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明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场如何?

明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场如何?

2020-11-06 19:01阅读(61)

明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场如何?明朝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场如何?:1建文帝朱允炆在城破之际,一把宫火,烧死了

1

1

建文帝朱允炆在城破之际,一把宫火,烧死了自己。

我们至今仍不忍想象,当燕军兵临城下,城中喧嚷奔逃如沸,宫里宫外一片混乱的情景。那时节,最可怜的就是母亲和孩子了。允炆的皇后——小马后——这位年轻的母亲,怀抱哭爹喊娘的孩子,忍不住浑身觳觫发抖。孩儿们都还小,太子文奎不过7岁,次子文圭才刚刚脱离襁褓,还不能离开母亲的抱持。

(徐峥扮演的建文帝)

他们的爸爸建文皇帝,在绝望之际,亲手杀死了都督徐增寿,一身血污地闯进宫来。小马后禁不住一声惊呼。看到丈夫愁眉深锁的样子,她知道王朝和家庭落幕的时刻到了,她内心悲苦,心宛如被一只手狠狠揪住,那样的疼!此刻最令她痛苦,内心在绝望中辗转挣扎、割舍不下的,是她年幼的孩子们。

孩子是无知,也是无辜的。小马后看了一眼丈夫,允炆唯报以一声叹息,皇后揩去泪,将两个孩子推给身边的宫人,痛苦地扭过头去。孩子被匆匆从父母身边带走。他们能走出多远?小马后不知道,但母性告诉她,当父母将以惨烈的方式离世时,孩子不能留在此地。让他们听天由命吧!

殿廷外,哭喊撕心裂肺,混杂着喧闹的人声,小马后的双眼被滚泉一般急涌的热泪冲刷,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

大火腾地窜起来,迅速蔓延……

(以燕王篡逆夺位的明成祖朱棣)

2

建文帝垮台后,所有与他亲近的人,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先说他的4个兄弟。

懿文太子朱标(建文帝父)一共生了5个儿子,4个女儿。长子雄英和第三子允熥都是常遇春之女常氏所生,次子允炆、四子允熞、五子允熙,都是次妃吕氏所生。

雄英生于洪武八年,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可惜这孩子福分浅,8岁就死了。

建文即位后,追封长兄雄英为虞怀王(王号为虞,谥为怀),封三弟允熥为吴王,四弟允熞为衡王,五弟允熙为徐王。还有几位郡主,进封为公主。

3

建文的兄弟姐妹,在他们的叔叔(燕王朱棣)夺位后,陷入漫长的黑夜。

朱棣首先削去长兄朱标的帝号,仍称懿文太子,吕氏也由太后降为太子妃,王爷、公主们也一例降封为郡王和郡主。朱棣此人心实可恶,看他给建文帝兄弟拟的王号:广泽王(吴王),怀恩王(衡王),敷惠王(徐王)——他明明是弑君夺位的凶手,却企图让侄子们感他的恩、泽、惠!

建文的兄弟姊妹们,年纪还小,都才十来岁(幼弟允熙生于洪武二十四年),还没到“就国”的年纪。允熥、允熞先被打发到福建漳州和建昌居住,朱棣不放心,很快又把他们送到凤阳软禁。

(位于南京明孝陵之侧的懿文太子陵,今已荒败已极)

从这个时候起,在老朱家的“龙兴之地”凤阳,开始兴建“高墙”,成为禁锢“罪宗”的监狱。允熥在那里关押16年后死去,允熞死亡时间没有记载。建文帝最小的弟弟允熙,随母妃吕氏在懿文太子陵居住。永乐二年改封瓯宁王,仍“奉太子祀”,在陵寝领了一份闲差。

与他坐牢的哥哥比起来,允熙看起来受到一些“优待”,无德的史官便胡说,“王聪慧端谨,上(朱棣)素爱之,未遣之国”。朱棣这么爱的侄子,却也没多活几年。据说“忽一夜,邸第不戒于火,王惊仆地,久而始苏。上命医亟视之,竟成疾而薨,时年十六。上深悼之”。明实录是这么写的,其实就是“暴薨”。《明史》就认为,允熙是“不得其死”。

建文帝的4个姐妹,事迹最详的是长女江都公主,他嫁给了建文帝的护法大将耿炳文之子耿。耿炳文征燕失败被杀,驸马爷耿璿在永乐初年,称疾不出,不与新政权合作,其兄弟都被朱棣处死。据《明史》讲:江都公主被降为郡主,“忧卒。”具体死因不明。

建文的三妹无考,二妹宜伦公主,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第四女未嫁人,死于永乐十年。

4

再来说建文的儿子们。

建文帝有二子,长子文奎,次子文圭,皆为小马后所出。在他们父母去世时,一个7岁,一个2岁。文奎在建文元年被立为太子,名分早定,是天下共知的人物,燕军入城后,他必须“莫知所终”,是必死之人。

次子文圭,被叔祖燕王幽禁于凤阳的广安宫(即“高墙”),称之为“建庶人”。

(安徽凤阳的明代古城墙)

这么小一个孩子,从此被圈禁在高大的围墙之内,所见的只是服侍并负责监视他的宦官与宫人,对外面的世界茫然不知。一关就是55年,直到变成57岁的老翁!直到朱棣的重孙英宗朱祁镇复辟那一年(1457年),因想到自己也受过幽禁之苦,不禁生出几分悯世怜人之心,加之时过境迁,“建庶人”早已成为无害的废人,便开了他一条生路,将其释放,赐阉人20名、婢女10余人,听其在凤阳居住,婚娶、出入自便。

据说文圭获得自由后,对世事懵然无知,竟连原野上的牛马都不认得。悲夫!

那么建文帝有没有后代呢?

传说他有一幼子尚存,明代中期有一本笔记《传信录》,说朱棣入宫时,奶母老妪教建文的幼子,牵着朱棣的衣服跪哭乞食,朱棣为之动容,便将他养在宫中。如果此事属实,那真要呼一万声阿弥陀佛了!然而《传信录》这本书十分不可靠,此说并不可信,建文帝应是绝后了。

2

谢谢邀请作答;简述几句;靖难之役;朱允文失踪,他的两个弟弟贬为庶人,没活几年;幺弟虽保留王号,但未成亲就蹊跷的死于家中大火;朱允文的两个儿子,一个随朱允文失踪,另一个幽禁了50余年,恢复自由后呆痴而死;朱允文的4个姐妹都活了下来,其中一个受夫君牵连由公主降为郡主,其它乏味可陈。

3

除了跟着他出逃的那个儿子外,或许在民间过过了很多年年担惊受怕的日子,到老还算善终外,其他子女活着兄弟姐妹,都下场不好,圈禁的圈禁,暴死的的暴死,这很正常,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吧。

4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踪之谜成了明朝的三大迷案之一。建文帝执政期间,燕王朱棣借着“清君侧”的口号造侄子朱允炆的反。当然,在多年准备和精心策划下,这次的造反还顺利的成功了。反观建文帝朱允炆将皇爷爷朱元璋留下的一手好牌大的稀巴烂,眼见叛军破城之际,他放了一把火,妄图不给盼贼留下。随后他也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当政之后,开始清理“前朝余孽”了。从前建文帝的旧臣们都没得到好下场,譬如方孝孺,他被朱棣诛十族,而建文帝的兄弟姐妹们和他的子女呢,虽说也是朱棣的侄子侄女,但是朱棣也没有放过他们。

  • 朱允炆大哥朱雄英

朱雄英是朱标和常遇春之女所生,天妒英才,在8岁那年夭折。

  • 朱允炆三弟朱允熥

朱允熥在朱允炆继位后封为吴王,后被朱棣降封为广泽王,后被贬为庶人,囚禁于凤阳,没几年便死了,死因不明。

  • 朱允炆四弟朱允熞

朱允熞在朱允炆继位后封为衡王,后被朱棣封为怀恩王,后被贬为庶人,囚禁于凤阳,没几年便死了,死因不明。

  • 朱允炆五弟朱允敷

朱允敷是朱标最小的儿子,朱允炆继位后封为敷惠王,后被朱棣封为敷惠王,和母亲懿文太子妃去守护懿文太子的陵墓(朱棣谋权篡位后废掉朱标的帝号,改称懿文太子)。朱允敷在皇陵生活没几年就死于火灾中。

(朱允炆剧照)

而他的姐妹都被朱棣从公主降为郡主。江都公主的丈夫是耿秉文的儿子耿叡,耿叡不服新政,被朱棣所杀杀,满怀国仇家恨中的江都公主后来忧愤而亡。二妹宜伦公主等姐妹3人均在几年后死去,原因没有记载。

建文帝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朱文奎,朱文珪、小儿子没有记载名字。太子朱文奎和朱允炆一同失踪,朱文珪被囚禁50余年,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后,念想和他同样的境遇,心生怜悯,将他放了出了,还给他置办宅子,娶妻。但是,当他出来的时候已经神志不清,痴癫成疾病。而那个不知名的小儿子据说城破之后就被残暴的朱棣宰杀了。

(朱祁镇夺门之变)

虽说朱棣的行径残暴不仁,但是,但是站在朱棣的角度看,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要想自己过着安心踏实的日子,唯有将这些“余孽”赶尽杀绝。

5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崩于应天皇宫,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称帝,次年改年号建文。

朱允炆即位后,鉴于地方藩王对于中央朝廷的威胁越来越大,其手握的权力对皇权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一登基就开始着手削藩事宜,意欲剥夺藩王的爵位和权力。可是,朱允炆只是一朵温室中成长起来的花朵,他太过理想化,做事又优柔寡断,加之经朱元璋血腥清洗,朝中已无多少治国能臣,朱允炆所信赖的黄子澄、齐泰等人都只是一些只会纸上谈兵,却没有真才实干的儒臣。

在削藩的过程中,朱允炆是屡出昏招,其中后果最严重的一个昏招,就是弃强藩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不顾,而去对付周王朱橚、代王朱桂等弱小的藩王,继而让朱棣等有野心的强藩有了足够的准备时间去聚集手中的力量,最终爆发“靖难之役”。之后,在对付朱棣时,朱允炆又是优柔寡断,昏招频出,先是下令与朱棣对战的中央军不要伤害自己的叔叔燕王,自缚手脚,而后又昏了头让纨绔子弟李景隆率大军与朱棣作战,自毁根基。

最终,朱棣赢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即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太祖。

自古成王败寇,在皇位争夺过程中,胜利的一方对待失败的一方永远都是血腥与残酷的,失败一方是绝对逃不过清算,轻者被囚禁,终生不得踏出囚禁之所半步;重者被诛杀,身首异处,总之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那朱棣登基后,朱棣都是如何对待自己大哥朱标和侄子朱允炆留下的子女呢?

吴王朱允熥

朱允熥生母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孝康皇后常氏。1378年,出生在应天太子宫,按例封郡王。1399年,其兄朱允炆登基后,与四弟朱允熞、五弟朱允熙同封王,其为吴王,本来朱允熥是要就藩浙江杭州的,但是因与朱棣的战事正值激烈之时,所以他当时并未就藩。

1402年,朱棣克南京,即位称帝。对于朱允熥这位侄子,最初碍于其根基还不稳固,所以朱棣并未太过为难于他,只是下旨将他的爵位降为郡王,为广泽王,居漳州。但是,三个月后,随着朱棣的帝位已变得较为稳固,朱棣遂下旨召回远在漳州的朱允熥回京,并在不久将其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

1417年,朱允熥暴卒而死,享年39岁。朱允熥到底是因病而死,还是另有原因,这尚未有定论。有说,朱允熥是被朱棣赐死,因为这一年恰有谷王朱橞借朱允炆之名行谋反之实,朱棣或许是害怕有人再利用朱允熥这位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外甥,朱标的三子行谋反之事,于是乎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下令赐死朱允熥。

衡王朱允熞

朱允熞是朱允炆一母同胞的弟弟,生母是吕太后,朱标第四子。1399年,封衡王,因战事未就藩。1402年,朱棣即位,朱允熞同他哥哥朱允熥、弟弟朱允熙一起被降为郡王,为怀恩王,居建昌。同年,同他哥哥朱允熥一道被召回京城,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之后,朱允熥就一直居住在朱姓皇族的老家凤阳,被朱棣派人严密监管着,直至去世。

徐王朱允熙

朱允熙与朱允炆、朱允熞一母同胞,皆为吕太后所生,是朱标最小的儿子。1399年,封徐王,也未就藩。朱棣登基后,降其为敷惠王。因朱棣登基时,朱允熙年龄尚小,仅十二岁,加之朱棣也不想自己的哥哥朱标无后人祭祀,所以朱允熙侥幸逃过朱棣的清算,以敷惠王的身份与其母吕氏住在朱标陵墓旁,世奉朱标之祀。

1404年,朱允熙所居住的府邸突然起火,朱允熙不幸被烧死在这场大火之中,年仅十六岁。朱棣在他死后也罕见的给予了他谥号“哀简”,由此朱允熙成为唯一在永乐朝被赐予谥号的朱标子嗣。

朱标除生下以上三子外(不包括早夭的朱雄英和不知所踪的朱允炆),还生有四女:

  1. 长女江都公主,初封江都郡主,1395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朱允炆登基后进封公主。靖难之役时,耿璿曾建议其父耿炳文直驱朱棣的大本营北平,来一个黑虎掏心,但是这个计策因耿炳文被召回而做罢。朱棣登基后,耿璿誓死不愿臣服,被杀死。而后江都公主被降为郡主,不久忧郁而死。
  2. 次女宜伦公主,初封宜伦郡主,朱允炆登基后进封公主,朱棣夺位成功后,其被降为郡主。因是女儿身,对朱棣造成不了任何威胁,所以宜伦郡主并没有跟她的兄弟一样被清算,而是安然无恙。永乐十五年下嫁平民于礼。去世时间不详。
  3. 三女,生平不详。
  4. 四女南平郡主,生平不详,1412年去世,死后被朱棣追封为南平郡主。

建文失踪前,生有二子:长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

长子朱文奎,其母为皇后马氏。据说他出生的那天是十月晦日,朱元璋认为这是“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1399年,朱允炆登基后,册封朱文奎为皇太子。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后,与朱允炆一同失踪,消失在火海之中,失踪前年七岁。有说他与朱允炆一同死在大火之中,也有说他与朱允炆一同从南京皇宫中的暗道逃出南京,此后隐姓埋名,不为他人所知。

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为朱文奎上谥号恭愍太子,明绍宗朱聿键又上谥号和简太子。

次子朱文圭,与朱文奎一母同胞,皆为马皇后所生。朱棣克南京时,朱文圭才2岁,因此朱棣并未为难于他,只是将他送往凤阳,禁锢在广安宫中,号为建庶人。

而这一圈禁,就是整整五十五年的时间。

景泰八年(1457年),被囚禁在南宫长达7年的英宗皇帝重见天日,在石亨等人的拥立下,再次登基为帝。或许是明白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宫殿中的痛苦,英宗复位后开始可怜那位被圈禁在广安宫长达五十余年的建庶人朱文圭,此时朱棣一脉的皇位早就稳如泰山,朱文圭对他们早已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胁,于是乎英宗下旨释放已被囚禁了大半辈子的朱文圭。

朱文圭被释放后,英宗对其很是善待,不仅下旨地方为他建造房屋,供给日常所需,还赐予他护卫二十人,奴婢十余人。但是,或许是寿命已尽,又或许是被释放出来后太过激动,朱文圭被放出来没多久就呜呼哀哉!

不过,朱文圭虽死,但建文一脉却没有因此绝嗣。据后来的史书记载,朱文圭是留有后代的,比如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南京司礼太监覃包曾上奏明宪宗,说建庶人衣料短缺,明宪宗闻奏命工部予以供给。

总得说,朱棣虽狠,但还是顾念亲情的,对朱标、朱允炆一脉并没有赶尽杀绝!毕竟朱标作为大哥,他在世时很是疼爱朱棣这个弟弟,所以朱棣无论如何看在大哥朱标的面子上,他也不会对朱标、朱允炆的后人太狠毒。

6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场是死的死,傻的傻,下面咱们具体来说一下

1.先说说建文帝本人,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直逼金陵,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等开金川门投降,京师被破。此时,南京皇宫中燃起熊熊大火,上千名来不及逃走的宫女、太监等葬身火海。大火被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残骸,据幸存的太监说道这是建文帝及其皇后和长子朱文奎的尸体,面对着无法辨认的尸体,朱棣选择了“相信”这一切。他下令为建文帝发丧,并在一个月后于南京继位称帝,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永乐皇帝。

朱棣剧照

2. 再说说建文帝的子女,对于建文帝的子女家人,朱棣也不会放过。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在靖难之役中死于宫中大火。

(1)建文帝长子朱文奎在靖难之役中与父亲一起失踪,有说死于宫中大火。

(2)次子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靖难之役后被囚禁在凤阳称“建庶人”,直到明英宗时期,被囚禁五十多年的朱文圭才被放出,因为长期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皇陵之中,朱文圭被放出后连牛马都分不清楚,并且在被放出后不久就病死了。

朱允炆剧照

3.再说说建文帝的兄弟姐妹,建文帝的兄弟姐妹一共有十人(懿文太子朱标所育共六子四女)。这十个人中除了建文帝之外,

(1)长兄虞怀王朱雄英等三人早夭。剩余的兄弟姐妹们在朱棣即位后分别被囚禁或坐罪死。

(2)这其中吴悼王朱允熥(建文帝的弟弟)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暴卒。

(3)鲁悼王朱允熞(建文帝的弟弟)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暴卒。

(4)瓯宁哀简王朱允(建文帝的弟弟)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允其奉懿文太子祀并住在陵园内,永乐四年,因住所失火被烧死,谥号哀简。

朱允炆剧照

总之靖难之役之后建文帝的兄弟姐妹及子女基本没有一个好下场。

7

建文帝垮台后,所有与他亲近的人,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先说他的4个兄弟。

懿文太子朱标(建文帝父)一共生了5个儿子,4个女儿。长子雄英和第三子允熥都是常遇春之女常氏所生,次子允炆、四子允熞、五子允熙,都是次妃吕氏所生。

雄英生于洪武八年,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可惜这孩子福分浅,8岁就死了。

建文即位后,追封长兄雄英为虞怀王(王号为虞,谥为怀),封三弟允熥为吴王,四弟允熞为衡王,五弟允熙为徐王。还有几位郡主,进封为公主。

8

说说流传甚广的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说法吧。

攻克皇宫后,明成祖曾在宫中整整搜寻了三天,只证明皇后马氏死于火中,却始终找不到建文帝的全尸。自永乐初年起,明成祖先派胡濙以寻访张仙为名,巡行天下,其实是在暗中找寻建文帝。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也有成祖怀疑建文帝逃亡到海外的因素,当然不是主要因素。

据说建文帝主要的流落方向是云南山中。直到现在,云南大理民间仍有人以建文帝为祖。

还有很多书籍记载了建文帝的行踪。程济则著有《从亡随笔》一书,据说完整地记录了建文帝逃亡期间的行踪。但是,类似的书还有一些,后人多认为是伪造,不足为凭。

还有人冒充建文帝行骗朝廷。明英宗正统年间,有御史出巡,忽见一僧当道而立,自称建文帝,献诗云:“流落江南四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年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不休。”御史以此上奏朝廷,皇帝下诏让大臣核查,据《罪淮录》中所载,此人乃是“冒牌”的建文帝,俗家姓名为杨行祥,洪武十七年出家为僧,被人怂恿,假冒建文帝。

另有荒诞的民间传说:明英宗时,建文帝于流亡三十八年后,由云南至广西,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被送往京师。由于在此前曾有老僧冒充建文帝,遂找到当年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对证。建文帝一见吴亮便问:“你不是吴亮吗?”吴亮慌忙否认。建文帝说:“昔日我在便殿,将一片肉扔在地上,你趴着吃了,怎么说不是呢?”吴亮伏地大哭。他记得建文帝左脚上有黑痣,一看果然有。此后,建文帝居住在宫内,宫女们称之为“老佛”。寿终正寝后,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因为朱棣篡位,并非正统,人们于是寄情于建文帝,有关建文帝出亡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但是,正史中记载的“死于大火,不知所终”应该才是真正的结局。

9

不看历史,只畅想。如果我是朱棣,刚刚夺得皇位,首先求安稳,位置来的不正,要不直接赶尽杀绝,但是和自己沾亲带故的,这样无法向世人及亲族交代,就只能放过,但是软禁是不能免。不过不会杀他们,因为得位不正,只要建文家属有伤亡,别人就会再次戳他的脊梁骨。诚如李世民,前车可鉴。

10

感谢邀请,据说都给杀死了。至于真正原因不知道。因为建文帝成为明朝三大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