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缩影,家谱形成的历史相当久远。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在母系氏族社会,因为兄弟姐妹间不存在血缘关系,根本没有家谱可言,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以后,兄弟姐妹间才有了血缘关系。


于是有无血缘关系是人类分辨亲疏的最起码的依据。在文字产生之前,家族血脉的传承是以口述口传的形式进行传承的。

因此才有了“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法。由此可见,在文字记载的谱牒出现之前是有口述家谱的形势存在。

最初家谱只是为了辨别亲疏,凝结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从此家谱中可以看到,一直离不开“别"与“聚"两个基本作用。再之后,家谱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其具有的内涵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了。

家谱的发展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的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分封制度,宗者为尊。《礼记大传》中解释,“族"指有血缘系的群体,本无尊卑之分。到了封建社会,尤其产生了阶级之后,便有了“宗",在亲族中奉一人为宗主,宗主享有阶级特权,其死后由宗主其子继承。从此,在家族形成了主尊卑从的现象,并一直延续下来。

到了汉代,宗族制度早已由盛而衰,封建领主们为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又重新建立了宗族和世族制度。求官之人也要被问及三代,所以两汉时期家谱的功能主要成了恢复宗族的工具。从两汉之后,家谱也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婚姻门第的依据。


一直到五代之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兴盛起来,尤其到了宋、明、清之后,随着商品经济和城镇商帮的出现,随着社会权力的改变,也促使了士族宗族向平民宗族发展的趋势。

自宋代之后,取士不再过问家世,庶族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科考制度出仕,平民只要有钱、有地位,娶个大家小姐也非难事。

简而言之,家谱是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记录,记载其官职、主要事迹、婚姻和子女状况演变而来的。

家谱主要内容包括三点:

一,世系图。

二,家谱正文,按世系图先后顺序编写而成,包括: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官职爵位、享年和卒日,谥号等等。记录长者50余字,短者仅两三字。

三,为附录,记裁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以及其它事项。

关于所问的家谱传给谁?我认为家谱的一般传承方法为:由族长传至族长屋长子,再传至长屋长孙。如果无子可传,可从本家兄弟房中过继一男孩顶上。


总之,现在对家谱的态度可分为两类人群,一类很讲究对家谱的修订和传承;另一类对家谱不太重视,或者觉得无所谓。

其实家谱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训、重视家风的蓝本。

当然关于家谱文化以及传承的方式还有很多,只是自己所知有限,也只能说这些了。

感谢您的阅读。

最佳贡献者
2

在各家的家谱上,开篇往往会有这样一句话:“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

意思就是说,国家有史书,地方有志书,家族有谱书。

所谓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史书,记载了一个家族的源流、世系、传承、支脉。只要家谱做的好,保管的完善,不管多少年之后,你只要翻开家谱,就能知道你的血脉来源了,祖上出过一些什么人物,做过什么事迹。尤其是那些有功名、声势的祖先,更是一个家族后代引以为傲的荣光。

楼主的问题里出现了两个问题,先来说第一个家谱如何更替。

家谱没有更替一说,只能叫续修。常规来说,家谱三十年一修。这个约定成俗的规矩是因为,三十年间,一个家族会产生一两代人,又因为时间较短,可以很好的将上一次家谱修订之后,新出生的人口添录进去,而不会因为时间太过于长久,而出现断代,资料不全的现象。

但是有些人丁不兴旺的小家族,也会六十年才修一次家谱。大的家族甚至会十年修编一次。

续修家谱出了录入家族中新生的后代之外,在家族字辈用完的时候,聚集族人,续拟字辈。字辈对一个家族是极其重要的,只要记得字辈,就能知道你是家族中第多少代子孙了。字辈一般都是四字,或者五言,七绝的方式拟定。和古诗一样,极其容易传颂和记住。

第二个问题,家族中什么人能持有家谱。

这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共和国之前,一个是当下了。

共和国之前,周朝开始施行的宗法制度,在中国上至国家,下至家族,家庭里都被贯彻的很好。一个家族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长子长孙一脉了。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家谱由长子长孙掌管。一般长子长孙也是一个家族的族长。

如果长子长孙一脉绝嗣了,二房就会自动成为长子长孙。如果长子长孙没有绝嗣,但是没落了。其他支系兴旺,出现了人物。族长之位就可能易位。

一般在大族之家,长子长孙都会受到优待,念书的话,都会首先考虑长子长孙。因此长子长孙往往也背负着振兴一个家族的巨大责任。

小家族,主要就看谁念过书,念过书的会对家谱持有权具有优势。因为家谱这个东西,没有文化的话,你就弄不懂。一旦家谱被毁,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就无从寻觅了。但是长子长孙会有比较大的发言权。

而且,以前家谱是不能给外人看的,族人也只能在祭祖的时候,看一看。有些拥有老家谱的家族,还会每年把家谱拿出来晒谱(怕虫蛀,发霉烂掉)。

当下这个时期,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宗法制度已经散架了。不仅女儿可以入谱(以前女儿是不能进入家谱的),而且只要是家族里的男丁单门立户了,你对家族有认同感,都可以得到一本家谱。现在长子长孙在家族之中也不具备优势了,取而代之的是家族里的强人,能人,会被推举为家族的族长和领导者。

但是当下,宗族文化虽然有复兴的趋势,但是以前的那种家族文化,已经不具备了生存土壤,濒临涣散。家谱的传承和延续,也面临着不少的难题。

3

家谱传子不传女,一个姓氏或该姓氏的某个支派,代代相续,辈辈相传。具体到某个小家庭,一般是在长子长孙间顺延相传。

4

青年作家柳育龙《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一书出版

由青年作家柳育龙编写的《家谱与寻根》姊妹篇《如何编修家谱》(又名《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著名书法家郭瀚之题写书名)已经出版。此书作为《家谱与寻根》系列图书之一,原名《家谱答问》《家谱三百问》,是对《家谱与寻根》一书的补充和说明,后经过丰富改为《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暨《如何编修家谱》一书。该书主要是从家谱的分类和含义、有关名词解释、如何编修家谱、新旧家谱之对比、官职简介、相关文史知识组成。是一部修家谱的工具书。

5

大家好,我是阆中飞帅,来自千年古城四川阆中的回答。

为什么要有家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承,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

所以为了追本溯源,弘扬祖宗遗德,继承祖宗传统,追念血缘亲情,启迪后辈子孙,必须要有家谱的。

废话不多说,直接回答两个问题。

一、家谱如何更替

在过去,民众文盲比较多,修谱续谱要请谱匠修,经费费用大,远迁的采谱不容易,有的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才修一次的都有。

每一年都可能会有人丁的出生死亡,都会导致家谱内容的变更,一般都是直接手写在家谱上。

在家族中都觉得有必要进行修谱续谱的时候再进行修订。

二、家族中的什么人有权持有家谱

只要是家族中的家庭,都有权持有家谱,一户一册保存。

当然,在修谱续谱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必须家族中人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做好修谱续谱的工作。

如果又不出力又不出钱,也就没有资格持有家谱。

我是阆中飞帅,来自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阆中古城,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回答,都是知识点,圈起来,以后要考!

点关注,不迷路。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6

家谱修撰并不是一次性的,大多数会不断续修,续修的原则一般都是三十年一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为修谱涉及到人员、资金等问题,小族可能七八十年甚至更久才修一次,而大族甚至不足三十年就一修。如江苏常州宜兴篠里任氏,明代有4次修谱,清代则进行 了8次,分别于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十年(1745)、乾隆四十九年(1784)、嘉庆十七年(1812)、咸丰四年(1854)、光绪十五年(1889)纂修于229年中,平均不足29年修谱一次。民国十六年(1927),又进行了第13次续修。最频繁者当属皇室玉牒,平均每九年或者十年纂修一次。

家谱能否修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族人是否愿意兴修以及是否由合适的人选主修,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族人不愿意修谱,那么修谱工作就无法继续,而合适的主修人选也是十分重要,通常是由个人倡导,清代以后,宗族出现专门修谱的谱局;其二,资金是否充足,修谱的经费大约有四个来源,即宗族公有财产、族人摊派、族人乐捐、房支认购族谱费用;其三,家谱的材料是否充足,有的家谱有丰富详实的材料,包括传记等,如清末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纂修罗田《东安王氏族谱》时,采用方志体例,内容极为丰富,而有的则仅有世系。上述三个条件是每次修谱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江苏江阴《袁氏宗谱》领谱字号

家谱纂修完成以后,就是领谱或者散谱,即家谱的颁发仪式。家谱为了保密,防止其他姓氏看到族谱之后冒姓,所以都会给每部家谱编上字号,也即领谱字号,上面写着某某号,某某地某某人领,有些宗族还会定期检查,如果不在,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具体的领谱人,多是某支房的房长,如果没有房长,也可能是该支系的长房保存。

7

家谱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训、重视家风的蓝本。因此,家谱传给谁就会受到族人的尊重。

家谱传给谁?按照规则和惯性思维方式传给同姓氏男的,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传给同姓氏宗亲家谱中辈分长的;

传给同姓氏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

传给同姓氏有影响力的和号召力的;

传给同姓氏执行力强的豪门望族。

综上所述,我许氏宗亲的家谱按惯例是传长不传幼,随着社会迭代更新,每个许氏宗亲的“三观”认识,也会在一代一代的同姓许氏宗亲中迭代更新,家谱的传人也会被输入更多的新观念或新概念。

8

简单说,凡属本性传人都可以传承。在过去,因为礼教观念,都是历代族长德高望重持事人掌管。族长在家族中很有权威,可以对一些不孝叛逆子孙进行除名,施用家法。当今社会就不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没有尊卑之分。续家谱只是为了追根求源,对家族发展史有所了解。所以凡属成员不分男女均可拥有保存。谢邀!

9

谢邀!宋以前世家豪门间的家谱传承,自宋以后在本族平民间也流传开来。受封建礼教的禁锢,一般还是在富裕的乡绅手中传承,他们有文化,有财势,在宗族中更有话语权,除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基本要求下,更看重家谱传承的重要性,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且视家谱为生命!为宗族出钱出力,每年的祭拜宗谱晒谱的活动,也是这些人领头。对相对赤贫的宗亲而言,他们为基本的温饱都犯愁,绝对对宗谱的关心是没多大兴趣的。经过元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打压摧残后,家谱损毁较大!自明代起,每个家族为防谱的断灭,每次修建的新谱都会多抄几份,这种抄写是在几个家族中以传抄的形式存在,毕竟工作量较大,并在各分支保存,这样也就扩大了收藏的队伍!明代前的家谱都以手抄为主,至清代到民国才以石印为主,且印的数量也多,家族中原有传长的规矩也随之改变,只要族中人对谱有兴趣的话都可以出钱购买,将原有大家族中收藏的方式变为以小家及个人收藏的方式,这样就便于为生活所迫四处迁徙,或四处经商、求学、当兵、从政而远离家乡的人有了寻祖的依据!时至今日人口的大流动,原有的一个大家族长期固定地世居一起的方式被打破,新修印好的家谱让散居各地的族人化钱购买而保存,不失为一个最佳的办法!完毕!

10

家谱,又称

族谱

、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

血缘关系

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族谱是

中国

特有的

文化遗产

,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

民族融合

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

国史

,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

历史学

民俗学

人口学

社会学

经济学

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