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时期,魏强蜀弱。与传统的以强凌弱不同,两国的战争主动性与实力却脱钩,魏国守多攻少,蜀国则是主动攻击不断。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魏国的人口、军队、土地是蜀国的三倍以上,国力、军力、人才上的优势相当明显的,但是由于吴国的牵制,曹魏政权还没有形成碾压性的力量来摧毁孙刘势力。

不过,时间是完全站在魏国这一边的,由于它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GDP的基数大,社会制度较为完善,因此它的发展也更快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实力将越来越强,拉开蜀国和吴国的距离会越来越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弊也是反应了这一情况。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千斤重担压在诸葛亮身上。尽管与魏国实力悬殊,主动进攻的胜率不大,但是博一把或许还有机会,时间越拖越被动。

蜀国后继无人,诸葛亮心如明镜,实在不能指望刘禅他们能够逆天改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站在蜀国的角度,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站在魏国的角度,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三国时期曹魏也曾经不止一次进攻蜀汉。

蜀汉政权从诸葛亮开始到姜维,先后十几次进攻曹魏。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还率领军队进攻曹魏。相对来说,曹魏政权则比较“老实”。虽然曹魏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但是曹魏却没有多次攻伐蜀汉。

曹魏进攻蜀汉的次数一只手便可以数得过来。比较著名的有曹真主持过一次伐蜀,结果因为路途艰难、天降大雨而告终。曹爽秉政期间也曾经攻伐过一次蜀汉,最终因为费祎等人抵抗而失败。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司马昭伐蜀,最终一举攻灭了蜀汉。

曹魏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为什么曹魏进攻蜀汉的次数却非常有限呢?

曹魏每个阶段没有全力攻灭蜀汉,都有具体的因素,比如曹魏内部不稳定

从国家实力上说,曹魏确实强于蜀汉。无论是军事将领还是士兵数量,曹魏都要占据优势。按道理说曹魏应该经常攻击蜀汉,统一全国才对。但是具体的实际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曹丕时期,将进攻的目标放在了东吴,曹魏倒是进攻了东吴。蜀汉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曹睿时期,蜀汉已经恢复了实力,而且诸葛亮不断的出师北伐。曹魏对于蜀汉则全面转入防守阶段。蜀汉虽然士兵数量比不上曹魏,但是由于诸葛亮出色的军事才华,所以蜀汉在军事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曹真曾经尝试进攻蜀汉,最终却无功而返。此后诸葛亮还是坚持北伐,曹魏只能被动的防守。诸葛亮去世之后,曹睿认为大敌已去,逐渐开始走上了腐化。

曹睿去世之后,曹爽秉政。曹爽曾经尝试过进攻蜀汉,但也是以失败告终。曹爽的能力有限,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司马氏的压力。曹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稳定国内,防止司马氏,对于进攻蜀汉则兴趣不足。

司马氏专政前期,将主要精力用于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司马氏秉政时期,出现了反对司马氏的淮南三叛。司马氏将主要精力用于镇压国内的叛乱。司马懿、司马师先后死于王凌之叛和毌丘俭、文钦之叛。直到258年,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叛,司马氏才稳固了在曹魏的统治。在此期间,司马氏对于蜀汉和姜维基本上采取的守势。司马昭稳定国内局势之后,便集中精力进攻蜀汉。263年,司马昭便集中了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并一举攻灭蜀汉。

蜀汉一直北伐,曹魏以防守为主

之所以大家觉得曹魏很少进攻蜀汉,主要因为蜀汉经常进攻曹魏。诸葛亮时代,曾经五次北伐;姜维前后九出(一说十一次)中原,诸葛亮和姜维一共十四次进攻曹魏。蜀汉一共也就是延续四十二年,平均三年就要北伐一次。如果在加上曹魏攻伐蜀汉,基本上两年多就有一次战争。

双方一直处于交战阶段,由于蜀汉不断进攻曹魏,所以曹魏只能以防守应对。即使曹魏不进攻蜀汉,曹魏西部也一直都有战事。曹魏没有下定决心灭蜀汉的时候,便以防守的态度对抗蜀魏战争。

蜀汉地形复杂,蜀道难

曹魏也曾经尝试进攻蜀汉,但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曹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蜀汉的地形过于复杂、易守难攻。曹真伐蜀之时,根本就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仅蜀道就走了几个月,最终还是被艰难的蜀道拖垮。曹爽伐蜀之时,费祎也只是守住蜀汉的几处重要关卡,便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曹魏进攻蜀汉的道路太过艰难,如果不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只能是徒劳无功,白白消耗国力。

司马氏秉政之后,一直没有进攻蜀汉,而是积攒力量等待时机。姜维的军事才能尚且可以,但是政治才能和战略眼光一般。姜维掌握军事大权之后,改变防守汉中的策略,放弃险要的地形。姜维的防守策略给了曹魏可趁之机,司马氏也稳定了局势之后,发动了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

东吴与孙刘联盟的牵制

三国时期,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但是两个弱国形成了联合,组成了孙刘联盟。不仅蜀汉多次北伐曹魏,孙吴也多次北伐曹魏。曹魏不仅进攻过蜀汉,还进攻过东吴。在曹魏统治者看来,蜀汉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东吴更具有威胁。曹魏一方面要应对蜀汉,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东吴。如果曹魏不能一举攻灭其中一个,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白白消耗国力。出于这方面考虑,曹魏进攻蜀汉的次数有限。

曹魏和蜀汉的国力相差悬殊,只要曹魏能够处理好国内问题,使用正确的策略,便可以攻灭蜀汉。刘禅后期,蜀国实力进一步衰弱,曹魏的国力则进一步增强。最终,司马昭一举攻灭蜀汉。蜀汉前后十几次北伐都没有使得曹魏元气大伤,曹魏数次南征便攻灭了蜀汉,这就是硬实力的差距。

3

曹魏不是不打,而是太忙啊。

219年,曹操自汉中撤退,损失惨重。比如先后给汉中运输去1000万石军粮,考虑运输的困难,曹操方面最少也是3000万石粮食支出,这就得休息几年才成。

然后曹操将汉中百姓全部迁移到邺城,安置下来又是一个大工程。

此后,关羽发起襄樊战役,曹操又损失了极大数量的军队,然后再安抚。

立即又发生了魏讽之乱,大量荆州关中士人卷入,曹丕大肆牵连处置,又花费精力。

接着就是曹操死亡,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这过程还得折腾。

这之后,曹丕只能用九品官人法来彻底改革官员出仕制度,呵呵。

曹丕没几年就死,曹叡接手,还得清理老派大臣,再磨合调整内外关系,中间曹真等曾经两次出击进攻蜀汉。

此后,曹氏内部开始调整,压制司马懿。司马懿开始装孙子。曹叡239年死后,曹爽控制政权,司马懿又继续装孙子,到249年才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占政权。

然后,司马懿父子三人也要不断清理忠于曹魏的势力,还要与东吴作战,所以263年才腾出手来进攻蜀汉。

4

魏国打过蜀国的,打过两次:

1、曹真打蜀国:“(曹)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曹)真还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大司马曹真坐镇长安,兵分数路,他自己亲率大军,准备从子午道进攻;司马懿从新城郡一带,准备沿汉水溯江而上。曹真从北往南进攻,司马懿从东往西进攻,准备汇合于益州汉中郡的南郑县城。另还有二路军队,准备从斜谷和武威郡进攻。

不过,可能刚出发,蜀中大雨三十天,天公不作美,有的地方,连栈道都冲毁了,大概是流石流吧,于是魏明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回来。

2、大将军曹爽时代,曹真儿子曹爽,在224年,诸葛亮已去世十年,”(在)正始五年,(曹)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曹爽发动“骆谷之役”,大举入蜀,蜀汉“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道路险艰,牛马转运困难,导致“关右虚耗”了,大将军曹爽只能退兵。这就是《三国志》中的“骆谷之役”,此处的“役”,不是指战役,而是指“劳役”。大将军曹爽大举入蜀,费用巨大,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仅使得“关右虚耗”,而且导致凉、雍等地的少数民族羌、胡人的极其不满。

在三国后期,因东汉末期的长年战争,导致经济衰退,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曹魏要发动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其后勤保障还是有困难的。

同时,曹魏的主攻方向是孙权,尤其是诸葛亮在世时,蜀、吴达成“交分天下”的盟约,两方共同出兵,共击曹魏。诸葛亮并不是主力军,孙权才是进攻曹魏的主力军,故魏明帝在御驾亲征打退孙权后,就说“孙权走,诸葛亮胆破”,诸葛亮必定退兵,事实也是如此。

再者,入川道路艰难,天气也不好,不适合集团军行动,曹魏的两次入川,尤其是第一次,就是天气原因,大雨三十天,川蜀的天气不晴朗,故有“蜀犬吠日”之说,可能在古代,四川也是“天无三日晴”的。

天时、地利,导致魏国两次入川,无功而返。同时,魏国继续执行王朗的政策,发展经济与人口,双方处于相持阶段。




5

喜欢三国的朋友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曹魏和蜀汉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强一个弱,按常理应该是强国征讨弱国,在这里却反过来了,诸葛亮带着弱小的蜀汉一次次讨伐强大的曹魏,魏国却大部分时候都在防守。

史上有载的大规模主动进攻只有三次。

一次是曹真伐蜀,路遇大雨,撤军;一次是曹爽伐蜀,被费祎等人打败;第三次是司马昭派出邓艾和钟会,蜀汉灭国。

为何曹魏伐蜀的数次这么少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曹魏内部斗争剧烈。

曹魏一直有个大问题,继承人寿命不长,更替过于快速,政局不稳。曹操和刘备是同时代的人,但到灭蜀之战时,刘禅才是蜀汉的第二代君主,曹家都传到第六代曹奂了。

曹丕活到40岁,曹叡活到 36岁,他们两人是病死的。这两位在世时还能压制一众曹操时代的臣子,例如司马懿,等他们去世,继位者在劳苦功高的元老们面前就有点气短心虚了,根本干不过这些老奸巨猾的老臣。

曹叡的继任者是曹芳,去世之前曹叡给曹芳留了两个顾命大臣,曹爽和司马懿。但他们显然都不是什么忠臣,先是曹爽专擅朝政,后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取代曹爽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这中间曹芳没发挥什么作用,司马师给他制造了一系列罪名,联合其他大臣上书太后废了他的帝位,改立曹髦为帝。

到了此时,司马家篡位之心已经很明显了。曹髦不甘心当傀儡,率领宫中心腹亲自讨伐司马昭,路上被太子舍人成济杀了。之后司马昭立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帝。司马家至此成为曹魏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成功摘了曹家的桃子。

所以,曹魏的内部一直不稳定,斗争很剧烈,除非是政治上的需要,否则没空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其二,由于东吴和蜀汉时常结盟,蜀汉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三国之中,曹魏无疑最强,实力远超东吴和蜀汉。但是,从赤壁之战那时候起,孙刘两家就结成了同盟,共抗曹操,正因为有了这个联盟,三国才呈鼎立之势。

虽然东吴和蜀汉也是面合心不合,时常翻脸,尤其关羽死后,双方更有一段时间势同水火。

但总体来说大方向是不变的,曹魏是东吴和蜀汉共同的敌人。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本就是为了响应东吴,其它几次北伐中东吴也从侧面进攻曹魏。

而曹魏虽强,对于东吴和蜀汉却还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被动防守也就罢了,如果曹魏主动大举进攻蜀汉或东吴,必然引起另一方的警惕,提兵相助。

所以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曹魏不会贸然出兵。

其三,诸葛亮急于北伐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稳固蜀汉政权。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非常充分,最有可能成功,当然后来还是失败了,马谡失街亭,蜀军进退失据,诸葛亮只能含恨退兵。之后的几次北伐,与其说是为了进攻曹魏,不如说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蜀汉虽然没有个司马懿虎视眈眈的要夺权,但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蜀汉的人事环境很复杂,派系林立。

益州原来的官员是一个体系,即益州集团;荆州过来的官员是一个体系,即荆州集团;后来收服的巴州官员又是另一个集团,此外还有投降过来的马超等人,地位超然。

刘备活着的时候,可以凭他的个人威望把各个山头的人马整合在一起。刘备去世后,各方矛盾立刻显现,此时诸葛亮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放下对外的事务,内部消化、处置各种矛盾,重新将蜀汉凝聚起来,以他的聪明才智,并非不能做到,但那需要时间;

另一个是发动对外战争,让内部矛盾在对外战争中自然消散,这是古今政治家惯用的招式。

如果选择第一种,蜀汉很可能像曹魏那样陷于内部斗争,白白内耗。诸葛亮不愿意出现那样的状况,选择了第二种。

效果显著,北伐虽然没有成功,蜀汉政权却因此得以稳固。刘禅能在诸葛亮去世后坐稳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内部矛盾在北伐中消散了。

也就是说,出于政治层面的需要,蜀汉急于发动外战,魏国则选择内部消化矛盾,不欲外战。所以,魏国不主动进攻蜀国的原因是很多的,总结起来主要是三个:魏国内部斗争剧烈、孙刘联盟、政治方面的考量。

6

不得不说,“惧蜀症”,在曹魏的内部是广泛存在的。

感谢三国迷的好问题。其实魏国主动进攻过蜀国,包括钟会伐蜀在内有三次。不过,与蜀汉频繁的北伐相比,魏国确实显得很“低调”,而这主要是由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因为曹魏在三国中是最需要休养生息的

魏国先后三次伐蜀

第一次进攻: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结果就是“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曹真伐蜀,没等开始,一切就结束了。反而在陇右一线给魏延提供了极佳的立功的机会

如《三国志-诸夏侯曹传》所载: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治道工夫,诏真还军。

这一次,蜀道的难和险,曹魏君臣是有切身体会了。也印证了《隆中对》中诸葛亮对益州易守难攻的地势的判断:

益州险塞

第二次进攻:魏正始五年、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爽伐蜀。结果兴势之战,曹魏大败亏输。

父亲没成功,儿子继续上。曹爽继续伐蜀。但原因却并不单纯。如《三国志-诸夏侯曹传》所载:

飏等欲令爽立威名于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

这从侧面反映了蜀汉在曹魏集团心目中的份量。想法很丰满,但结果很骨感:

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


兴势之战,曹魏的第二次伐蜀惨败而归,而且为日后的司马氏夺权埋下了伏笔。

依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曹爽败得非常狼狈:

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峻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第三次进攻:魏景元四年、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开始的灭蜀之战。结果蜀汉灭亡。

此次进攻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不过,这种结果除了刘禅后期“亲小人,远贤人”造成巨大内耗而司马昭抓住了这个机会此必然性以外,其他都是一个个偶然性的叠加。其他不说,单是司马昭灭蜀的动议,只有钟会一个人赞同。如《晋书-文帝纪》所载:

众臣皆以为不可,独司隶校尉钟会认为蜀大可伐,劝之。

这也正是司马昭以钟会作为伐蜀统帅的根源,如《三国志-钟会传》所载:

众人皆言蜀不可伐,唯会与吾意同。夫人心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足为敌擒耳。刘禅昏暗,宦官为害,此良机也;倘蜀有贤主出,良机转瞬一失难再得之矣。今遣会伐蜀,是其能灭蜀必矣。

就连邓艾都曾上表表示反对,所以司马昭才派师篡为邓艾的司马,实则做监军。而且在大军集结完毕即将开拔的时候,将军邓敦仍出面劝阻。结果司马昭大怒,斩之。

无论是钟会的多路并进还是邓艾的偷渡阴平,都不必然取胜。

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和姜维的十一次北伐相比,魏国确实一直是处于防守的态势。而根源更多的来自魏国的内部,是“惧蜀情节”、缓和内部矛盾和休养生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魏国采取守势的根源: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不得不承认魏国内部存在一定的“惧蜀情节”。先前曹操讨伐张鲁,由于对方利用秦岭山地的顽强阻击本来是要退兵的,结果夜晚鹿群踏进了张鲁军营,导致防线崩溃。之后持续三个年头的汉中大战,曹操是损兵折将、士兵产生了逃亡。因此,对于蜀汉的”险塞”,魏军有深刻记忆。可以说“惧蜀情节”在一定范围是存在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司马昭提议伐蜀的时候,包括在陇右接连取胜的邓艾在内的群臣一致反对,只有钟会一个人坚定支持。

其次魏国的内部矛盾需要梳理和缓解。曹操父子在逐步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在内外部积累了重重矛盾,导致了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一点,早前就已经被法正所识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认为曹操降伏张鲁后却未继续进攻益州,反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眼下正是夺取汉中的最佳时机。关羽北伐之所以产生“华夏震动”的效果,也在于此。

我们可以看到,曹丕执政的路线和政策与曹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对比,根源就在于曹丕要通过改革的方式缓和内部矛盾。既然如此,就需要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对于蜀汉就采取了守势。


东汉末年的主要战场基本都在魏国境内,魏国是最需要和平的!

再次魏国格外需要修养生息。三国之中,魏国国土最广、人口最多,但却是最需要修养生息的。回顾东汉末年的战乱,主要战事基本都发生在魏国境内,受战争影响最大的是魏国。因此,曹丕执政时曾经颁布过合并郡县的诏令,原因就在于此。与另外两国相比,魏国是最需要和平环境的。

曹丕执政时且不说,到了魏明帝时,修养生息依然是主导思想。这一点通过习凿齿《汉晋春秋》记述的一件事就能体现出来。当蜀汉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诸葛亮驻节汉中的时候,魏明帝曹叡就想发兵征讨。这时散骑常侍孙资就出面劝谏了。如《汉晋春秋》所载他的原话是:

“不若但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亦足以镇静疆场,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必自敝矣。”乃至。

魏国上层休养生息的主导思想可见一斑。

同时,由于诸葛亮和蒋琬等人对蜀汉的有效治理,使得蜀汉长时间处于“国以富饶”的局面。同时,实兵诸围,蜀汉对魏国进行了有效而严密的防御。以上两点使得魏国不敢轻易言战。

综上,魏国纷繁的内政决定了魏国面对蜀汉更长时间处于防守的状态

7

事实上,最终还是魏国在公园263年主动攻击蜀国而亡之,直至魏咸熙二年(265),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之前,都算魏国。

自始至终魏蜀吴,魏国相对最强。

①东汉末年,战乱、瘟疫不断,民生疲弊。曹操逐鹿中原,官渡败袁绍,远征乌桓。借余威而欲平定东吴,可惜,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曹操因瘟疫(主要是血吸虫病)而退兵,而且是自烧战船。建安二十年曹操稳住阵脚,随后平定关中、凉州,随后再征孙权,擒公孙阳。连年征战,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曹操年事已高,此后罢兵。

黄初元年曹操病逝,曹丕即位,魏吴互有攻伐,司马懿升骠骑将军,从此开挂。

②东吴血吸虫肆虐,兵源匮乏,举全国之力勉强支撑夷陵之战,而且刘备败在了粮草不继。东吴无力与魏争锋。

③蜀国兵力最弱,蜀国以举全国之力10万北伐,劳师袭远;魏国总兵力40余万,西线雍凉为6-7万。上兵伐谋,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最终耗死诸葛亮。

兵贵拙速,不闻久工。诸葛亮不识兵机,而司马懿算定拖垮蜀国,其最优策略是以逸待劳,两者高低立判。

④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陈寿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8

魏国当然是有主动进攻蜀国,不然蜀国是怎么被灭掉的呢?难不成是用意念么?不过,与蜀国北伐魏国相比,魏国进攻蜀国的次数要少得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由于蜀国据有山川之险,魏国伐蜀难度很大

蜀国能得以长期生存,关键在于刘备夺取汉中,地形险峻的汉中便成为蜀国防御魏国入侵的天然屏障。

汉中究竟有险要呢?汉中多险关要隘,其中又以阳平关最为凶险。当初曹操讨伐张鲁时,便受险于阳平关。当时张鲁的弟弟张卫沿着山岭修筑堡垒,绵延十余里,曹军仰攻,山势太陡难以攀爬,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张卫居高临下,箭矢如雨,擂木巨石从山顶砸下,曹军伤亡惨重。一代兵神曹操也要望山而兴叹了,前进不得,后勤运输也跟不上,感叹阳平关实为“天狱”。就要曹操打算退兵时,一个偶然事件却改写了战局。一支曹军迷了路,误打误撞竟然无意中闯入张鲁的一处兵营,无意中撕开了敌人防御的一个缺口,才得以扭转败局。

后来,汉中为刘备所夺,便成了抵挡魏军的天然屏障。名将羊祜在给晋武帝献上平吴之策时,指出东吴长江之险,不如蜀国汉中之险。这是魏国不敢贸然伐蜀的一个原因。

第二,伐蜀不仅需要大量军队,军费开支也是无底洞

在诸葛亮屯兵汉中后,魏明帝曹睿曾经打算先下手为强,出兵攻打汉中。侍中孙资出来反对伐蜀方案。除了汉中地形凶险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蜀国内政没有什么大问题,君臣是比较和谐的,无隙可击。

孙资还分析说:讨伐蜀国将引起国家动荡。如果要发动对汉中的进攻,必须把镇守南方四州(荆州、徐州、扬州、豫州)的十几万精锐部队西调,这样还不够,还得动用其他部队,不仅会引起国家动荡,军费开支也是无底洞。由于蜀军占据险关要隘,如果要进攻,军队至少要是蜀军人数的三倍。

因此,与其伐蜀,不如以守代攻。只使用现有的部队,把守重要战略据点,凭险而守,虽不足以反击,防御绰绰有余。以不变应万变,把蜀国军队拖垮,魏国就能日益强盛,形成绝对的优势。

第三,魏国的几次伐蜀之战

与蜀国伐魏相比,魏国伐蜀是比较少的。比较少,并不是说没有。魏国是有过几次伐蜀的军事行动,下面我总结一下。

第一次是公元229年的曹真伐蜀。诸葛亮发动北伐后,魏国大司马曹真为首的鹰派人物认为应该大举报复。于是魏明帝下诏伐蜀。曹真率主力兵力走子午谷,奔袭蜀国。不过魏军在子午谷被大雨所困,达三十日久,栈道大量被破坏。曹真军队走了一个多月,竟然子午谷还没走一半。另一路伐蜀大军在司马懿指挥下,水陆并进,攻克新丰县,驻军于丹口。不过,他也遭遇到了大雨,虽然不致于像曹真那么狼狈,却也严重影响军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魏帝曹睿终于下诏,要求曹真、司马懿等班师,这次伐蜀之战最终流产,半途而废。

第二次是公元244年曹爽伐蜀。由于大将军曹爽急于立功,下令集结一支十万人的精兵,大举南下,直取汉中。蜀汉中太守王平临危不乱,他派兵据守地形极险要的兴势(地名),为了迷惑敌人,把旗帜插得满山遍野,足足有一百里长。与此同时,蜀大将军费祎率军救援汉中。当曹爽推进到兴势一线,发现蜀军早据险而守,魏军无法前进,望山兴叹。无奈之下,曹爽最后选择了退师。

第三次就是灭蜀之战。钟会、邓艾以十余万大军进攻蜀国,其布署是这样:由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人马由狄道出击,攻甘松、沓中,牵制姜维主力兵团;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人马从祁山出击,攻武街桥头,截断姜维退路;伐蜀主力部队由钟会指挥,共计十余万人马,分别走斜谷、骆谷、子午谷,分进合击,目标直指汉中。由于邓艾采取冒险激进的计谋,横穿七百里无人区,闪电般杀到成都下,蜀国君臣被迫投降,蜀国也因此灭亡。

9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第二年,刘备称帝 ,建立蜀汉,八年后,孙权建立东吴政权,三国时期才算真正开始,如果从公元220年开始算起,到蜀汉灭亡的公元263年为止,由蜀汉主动发动进攻曹魏的战争有16次之多,而由曹魏主动进攻蜀汉的战争,只有3次。

蜀汉主动进攻曹魏的战争从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开始,在诸葛亮主政时期共有5次,在后诸葛亮时代,姜维前后有过11次北伐,因此加在一起共有16次。

三国力量对比

曹魏主动进攻蜀汉的战争只有3次,第1次是发生在公元230年的曹真伐蜀,由于天气原因曹真只能放弃,无功而返,第2次便是发生在公元244年的兴势之战,也就是曹爽伐蜀,曹爽由于错误地指挥了战争,导致大败而归,第3次便是发生在公元263年的钟会伐蜀,这一次由于邓艾偷渡阴平的奇谋,魏军直接灭亡了蜀汉。

一般来说,在战争中占据主导进攻地位的都是实力强大的一方,当时的蜀汉政权只是割据西南的地方割据政权,地盘只有益州一个州,人口不过百万,军队只有十万,而当时的曹魏是占据中原的正统政权,占据了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州,人口有400多万,军队超过了50万人,曹魏的实力是蜀汉实力的4~5倍。

既然曹魏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蜀汉的实力,为何反而是蜀汉进攻曹魏呢?

诸葛亮北伐

这就得从当时的形势说起,曹操自从击败了袁绍统一了整个北方后,就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接着曹操发动了南征荆州的战争,想用战争解决南方的刘表政权与孙权政权,继而统一天下,这是曹操的雄心壮志,却是刘备与孙权的生死决战,为了生存,刘备与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这是整个天下形势导致的必然,在大的政治战略面前,孙权与刘备是同盟,虽然双方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哪怕是在襄樊之战孙权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失败去世后,诸葛亮主政的蜀汉政权仍然选择与孙权联盟,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只要曹魏政权强大一天,孙权所代表的东吴政权与诸葛亮所代表的蜀汉政权就是联合的,所以,从曹魏来看,他在南方不止蜀汉一个敌人,而是有两个:东吴与蜀汉。

诸葛亮北伐前的三国形势图

既然有两个敌人,所以曹魏就得同时对付和防备这两个敌人,而不能把所有兵力都用于一方,就算是曹魏想要攻打蜀汉政权,那也得在充分能防备东吴突袭的情况下,才能发动对蜀汉的战争,这是曹魏在整个南方的政治姿态。

与此同时,在西北方向,还有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虎视眈眈,曹操在世时,西北的乌桓人就曾经发动叛乱反对曹魏政权,被曹彰率军平定,曹彰在平定的时候,鲜卑人的数万大军就在一边虎视眈眈,曹魏必须抽调军事力量用来防备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

在东北方向,还有辽东公孙氏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表面上虽然臣服于曹魏,但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虽然在曹操平定乌桓之后,公孙康曾经将袁尚和袁熙的首级送给了曹操,但这不过是为了自保,曹魏同样需要抽调一部分军事力量用来防备辽东公孙氏政权。

诸葛亮北伐图

所以,这样说来,强大的曹魏需要面对四个方向的敌人,并且按照敌人力量的强弱来分配防守力量,一般来说是这样分配的:曹魏50%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备东吴政权,10%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备西北,10%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备东北,20%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备蜀汉,另外还有10%的军事力量属于流动的中央军。

如果曹魏想要攻打蜀汉,除了原本防备蜀汉20%的军事力量之外,还需要抽调流动的中央军,这些军事力量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15万人,这是攻打蜀汉的最低人数限度,但是,由于蜀汉与东吴是同盟,一般来说,如果曹魏攻蜀,则东吴肯定会趁曹魏兵力空虚之时发动北伐,这样的话,曹魏就得两线作战了,这是曹魏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曹魏如果要攻蜀一定要先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保证在攻打蜀汉时,东吴政权以及其他割据势力不会趁火打劫攻打自己,否则攻蜀就是不可能成功的任务,但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三国几十年时间,也只有公元263年才有。

魏攻蜀之战

而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曹魏想要攻打蜀汉,道路非常难走,以当时恶劣的自然条件很难顺利攻打蜀汉,曹真伐蜀失败的那一次就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道路难走,只能退回,曹爽伐蜀失败的那次,也是因为蜀军占据了险要的关隘,无法攻破,又有后路被断的危险,导致失败,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自然条件也是攻蜀的前提,同时还要保证补给线的安全畅通,当年曹操占据汉中,与蜀汉发生战争时,就是因为补给困难,而被迫放弃汉中,曹操当时已经有汉中都无法与蜀汉抗衡,所以在很多年的时间里,曹魏也是无法寻找有利时机攻打蜀汉的。

而蜀汉攻魏则完全不同,蜀汉只有曹魏一个敌人,蜀汉可以集中国内大分部军事力量发动北伐,而不用担心有其他势力会在后方攻击自己,蜀汉攻打曹魏唯一需要解决是粮食运输的问题,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运输问题,也就是补给问题,诸葛亮甚至在前线种地来解决粮食问题,可惜最终累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北伐

所以,看上去强大的曹魏,实际上只能自己以20%的军事力量来对付蜀汉90%的军事力量,包括后勤补给方面双方也是同等的水平,这样一来,其实曹魏在实力方面并不占太多优势,与蜀汉相当,所以弱小的蜀汉拿全国90%的力量与曹魏20%的力量对抗,北伐还是有成功希望的。

10

魏国地处北方,深居中原腹地,但在汉末的乱世,中原地区长期饱经战火,早已是破碎不堪,生产力遭到空前的打击,曹操诗云“百里无鸡鸣”是当时的生动写照,汉朝原来的东都洛阳都成了瓦砾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作战并不是当务之急,恢复生产力和人口才是魏国统治者的头等大事。

以曹丕称帝作为魏国的开端,那么曹魏政权的对外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立国之初,以巩固内政为主,坐观吴、蜀相争。

二,曹睿即位之初,以防御为主,多线作战,逐渐拖垮吴、蜀。

当时的蜀国只跟魏国和吴国接壤,而魏国周边却有蜀国、吴国、西域、朝鲜半岛、北方草原等诸多势力,需要防守的区域非常多,所以前期的蜀国不具备主动进攻的能力。

三,司马氏执政时期,全线进攻,各个击破。

司马氏执政时期,曹魏的内政改革基本完成,国力空前强大。

在彻底平定辽东之后,曹魏两次大破高句丽,将势力延伸到了朝鲜半岛。

综上,曹魏前期面临稳固内政的压力,而吴、蜀相争,正好给了曹魏喘息之机;曹魏中期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疲于防守,无力进攻;另外,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是曹魏不轻易进攻蜀国的客观原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