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金满楼

庚子年的事件是比较突然的,系因内政不治引发的国际战争。在这次的战争,清军仍一如既往的战败,如果对比下双方实力,其实也不奇怪。

先看八国联军这边。

最开始,为了解救使馆区的外交人员,天津租界当局派出的是西摩尔联军。这支部队大约有两千多人,但他们大部分都是舰队里的水兵而非陆地作战的步兵,因而战斗力不强。

因此,他们在进至廊坊一带时被清军和拳民拦截而无法继续前进,最终遭到打击后撤回天津。

接着,列强组织了数千海陆军兵力对大沽口发起攻击,并由此引发天津之战。当时,清军这边主要是聂士成的武卫前军,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相对较强。天津之战打了二十多天,最终以清军败退、列强军队夺去天津告终。

这里补充下武卫军的概念。在甲午惨败后,清廷开始组织改组军队,这就是荣禄所编的武卫军。武卫军分为五军,即聂士成的武毅军改为武卫前军、董福祥的甘军改为武卫后军、宋庆的毅军改为武卫左军、袁世凯在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荣禄则在原旗人部队中新募一支为武卫中军。

武卫军于1899年6月正式成军,总兵力5万不到,其最初用意是国防军并且是拱卫京畿部队的概念。但是,因为时间太短,其实只有概念而并没有真正意义。而且,也不是所有武卫军都参加了庚子年的战争。

其中,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即新建陆军)约七千兵力,其编练最久(说久,其实到庚子年也就3年多点),而且装备全是进口(德奥武器为主),应该是五支部队中实力最强的,但可惜的是,因为山东闹义和团,袁世凯于1899年底出任山东巡抚时,这支部队也调往山东,以镇压地方并防备德国(胶州湾事件的后遗症)。

以事实论,即使袁世凯的这支部队回保京城参战,恐怕也改变不了战败的结果,因为兵力太有限了,而且这支部队并没有作战经验。

其次,聂士成的武毅军和宋庆的毅军(即武卫前军和武卫左军)倒是老部队,参加过甲午战争,但只有聂士成的部队进行了换装(德奥武器为主),可惜训练磨合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发挥战力。这支部队,在庚子年表现尚可,和联军打了几场硬仗,但最终被打没了。

至于宋庆的毅军(即武卫左军),这支部队还是老部队,没有换装,所以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在八国联军从天津到京城的过程中,这支部队只是象征性的抗击,损失较大,但最终得以保存建制,后来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主要也是这支部队护卫的。

还有就是董福祥的甘军(武卫后军),这支部队倒是勇猛,可惜武器非常落后,在保卫京城中,这支部队被打得很惨,残部最终逃回甘肃。

再有就是荣禄新组建的武卫中军,因为是新部队,兵员素质也差,武器也差(全是国产货),这支部队也主要负责保卫京城,是庚子年打得最惨的一支,最终等同于全军覆没。

再看八国联军这边,武器就不用说了,几乎是二三十年的代差,兵力上也不弱于清军。在攻打天津期间,联军的兵力已经逐步增加到17000余人,其中日军3800人、俄军6900人、英军2200人、美军1600人、法军1900人、德军500人、意军100人,奥军150人。

接着,因为日本距离较近,列强要求其承担主要出兵任务。之后,日本陆军第五师团共15000人,加上从第十一师团抽调的1000人,加入之前派遣的日军,当时日本在华兵力已经达到22000人,这支甲午年的胜利之师,无论战力还是心理,都具有强大优势。

除此之外,各国前来增援的军队也正在途中,比如德国派出了7000陆军,正杀气腾腾的赶来,而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后续军队也都行驶在公海之上,不久即可到达天津。庚子年间,联军兵力最多的时候曾一度达到5万人。

因此,无论武器还是兵力,还有指挥等等方面,清军都远远落后与八国联军,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最佳贡献者
2

那个时候西方列强和南方的一些汉臣都协商好了,东南方不参与战争,实行“东南互保”所以那个时候的清政府已经是臣子离心离德了,而当时京城清军主力装备还是很好的,确实比八国联军的要强很多,可是甲午战争后没有制海权的清政府,面对海上攻势根本无从御敌,开战之前,慈禧对义和团抱有幻想,希望义和团能够打退进攻,可是义和团的战斗力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从正规军上说,比如王牌军队之一聂士成的军队,算是装备比较好的,不过聂士成对义和团一直是持绞杀的态度,因此聂士成就面对联军的进攻和义和团背后的骚扰,加上政局腐败,所以聂士成也是兵败身死。

民心尽失,表现就是,八国联军从广东一代花钱雇了很多中国老百姓,多是一些游手好闲之徒,这些人为了钱财真是勇敢的要求参与对清廷的攻城战中,而联军只是想雇佣他们做劳工,所以清廷当时是民心尽失。

联军战前就考虑到当地的老百姓的反抗,可是解决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老百姓看到清廷被攻击,很多人都在看戏。而且打下大沽炮台,联军就可以沿着内河直接坐着铁甲船,直抵天津,面对此等舰船,陆地纵深优势也是无从发挥。

而当时紫禁城上有很多顶尖的重机枪,仓库里更是好多尘封的好装备,日本人见到这些装备大开眼界,要知道以李鸿章为首的重臣前后从国外买进先进的枪炮可以说是非常巨大!

3

提到八国联军侵华,最近几年中文互联网上有许多相关的文章,但在这些文章里,许多都把清军描绘地不堪一击,似乎八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北京。石头君之前也曾经是这样认为的,但前一段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石头君查阅了一些英文资料,发现其中对八国联军侵华时清军的描述却完全不一样,现在石头君就来将最近看到的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西摩尔远征的失败

在英文资料里,八国联军侵华其实是可以细分为几个阶段的,其中第一个阶段被叫做“西摩尔远征”(Seymour Expedition),这次战役是从1900年6月10日到28日由英国海军中将爱德华·西摩尔率领两千多各国士兵从天津对北京发起的进攻。而这次组建的西摩尔远征军就是由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士兵所组成,这也是中文里八国联军这个名称的由来。

领导西摩尔远征的爱德华·西摩尔

这里先说一下西摩尔远征的背景。1900年初,慈禧太后已经立了当时15岁的爱新觉罗·溥儁为大阿哥,并知会列强当年正月初一将由光绪“禅位”给大阿哥,之后将改年号为“保庆”。但慈禧没想到列强接到通知后,竟然一致表示决不接受新君继位,只认光绪皇帝。这一下慈禧大怒,下令允许当时已经在山东河北等地进行反对洋人活动的义和团进京。威胁在京的各国外交使团。

真实义和团士兵照片

但客观的说,清廷对外国使团的威胁,还是以吓唬为主,其实清廷自始至终也没有真正想把外国使团都杀了。所以清廷一方面利用义和团威吓外国使团,一方面却又在1900年5月31日允许英、俄、法、美、意、日六国从天津派了349名军人携带武器乘坐火车进入了北京使馆区,而在6月3日,又同意德奥两国的83名军人进入了使馆区。但在6月10日,清廷切断了北京使馆和外界的联系。

西摩尔远征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发的,他们乘坐了五节火车跨过了海河,驻守在附近的清军聂士诚部没有抵抗其进军。但之后因为铁路被义和团破坏,联军不得不一边修路一边推进,前进速度极其缓慢。

大沽炮台被攻陷后联军随军记者拍摄的阵亡清军

而到6月17日,因为北京局势紧张而从各国增援来的军队抵达天津大沽海域,清军发现之后率先发炮攻击,但很快被击败,大沽炮台被联军占领。但联军在攻占大沽炮台的过程中,也付出了172人伤亡的代价。而大沽之战促使清廷下定决心阻拦正在向北京推进的西摩尔远征军。当联军推进到廊坊时,大批清军开始发起进攻,联军伤亡64人,清军和义和团伤亡400人。廊坊之战使西摩尔远征军感到对成功推进到北京没有把握,因此决定返回天津。

八国联军入侵时的清军士兵

但当联军还想乘坐火车渡过海河时,却发现海河铁路桥已经被清军和义和团摧毁,这迫使他们只能坐小船渡过了海河。而在过河之后,联军在返回天津途中遭遇了大量义和团的袭击,不断出现伤亡,阵亡人员甚至包括一名英军上校。到6月22日,除100多名美军的弹药还比较充裕外,其它联军平均每人只剩下了10发子弹。如果不是他们第二天在天津西沽发现并攻占了一个只有几人防御的清军弹药库,补充了弹药,这支联军几乎遭遇灭顶之灾。而增援到天津外围的联军在6月25日得到了西摩尔远征军被困的消息,又派出了2000人前去接应,才把西摩尔远征军完全接回了天津城外的联军大本营。在整个行动过程中,西摩尔远征军共伤亡294人,其中阵亡62人。

联军的增援与盖斯利远征

西摩尔进军北京以失败告终之后,在联军内部引发强烈震动。许多人指责西摩尔低估了清军的战斗力,才招致此次“耻辱”。西摩尔的军队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反复攻击,以致于本身想去使馆区“救人”的军队自己却不得不在其它联军的解救下才脱险。当时在伦敦的《观察家》杂志甚至专门发文总结其失败教训,认为其失败主因是认为“欧洲军队无论数量多少,都可以轻易击败中国人的大军”。

而西摩尔远征失败后,天津的联军内部甚至一度对如何再次进军北京感到非常头痛,以至于英军将领多尔伍德甚至认为,联军至少需要6万人才能攻进北京,另外一些将领则认为至少需要7万人,而这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另一方面,清廷在西摩尔开始向北京进发之后,于6月20日开始派军队围攻使馆区,但在这个围攻之中,清军却故意把自己手中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对准了使馆区的一块空白区域,以致于整个“围困”期间清军发炮四千多发,竟然一个人也没打死,这才是清廷打使馆区50多天没打下来的真正原因。中文互联网上有些人拿这个例子来说明清军和义和团战斗力之差,但其实这里的真相是清廷在给自己留后路,故意为之。拿这个例子说明清军战斗力有多差其实是非常滑稽的。

而为了防止再次进军北京时被天津周边的清军攻击,在7月13日,联军先行对天津发动了进攻。联军出动6900名士兵围攻天津内城,而守城清军大约有1.2万人。经过两天激烈,联军攻占天津,但也付出了阵亡300余人,受伤500余人的沉重代价。

领导了八国联军第二次进军北京行动的阿尔弗雷德·盖斯利

而使馆区对外联络被切断之后,列强确实认为使馆人员已经都被清廷俘虏或杀死,因此派兵去北京“救援”也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在踌躇了一个多月之后,联军在8月4日集结起了18800人的军队,再次向北京进发。这次出征在英文史料中以其指挥官英军中将阿尔弗雷德·盖斯利命名,被称为盖斯利远征(Gaselee Expedition)。其军队中包括8000名日军、4500名俄军、3000名英军、2500名美军和800名法军。

俄军经过激战进入杨村

而这支远征军,在京津沿线的北仓、杨村和北塘等地曾多次与清军爆发激战。在攻入北京的过程中,也曾遭遇清军的抵抗。这些战役的伤亡数字有多种统计。但仅在北京之战中,仅仅美军就遭受了200多人的伤亡,而资料中还特别强调美军的伤亡相对较轻,而且这是在没有参加联军后续针对山西等地的军事行动情况下的伤亡。所以可以想像其它联军的伤亡一定更为惨重。

俄军炮轰北京城门

最后汇总八国联军的伤亡时,英文资料中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阵亡2500百人,另一个是阵亡1000人。但不管是哪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都已经算得上比较大的伤亡了。当然清军和义和团的伤亡肯定要数倍于此,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当时的表现和许多中文资料里所说的联军“基本没有遇到抵抗”是大相径庭的。

4

弹药补给

1900年6月16号,八国联军向大沽口炮台下达了最后通牒,限期48小时内罗荣光交出炮台,结果不到48小时联军就开始攻打炮台,11国的军舰同时向大沽炮台开炮,等到战斗打响后美国人退出了(当时林肯政府提出了,日本是脱亚入欧,美国则是脱欧入亚,必须改变欧洲人传递的观念,美国想要成为大帝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太平洋,而且依靠的是商船,而不是军舰,必须和中国结盟,因此对清政府高度容忍)。美国政府认为,参加八国联军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清政府平乱,而不是打击清政府,因此八国联军退出了在大沽炮台对清政府的攻击。大沽口炮台的战斗持续了7个小时,17日早上7点八国联军控制了炮台,罗荣光败逃天津自杀。

登陆后的八国联军来到了天津,面对的是训练有素的清军,各国都需要兵员补充,英国的军队被困在南非布尔战争,德国军队还在海上漂流,于是英国表态愿意出资让日本调兵2万支援,英国又从印度和香港等殖民地调集部队,法国也是从越南调集兵力支援,因此八国联军是由八个帝国的殖民军队组成,而不是本国军队。然而指挥清军的将领裕禄犯了错误,不是阻击大沽炮台的援军,而是下令先消灭紫竹林的洋人,结果敌军源源不断地到来,而义和团则攻打天津火车站(老龙头车站),这是援军增援的主要枢纽,另外就是攻打紫竹林租界,这一战斗由聂士成指挥,在城墙上架起大炮,不断向租界开炮,租界的外国人全部躲在了戈登堂的地下室。聂士成部和义和团一起攻打紫竹林租界,由于兵力悬殊,聂士成部最后被八国联军包围,最后聂士成壮烈殉国。八国联军在天津遭遇了重创,英国人开始使用毒气弹(列低炮),天津城内横尸遍野,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局东局,成为八国联军的攻击对象,就在八国联军即将占领机器局的时候,两位清廷官员引燃了火药库,清军因此失去了武器补助。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迅速向北京挺近,进京的部队人数多达2万多人,当时勤王的山东巡抚李秉恒战败,最后以死谢罪(但是罪责却要君王来承担)。1900年8月13日,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当天夜里俄军偷袭,结果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当时清军的武器全部都已经更新,联军的武器不占优势,但是联军却用抢来的武器弹药作为支援,因此清军在补给上不占优势。

由于俄军抢先攻击了离英使馆最近的城门,美国人不得不寻找其他位置,最后发现一段城墙有裂缝,于是沿着裂缝爬上去,而英军则用火炮炸开城门,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随后美军和英军从水门进入城内,最后来到了英国公使馆的墙外,解除了公使馆的危机。8月15号载澜飞奔入宫,报告慈禧太后八国联军打进京城了,慈禧太后吓得要跳水自尽,结果被载澜拉住,建议逃跑,而光绪皇帝提出留下来和洋人议和,慈禧太后担心权力重新回到光绪手中,逼迫光绪皇帝穿上老百姓的衣服,一路向西逃跑。9月10日逃到了大同,一路上由甘军护卫,这时法国德国攻打山西,慈禧又逃到了西安,不久下旨明示义和团为罪魁祸首,下令剿杀义和团。

5

差的不是装备,是信念。清军当时已经进口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步枪和火炮,但清军根本就不想打仗,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战,刚一接触就溃败了。武将惜命,文官贪财,是清朝的普遍现象。老百姓也是围观看热闹,不仅不帮助政府军,还去帮助侵略军。八国联军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阻挡军杀进了北京城。

6

既然是邀请我回答,我就说说我的观点。八国联军侵华时,是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实力差距有多少?而不是清政府手下的军队。1900年6月17日,那拉氏接到列强要她“归政”的谎报,6月21日才向八国联军宣战。是要清军协助义和团进攻使馆。清军是协助不是主战军。实际上,清政府并不准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26日清政府就下令停止围攻使馆。8月15日那拉氏下令清军对义和团斩杀不留,还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了。
从上面看出是义和团对决清军和八国联军。清军是国家军队和八国联军差距并不大,但是清军和八国联军是一伙的,他们共同的敌人是义和团。义和团和他们的实力差距就太大了。义和团的武器只有大刀,长矛,木棒。清军和八国联军是有新式武器(火枪)短枪,长枪,火炮。义和团和他们相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7

这个列强看不惯若大的中国让慈禧这个老太太掌权,光绪应当复位,老太太应下岗,当然列强也不是雷锋,帮光绪复位好处是一定要的,慈禧老太太不乐意了,昨的你们想叫我息菜?文武大臣们我们一起扁列强,这时大清的实权派李鸿章他们一合计,慈禧领导你当你是超人?大清国是英吉利?与列强开战?找死?我们不干全部下线潜水,慈禧太太一想,完完了自己成光杆司令了,这时有人提出来找义和团,这帮人神,刀枪不入,慈禧一听好,妙,请义和团来打洋人,这个义和团,就是一帮神汉神婆领导一帮无业游民,流氓在一起的喷子,政治上靠吹牛扯蛋,信仰上靠迷信,军事靠蛮力,本来也是个邪教加喷子的组合,有了慈禧老太太的支持,立马神气万分,开始组织人马攻打洋人,不分男女老幼杀掉一切他们认为通洋的国人,可惜他们不知道自己多愚昧落后,一帮无知邪教徒能有什么战力?清军装备不差,但军无斗志,不知为谁战斗,加上还要与猪一样队友义和团配合作战,哪有不败道理。

8

差距可不小,有的是武器装备差,作战理念更烂,手里拿着洋枪还像冷兵器时代一样乱哄哄的冲锋,给洋兵当了靶子。更可恨的射击根本不瞄准,从火药枪到现代步枪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一直到国民政府时期才重视步兵操典,重视射击水平。作战意志也差,聂士成壮烈殉国后,北京城内外的清军基本上没戏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