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新加坡最让人不解的是什么?

新加坡最让人不解的是什么?

2020-11-07 01:04阅读(60)

新加坡最让人不解的是什么?:(新加坡共有约500万人居住)我觉得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么一个面积仅710平方千米的城市国家,其国民却显得有点心里没数,领:-最让人

1

(新加坡共有约500万人居住)

我觉得最让人不解的是,这么一个面积仅710平方千米的城市国家,其国民却显得有点心里没数,领导人也不谨言慎行,没有好好奉行其开国者李光耀先生制定的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在南海问题上惹恼了邻居。2016年8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公开表示,海牙仲裁庭的裁决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有力的定义(A strong statement)”,作为小国,新加坡必然希望各国都能尊重国际法,接受仲裁结果。此言论被普遍认为是倾向美国,而对我们不友好。在访美期间做上述表示的李显龙还大赞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甚至已让部分人感到,新加坡是不是真的想改为和强大的邻居做对了?

(自2004年8月接替前任吴作栋以来一直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显龙)

但马上新加坡就领教了我们的厉害,首先有它的轮式装甲运兵车被扣,2个月左右才被放行;然后是在北京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未见李显龙的影子,代表新加坡参会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黄循财表示,李显龙没有被邀请。当然更有力的是,我们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加速建设的消息不断,这被认为是大大打击了新加坡。因为它尽管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却地处马六甲海峡的要冲,渐渐地开始有了欲以此要挟我最重要海上运输通道之势。而与此同时期,美国奉行孤立和保护主义的总统特朗普上台了,上任即退出TPP,还要搞战略收缩。作为原TPP的一员,新加坡对此极度灰心。

(2017年4月26日在清华大学见到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

这让李显龙怎么也坐不住了。去年9月,在已预定好要在10月份访美见特朗普之前,意外地先访问了北京。可以看到他说了不少好话,比如对我们在移动支付方面的赞叹,对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与我们合作的份额之大的谈论(称对华投资占比85%)......有趣的是,连新加坡网友都在提醒他们的总理“要放下身段”、“不要以三十年前的眼光看待对方”。 不得不说,这是自李光耀2015年3月去世,新加坡和我们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后的一个转折点。我的看法是,新加坡应该牢记这个教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新加坡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用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的话说就是,“让我们好好把握机遇,顺应目前良好的势头......我们完全拥有共同智慧、意志和能力管控好分歧,不让它损害我们的友谊以及多年来之不易的务实互利合作。”

2

有一点,我很想知道新加坡人怎么想的:因为当年建国的时候,是迫不得已被马来西亚给踢出来的,马来西亚不要新加坡,所以不得不独立建国。建国后,李光耀一直希望新加坡能重回马来西亚的怀抱,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实现。不知道新加坡老百姓对回归马来西亚这件事是怎么卡看的。

其实,我对新加坡的印象很好,这是一座很干净的城市,规划也很好,很现代化,又有充足的公园和绿地,不得不钦佩新加坡的管理者。一个小小的圣淘沙岛,就做的那么漂亮,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这其中很值得我们国内的旅游城市学习,尤其是正在茫然中的三亚。

在新加坡旅行的时候,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年轻人都要问问会不会说华语。因为遇到过两次尴尬的事情,就是去问路,直接用汉语去问,结果对方抱歉的说只懂英语。还有一次海外组团游德国,一位新加坡姑娘,简单说汉语还可以,但是说多了或者复杂了就不懂了。我给她看我写的博客,她也看不太懂。

新加坡似乎总是左右摇摆,以前有过一段时间去华语化教育,后来又恢复了华语教育。新加坡很像香港,在这样的国际化小地方打拼,不懂几门语言是不好找工作的。而新加坡的社会资源,会按照民族严格按照比例分配,比如说买房:一个小区74%的房子卖给华人,13%的房子卖给马来人,9%的房子卖给印度人,如果印度没人买,那这个房子就是空着也不能卖给别的民族的人。

然而在新加坡的老街,比如食色一条街的芽笼,许许多多新加坡老人,坐在外面喝茶,他们打开电视看的是中央电视台,说的也都是华语。在新加坡附近,距离新加坡最近的新山市我也去了,那里也是好多华人,只说华语。在这样的地方,就会有莫名的感动。当年中国革命的时候,南洋华侨给中国送来了巨大的支持。

芽笼街巷旁边,老人们看着中央电视台,喝着茶

新加坡的鸡肉面、小吃都非常好吃,啤酒挺贵的。

3

新加坡让我最不理解的是,新加坡的华人缺乏人情味。

说实话,我曾从马来西亚过境新加坡返回海口,有缘住了两晚,对新加坡印象不是很好。



为何不好?这里我为大家叙述一段陈年往事。

作为一个海南历史文化的研究者,新加坡在海南近百年华侨历史文化中,占据做很大一部分。清末民初,太多的海南人下南洋在异国他邦谋生,很多海南人的先祖都居住在新加坡。特别是海南华侨文化人,他们办报纸,办杂志,在当时新加坡当属马来西亚一个小州海边小地方,跟着李光耀,打日本抗英当局,倾其财力支持故乡海南的抗日活动,海南人为新加坡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百多年来新加坡的琼州会馆,一直成为南洋的仅次于潮汕帮、福佬帮的第三大会馆。



所以到新加坡作为一个海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者,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去拜会新加坡的海南会馆。



不仅是去考察了解新加坡海南先辈们,那段辉煌又沉重的历史;而且也想去见见一些朋友。因为我任职海南媒体时,曾接待过许多从新加坡回海南故乡祭祖探亲过清明的朋友们。



想不到我在新加坡海南会馆遇到的尴尬事,让我有点“情以何堪”?

我在会馆没有遇到熟人,请办事秘书联系到当时任会馆的文化部长韩先生。因为这位韩先生经常回海南,有过几面交流,更因为他分管文化很想与他和其它新加坡的海南作家当面交流学习。没想到韩先生在电话里头竟然拒绝了我。




韩先生说,按照新加坡的习惯,客人要拜会主人要事先发邮件联系预约。你没有预约,故不能见你。如果你预约啦,你又是名人,我们会馆一定会热情接待。



我说,我只是过境,也没有你的电子邮箱和新加坡电话,且此行属私人行为,如果方便见个面,喝个咖啡,新加坡也不大。



韩先生问我住在哪个地方,我告诉他住在印度小街,离会馆不远,然后就挂下了电话。从此,韩先生再也没有跟我联系,别说喝咖啡,或交流进行文化交流。



当时很想不通,韩先生为什么会这样做?按照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你回海南,我都私下接待过几次,我到你的城市,且新加坡又不大,总得见个面,喝个咖啡,或者吃个海南鸡饭。



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去拜会海南会馆也没预约,但几个会长听到秘书电话后,特意驱车赶到会馆与我见面交流并吃个午饭,那一份热情,让我感受到一份久违亲情的温馨。





当时很疑问,同样是海南华侨,为什么新加坡跟马来西亚的海南人就不一样了?



当时以为这只是个案,又顺便去联系一位梁先生。梁先生当年是海南文华酒店的装修老板,我曾几次采访过他,并刊登在报纸杂志上。没想到按照名片的电话打过去,他的公司秘书也问我有没有通过邮件联系预约,我说没有。秘书小姐说,不好意思,先生,我们新加坡不接待,没有预约的客人。



这就是部分新加坡的中国华人。



后来自己去逛新加坡,在坐公交车上看到的坐车人尽是国内来的同胞,而车上全是英文,没有一句中文服务。后来又到牛车水街的中国街,小商小贩大部分是华人的第二,第三代,遇到几个海南人的后裔,本来很想拉拉家常,但是人家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卖货。



后来问人为何会这样?原来很多新加坡的华侨第二第三代,受过很多高等教育,能讲一口流利英语,虽然工作辛苦,哪怕就是摆一个摊位,都觉得自己很高傲,生怕海南来的穷亲戚麻烦他。



新加坡就是被当年英国培养出来的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桥头堡。



新加坡人虽然80%以上是华人,温温雅雅,法律意识也强,也很勤奋,但是经过几代人演变,一些华人还留有很浓厚的大英帝国观念。所以有很多网友说,现今的新加坡华人也只剩下是华人的皮肤,西方人的心,早已没有了东方文化的人情世故的亲切与温暖了!




时代已经变幻到了现代,中国也由过去一贫如洗成为世界第二大富翁。新加坡的旅游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去消费,包括它的赌场,应该说是很多中国人撑起它的旅游市场。但是很多新加坡旅游没施都没有中文味,一直还抱着英文的那点暮气,服务不到位!

4

其实新加坡这个地方有很多东西都令人难以理解, 首先这个地方的中西文化碰撞很激烈,因为这里本就是华人和一些外国人组成的,出现一些令人不解的东西也很正常。首先第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就是,新加坡不允许随地吐口香糖,不允许在非规定场所抽烟,否则不仅要罚款,还要受到鞭刑。

其实这两个规定很正常,说明这个地方发达而且非常文明,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依法治国,并且文明的国家,却允许赌博的存在,更是为一些红灯区提供合法手续,只要有手续,在该国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合法的,这一点确实令人难以理解,就好比日本,日本人的讲礼貌是全球知名的,如果有人去过日本则知道,他们很有礼貌,却不懂女士优先,举个简单的例子,等电梯的时候,一般都是女的按,男的大摇大摆进去,然后女的跟进去。

第三个不让人理解的就是,新加坡一直在接受中国的投资,同时第一个投资新加坡的大国也是中国,并且新加坡的华裔非常多,可是即使这样,新加坡一直对中国较为冷淡,甚至在一些国际上的事情中,总喜欢站在对立面,至于这个原因有很多,所以只能说两个国家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绝不像大家想的是亲密无间的关系。

在新加坡如果想要正常入境的话,一定要打扮的清爽一点,因为该国对留长发的男子或者是留着胡子的男性不感冒,更是不要去穿拖鞋,否则有很大几率被禁止入境,这个就很奇葩了,按理来说每个人怎么穿,怎么打扮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一些高档的酒店门外会直接写,长发男子拒绝入内,这个确实令人难以理解。当然即使不能理解,假如有一天去那里游玩,也要遵守人家的规矩,入乡随俗,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令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不仅仅是新加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5

今年是在新加坡第四年。

新加坡作为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地方,让我不解的地方当然有很多。

第一,李显龙一国总理,家事弄成国事,为了李光耀的故居和兄弟姐妹撕到内阁会议?让全世界看笑话,第一家庭弄成这样,没一点分寸。家庭关系混乱,每天到处吵架,还上新闻。

第二,新加坡,以法制严厉闻名,禁止口香糖,鞭刑听起来很可怕。但是这样一个国家,居然赌博和性工作是合法的。

新加坡最大的赌场,金沙赌场,就在新加坡著名的鱼尾狮旁边。

图为金沙赌场所在的金沙酒店

孔令辉就是在这身败名裂。

而新加坡著名的红灯区,芽笼街,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一条街。

图为芽笼街

第三,新加坡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之一,中国同时也是新加坡第二大的投资国,在国际关系上一直与中国唱反调。难道国际地位比民生还重要?

第四,新加坡总面积才700平方公里,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给美国在樟宜地区一大块地做军事基地。

图为新加坡的美国海军基地

第五,新加坡迷信比国内厉害多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教堂到处都是,还有很多马来族人。宗教氛围浓厚。

图为新加坡教堂

第六,很多广东福建地区的文化反而在新加坡保存的比较完整,很多新加坡人信奉妈祖,菩萨。我去过很多家庭每天都会烧香,供奉菩萨,而且初一,十五一定会吃斋,反而我们国家本身在破四旧之后反而不信这些东西。

图为新加坡妈祖庙

第七,现在大家认为新加坡反华,数族忘典,看看新加坡华人为大陆做过什么吧。以前倾其所有,现在的态度冷淡,是让我有些不解。

新加坡华人领袖陳嘉庚创办《南洋商報》,大力主张国內全面抵抗,「七七」之后更是每天大篇幅报道抗战新闻,激励海外华人出钱出力支援中国抗日。從抗战爆发到星馬沦陷前的4年多时间里,「南侨总会」以义捐、认购国民政府战爭公債、向国內親友寄侨匯、捐赠藥品、募集衣物等形式,為中国籌款达54億国币之多,佔全世界华人赈款的2/3以上,当时4万5千国币就可购军机一架,这些巨款填補了国內近半数的战爭開支。

这一点我必须补充出来,因为支援中国抗战,日军占领新加坡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单新加坡大屠杀,几天之内死了七万华人,这只是日本本土新闻报道,根据新加坡方面指出,至少15万华侨被屠杀,当时整个新加坡总共只有70万华侨。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抗日分子”被屠杀。

我认为之前中国落后的时候,新加坡投靠西方求发展,是为了在马拉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夹缝中求生存的举,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会越来越强,全世界华人都会再次回到中国挥舞的华人大旗之下。

现在新加坡与中国关系愈发紧密,也加入了一带一路,估计是看明白中国才是他未来的出路了吧。

6

狮城

在我看来,新加坡最让人不解的是狮城两个字,为什么新加坡叫做狮城呢?

一走进新加坡,就会看见大街小巷都有狮子雕像,可是,也仅仅是雕像呢!

生性凶猛的狮子在哪里?在新加坡大大小小的动物园里,也仅仅是这样哦!

关进笼子里的狮子,虽然有时候张牙舞爪,但是它的野性已经少的可怜了!

现在回到问题来,为什么新加坡叫做狮城呢?这也太令人不解了!人家非洲狮子的家乡都没有什么地方叫做狮城,新加坡凭什么?就起个名字而已?

没道理!




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新加坡最夸张的就是打鞭了。

删除了打鞭的可怕照片,重发。

大家对新加坡比较感兴趣的,也许是它的严厉法律。不错,新加坡的法律相当厉害。不但对于毒贩除以死刑,包括随地吐痰、横穿马路、随便涂鸦、下载黄色电影等等中国人看起来的小事,也会受到很重的惩罚。其中最有名的,无非就是打鞭。打鞭是一种文明国家基本都废除的肉刑,但新加坡却坚持使用。

新加坡司法部门认为,单纯的监狱不能使犯人尤其是惯犯,感到畏惧。一些惯犯以监狱为家,坐牢对他们是找到一个吃住的地方,必须给予肉体的惩戒。打鞭不同于普通的小鞭子抽,而是一种相当可怕的肉体惩罚。打鞭的行刑者,几乎都是高大粗壮的狱卒(多是印度人或者马来人),鞭子也是一米长度的特质硬鞭。

正常人,哪怕是壮汉,连吃4鞭也会瘫倒,至于屁股皮开肉绽也是必然的。很多被打鞭的犯人,都是被抬走的。打鞭另一个目的是留下鞭痕,这是一生不能祛除的痕迹,让犯人终生难忘。

别嫌萨沙啰嗦,摘录一段非法打工被打的华人回忆。

根据新加坡法律,非法打工者,要承受4下打鞭。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One”。只听“啪”的一声,皮鞭准确地打在我的屁股上,力气非常大。巨痛让我忍不住大声叫了起来。我从来不知道我会叫出那么难听的声音。

我竭尽全力去挣扎,但身子都被固定住了,除了两只手可以死命地抓住铁杠外,其他地方再也动弹不得。 接下来是第二鞭。这次我被打得眼冒金星,再也忍受不住了。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脱口大叫:“别打了,轻一点……”

当第三鞭落在我屁股上时,一种难以形容的痛让我不禁哀号起来,整个人就像死过去一样,满脸泪水。 我闭上眼睛,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承受第四鞭,但彻骨透心的痛还是让我虚脱了,两条腿直发抖,意识也开始模糊。四鞭过后,两个马来行刑者给我解开束缚。我拒绝了华人警察的搀扶,努力让自己站稳,然后弓着身,拖着血肉模糊的身体慢慢移出了受刑室。

8

大家都知道在抗战时新加坡作为华裔是出了大力的,可是在共产党执政后就立马断绝了外交,更站在了大陆的对立面。原因是当年许多新加坡华裔,尤其是李光耀他们从小受的都是西方的教育,长大后更成了西方政治的坚决拥护者。其实那个时代不只他们这样想就连鲁迅等这样的大文豪都说要去除汉字全民改用英语的说法。应该说一百年前我们国家经历了列强入侵的屈辱使得当时的人们对自己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动摇,那时候起纷纷乱乱各种思潮,怎么改?应该像谁学?无论怎样最后的结果都是要去除旧文化。现在想想有时也一身冷汗啊!共产党最后采用了兼容并蓄,发展了我们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不是这样真的完全学西方,你们能想象一群没有祖宗信仰的人吗?现在看看新加坡大家大概就明白了为什么他们比内地人还迷信,比内地还注重华人文化,其一就是因为他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却也使得他们极度的信仰空虚。欧美人的信仰空虚是由上帝填补的但却填补不了他们的,所以现在才看到新加坡华人比内地更注重华人文化。其实不止是新加坡全世界华人唐人街都是特别注重华人文化,这就是由于信仰缺失所引发的后果。两边到底谁对谁错?我想现在也不一定就能盖棺定论,虽然我们暂时已经证明了自己,不过还要看以后的发展,最少也要等到台湾统一,我相信已经不远了。我们和新加坡以后的路会怎么走还不得而知,不过有一个锅李光耀和新加坡的华裔确是背定了。那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对立使得全中国人民对在外的华裔极其的排斥,李光耀成了反华华裔的典型例子。我们经常会说在外的华裔都是李光耀那样数典忘祖的人,嘿嘿!华裔们只能说你可别怪我们,新加坡确实用极其恶劣的行为自绝于中国,所以你们要骂你就骂李光耀吧!因为他忘记他反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还有他的祖宗。

9

新加坡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72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一个半朝阳区的面积,却创造了诸多奇迹,首先没有能源,却经济发达,国际五百强企业有三百多家在新加坡设立了办事处;其次是国土虽小,却有一百多个国际组织在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第三,不是中立国,却能多次举办重量级的双边会议,如这个月刚刚举行的特金会,还有我们熟悉汪辜会谈、习马会等,都在新加坡举办的。

1、够买政府组屋,要先查名族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9%,还有1%的人口来自于其他民族。新加坡为了避免出现民族集聚,影响社会治安,规定每一栋政府组屋(政府的廉租房)在出售之前,都要计算好每个民族的住宿总人口,如果达到了上限,即使空着,也不会出售给那一个民族。

2、城市国家,却有400多家博物馆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面积也就700多平方公里,但是在如此有限的国土面积里,新加坡人还是建立400多家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以供dan'各地民众和外来游客了解新加坡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风俗,其中比较有名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等,这样的博物馆密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难见到的。

3、四个动物园一个海洋馆

如果说除了博物馆,新加坡还有什么多,那就是动物园了,新加坡现在有四个动物园,还有一个海洋馆。这四个动物园相对独立,各有侧重,但四个又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四个动物园分别是新加坡动物园、河川生态园、夜间动物园和裕隆飞禽公园,新加坡动物园展示来自东南亚的一些本土动物,河川生态园则展示世界主要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夜间动物园展示一些夜行性的动物(眼神要好,否则找不到),飞禽园顾名思义,就是展示鸟类了。新加坡还有一个东南亚最大海洋馆,也非常的震撼。

4、为防拥堵,建立收费门

在新加坡的一些道路上,能看到一些奇怪的门,门上有很多像国内一些抓拍违规车辆的摄像头,问了司机才知道,这些门是用来收费的。当地人说,自从这些门设立以后,堵车现象基本上没有了,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资源非常紧张,所以新加坡的汽车保有量非常的低(其实也用不到汽车,城市不到,公共交通非常的发达),但是一些重要路口还是会出现堵车,所以政府就通过收费的方式调节车辆行驶的路线,别说这一招还挺管用的。

10

因为新加坡人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母亲国当年很穷,很另类,顾不过来小弟。而边上有太多的恶邻,只好认了美国当干爹。新加坡的想法与很多普通人一样,理想,主义,登火星都与其无关,只想着这几百万人富足,立身,安命就好。当然了,过十几年,中国万邦来朝之时,未尝不是成为中国新加坡直辖市,想想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