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半伦(龚 橙1817~1870,字公襄,字行,号孝琪、孝拱,号昌瓠、石匏,别号半伦)带路致使火烧圆明园这一行为,根本无从考察。我只能说,有些历史永远得不到真相。因为,甭管谁带的路,圆明园都会被抢夺或掠夺乃至被烧毁。带不带路无关紧要。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早有预谋的,因为据传,僧格林沁将39名英法停战谈判代表关入圆明园中进行虐待。但不知圆明园在哪里,所以便请知道的人,龚半伦当时是英国方面的工作人员便带路前往。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一.清末民国初年乃是改朝换代时期,思想混乱、政治松弛、商业入侵、民族主义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民间言论、非权威历史应当悉心甄别。龚半伦火烧圆明园向导出自野史居多,例如《清史演义》《清朝野史大观》(一看名字就知道性质)等等。无论朝廷后续追究、正史、大部分学者的私史、日记皆无记载。那么,民间所说的真假只能武断了。当然,也有部分历史资料采信了民间的说法,例如《圆明园残毁考》《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等
1.全民族从下往上都习惯扣帽子。民国时期,清朝灭亡,民国兴起,满族全民族的优越地位骤然消失,必然使得过去受压迫的民族有心理乃至行动上的反弹。民国初年,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各种非理智行为。
而这一时期,和我们今天一样,就有许多人特别是民间就要拷问“汉人那么多,满人那么少(前者针对清朝);中国人那么多,外国人那么少(后者针对近代不平等条约)。为啥满人能统治那么多年,为啥我们打不过外国人”。得出的结论很简单:汉奸。
因此,民国初年揪各种“汉奸”的现象就出来了。
在中国,事情只要到了“现象级别”,必然会有许多误伤。
2.此一时期谣言较多。过去的信息传播依靠的是口口相传,但口口相传都是熟人间的传颂作为起点,因此,在许多人眼中是真实的。如果,此时,有好吹牛的、好搞事儿的、有私仇的、有好恶的人进行谣传,只要这个有市场就会成为一种谣言。
3.新闻自由度和商业利益的入侵。同时,那一时期政治上比较乱,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新闻媒体自由度比较高。为了追求销量也会散播一些谣言,举报各种比较奇葩的选美、刊登一些比较奇怪的新闻、广告等。
如果以这一时期的报刊图书作为历史根据的话,就需要进行甄别。
二:龚半伦的为人给了人们一定的可信基础,但清廷官方调查却是另一个版本
作为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非常有才华,这也是后来李鸿章、张墨林等人帮助他的原因。但据说,他把资助全都用在了嫖娼上。而且,人有五伦,他独有半伦,又为英国人做事儿,还曾经说过“中国天下与其送与满清,不如送与西人。”(《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求幸福斋随笔》)这样的话,如此等等,也就都成了谣言可信的基础。
然而,包括恭亲王、《清史稿》等官方或历史学者们的调查中都将“火烧圆明园”定位于:联军所为;联军火烧、周边民众哄抢。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直接将其定性为:民众哄抢在先、英法为驱赶民众下令焚毁。之后,还有周边土匪进入一说。也就是说,包括官方和当时的史学界都没有指出是谁带路。这里面有三个问题:其一,谁带路都无关紧要;其二,带路的不止一人;其三,根本不需要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