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在那都存在,教师圈也不例外。
一个同事曾说过,以前校长不时领着老师们(那时叫哥们)出去吃喝一顿(也就是下馆子,搓一顿)。而现在你即使想花钱请校长去下馆子,他也不会去。因为在学校这个生物链中,一个普通老师与校长的地位差距太大了,他不会自降身份与你玩的。
农村学校有”一补”资金发放。符合条件的学生比如残疾、单亲、低保户、建档立卡户等家庭的学生自然会享受到,但名额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往往被领导、班主任安排给了他们亲属的子女。而普通老师则极少能为自己亲属争取到名额。
不过现在情况较透明了,这种情况似乎不多了。
但在当时,一个老师是否能受到近亲属的尊重,与这个老师能办成事的能力成正比。
教学效果差的一般老师,往往会成为领导批评的对象;同事们调侃的对象;在学生眼中也不受敬重的对象;在近亲属眼中也是窝囊的象征,会更被鄙视的。
但这种老师心理往往是强大的,甚至达到了《厚黑学》中最高境界。
外乡某中学有个小领导,被校长任命为阶段主任,并被授权拥有聘任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绝对权力。
他把学校几个教学能力强的,与对他俯首贴耳的,或积极祈求他的老师,列个名单上报校长。
导致原本段老师十多人落聘。
其中有一个年龄大的老师那哥们十分猴急,到处打听谁是班主任,然后一个个去求他们,竟没有一个班主任愿与他搭伙。这样一个一米八多,仪表堂堂的汉子,竟然止不住流下了卑微屈辱的泪,让许多老师动了恻隐之心。
最终结果是,那个阶段主任原来圈定的老师纷纷表示不愿跟着他干,甚至有近十位老师动用关系,办了调离。
开学一周后,还有两个班缺老师。那位老教师才又被聘上并当上了班主任。
当然,鄙视链是存在的,只有自我强大,才能不至于处于被鄙视的低端或因被鄙视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