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棣称帝,稳固皇权之后,移都北平,是居于政治军事考量。

朱棣自觉皇位来的不正。发动靖难之役,与侄儿朱允炆争夺皇位,以胜利而告终。杀害了许多朱允炆的旧臣,任用贤才,巩固统治。

北平是朱棣为燕王时的封地,他经营多年,军力雄厚。离北方较近。便宜随时调兵抵御北方敌寇。从1406年至1420年,北京皇宫历史14年修成。1421年朱棣带着文武大臣干迁都北京,将南京作为留都,任命亲信驻守。并开创了永乐盛世。

南京不是朱棣的放心之地,为巩固政权,方便御敌,所以他迁都北京。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1402年12月18日,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平(今北京),此后,北平一直是明清的京师,现在仍是我国首都。

众所周知,明朝建国初期,京师设在应天府(今南京),这里物阜民丰,那么朱棣为何要千里迢迢的,把都城迁往寒冷贫瘠的北方呢?

这要从靖难之役说起。

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继承大统的是朱元璋喜爱的孙子朱允炆,即建文帝。

建文帝继位后,为了巩固皇位,决定对拥兵自重的几个藩王叔叔动手,下令削藩。

这一削,就出事了。

亲侄子既然敢削藩,那亲叔叔就敢靖难。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豪迈尚武,后来受封燕王,封地在北平。

燕王朱棣霹雳一声,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靖难。意思就是皇帝身边有奸臣,我要带兵进京师护驾,说白了就是造反。

朱棣本就是杰出的将领,提师南下,打进了南京,成功篡了亲侄子的皇位。

建文帝在南京城破时失踪,生死不明,他的下落众说纷纭,至今仍是千古谜团。

成王败寇。朱棣登基了,改年号永乐,人称永乐皇帝。

但他清楚,自己这个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皇位坐得稳当,朱棣杀了建文帝许多臣子。

但杀人容易,诛心不易,朱棣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之后,还是心里打鼓。

最终,他做出了搬家(迁都)的决定。

人做事都有出发点,今人古人都不例外,做了某件大事之后必然会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等于做这件事的原因。

迁都北京是因为北方战事需要,天子去守国门具有战略意义。这是影响,不是出发点。

朱棣的出发点是安全。

他的封地就在北平,这里是他的大本营,而南京则是敌人侄子的大本营,跑到人家的地盘当皇帝,总归不安全。

就像老虎带着虎兄虎弟占领了狼窝,狼王战败跑了。

虽然狼群暂时臣服,但老虎身处狼窝,能住得踏实吗?万一哪天狼王偷偷回来了,登高一呼,那时候群狼长嗥怎么办?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嘛!

这是出发点。

人只要有了念头要去做一件事,便会有无数个理由冒出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时,就有迁都的想法了。

古代交通不发达,没有高铁,没有飞机,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只能靠人和马儿撒开腿跑。

所以,京师的地理位置就特别重要,这也是自古问鼎天下,要逐鹿中原的原因,因为中原(一般指河南)位置好,去哪儿都方便。

南京好则好矣,就是位置太靠东南,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不好管理。而且,北方的北元政权并没有彻底瓦解,游牧民族时常犯镜。

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两京制”,就是选个副首都。

副首都竞选,有四个地方进了入选名单:

凤阳、开封、洛阳、关中。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副首都计划没有落实到位,朱元璋最终定都南京。

这件事朱元璋没办成不要紧,朱棣可以办啊!

这是第一个理由。

家是决定要搬了,搬到哪里去呢?

蒙古人虽然被汉人赶出了中原,但仍逍遥在草原上,时常犯镜。犯我大明者,需要震慑啊,怎么震慑呢?

天子守国门!

北平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虎视中原和南方,但凡国内有个风吹草动,出兵也好,做什么也好,都方便。

更重要的是,如果游牧民族犯镜,北平首当其冲,既然危险,那就要多派兵将把守。

京师是国之根本,皇帝是万民之主,重中之重,把北平守好了,中原和南方就可以安心发展。

而且,北平有长城这道户门,天子亲自坐镇此地,守住国门,威慑敌人,这个理由谁敢辩驳?

另一个理由:北平是大本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在北平住惯了的朱棣,去了南京难免水土不服,吃不习惯,睡不习惯,季节变换也不习惯,冬天来了连个暖气都没有,还是回去吧。

除此之外,明朝初期,南方无论是政治、经济,都要强于北方。

建文帝这个“狼王”虽然失踪了,但他属下的“群狼”们,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迁都北平,可以平衡全国派系势力。

而且北方贫瘠,京师设在北平,可以辐射周边,发展经济。

现在,北方经济依然不如南方,北方除了北京,拿得出手的大城市,少得可怜……

3

明成祖永乐元年,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成祖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正是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十九年的时间,大明的首都正式确立在了北京,那么,朱棣到底为何迁都北京,刚刚继位就开始营建北京呢?

恐怕,有着以下几点原因的影响。

首先:北京城为朱棣的起家、基础之地

朱棣刚刚继位的时候,天下还不是很安定,尤其是建文帝下落不明,反对势力尚且大量存在。

因此,朱棣永乐元年便是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后七月,开始营建北京宫殿,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的基础地盘进行巩固。


这样一来,就算南京有什么闪失,他也不至于成了没家的孩子,还可以退回北京。

因此,永乐二年七月,朱棣甚至没有将自己去世的皇后安葬在南京,意图很明显,是要安葬于北京。

故而,永乐七年二月以后,朱棣便是向北京地区逐渐的移民、屯田,调集辽东等地军队拱卫北京,又内迁塞外诸王,减轻北京压力。


而此后,朱棣更是常驻北京,设置行在六部,天下大事必须送往北京决定,所以,从永乐七年以后,北京实际上成为了大明的实际政治中心。

等到永乐十八年九月迁都北京的时候,不过是给予北京一个更加正规的名分而已。

其次:明朝的边境形势使得北京的地理更胜于南京,方便控制北方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那就是历来有人认为,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对付蒙古,但是这是后来者的角度去看。

因为,永乐时期的蒙古诸部说实话,对大明无法构成威胁,而真正构成威胁是永乐末年、宣德之后,或者说正统之后。


那个时候天子守国门才更加的确切,因为大明的力量衰弱,关外大量战略要地丢失,蒙古诸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再次可以控弦十余万,可是,相对于永乐时期来说,鞑靼、瓦剌、兀良哈的确造不成太大的威胁。

那么,永乐迁都的目的,就是广泛的控制北方,东北延伸出奴儿干都司、西北延伸出哈密卫,北京居中调度,这才是朱棣的构想。

历来认为奴儿干都司或者哈密卫不过是羁縻土地,实际上永乐年间,大明对于西域与东北的影响力是相当存在的,当然,宣德以后,这种影响逐渐的不存在了。

因此,与其说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倒不如说是因为北京的地理位置,更方便的去控制东北、西域与北方,所以,朱棣才迁都的。


第三:迁都北京,既有北京历史沿革也有北京物产丰盈的影响

北京一带作为金元两代的首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沿革,而且北京周围交通运输相对便利,且地域空间容纳范围充足,或者说回旋余地很大,且南京虽然地理险要,但是,显然不符合朱棣控制周围的战略要求。

而且,永乐年间开始,北京地区移民增加,且朱棣厚赏北京,使得北京的经济繁荣程度逐渐上升,已经具备了成为首都的资格。


第四:迁都北京,或许,有朱棣的心理影响

可以说,朱元璋对于朱棣的影响很大,或者说,阴影很多,而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者说已经死去,朱棣不管怎么包装自己,其实无法改变他篡权夺位的事实。

因此,在南京,除了那些众目睽睽,还有着极大的心理阴影,用现在角度来看,心理角度的负担,其实,有时远远超过了现实因素的负重,所以,窃以为,朱棣迁都北京,也许有着心理的影响。

当然,一家之言,不足以诠释,三言两语,难免以偏概全,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到您,谢谢。

4

朱棣迁都的目的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借口,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以朱棣获胜,建文帝朱允炆自焚后失踪结束。虽然朱棣可以找出各种理由,但以下犯上总是事实。而且朱棣登上皇位后,为了立威和剪除建文帝党羽,又杀了很多人,必然会让很多人心中不满甚至充满仇恨。加上建文帝就在这宫殿里自焚,朱棣心中肯定有所芥蒂,南京究竟还有多少忠心于建文帝的势力,这都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北京是朱棣的大本营,自己势力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南京比北京繁华,但毕竟没有待在自己家里舒服。

二军事方面。

在前期来看,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有几次朱棣的北军大败而归,相当于在北京的守备力量已经很弱了,但此时北元却没有任何军事行动。这就表明那时的蒙古没有力量去侵扰大明边境,甚至有部分蒙古部落还追随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是朱棣的盟友,因此待在北京是相对安全的。

到了朱棣政权相对稳定之后,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朱棣肯定不想让后人想起自己,首先是一个窃国者形象,这就必须开疆拓土有所作为,取得足够的功绩自然会逐渐抵消这个以下犯上带来的恶劣影响。北京靠近蒙古,易于调动军队,南京则远离边境,自然迁都北京更符合朱棣的意图。

三政权安全的角度。朱棣本身就是造反成功做的皇帝,他深刻认识到大将或皇族掌握兵权对皇权的威胁。既然北元是主要威胁,必须重兵驻守。这兵权与其掌握在他人手里不如自己掌控。

四风水。这一点对古人来说也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政治地位重要,但除了明朝外,其他无不是只占据半壁江山的割据王朝,统一天下时基本都是南方被北方灭亡,就连自己都是由北向南灭掉建文帝。为了政权稳定,迁都北方是必然选择。

虽然明朝时江南经济已经远远超过北方,但此时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功能还能够充分发挥,江南的粮食财富等可以比较便捷的运送到北京,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因此迁都北京就成了朱棣的选择。

5

朱棣迁都有两个考量,一是他讨厌南方的人文气氛,二是考虑抵御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这才让自己的子孙世居北京。实践证明朱棣是对的,不然明朝很可能出现偏安江南的局面!

众所周知,朱棣的皇帝宝座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他登基之后,面临的江南士林排斥是相当严重的。那些认为朱允炆是皇朝正统有为之君的文人们,一直把朱棣当成乱臣贼子,即便他用血腥手段灭了方孝孺、景清等人,仍然改变不了这种不受待见的局面,这无疑让永乐大帝很不爽!

同时,朱棣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虽然败退漠北,但心中没有一刻忘记了南朝的花花世界。朱棣在就藩北平之后,通过自身的勇武和当时仍战斗力十足的明军,取得了对蒙古人的胜利,并让朱元璋感叹“肃清沙漠者,燕王也”,可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蒙古各部的威胁。朱棣明白,这种威胁不能根除只能遏制!

在上述两个原因的驱动之下,朱棣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营造了北京城,同时也留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不成文策略,这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起码在土木堡之变后,保证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完整性。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朱棣迁都北京,那么很可能大明王朝就成了南宋一样的偏安王朝。

朱棣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之后还不到三十年,蒙古人就壮大起来不停地侵扰九边(明朝的边境要塞)成为大明帝国最主要的威胁,最终在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为蒙古人的俘虏。虽然明英宗表现的比宋徽宗等人强上许多,但在皇帝被俘之后,大明王朝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人提出要迁都返回南京,将北方让给蒙古人!

迁都避敌的建议最终被于谦等人否决了,并最后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大明王朝转危为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个假设:如果朱棣没有迁都北京,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朝廷中枢在南京,长江以北的土地在皇帝和重臣的眼中,必然要可以用来妥协和舍弃的,甚至会出现和蒙古人隔长江而治的局面。那将又是一个南宋小朝廷!

客观地说,朱棣的子孙们在对待蒙古人的威胁方面,还真做到了“天子守国门”,他们对北方如狼似虎的蒙古人,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靖绥,俺答汗、三娘子这些一时之枭雄,都没掀起大风浪,甚至到了明朝后期,蒙古人的弯刀已经丧失了当年的锋芒!

朱棣迁都之举,的确是明智的!

6

迁都这件事情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有想法了,因为南京地基下沉,所以朱元璋对南京并不满意。他选择了几个备选首都,如开封西安等,并派出自己的太子朱标亲自前往关中地区进行考察。

可惜朱标体弱,去西安考察回来以后,路上偶感风寒结果变成大病,最后一命呜呼。朱元璋痛失爱子伤心不已,迁都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

等到了朱棣统治时期,迁都这件事又被提上了日程,其导火索是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守将战死,军事形式恶化。

朱棣迁都北京的理由如下。

一、军事政治需要

朱棣靖难成功,把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至此朱棣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可还没等这口气喘匀,北边的蒙古军队进军辽东,连抢带杀后得意离去。朱棣跟蒙古军队作战多年,从来都是他追着人家打,何曾被人攻破过自家大门?

朱棣勃然大怒,转念一想不对,这事不能赖别人,根源还在自己身上。想当年朱棣起兵靖难,“好兄弟”宁王被他用计夺走超强雇佣军朵颜三卫,还被朱棣强迫一同靖难。

宁王守辽东,朱棣守河北,他们俩都撤出来了,相当于北方大门整个朝蒙古敞开了,变成了人家的仓库,缺点什么东西骑着马冲进来就拿。

朱棣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朝的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迁都北京,否则明朝难逃南宋的厄运。

二、北京地理位置很重要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三面环山,俯瞰整个中原地区,属于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进可攻辽阔的北方草原、东北的辽阔的疆域,退可进入中原腹地,是理想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城。

三、朱棣习惯了北方的生活习惯

朱棣二十一岁被封为燕王,长年镇守北京。他骨子里南方水乡的柔情一面早就被北方粗糙的沙尘暴湮没,口味也偏好北方饮食,据说还挺喜欢朝鲜泡菜。

所以在南京呆着的朱棣浑身不得劲,他已经无法融入到南京那种安逸的气氛中了,北京才是他的主场,他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都在北京,这位皇帝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北方。

四、心理因素

朱棣造反打着“靖难”的旗号,但其实心知肚明,自己造了侄子的反,还把侄子逼得下落不明。古代人大多有点迷信,皇帝也不例外,他呆在老爹和侄子曾经住过的宫殿,心里怎么也不踏实,估计噩梦没少做。在朱棣心里,估计想着趁早离开南京才是王道。

所以朱棣力排众议,迁都北京。迁都北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粮食问题,但对于朱棣治下强大的大明帝国,这都不算事。

朱棣下令疏通大运河,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迁都北京的最后障碍也被一扫而空。

历史证明了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7

朱棣迁都有政治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多种因素才决定迁都。

一、朱棣攻下南京后,如果都城在南方,则没了游牧民族的威胁,很容易失去斗志,不如北方来的凶险,让人时刻准备战斗。

二、朱棣他本身皇位就来的不正,再加上朝中也有向着建文帝的人,人心不稳。再者朱棣的封地本身就在北方,迁都北方要时刻面对来自北边的威胁,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来稳定朝局,美其名曰:天子守国门。

三 、兵权,如果坐镇南方还要在派一个人来镇守北方。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来守。再一个来说朱棣他本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迁都北京可以俯瞰南方,雄霸北方。

所以,种种原因加起来,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8

先说迁都的好处,

打蒙古人方便了。重兵和粮草可以屯在北京附近。

不是自己的儿子侄子叔叔统兵,而是自己统领全国最精锐的兵马,对于一个靠武力夺了侄子皇位的人,心里放心……这个是最重要的

甩开了那帮南方人为主的官宦网络,自己能用自己的老班底了,干得也开学。

北京建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运粮成本,二是海权控制,那我们分开分析下。

首先是运粮成本,虽然我这里没有各地粮账记录,但是,这里涉及到两个小问题,

1你不建都北京,就不用运粮了?当年北方为防蒙古需要必然需要设立大量军镇,那么军人需不需要提供粮食?另外北方需要粮食补给的城市也不少。所以定都北京,并不是多了一个巨型城市,而其实只是扩充了一些粮道罢了。

2北京建都真的会使得国家成本变高?我们知道明朝大多数战争都在北方,你真打仗了,人,物,钱,粮都得临时往那运。因此,北京如果人口少的话,你连兵源都得从南京征集了,送到北京去。这运送的大量军队就不需要钱了?反之,北京作为首都,会带动大量北方人口增长,兵源就地征集会好很多,这个开支能节约多少?

其次是海权问题。在陆权至上的时代与国家讨论海权就是耍流氓。那未来还是太空时代呢,咱们干嘛不建都酒泉或海南?在骑兵纵横的年代,发展海军的效益太低。而且,大明的心头大患是蒙古,我搞海军干嘛用呢?去掠夺东南亚?中国由于疆域广阔,因此和西欧国家不同,常常处在领土管理能力的极限。我国家都这么大了,还有必要去收编,启蒙东南亚人吗?更何况,中国靠外交和贸易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真的发展远洋海军干谁去?周边有等体量的对手吗?而且倒不是中国不重视海权,而是中国自己的体量都等于好多国家和他们殖民地总和了。并且,那个年代,陆地意味着粮食,人口,资源,我占领下来,就可以安置管理,海洋能做啥?打鱼吗?

最后,就算是海洋环境,北京其实也好于南京。渤海是内海,周边就只有朝鲜,出渤海就能威胁到唯一在当时有点战斗力的日本。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战略位置都非常好。而南京(南京也不是沿海城市好吗),周边城市的出海口,虽然的确可以进行贸易,但是意义不大,能打谁吗?貌似没国家可以威胁,那做生意呢?这其实和首都在哪没问题吧。本人觉得这是闭关锁国导致的问题,而不是迁都的问题。当然了,其实那个时候闭关锁国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是后话了

9

南京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王朝,朱棣称帝后,大肆屠杀致辞朱允文的旧功臣,方孝孺,齐泰,黄子橙,吏部尚书陈迪...朱棣对待这些反对他的大臣手段也很残忍,副都御史茅大方被杀后,其妻张氏年已五十六岁,仍被发送教坊司“转营奸宿”,不久死去。有关方面负责人奏请处理,朱棣下旨云:“着锦衣卫吩咐上元县抬去门外,着狗吃了,钦此!”

齐泰的妹妹和两个外甥媳妇及黄子澄的妹妹,也被发送教坊司。四名无辜妇女,每天被二十多条汉子看守,都被轮奸生下孩子。有关方面又奏请旨意,朱棣下旨云:“依由他,不的长到大便是个淫贱材儿,钦此!”

原北平布政使张昺的亲属被押赴京师后,朱棣下旨云:“这张昺的亲是铁,锦衣卫拿去着火烧。”

也许是反他的人太多,他也厌倦了宫城内外的血腥味,朱棣自己也感觉到了。在这里他杀人太多,积怨太深,冥冥之中总见到一双双怨忿的眼睛包围着他,他要冲出这种包围。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出巡、亲征,把宫城作为一堵背影冷落在身后。对这座江南的宫城,他有一种本能的隔膜感,虽然这里是父亲的定鼎之地,但他自己的事业却是从北方开始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都是文人的屁话。这里的山水太小家子气,连气候也令人很不开心,一年四季总是潮滋滋的,午门前杀几个人,血迹老半天也不干;多杀几个,便恣肆张扬地浸漫开去,銮驾进出,车轮碾出一路血红,沿着御道迤逦而出,一直延伸得很远,这似乎不是圣明天子的气象。因此,无论是出巡还是亲征,他总是往北方跑。那雄奇旷远的大漠,好放缰驰马,也好尽兴杀人。黄尘滚滚,风沙蔽天,纵是尸山血海,顷刻间便了无痕迹。在这期间,他先是选定了昌平黄土山的一块风水宝地为自己经营陵墓,又下令在北平建造新的宫城。几年以后,他下诏迁都,回到他“肇迹之地”的北平去了。

离开南京之前,朱棣还心思念念地惦记着江南的文人。当初从朱元璋的屠刀下得以幸存的才子解缙,前几年因得罪朱棣被囚于锦衣卫狱,朱棣查看囚籍时发现了这个熟悉的名字,皱了皱眉头:“缙犹在耶?”语气中流露出显而易见的杀机。锦衣卫的官员和解缙有点私谊,破例采取了一种比较有人情味的做法,让解缙喝醉了酒,埋在积雪中捂死了。这是朱棣对江南文人的最后一次报复。

但这一次绝对没有流血,午朝门外只有一堆晶莹的白雪,埋葬着一个正直狂傲的文人。在他的身后,那座在潇潇血雨中显赫了半个多世纪的明宫城的大门,缓缓地关闭了。

10

朱棣的登基,从历史对政权更替的基本价值认识中是不正当行为,他通过武力造反的方式推翻的不是一个被人没唾弃和痛恨的政府,而政府的最高领导者朱允炆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当时的明朝社会正在蒸蒸日上,社会秩序良好,百姓刚刚从大元的残酷统治中解脱出来,社会生产也得到空前的发展,朱元璋统治打下的根基对朱允炆的统治带来了优越的条件,而此时朱棣的起兵,必定带来社会的动荡和人心背向。

朱棣镇守北方,经营北京多年,在他为燕王时期,他消灭了大元的将领乃儿不花,声望大增,在北方人们心中得到高度的认可。而他的造反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所不能认同,就算在南京登基后,朱允炆旧臣无论如何都不能认同他的登基行为的合法性,那怕冒着灭门的悲惨下场,在气节上仍然是正义凛然,这对当时的朱棣政权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使得朱棣在南京的的名声大为百姓及文人所不齿。

朱棣是一位好皇帝,但是政权的合法性始终是他的心魔。另外他作为燕王,他知道北方大元的旧部还在虎视眈眈大明政权,为了大明政权的长治久安,彻底的能抵御北方大元的骚扰,国家权利中心北迁到他经营多年的北京是好的选择。加上他其他对国家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综上,不得不说,政权北迁是朱棣自身的心里行为,也是当时的内外环境所致,一人拙见,尽作参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