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西汉张骞通西域,西汉王朝于公元前60年乌垒城(今轮台县)正式建立西域都护府,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史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自此,历经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和唐(武周)大一统王朝,西域先后建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将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调往内地,吐蕃乘机陆续占领陇右和河西,西域与内地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

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而西州之人犹为唐固守。

安西四镇为飞地坚持了近半个世纪,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安西四镇陷落。

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王厚、童贯与高永年收复陇右地区,建立陇右都护府(今青海北部和新疆一小部分地区),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废弃。

元朝时期,四大汗国名义上对元朝称藩,实际已独立。今新疆大部在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

明朝时期,西域相继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的统治之下。

明朝洪武年间西北疆界能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一系列卫所。

公元1472年,哈密卫城被吐鲁番攻破,卫内迁,后复,公元1514年再度被破。

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军退守嘉峪关。

清朝时期,康雍乾三朝为消灭准噶尔部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终在乾隆朝彻底平定,中央王朝重新在西域建立统治。

公元1757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最后一个大汗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准噶尔汗国彻底灭亡。

公元1759年,清朝在八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秋天,天山南路完全平定,清朝完全收复西域。

直至清末,清朝一直对西域进行着较为稳定的统治。

汉唐经略西域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汉唐定都关中,河西陇右乃至天山南北麓的控制权是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的。西域之于汉朝相当于左膀,而之于唐朝既是左膀也是右臂。控制了西域,汉唐就可以从容应对来自漠北或者青藏高原的威胁,并对其进行包夹打击;

二、就是经济和文化利益,元朝以前亚欧大陆国家交流和贸易的主要通道还是陆路,不然丝绸之路和赛里丝国的名声怎么来的?

而明朝肇起东南,后又定都北京,西域的控制权对于明王朝的国家安全来说已经不是十分重要,再加上大航海时代以后东西方交流的途径已经由陆转海,因此有明一代对于西域的经营并不上心,对于明朝来说,宣大和蓟辽才是帝国安全的基石,而江浙才是帝国繁荣的根本。

清朝又有不同。清朝立国的基础就是“满蒙一体”,蒙古各部(主要是漠南蒙古)的人口、财力和军力支持,以及蒙古高原的地缘优势,是满清能牢固控制中原的支柱之一。没有蒙古的输血补充,单靠满族那点人口军力,要统治几亿人口幅员辽阔的中华地区谈何容易?

所以历代清朝统治者才要不遗余力地加强与蒙古各部落的联系,想法设法从上到下的严密控制蒙古人。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蒙古绝对不容有失。而准噶尔部呢,身为漠西蒙古的一支,他们既有名义,也有实力争夺全蒙古的统治权。而且准噶尔部的历代统治者确实也野心很大,葛尔丹甚至有和博格达汗(清朝皇帝)争天下的意向。如果准噶尔部成功控制了漠北漠南各部,那不就等于出现第二个成吉思汗式的统一的草原强权吗?

“满蒙一体”就荡然无存,这不仅仅是后院起火的问题,整个清朝的统治基础都会动摇。所以历代清朝统治者才要不惜一切、前赴后继的要把这个壮大中的未来草原强权扑杀在襁褓中。只有彻底征服卫拉特(漠西蒙古),才能震慑漠北蒙古;而漠北无事,才能保证漠南蒙古一心一意支持和侍奉清朝。这些都是联动的。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康雍乾三代统治者要耗饷糜帑,前赴后继地对准噶尔部开战,对天山南北麓用兵。因为漠西一日不定,满清则一日无安。

最佳贡献者
2

唐朝的西域受汉文化影响很大,开始相互交流交融,但也是有几种不同文化的存在,也不是你说的中原,中原地区的概念你也再好好查查吧。

3

导读:这个题目表述有点不清晰,大概是想说唐朝时西域还是中原文化辐射的范围到了清代平定西北后已经伊斯兰化。西域从汉朝纳入中原版图后在唐朝之前历代王朝断断续续的延续这对西域的统治,唐朝因国力衰落逐步丧失中亚、西域的控制力后才被大食的伊斯兰文明取代。直到一千年以后清朝为平定准噶尔汗国经过70年的征战,才最终平定西北。


其实西域在宗教和文化改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文明的辐射、宗教的传播以及唐朝以后中原王朝国力下降等多种因素有关。历代王朝中如果说对中亚、西域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大唐王朝,自从唐朝以后很少有中原王朝的影响力越过葱岭抵达中亚。怛罗斯之战后大唐为了应付中原安史之乱,不断抽调安西都护府精锐会中原平叛。中亚和西域才易手大食和吐蕃,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中原王朝朝代更迭但是直到千年后清朝才再次把西域纳入版图。千年已降,吐蕃、回鹘、蒙古、契丹、大食多种文明在中亚、西域大地上交汇融合,这才形成了独特文化形式。


怛罗斯之战是西域文化基因的转折点

从张骞出于军事目的凿穿西域开始,在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以后西域就被纳入中原版图。由于西域的至关重要的军事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到唐朝控制西域、西跨葱 岭几乎是大一统王朝的标准配置。由于在中原王朝版图内,再加上西域都护府的管理所以这段时间内汉文明深刻影响着西域。加上汉朝时期佛教的传入,无论是中原还是西域基本都信仰佛教。有了共同的宗教信仰基础,文化浸润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入西域的各个方面。

尤其到了唐朝国力空前强大,安西都护府辐射范围超出葱岭抵达中亚的阿富汗和波斯东部边界。这种情况下西域几乎成为了内陆,所以西域各部均以汉文明自豪。与此同时伊斯兰教诞生,政教合一的国家大食兴起后逐渐向东扩张。两大帝国在中亚产生了碰撞,怛罗斯之战由于突骑施的背叛导致大唐战败。但是此时大唐在中原依然维持了和大食的均衡态势,但是由于安史之乱不断抽调安西都护府的精锐进入中原平叛导致实力空虚中亚和西域逐渐被大食和吐蕃蚕食。


大食虽然很快衰落,但是伊斯兰作为世界三大宗教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唐朝虽然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藩镇割据大唐再也没有重新控制中亚和西域。汉文明在中亚和西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大食带来的伊斯兰教逐渐在当地传播。虽然大食也迅速衰落,但是伊斯兰宗教的强大生命力还是中亚、西域逐渐生根发芽。

再加上先后短暂统治影响西域的吐蕃、高昌回鹘、西辽帝国以及察合台汗国,在清朝重新平定西北之前多个民族的文明习俗在西域课下烙印。所以西域的文化特征才呈现多样性,直到乾隆时期再次把西域纳入中原版图。虽然在千年间西域政权更迭多种民族文化交融,但是宗教逐渐由原来的佛教被伊斯兰教代替。也就是目前从西亚到中亚草原各个政权的主流宗教都是伊斯兰教的原因。


小结:

综上所述,在古代王朝国力强大与否决定了自己文明的辐射能力。所以从汉到唐西域基本保持了和中原文明同样的习俗,但是从唐到清这千年间由于中原王朝的投射力减弱才让西域最终呈现出文明多样化的特征。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4

这就牵涉到西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了。西域狭义来说即现在的新疆地区,是中西交通的要道,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邻居,往来相对容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自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物种等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人口的流动和迁徙,人口的流动主要指往来的商人(多是中亚阿拉伯一带),人口迁徙指因政治压迫或军事失利而来的(如匈奴西迁、西突厥、回鹘西迁、西辽国),这样,势必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冲突与交融。

唐以前,西域一带主要受印度佛教影响,其人种也非常复杂,现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唐前期,也是伊斯兰教诞生的时候。宋代伊斯兰教已经传入南疆喀什一带(由默罕默德众多后裔的其中一支的而来),不过非常零星,受众很少,到了明代又来了一支后裔来传教。

察合台汗国

直到元朝时期,西域一带为察合台汗国,大力推行伊斯兰教,佛教逐渐式微。明清时期,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同域外文化既吸收又冲突的过程中徘徊发展。明代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控制不强,基本只能到达哈密,设哈密卫,元朝被败的蒙古纷纷奔赴蒙古草原、天山以北等地,明政府在长城一带设置“九边”以自卫。

清朝初年准噶尔汗国

到了清朝,天山南北形成两种势力,南疆较分散,各个绿洲(地区)都有阿奇木伯克统领(相当于土司),但有宗教领袖大小和卓;北疆为蒙古人的天下,分布着几大部落,最终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统一全疆,建立准噶尔汗国,谋求独立 。于是满清政府有康熙帝亲征,大败噶尔丹于昭莫的等地,噶尔丹死后,由侄子上位。大小和卓由凭借自身努力统一南疆,谋求自立。

《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图七

之后,经过康雍乾三代君王的努力,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天山南北,收复西域。光绪十年(1875)建立新疆省。

5

唐代的西域并不是以汉文化为主,也不是中原,而是离中原很远,受汉文化影响的主要是两个地方高昌(现在的吐鲁番一带)和于阗(现在的和田一带)

但也不是和汉地没有关系,西域当时和汉地都崇尚佛教,可以说是佛教共同体

至于清朝时为什么变成了异域,主要是唐朝安史之乱后,汉人无力经营西域,没办法给佛教共同体兄弟提供支援,导致西域佛国被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蚕食,到察合台汗国时,蒙古首领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伊斯兰,导致天山南北彻底伊斯兰化……明朝更是无心也无力经营西域,只能在嘉峪关内遥领哈密卫,伊斯兰国吞并他们的时候也没有能力支援,导致仅存一隅的高昌回纥也彻底陷落

而印度佛教早就衰微更提不上支援,只有吐蕃,支援也有限,最多给逃亡的西域僧人提供庇护

可见,西域由中原的兄弟文化区域变成异域,是因为佛教共同体文化的整体衰落

6

不请自来,我来回答

前言

自汉朝开始西域被汉武帝征服之后汉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在西域设立了四个郡酒泉,玉门等…同时也把汉文化传入了西域。

唐朝对西域的影响

唐朝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战争西域再次被我们控制在手里,同时因为唐朝强大影响力以及对西域控制力的加强,文化传播也进一步加强,汉文化和佛教同时盛行于西域地区。唐玄宗时期玄奘西行路过西域,佛寺甚多汉文化盛行。

唐朝衰弱西域控制力消失

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迅速衰弱,无力控制西域,西藏吐蕃趁机崛起侵占河西走廊阻断了唐朝与西域的联系。

吐蕃与唐朝的建立时间上基本一样,自唐朝开国之后与吐蕃的战争就没有断过。

唐朝国力强盛但国土辽阔树敌太多无法集中全力讨伐吐蕃,双方互有胜负,一直持续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唐朝衰弱吐蕃军队甚至一度占领长安。

此时的唐朝已经无力控制西域,汉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伊斯兰的入侵

然而吐蕃的崛起,时也命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祸不单行,福不双降,因为他遇到了急速东扩的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

黑衣大食与吐蕃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吐蕃残胜,但同时也元气大伤,内部开始分裂,再也无力控制西域,唐朝和吐蕃的势力相继退出西域。

唐朝和吐蕃的相继退出使得西域一时之间出现混乱局面,黑衣大食的东扩使得伊斯兰教开始在西域传播。

西辽的统治者耶律大石信奉佛教,起初在西域扶持佛教抵制伊斯兰教的传播但后来为了得到伊斯兰势力的支持转而不在干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开始进一步在西域发展并且转而抵制佛教与汉文化的传播。

蒙古帝国进入西域后,成吉思汗对所有宗教及文化一视同仁,此时的汉文化和佛教尚有一线生机,然而等到西域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秃黑鲁帖木儿继位后情况急转直下,因为他是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蒙古国统治者,秃黑鲁帖木儿开始残酷镇压和破坏佛教及其他异教徒,汉文化也无法发挥作用。

1514年塞义德登基汗位,情况更加糟糕因为他同样也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并且彻底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西域的每一个角落。

结尾

明朝建立之后因为西域不在其统治范围内而无法发挥影响力,明军从哈密撤军后西域最后一个佛教驻地也彻底伊斯兰化,等到乾隆帝收复西域时,西域早已伊斯兰化,清朝时期对于西域的文化输出也极为薄弱,西域最终没有留下一丝汉文化及佛教的一丝痕迹除了那一座座古城墙和一个个熟悉的地名。

自汉唐开始佛教与汉文化盛行的西域一步步变成了以穆斯林为主的伊斯兰世界,西域也改了名字。

7

简单说一下吧。这是有变化过程的。宋之前,事实上,西域各族文化和汉文化很相近。无论是维吾尔族先辈回纥人还是其它民族文化上生活方式上跟汉族只有少许不同。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动荡,宋朝时期,宋辽对持,西夏独立,西夏宋辽之间矛盾重重,就在这时期,西域各部遭到伊斯兰世界入侵,失去中原政权的支持,西域苦苦撑了很久。虽然这期间,辽,宋都有断断续续的对西域援助和支持,但无力对抗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合力。以于阗灭国为标志,伊斯兰势力在西域反客为主,迫使西域各族改变信仰。虽然后来经过耶律大石武力收复,但依然积重难返。幸好后来蒙古崛起,成吉思汗子孙西征沉重的打击了伊斯兰世界,阻止了伊斯兰东进。尤其元朝忽必烈获得统治权,大大限制了我国伊斯兰势力发展。这里并不是表示伊斯兰世界不好,而是说明伊斯兰世界一度非常强大,也一度是世界文明中心(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不只有古罗马,古中国,还有古伊斯兰),这里只是陈述史实,莫要不承认。以上就是造就今天局面得过程。我国教科书对这方面记载不多实在不该,我们需要让各族人民了解我国整体历史变迁,古代王朝兴衰,无世界其它文明交往个冲突。文明史发展就是不断对抗冲突交流友好融合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片祥和。都是伴随征服,杀戮,掠夺,联盟,和亲,等等。这很常见。秦朝统一六国,汉朝统一西域,匈奴压服汉朝,都是这么回事。

8

公元755年,唐玄宗晚年发生安史之乱,唐王朝无暇顾及西域,吐蕃和回纥势力趁机渗透控制西域,唐军鞭长莫及回撤中原,唐朝后期完全失去了对西域控制,朱温灭唐之后,中原王朝经历五代十国,节度使之间连年混战,汉族人口急剧下降,到北宋统一华夏都没有再染指西域,没有被中原王朝征服过。回纥和契丹族在西域土地上统治长达500百年。

随着蒙古族的崛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横扫半个亚洲,西域被窝阔台汗国纳入版图,中原地区被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治,元朝统治97年后被明朝推翻,元顺帝北逃,蒙古人退回草原,但是明朝疆域没有达到西域。

直到公元1757年,清军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平定天山南北。时隔1000多年,西域终于再次回到了中原帝国的怀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崇拜,信仰。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1000多年的时间里,吐蕃、突厥、回纥、契丹、蒙古族等民族,你方唱吧我登场。西域没有汉族容身之地。

9

一、西域指的是哪里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广义上的西域除了包括狭义上的西域诸地外还包括中亚和西亚部分地区,最终西域慢慢演变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代称。

二、西域早在汉朝就纳入中国版图

早在汉朝时就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西域纳入中国版图,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诸国牵制匈奴,就派了张骞出使西域,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出使西域,使得中国初步了解了西域,为以后将西域纳入版图打下基础。

霍去病在河西之战打败了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汉朝随即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实际控制了河西走廊的汉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首次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西域都护府作用极大,不仅保护了丝绸之路不受干扰,还牵制了匈奴,另外西域的三十六国依旧是独立状态,难免会有矛盾,西域都护府也可调解西域各国之间的矛盾。

三、汉朝以后西域脱离中原王朝几百年

但是随着汉朝的衰落,西域都护府的作用也越来越小,西域又进入长期混战,中原也进入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这期间的政权存在时间都不长,不能对西域进行长期的有效控制和治理,

四、唐朝再次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朝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又一次纳入中国版图,唐朝也通过对西域的控制与中亚各国进行长时间的贸易,使得都城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大都市,人口数量超过了百万,要知道同时期的西方城市最多的也不过才几千人。

五、唐以后中原再也无力把西域纳入版图

唐朝末年中央势力慢慢缩小,西域与中央的联系又断了,西域再次脱离中国版图。到了北宋建立时,西北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十分强大,北宋连燕云十六州都收服不了,更别提再次将西域纳入版图了,至于南宋更是只能偏安一隅,国土面积不过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对于西域更是没什么想法。

自唐三百年以后元朝曾短暂将西域纳入版图,随着元朝的迅速灭亡再次脱离,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却没有实际控制过西域,虽然明朝设立了关西七卫,但是其自制程度非常高,明朝实际能控制得区域不过在汉地十八省。

六、清朝才将西域再次纳入版图并牢牢控制

到了清朝,我国又迎来了一次领土大扩张,清朝入关把东北并入了中国版图,与蒙古联姻又实际控制了蒙古地区,耗费康雍乾三代帝王心血平定了准噶尔汗国,再次实际控制西域,即使后来清末屡受欺辱,也没有放弃新疆。当然清朝不肯放弃新疆是因为新疆一丢那蒙古难守,蒙古失守那京城危矣,所以左宗棠力排众议率军平定了新疆的阿古柏收复了新疆。不过那时候正是世界大变革时期,海运才是当时的主流,收复了新疆也无法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了。





10

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1.唐帝国时期,汉文化及文明是最先进的文明,万国来朝,无不以唐人自居,同时代的阿拉伯刚刚兴起,伊斯兰文化未对新疆产生深远影响。而唐朝对新疆有将近100年的管理。

2.唐帝国在安史之乱时将大量安西军调去关内平叛,导致唐帝国对新疆失去控制,吐蕃趁机占领新疆南部。

3.清政府时期对准格尔部进行了将近三朝的战争,新疆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至于准格尔部就直接被灭族了),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占据人口主体。

4.由于从唐朝中后期到清朝康熙长达600年时期,中原王朝未对新疆形成有效统治,使伊斯兰文化通过战争等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