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向前与阎锡山之间进行的晋中战役过程中,晋军将领赵承绶在尚有一线生机的情况下,没能顺势而为,却刻板的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使自已的部队失去逃亡的机会,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1948年6月下旬,徐向前率领的华北军区第1兵团,为保卫麦收,打击阎锡山,在山西发动晋中战役。虽然我军刚刚结束为期70余天的临汾战役,尚未进行休整,兵员也未补充完整,将士们极度疲惫,但时间刻不容缓,部队只能迎难而上,继续战斗。
经过晋中战役第一阶段的交锋,阎锡山损兵失地,连自己的精神支柱“亲训师”也搭了进去。但在上头的要求下,他还得“大胆决战,保卫晋中”,又命令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到前线亲自统一指挥3万余人的部队与我军作战。
徐向前审时度势,决定主动出击,将赵承绶部围而歼之。此时,徐向前手中的兵力不足5万,且是疲惫之师,围歼建制完整的敌人确有很大的困难,面对兵力不足的状况,徐向前设定了先围后打的战术。
随着命令的下达,我军各部开始迅速向预定位置突进,以对敌人形成包围。在合围过程中,董村保卫战,祁县攻坚战等战斗中,将士们也打得极为艰难,部队面临很大的考验,行动也颇感吃力,但徐向前的决心毫不动摇,严令各部必须完成包围目标,不准让任何人突围,谁让敌人跑了就拿谁试问。
赵承绶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悍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日军作战也有着不俗战绩。可是他性格相对比较僵化,对上级的命令从来都是坚决执行,不打折扣。
在我军付出了一定代价后,终于初步形成了对赵承绶部的包围,本来已无心恋战,想跑回太原的赵承绶,其实此时还存在着一线生机,如果集中全力向我军薄弱处冲击,凭其武器装备和3万余人的兵力是应该能突出去的。
但由于赵承绶的上级认定他的部队所在地太谷城存有很多粮食弹药,后勤充足,可坚持与徐向前部周旋,令其坚守作战。赵承绶虽心有不满,但仍然依令而行,后来众多部下都认为太仓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坚持不了多久,赵承绶才向上请示,获准后带领部队开始转移。
但走到中途又受命将部队兵分三路向我军主动进攻,要与我军决一死战。赵承绶盲目的听从了上级指令,没有采取集中兵力突围的战术,从而错过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而徐向前却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完成后续部队的对包围圈的补充,巩固了薄弱环节,这时赵承绶想走也走不了了,再想突围,为时已晚。
经过激烈的鏖战,赵承绶所部被全歼,赵承绶被俘虏。此战过后,晋中各处守敌见势不妙,纷纷逃往太原,我军乘胜追击,解放了晋中的全部县城,徐向前率军直逼太原城下。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