于1816年的独立。这个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国家翻身之后顺带宣布继承了西班牙在马岛的主权。虽然后来被英国打出了岛,但是一直嚷嚷不想被忽略,历史纠纷就此埋下。

1980年发生的经济大危机使得阿根廷国内政局极其动荡,也直接威胁到总统加尔铁里的地位,于是他就把眼光瞄向了家门口离得不远的一块肥肉——马岛。

他想赌一把运气,并在两年后实施实际行动企图缓解国内不断升级的矛盾。从英国的立场来看,阿根廷就属于没事找事。马岛之战,其实是一场资源争夺战。

三、 现在的马岛生活照旧

现在岛内有自己的自治权,英国则负责处理外交以及军事方面的事务,保留其在岛上的军事力量,把小岛作为在南大西洋的军事前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修建军事基地"快乐山"。不过架子搭得大,虽然也驻扎过战斗机,军事规模却不大。

这可以看做是对阿根廷的简单防备。毕竟一仗过后阿根廷也没有再翻起什么实质性的大风浪,虽然曾经传闻其有意向购买先进的战斗机,但是最后却是买的法国退役机,实在是让人笑话。再者国内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太差,如此国力已经完全构不成威胁。

当年打仗留下的军事布置比如大量地雷以及一百多个雷场,使得旅游业蒙上了一层霜,经济也被拖累了几年。不过捕鱼业和畜牧业才是岛上主要的经济支柱,岛内居民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以此为生。

虽然气候不讨人喜欢,没有树木生长正适合从草横生,畜牧业发达,最有名气的就是出口高品质的羊毛。所以,这个岛上的人并不差钱。相反比英国国内的人生活的还幸福。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英国从欧盟脱离出来,使得岛内起了波澜。因为岛上百分之七十的经济来源于欧洲市场,这无异于断了马岛发大财的路。

以后马岛的路子怎么走,向谁靠近,还真不好说。虽然并不一定靠战争来解决,但是搞不好马岛居民为了自身利益模仿苏格兰那样进行主权归属的公共投票,主动向一直刷存在感的阿根廷政府投怀送抱也未可知。

4

世事难料,一场战争让马岛或福岛名扬天下,那场英阿战争,对岛上的居民实际影响不大。说起来人家日子一直过的不错,作为英国海外自治领,不到四千人口,占着万把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子不要太好过啊?!那么点人,养着近百万头羊,出产高品质的羊毛,但岛上的主业却是海洋捕捞!这两项都是稳的不得了的第一产业,近三百万公斤的羊毛产出,三千多人人均一下都是妥妥的小康收入,加上更高的海产收入,那就是富裕阶层了。

岛上因为近南极海域,以前还有捕鲸站,这也是个油水丰厚的产业,一般来说有个捕鲸站的海港,仅此一项就能养活近万人,就是不知现在马岛的捕鲸站还有没有运作了?因为现在似乎只有日本人还干这脏活。马岛战争后这个海岛名气很大,当然要搞旅游业,这岛光看地图,奇异的就像海贼王里面的地图,可惜就是气候湿冷,每年不下雨的日子不足三分之一,实在不是个好去处,没有战争的话,籍籍无名恐怕很难有游客到访。

现在那么有名,跑去看企鹅的人多到要预约,要限制客流,这一点同样也证明岛上人真不差钱,不像别的地方一搞旅游,就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来,马岛的观鸟旅游一直限制人类活动不能影响到鸟类的栖息环境。要不是天气太过于湿冷,到真想移民到这个岛上去生活呢。

5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及支持阿根廷对马岛领土要求国家对该群岛的称谓,而马岛战争胜利方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1982年马岛一战,改变了阿根廷政局走向,也改变了马岛内部生态。

马岛战争之后,英国为了体现马岛自治性,允许其有自己宪法、货币、旗帜和徽章等,但是英国依旧握有国防和外交大权,实行马人治马,高度自治的方针,作为英国海外领土而存在。看见没,其实马岛的高度自治还得拜这次战争所赐。

当今的马岛,地理上属于阿根廷,但是民心上却倾向于英国。2016年,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判定马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而关于马岛的民心所向问题,一看其民众构成便知,这里不到3000人的总人口中,英国后裔占据绝大多数,说英语,而阿根廷则是西班牙语,所以岛上居民支持自己留在英国范围内,这在2013年英国人组织的一项在马岛公投中得到印证。当然,这是单方面的,阿根廷表示强烈反对。

虽然马岛战争已经30多年,但是围绕马岛的争端并未消退,阿根廷依旧对马岛有强烈的念想,那位说了,民众要求是第一位的,既然民众觉得在英国合适,那就作为英国领土嘛。呵呵,说的轻巧,谁敢承认谁就得承担叛国者的骂名,甚至罪名。谁敢?而且,民众要求这个根本不算个事儿,关键还是国力问题,比如俄罗斯,占了那么多领土,很多不乐意成为俄人,那好说,俄罗斯直接将人轰走,比如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原来是德国的,都是日耳曼人,二战之后,苏联直接将这些德国人要么流放,要么轰走。所以,阿根廷真要能夺下来,民众认同不算太大事。

而美洲大部分国家都支持阿根廷的领土主张,除了加拿大说要尊重这几千人的意愿。世界霸权国美国呢?人家不发话,不表态,但是实际行动是支持英国的。

6

谢谢邀请!

马岛近况非常喜人,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福克兰群岛。1982年的马岛战争,短时间内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但很快硝烟从他们眼前散去,36年前的那场大战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马岛的发展!

(马岛的具体位置)

目前,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人均GDP为554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差不多有10万美元,是世界10大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

马岛人口并不多,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除却英国军人及其家眷,岛上一共有3900多位居民,也就是一座普通中国的村庄这么多。这3000多人坐拥着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等于天津的面积,但是天津人口却是马岛的将近4000倍!

马岛的主要支柱产业为捕鱼业,贡献了当地GDP的50%,仅鱿鱼捕捞量就达到3万多吨。马岛还盛产高品质羊毛,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也为他们赚取了大量外汇,目前全岛大约有100万只羊。

除此之外,马岛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每年有将近10万人来到这里旅游观光。

雷区

马岛之战带给当地人最大的麻烦是岛上的雷场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战后岛上留下了117片雷场,共有大约2万枚各型地雷。迄今为止虽然已经排除了700多万平方米的雷区,但是由于雷区沙丘已经改变形状,很难知道埋放地雷的具体位置,所以剩下的排雷工作也越来越困难。好在阿根廷政府帮英国指出了雷区的具体位置,只要注意提示就很难误入。

(危险的雷区却成了企鹅的乐园)

对英国和阿根廷来讲,占有马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对当地的百姓来讲,宁静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吧!

7

说起阿根廷,大家都会想起发生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马岛战争中,阿根廷占领了当时被英国人占领的马岛,但是后来却被英国远征军打得惨败。这主要是因为阿根廷领导人判断有误,他认为英国人不会为了这个小岛而远跨重洋,但偏偏英国人就来了。而阿根廷的军事实力远不如英国,最后只能够接受现实。



马岛又叫做马尔维纳斯群岛,距离阿根廷大约有四五百公里,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不过人口却很少,只有4000人而已。当年有关这场战争是一笔糊涂账战争,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马岛依然还算比较富有,比大陆上的阿根廷要好不少。



因为马岛的自然条件非常的好,在岛上进行农畜牧业生产,就可以养活岛上的几千人。岛上大约养了70万头绵羊,这个数目比人口要多得多,每年就靠出口这些农产品,再加上海产品就能够赚不少钱。而且在上世纪末周围还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让这个地方受到了英国的重视。



不过现在这个地方的石油资源开采还不是很全面,一者因为离英国本土太远,二者离阿根廷太近,总担心阿根廷虎视眈眈,还有一点就是英国本身也是世界上有名的产油大国,所以没有必要对这个地方进行过度的开采。



现在马岛的生活依然非常的富有,比大陆上南美那些国家都要富有的多。因为人口少,资源资源丰富,甚至都不用大英帝国进行补贴,岛上的居民就能活得非常的好,人均GDP超过7万美元,比英国本土都还高。



当然马岛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这个地方远离尘世过于冷清,再加上处于高纬度,天气比较严寒,但是除了这些之外,马岛还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地方。

8

如果不是因为1982年的那场战争,绝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应该是绝大部份除了阿根廷和英国之外的人类)都不会知道坐落于南大西洋与南极隔海相望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下文简称马岛)。

马岛虽地处天涯海角,但是扼守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线,也算战略要冲。而且据说在马岛海域附近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对英国、阿根廷两方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英国人有言:宁愿失去五个北爱尔兰,也不能失去马岛。

3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可谓是轰轰烈烈。阿根廷将150年的民族感情一股脑的燃烧,而英国也用帝国的最后一丝尊严全力一搏。最终结果,这个世界还是要凭实力说话,马岛仍然在英国人手里。

战后,阿根廷虽然没有放弃马岛主权,但是已经失去了再战之心。马岛海域除了狂劲的大西洋风浪,应该不会再有战火硝烟。目前马岛人口近4000人,比战前多了一倍。绝大部分都是女王子民,也无意投奔凋敝的阿根廷。马岛居民以牧羊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收入竟然也达到5万英镑,可谓是世外桃源。

马岛战争以来,英国虽然在国力和军事上逐渐衰落,但是意识到了马岛的重要性后,英国加强了在马岛的军事存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就完善了斯坦利机场设备,在岛上常年部署一支由4架F-4组成的战斗机小队。F-4退役后,该由台风常年派驻。

驻扎在马岛上的英军F-4战斗机。

除了在岛上常驻战斗机小队,英国还常年在南大西洋部署一艘驱逐舰,来保持对阿根廷的警戒和威慑,例如英国的45型驱逐舰,经常在马岛海域巡航。

反观阿根廷一边,输掉马岛海战后可谓一蹶不振。再加上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阿根廷已经没有重整军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输掉那场战争后,阿根廷上下已经认识到不可能用军事手段解决马岛问题,阿根廷没有再战一场的勇气了。

相比英国方面的衰落,阿根廷这边算是穷困潦倒了。目前阿根廷空军已经连喷气式战斗机都没有了,只能用区区几十架“普卡拉”这样的螺旋桨攻击机。1982年时阿根廷好歹还有幻影3、短剑这样的超音速战斗机。现在难道让阿根廷用螺旋桨攻击机跟英国的台风甚至F35打空战?!

如今,英国方面搭载F35B的大型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未来几年其姊妹舰“威尔士亲王号”也就入列。如果怎么衡量,阿根廷都不可能用军事手段拿回马岛了。多情的阿根廷人除了对着马岛哭泣,基本上没什么能做的了。

9

英阿两国马岛战争至今已过去近40年,但围绕着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却依然是两国关系的焦点。双方近年来动作不断,口水战日趋升级,争端从未停止,马岛问题的解决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那么,马岛主权争议是如何产生的?战后的马岛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马岛区位图)

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叫做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500公里的大西洋上,距阿根廷本土最近480公里,距英国约13000公里,由两个主岛和700多座小岛组成,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3000人。岛上居民中,几乎全部都是英裔,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自认为都是天经地义的英国人。

现在的马岛被英国实际控制,岛上驻扎着1300名英国士兵,到处都是迎风飘扬的米字旗,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大英帝国的领土。

但是,这片领土的归属权历来存在争议,这种争议不仅仅发生在英阿两国,即便是在国际上也予以承认。

据现有文字记载,早在16世纪,麦哲伦在进行环球航海时首先发现了该群岛。1690年,英国“幸福”号船长约翰?斯特朗登陆该群岛,并以英国海军大臣福克兰子爵的名字为其命名。

1764年,法国首先宣布对马岛拥有主权,在东岛上建立了路易斯港,1年后,英国人在西岛上建立艾格蒙特港,马岛进入英法共治时期。之后,法国人将东岛以2.4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西班牙。1770年,西班牙击败英国,夺取了西岛,4年后,英国人放弃了马岛。

181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后,宣布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并在马岛上设置行政区和驻扎军队。

1829年,英国致函阿根廷,声称对马岛拥有主权,并在1833年出兵占领了该岛,至此,英国人一直占据着马岛,并在岛上开发和经营。不过,阿根廷也从未放弃马岛的主权。

进入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曾出台决议,敦促英阿两国举行谈判,以政治的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纷争,避免局势恶化而引发战争。

(油画中的马岛战争)

冷战后期,阿根廷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陷入低谷,国内民怨沸腾,矛盾尖锐,甚至还爆发了全国性的游行示威。阿根廷政府为转移国内矛盾,凝聚民族共识,在马岛主权归属问题上日趋强硬。

1982年4月2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向驻扎在马岛的英军发起进攻,马岛战争由此爆发。战事持续了两个多月,最终导致649名阿根廷士兵、255名英国士兵和3名马岛居民死亡,英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实际控制了马岛。

马岛战争失利后,阿根廷军政府彻底崩溃,再也无力撼动英国对马岛的控制权,而英国海军的实力虽然也大不如前,但仍然能在世界海军中名列前茅。英国人守住马岛后,便开始在岛上实行“自治”,拥有了自己的宪法、货币、旗帜和国徽,设立了总督,代表英国女王行使行政权。

马岛战争,也让英阿两国彻底断交并处于敌对状态。1989年,阿根廷政府主动向英国伸出了橄榄枝,在多轮磋商后,两国在1990年恢复了外交关系。

不过进入21世纪后,马岛又起波澜。2010年,英国人单方面在马岛上开采石油,阿根廷人大为光火,宣布封闭马岛航道。英国人也不甘示弱,随即派出军舰护航,双方剑拔弩张,似乎要重演1982年的战事。在2012年马岛战争30周年之际,双方再次围绕马岛主权唇枪舌战,各种敏感事件频发。

(军舰护航)

现在的马岛,尽管火药味异常浓厚,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鉴于两国当前的状况以及国际形势,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两国会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争夺。

一是争夺丰富资源。

马岛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可观的渔业资源,拥有大约2亿吨磷虾,每年还可捕捞数百万吨鱼。最重要的是,马岛有着巨量的油气资源,石油储量高达60亿桶。

英阿两国势必会为这些资源持续开展争斗。2011年,英国宣称在马岛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以加强对马岛的实际控制,而阿根廷则在2012年警告英国金融机构,在马岛投资非法勘探石油项目会招来巨大的风险。

二是争取国际支持。

阿根廷加大了外交宣传力度,在送给外国使节的碟片、官员出访国外时,都一再强调马岛属于阿根廷,还频频向联合国施压,希望把英国拉回谈判桌,就马岛争端举行会谈。同时,阿根廷还努力发动拉美地区国家和组织的力量,在各种峰会、联合会和首脑会上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

英国当然也动作不断,在2013年举行了马岛归属公投,结果98.8%的马岛人愿意留在英国,做英国的属地。同时,英国人还强硬地表示,政府会在适当时机在马岛居民的护照上,加上“福克兰群岛”字样,以凸显马岛居民的自治权。

英国一直坚持“马岛主权无争议”“就是英国领土”的立场,既然无争议,自然谈不上“谈判解决主权争端”。总之,英国的态度就是“根本没必要和阿根廷谈判”,即便谈也只谈一条:阿根廷必须“尊重马岛人民的选择”。

对于马岛上的居民来说,他们十分享受现今的生活,珍惜马岛的美景,并不希望因岛屿的主权归属再次引发战争。因此,无论对于英阿两国,还是国际社会,或者是岛上居民本身,要解决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参考资料:《世界史》《马岛战争》等)

10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总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3300多人。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是位于大西洋上一个原本并不知名的群岛,却在1982年英阿战争之后名震全球,那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也让两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再度聚焦了全球目光(撒切尔夫人和加尔铁里)。

现在的马岛早已远离了硝烟战火,居住在马岛地区大多数是英国后裔,而马岛地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七,英属马岛政府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福克兰磅”,可以说已经是民生幸福,经济繁荣。

英阿两国围绕马岛主权问题已经很难重燃战火,英国现在仅仅有一艘刚刚入役没有形成远洋作战能力的航母,而阿根廷深陷经济危机,两国既没有财力也没有军事战争再围绕马岛展开什么激烈斗争,英国已经不能像1982年那样派出远洋作战编队远赴南大西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