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李世民并未逼李渊退位
李世民从来也没有逼李渊让出皇位,而且从当时的情况看,李世民也毫无逼李渊让出皇位的必要。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已经掌握了兵权,六月初七被立为太子,李渊也将军国事务全部委托李世民处理,可以说,李世民此时已经是大权在握。六月十六日,李渊就正式表示,他要退位当太上皇,“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李世民而言,是让李渊尽快退位有利,还是等一段时间再退位有利呢?
显然是后者,因为当时人事调整并没有完成。当时李渊的五位宰相——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仍然在位,而从后来李世民即位以后将他们全部调整离开宰相职位来看,李世民对这几位宰相是不满意的。因此,对李世民而言,比较有利的选择是,暂时延缓李渊退位,以李渊的名义进行人事调整,该免的免,该调整的调整,该晋升的晋升,调整到位以后,李渊再退位,李世民即位,这样,得罪人的事情由现任君主完成,不把矛盾留给新君,是比较好的。
李世民后来在贞观后期,就是这么做的,他亲自处置了刘洎、张亮,并外放了李世勣(以便李治即位以后再把他召回),这样的话,李治面临的矛盾就会少很多。
但是,李渊在六月十六日就提出退位,这时候,最基本的人事调整都没有进行,后来在七月间,紧急进行人事调整,实质上也仅仅是拿掉了一个裴寂,其他的仍然没有调整到位,其他几位宰相,都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才免掉的。
因此,显然不是李世民要逼李渊退位,而是李渊自己不想干了,主动要求退位。
二、李渊主动退位的原因
李渊为什么要主动退位呢?
我认为,就是被他这几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弄的心力交瘁。现在很多人都只注意到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渊的冲击,实际上,自武德九年(626)五月开始,李渊遭受了多轮打击,既有来自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也有来自李世民的。
(一)太白经天后,李元吉劝说李渊杀死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密奏:秦王当有天下,意思就是李世民要取代李渊掌握天下,此事导致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发生骤变,开始严重猜忌李世民。李渊的这一变化,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很准确的掌握了,于是,李元吉竟然当面劝说李渊杀掉李世民,面对这一血淋淋的提议,李渊的反应是沉默无语,“高祖不对”,短短的四个字,背后表达的是李渊的痛苦和犹豫。
(二)六月初三李渊向李世民摊牌
六月初三,李渊把傅奕密奏的内容告诉了李世民,意思是想让李世民自裁,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李渊此举,很可能是想避免自己亲手杀掉李世民、或者李世民被其兄弟杀掉的局面。这一决定的做出,对于李渊来说,从皇帝的角度看,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必须如此,但是,从父亲的角度看,必然是极为痛苦的。
(三)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淫乱后宫
面对李渊的发难,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淫乱后宫,同时,李世民提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也就是说提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自己,这显然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的昆明池兵变计划也告诉了李渊。李建成淫乱后宫和私下制定杀死李世民的昆明池兵变计划,这对于李渊来说,又是一个突然的打击。
在这个打击下,李渊显然乱了方寸,他临时决定不再逼李世民自裁,转而准备在次日质证李建成淫乱后宫的事情。
(四)次日,六月初四日,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自卫反击,先发制人,抢在昆明池兵变计划之前,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可以说,短短一个月时间,李渊连续遭到多次沉重打击,心情必然是糟糕透顶,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泛舟海池”。很多人觉得不可信,我觉得这有什么不可信的,这恰恰是李渊在极度痛苦、极度失落的情况下,试图排解郁闷心情的一种方式。
玄武门之变,对李渊来说,既是一个痛苦的冲击,同时又是一个解脱,从此以后,李渊再也不用操心儿子们之间的争斗了,这个老头很显然是累了,不想干了,所以才急于退位。
以上是我的一点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