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里逃跑的清军将校甚多,但是有幸登上教科书为人所知的唯有叶志超,方伯谦二人而已。当我们认真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逃将很多并没有被问罪,战后还活的相当的滋润,充分展现了一下为什么教科书里经常说清政府腐败。
一、满八旗里的逃跑双子星
(一)丰升阿,字厚斋,郭布罗氏,满洲正白旗人。此将资历甚老,侍卫出身,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奉命统领八旗马队南下作战,虽然查不到他有什么煊赫的战功,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步步高升,到甲午战争时期,他已经是厢白旗副都统,统领盛京(辽宁省)的八旗练军盛字营出征朝鲜。
盛字营的八旗老爷打仗不行,祸害百姓是把好手。还没有离开盛京就有士兵无故打死外国传教士(不学无术的八旗兵以为所有外国人是一家),到了朝鲜更是一路抢掠,偏巧出征朝鲜的淮军主力盛军与其军号一样,于是这个黑锅让盛军背了,这也是盛军统领卫汝贵后来被冤杀的罪名。
到了平壤之后,由于其战斗力太差,被讥讽为鸭蛋兵,也就是一碰就破,清军总指挥叶志超只好把盛字营的主力打发去守卫后路补给线,只有六百名骑兵跟着丰升阿在平壤呆着。日军围攻平壤之时,丰升阿的任务是带着骑兵守在玄武门外的树林里,作为反击力量。
玄武门失守、左宝贵阵亡后,丰升阿吓破了胆,他倒是没胆子从日军中间冲出去,就带着骑兵绕到城西出门逃跑,还带动了奉军骑兵也一起跟着他逃跑。不过丰升阿没想到的是,迟到的西路日军这时候正好赶到城西,日军以为丰升阿是来进攻的,立刻排开阵型一阵猛打,打得丰升阿又逃回了平壤城,至于跟着他逃跑的两位奉军骑兵营官则没有这么好运,双双毙命。
清军从平壤溃败后,丰升阿的八旗练军纪律最差,一路边逃跑边抢掠,以至于日军北上时发现沿途村庄已经抢无可抢,房子都被烧光了。
从朝鲜跑回来之后,自觉大难不死的丰升阿完全放飞自我了,日军打过鸭绿江,他逃到岫岩。日军打到岫岩,他逃到海城。日军打到海城,他稍作抵抗又弃城而逃。若把逃跑将军排个第一名,丰升阿将以失土最多而高居桂冠。
但是作为满八旗贵胄,丰升阿先是在其族亲、吉林将军长顺恳请下戴罪立功。虽然没立下什么功劳而被革职。但还是在战后升了回来。1899年任库伦办事大臣,1904年任马兰镇总兵、总管内务府大臣,1906年署理镶黄旗副都统,1909年任密云副都统,不久病故。
(二)倭恒额,郭布罗氏,也是侍卫出身,甲午战争时黑龙江八旗练军齐字营统领。在鸭绿江之战时,倭氏不听上级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指挥,后者只好让他单独驻守安平河口。日军强渡鸭绿江的第一战就是进攻安平河口,由于倭氏疏于防范,日军快登陆了才发现,而且很快就放弃阵地逃跑。当时倭氏所部有1500人 进攻的日军也只有1000来人,结果齐字营没放几枪就逃之夭夭,其中骑兵由于过于慌乱跑进了死路,返回时被日军打死了二十多人,这也是其仅有的损失。最气人的是,倭氏放弃阵地后,根本没有向上级汇报,还是依克唐阿听到枪炮声,派部队来侦察,才发现日军已经占领安平河口。后来也是在其族亲、吉林将军长顺保护下,强调其曾经奋勇抵抗,最后寡不敌众才被迫撤退,没有受到什么处罚,战后还被晋升为山海关副都统。
吉林将军长顺,他本人虽然不是逃跑将军,却保护了两个逃跑将军,因为都是他的族亲
二、英雄部队的堕落
由民族英雄左宝贵统领的奉军,本来是清军中一支意志顽强的部队,即使左宝贵战死、玄武门失守后,伤亡过半的奉军余部仍然坚守平壤北城,使日军无法深入。但是由左宝贵的副手聂桂林继任统领后,奉军即迅速完成了从坚韧不拔到一触即溃的蜕变。
聂桂林,字馥山,贵州松桃人,淮军出身,随左宝贵出关创建奉军,后任靖边军统领,在左宝贵带往平壤的八营奉军中,有五营都是聂桂林的靖边军。在平壤之战中,聂桂林主要在城南作战,从朝鲜撤回后,聂桂林率奉军余部和丰升阿合为一处,共同防守大孤山港。很可能是受丰升阿的影响,聂桂林率领下的奉军,逢敌即逃,先后放弃大孤山,岫岩,海城,丢弃了大片国土,仅仅给日军造成了个位数的伤亡。
由于后台没有丰升阿硬,聂桂林被革职,发配新疆。
三、被忽视的长腿将军
孙显寅,湖北黄冈人,淮军出身,为盛军左军分统、四川重庆镇总兵。在清军从平壤溃败中后,孙显寅逃得最快,其他将领还知道一路收拾残部,听从指挥,唯独孙氏一直逃过了鸭绿江,在安东县(丹东市)沙河镇才停了下来,因此被革职,留营戴罪立功。
但很快他的春天就来了。由于盛军统领卫汝贵被冤杀,李鸿章本来准备任命盛军飞骑马队统领吕本元接管盛军,因为吕本元资历浅,担心他压不住,于是让原本属于盛军二号人物的孙显寅与吕本元一起统领盛军。结果这样一来,吕本元完全说不上话,孙显寅成为盛军实际上的领导人。
鸭绿江之战中,孙显寅防守清军右翼的安东,日军攻破鸭绿江防线中央后,盛军正面并无日军部队,但是孙显寅惊慌失措,丢弃所有大炮物资就带部队逃之夭夭。
孙显寅率部逃到摩天岭后,一直躲在后方避战,接替叶志超的聂士成名义上是总指挥,但是盛军根本调不动,只能吕本元的骑兵听他指挥,所以名义上他手下有七八千人,其实只能指挥三千人。幸运的是日军没有认真进攻摩天岭,孙显寅也没有了再次表现其逃跑技能的机会。 战后自然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四、总能逃脱的海军舰长
吴敬荣,字健甫,安徽休宁人。幼年时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水师学堂学习,加入北洋水师。后调广东水师,任广甲号兵船管带。在黄海海战中,广甲号在初期比较积极,跟随左翼的致远、经远围攻日舰赤城,但是当致远战沉、济远逃跑后,广甲遂跟着逃跑。不过没有像济远那样一直跑回旅顺口,而是在大连湾口的三山岛触礁。广甲轮机军官卢某在回忆录里指吴敬荣是为了避免再次出战,故意让军舰触礁,不过目前属于孤证。
吴敬荣
因为济远的逃跑情节更为恶劣,所以济远舰长方伯谦被砍了头,吴敬荣则被从轻发落,革职留营,以观后效。在威海卫之战中,由于陆军兵力不足,海军提督丁汝昌让吴敬荣带着水兵三百多人配合陆军防守北帮炮台。结果当陆军战败后,吴敬荣既没有坚守炮台,也没有破坏炮台然后撤回刘公岛,而是带着部下逃之夭夭了。
吴敬荣的第二次逃跑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在战后历任建安号鱼雷炮舰管带,宝璧号炮舰管带,江利号炮舰管带。在进入民国后,作为海军元老的吴敬荣混得更是如鱼得水,官至海军中将。
五、鱼雷艇长的逃跑团体
正当刘公岛海陆军将士奋战之时,北洋海军全部13艘鱼雷艇却临阵脱逃,途中为了逃离日本军舰的追猎而纷纷搁浅,所有鱼雷艇损失殆尽。这些艇长除了被俘的福龙艇长蔡廷干以外,王登云、李士元、刘芳圃、吴怀荣等都受到清廷的通缉,不过一个也没有落网伏法,看来都活的很逍遥自在。
蔡廷干
被俘的蔡廷干更自在。蔡廷干,字耀堂,广东香山人,幼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入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蔡廷干的表现算是勇敢,指挥福龙艇攻击了日舰西京丸,不过三发鱼雷都没有命中。在威海卫之战的前期,工作还算尽心,不过当北洋海军的主力舰定远、来远相继被日本鱼雷艇偷袭击沉后,蔡廷干悲观失望,遂与其他艇长一起逃跑。被俘后的蔡廷干非常清楚,一旦被日军释放回国,必然被清廷处决,于是恳请其美国老师出面,让自己留在日本避难。直到1901年才回国任袁世凯的幕僚。
进入民国后,蔡廷干先后任海军中将副司令、海军上将、外交总长,成为北洋政府的风云人物。九一八事变后,蔡廷干拒绝日本的招揽,完全退出政坛,积极从事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成英文版的工作,得到社会赞誉。算是甲午逃将中名声最好的一位。
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蒋希夷,河南人,豫军出身,参加国过镇压捻军的战争,升为副将。甲午战争中,营口道台让其招募五营新兵,名为镇海军,守卫营口。当湘军败于牛庄后,清军后路被断,本来在营口附近的宋庆率大军退往田庄台,蒋希夷不顾自己的职责是守卫营口,也率部退往田庄台,结果营口很轻易就被日军占领。事后为了免罪,蒋希夷在报告中巧言令色,说自己率部血战,实在是寡不敌众才放弃营口。气的盛京将军裕禄大骂其无耻。
在田庄台之战中,蒋希夷率部防守右翼,遭到日军迂回部队的进攻。这时候蒋希夷倒真的如其谎报的一样,奋力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才撤退。但他努力得显然晚了点,仍然被逮下狱,而且审问中又发现一件奇葩的事情。蒋希夷虽然只是副将,却冒充提督,而各级领导都没有发现。最后蒋希夷死于狱中。如果他能在营口像在田庄台那样表现积极的话,就不会得到这个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