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2020-11-07 13:01阅读(62)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十四皇子胤禵的大军粮草供应掌握在雍正心腹年羹尧手里,内在原因则是大军家眷基本上都在北京城或者

1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十四皇子胤禵的大军粮草供应掌握在雍正心腹年羹尧手里,内在原因则是大军家眷基本上都在北京城或者其他地方并没有随军出动,他们也不敢拿家人性命做赌注而造反。

在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胤禵远在边疆,就算真的领兵造反打回北京也没用了,大军行进缓慢,到达京城时,雍正皇帝继位成为新皇早已昭告天下,朝廷人事变动,都是雍正之人,那十几万大军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胤禵对抗雍正,所以胤禵没有造反。

如果康熙帝驾崩之际,手握重兵的胤禵在北京或者在北京附近,那么率领大军造反夺取皇位还差不多,而雍正之所以能成功继位,并不是康熙遗诏传位,而是有负责北京防务的隆科多支持,不然在京城的八皇子胤禩都有可能发难让雍正继不了位,当然雍正继位到现在也是迷雾一团,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康熙帝意思,而胤禵距离京城太远,造反也没用。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2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的副将是岳钟祺,很多将官又是老十三的旧部,粮草后勤受年羹尧节制,他只不过是个空壳而已。如何造反。

再者,当时领受统兵,是获得四哥和八哥的联名推荐。而他俩又互不信任,所以康熙死后,他作为领兵在外的局外人,理应成为各方争抢的重要力量。没有必要造反。

3

“造反”可是个极其复杂的技术活,历史上的朱棣是造反的成功者,但是大多数造反的人都以失败告终。十四阿哥从各个方面说,都没造反成功的可能。



首先,没有造反的思想准备。

历史上的造反都是有所准备,或者说心理有所准备,比如朱棣,宁王朱宸濠等,造反这等大事不是头脑发热,一啪大腿就能决定的事。

十四阿哥在西北打仗屡立战功,在很多人眼里,十四阿哥是康熙看重的接班人,此时的十四阿哥志得意满,哪里会想着造反,准备造反。康熙去世,雍正登基,一切突如其来,十四阿哥一时乱了阵脚,此时造反已经来不及了。

其次,没有造反的条件。

第一,师出无名,十四阿哥是康熙的儿子,也是朝廷的臣子。康熙去世,雍正继位,这是朝廷,特别是康熙一手安排的,雍正合法继位成为新皇帝,十四阿哥起兵造反找不出合适得理由,或者是借口。



第二,十四阿哥虽然统兵,但是那是朝廷的兵,并不是十四阿哥的兵。他没有袁世凯对北洋军阀的绝对控制力,很多军官的家属还在京城,他们还指望升官发财,他们不可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随十四阿哥造反,他们是十四阿哥起兵造反的第一批反对者。

第三,十四阿哥军队的粮草控制在朝廷手里,控制在陕甘总督年羹尧手里,没有粮草,十四阿哥的兵会一哄而散,十四阿哥成为光杆司令。

最后,造反实力不足。

即使士兵愿意起兵造反,以十四阿哥那点兵力,和朝廷长期对抗消耗下去,十四阿哥也是必输无疑,一代枭雄吴三桂何等神勇,结局也是失败。



所以说,从造反的思想准备,造反条件等等来看,造反无疑死路一条。

4

这个很容易理解啊,康熙去世的时候,从军备方面看,虽然十四阿哥手握大军,但是打仗需要粮草武器,粮草武器等军备物资的供应确在雍正的亲信手中,十四阿哥要是兵变了,粮草武器等军备物资一定会切断,十四阿哥想要成功难如登天。

从大形势上来看,皇位都被继承了,十四阿哥回去兵变就是夺取皇位了,名义上就会被当作乱臣贼子,况且自己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继承人,即使最后兵变成功,不管遗嘱是真是假,十四阿哥也确实有口难辨。何苦呢?

5

说起来,胤禵和胤禛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不过两人的兄弟感情非常淡薄,并且在夺嫡之中还是政敌。那么在胤禛继位时,统兵30万的胤禵为何没有领兵造反呢?

(胤禵画像)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九子夺嫡已经非常残酷了。像大阿哥、八阿哥等人都因为卷入夺嫡风波,遭到了康熙沉重的打压和圈禁。可是同样被卷进夺嫡风波的胤禵却愈发得康熙看重,甚至还被封为统兵30万的大将军王,这可是诸皇子活了一辈子都得不到的风光。

其实胤禵从小就比其他阿哥幸运。

胤禵出生的时候,生母乌雅氏已经因得圣宠被封为了德妃,按清制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因此他从小是在德妃的呵护下长大的。

胤禵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他在骑射上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因此就连最有心计的九阿哥都感叹:“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对于晒娃狂魔康熙来说,能文能武的胤禵当然最值得他带在身边。所以胤禵在年少时,就频繁地随康熙出巡。这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同时也让他得到了更多表现的机会。

由于对胤禵特别宠爱,康熙对他的生活也特别关照。比如胤禵在分府而居后,康熙恩准他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这样府中的饮食物品等就全由内务府供应了。

其实得到这种殊遇的皇子并不止胤禵一个,不过他们所享有的时限大多只有一年。唯有胤禵从康熙五十四年起,直到康熙驾崩,他一直享有这独一份的恩宠。

单是宠爱,这还只是做父亲的本能表现,但有一件事却让康熙重新认识了胤禵。

事情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废且已幽禁于咸安宫。

大阿哥胤禔在夺嫡之争中最先败北。

眼看夺嫡无望的他于是向康熙推举八阿哥胤禩,并且告诉康熙,有个叫张明德的看相人说胤禩是大贵之人。除此外,胤禔还主动要求愿意代康熙杀死胤礽。

(康熙)

胤禔的举动让康熙勃然大怒,他认为胤禔之所以会这样说,显然是胤禩为了储君之位在背后鼓动。于是他将诸皇子们都召到乾清宫,并痛斥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并把胤禩锁拿治罪。

胤禵素来与胤禩关系亲厚,于是他便上前阻谏,其间还和康熙发生了争执。冲动之下,康熙拔刀要杀他,最后还是诸皇子跪求,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后来,康熙查明胤禩是蒙冤获罪,于是一场误会才算解除。不过这件事让康熙看到了胤禵对兄弟的情义之深,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胤禵的表里如一和心直口快,这让康熙颇感安慰,也就愈发更加疼爱胤禵。

九子夺嫡到了晚期的时候,争夺储位的皇子们几乎都遭到了康熙的打压和责罚,此时唯有胤禛和胤禵没有受到夺嫡风波的连累。

不过,比起受宠爱的胤禵,做哥哥的胤禛就太失败了。他不仅在诸皇子中资质平平,少有存在感,而且康熙认为他“为人轻率,喜怒不定”,也不太喜欢他。

此时其他阿哥在夺嫡之争中已经丧失了优势,胤禵的优势就尤为突出了。

(雍正画像)

康熙五十七年,迟迟不立太子的康熙放出一个信号。

原来,这年准噶尔入侵西藏,需要派兵平定叛乱。

显然,骑射了得的胤禵是最佳人选,所以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还以天子出征的规格为他送行。

除此外,康熙又下谕旨给青海蒙古王公,表示“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显然,康熙此举有重点培养胤禵的想法,而且登基称帝,想要树立威望,出征立功就是个好办法。

于是,朝中大臣纷纷认定胤禵会是未来新君。

胤禵更是意气风发,认为自己能笑到最后,成为康熙的指定接班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于畅春园了。

胤禵在西宁,山高路远,消息传通本就快捷,等到他知道康熙驾崩时,胤禛的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

还不待胤禵有所反应,胤禛召他回京的谕旨和接替他的人已经一并来到。

尽管胤禵心有不甘,但由于胤禛动作太快,他根本没可能有时间筹划造反的事情。

再说,就算胤禵想统兵造反,也并不容易。

因为,想把30万兵力带到京城,一路上粮草问题就很关键。

然而康熙驾崩时,胤禛不仅迅速封锁消息,全城戒严,而且还命负责粮草的川陕总督年羹尧一次只给3天的粮草,这样一来,胤禵就算想反,也无济于事。

何况胤禛继承皇位,是有凭有据的合于礼法的。胤禵想造反,拿什么来说事呢?

没有办法啊,这就是命!

(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6

老十四的兵是国家从各处调遣集结而来的兵,并不是他自己拉起来的私人队伍,想造反没几个人会跟着他,况且十几万大军绝大部分来自内地,家眷都不在身边,谁敢造反?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为老十四大军运输供应粮草物资的可是陕甘总督年羹尧,雍正的头号儿心腹干将,雍正一继位,年羹尧把大军的按月供应变成了按天供应,随时可以掐断供应,十几万人想造反首先就要挨饿了。再说雍正继位名分已定,昭告天下,造反就是“叛匪国贼”,老十四当然不会造反了

7

文/酒翁(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谢邀~


作为“八爷党”的一员,作为手握十万大军的大将军王,在自己的对手登基之时,为什么没有领兵造反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聊聊当时的背景,康熙在京城去世,而手握十万大军的胤禵却远在大西北,也就是说,康熙驾崩之时,胤禵压根就不在京城。


那么这时,我们就会说到一点:关键时刻,时间就是金钱。虽说你拥有着十万大军,可是你身处遥远的大西北,离京城可谓路途遥远,以当时的条件,从大西北赶往京城,那可不是现在,买张飞机票或者高铁票,几个小时就能到的事儿,在当时,少则两到三个多月,多则好几个月。试想,有谁会在京城等着你胤禵领着大军回来大打一仗?除非胤禛脑子秀透了。


第二点,咱们还是说说着十万大军的事儿,咱们假设胤禵的十万大军如有神助,为了能够帮助自己将军夺得皇位,十万大军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往北京赶,但怎么着这些人都得吃喝拉撒,领兵打仗,有过一条古语: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你胤禵再怎么如有神助,大家总得吃喝吧,可当时的后勤保障是谁,正是胤禵的对头胤禛的手下亲信年羹尧,而年羹尧能够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正是胤禛老早就想到你胤禵的不安份,你亲哥哥早就想到了要提防着你,所以,安排自己的亲信,掐着你的命脉:你动啊,你回京啊,你走啊,你只要敢动,我老年就敢断你的粮食,我让你在大西北喝西北风,到时候看你手下十万大军还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回京造反吗?所以,胤禵不是不想动,而是动不得,动一动自己就会被困死饿死在这鸟不拉屎的大西北,别说回去抢皇位了,自己饿死在大西北,埋在哪都说不准呢。

第三点,咱们再往京城说说,说完了胤禵在大西北的苦,我们再来说说京城,我相信说完京城,胤禵会更吐一口老血,我们都知道胤禵是回京奔丧的,但让他回京奔丧的诏令是谁发的?是宗人府,为啥是宗人府而不是皇帝呢?为的就是保密,保住胤禛登基的秘密,所以,改用宗人府的名义要你胤禵回京奔丧,且诏令里压根就没提新君登基的事儿。等你胤禵带着十几个口人离开大西北,往京城方向走时,这时候你的亲哥哥,也就是大清国的新君在一封诏令告诉你:我是大清国的新任皇帝胤禛,老弟你辛苦了,你也别太急,父亲的遗体还在皇宫内,肯定会等着你回京,让你见最后一面的。这就是胤禛的高明了,先将你骗上路,当你在路上,也许你还怀着一丝梦想时,再告诉你,国家已经有新皇帝了,真是让你一口老血吐到底。你回吗?你造反吗?你若这时候回去造反,那就是你胤禵不在理,你若是不回去,回大西北,你也晚了,因为大西北的大将军王的位置,胤禛早已安排年羹尧去当了,也就是说胤禵回大西北已经没你的位置了,你只能往京城走,你不想走也得走,而你只要回到京城,那就只能乖乖的被我胤禛管制了。


说完上述这三点,咱们就知道,胤禵压根就没有造反的机会和实力,十万大军在大西北也许是你的,可你一旦离开大西北,你就只是个阿哥,其它什么都不是。而你一个阿哥,一个还在路途上往北京奔丧的阿哥,又怎么能知道京城内部的部署呢?毕竟你的对头所有人马都在京城,而你所谓的“八爷党”里的胤禩胤禟胤俄,不仅人在皇宫内被关押着,而实际上这三人的心,早在你胤禵领兵去大西北之时,就与你生分了,也就是说,你表面上是“八爷党”的人,可人家八爷有没有真心实意的考虑你,那可未必。

所以,对于胤禵造反不造反,这件事,我是这么看的:其实胤禵造反,这都是后来人对他的瞎想,瞎安排,其实胤禵就是造反路上的一个“假想敌”,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是八爷党里,唯一一个没有被控制在皇宫内院的人,所以,觉得可能有机会。而其实呢?他和胤禩胤禟胤俄一样,孑然一身的孤独之人啊,造反也就想想吧。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8

康熙皇帝的传位诏书,皇四子胤祯人品贵胄,深慰朕心。我决定传位给胤祯.......同时有满文,不可能串改诏书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十四阿哥虽然是大将军王,但是远在青海,其手下大部分将领都是十三阿哥的老部下,在军队的粮食补给上归陕甘总督年羹尧管,康熙皇帝死后,大军的粮草供应由以前的月供,变成日供,没有粮草怎么打仗造反?况且大家忽略了负责京城防务的隆科多、以及十三爷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了西山的锐建营、丰台大营。自己想造反,个将军的家属在北京,那个将军放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不顾,和十四爷造反,在涉及到皇帝位置的时候,大家都很谨慎,小心翼翼,否则不但自己的前程不保,还会株连九族的。

9

首先从军备方面看,虽然十四阿哥手握大军,但是打仗需要粮草武器的供应却在雍正的亲信手中,十四阿哥要是兵变了,粮草武器等军备物资一定会切断,想要成功难如登天。

然后十四阿哥的兵是国家从各处调遣集结而来的兵,并不是他自己拉起来的私人队伍,想造反没几个人会跟着他,况且十几万大军绝大部分来自内地,家眷都不在身边,谁敢造反?再说雍正继位名分已定,昭告天下,造反就是“叛匪国贼”,老十四当然不会造反了。

最后,当时领受统兵,是获得四哥和八哥的联名推荐。而他俩又互不信任,所以康熙死后,他作为领兵在外的局外人,理应成为各方争抢的重要力量。没有必要造反。

10

四阿哥胤禛虽然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十四阿哥却是八爷党,支持的是八八王爷,而不是自己的亲哥哥。四阿哥登基的时候,十四阿哥确实手握兵权,但有几个原因注定他不能起兵夺权。第一,西北距离京师距离遥远,四阿哥登基已经是既定事实了。第二,当时西北大军的粮草掌握在雍正亲信年羹尧的手中。第三,雍正派了重兵防守京城,十四阿哥的家眷也在京城。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几个原因。

十四阿哥一生下来就是冰雪聪明,与四阿哥不同,十四阿哥是由德妃亲自抚养长大,所以与母亲关系极为亲近。后来,康熙皇帝派十四阿哥负责西北军务,可谓是重兵在手。首先,康熙继位之后,十四阿哥身在西北,距离京师距离遥远,而且雍正登基已经无法改变。如果这个时候,十四阿哥起兵反叛,就是乱臣贼子。实际这个时候,十四阿哥是鞭长莫及。其次,虽然十四阿哥掌握着西北军权,但是粮草却被年羹尧所掌控。年羹尧是雍正的大舅子加亲信,没有粮草,十四阿哥压根没有胜算。

最后,雍正派了重兵在京师防守。如果十四阿哥敢出兵,很可能是一场恶战,谁胜谁败都说不定。镇守京师的也是雍正的亲信隆科多。十四阿哥和四阿哥之间并无多少亲情。等到四阿哥成为皇帝,他便把弟弟胤禵幽禁。

所以说,不是十四阿哥不夺权,而是他夺权也没有多少胜算。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