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个问题曾困惑我很久,后来琢磨得有点明白了。
首先,我想谈谈“善与恶”的“评价机制”。“坏人”之所以能被定义成“坏人”,从来不是因为“一时之恶”,必然是“旷日持久”的“恶果累累”“赢得”的。换句话说,“坏人”与“好人”的“评价机制”是相同的,“评价机制”不区分“坏人”与“好人”。“评价机制”里,从“评价开始“”到“评价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好人”成“好”需要“善行”的缓慢叠加,“坏人”成“坏”同样需要“恶行”的缓慢叠加,两者叠加时所进行的“磨与难”损耗其实是相当的。甚至,在道德体系的约束下,“作恶”要难于“行善”,因为“不作恶即可为善”,而“不行善未必是恶”。
其次,我们来聊聊“善与恶”的“习惯性认知”。通常情况下,大家对“善行”的心理反馈较弱,除非是“大善至善”,否则,不可能“感天动地”;而相反的,大家对“恶”的心理反馈较强,只要触动神经,便会“义愤填膺”。造成这种“反馈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大众“习惯于善”,与“善的大多数”相比,“恶的极少数”更具“传导性”。
第三,我们谈谈“善恶趋避”。对所有人而言,“少善”的环境,并不会破坏你“活着”的状态,充其量是少了份“和睦优渥”,但“多恶”的环境,却可能严重威胁你“活着”的“本分”。那么,两者相权,你可能会更希望“作恶者”能够“放下屠刀”,而不是“行善者”的“多行一善”,因为,前者的潜台词是“活着”,而后者的潜台词是“活得更好”。“活着”是本能需求,“活得更好”是附加需求。
第四,在上面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谈“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我们说,佛教谈的是“救赎”,讲的是“因果”。“救赎”是两层逻辑,“救”与“赎”;劝你“放下屠刀”,是“救”,你自己“放下屠刀”,是“自救”;但“作过的恶”怎么办,那就是你得“赎”,所以“立地成佛”,并不是说你“放下屠刀”就成了“佛”,而是“放下屠刀”,开始进入“赎”,你要“赎”你该“赎”的罪,这里的“屠刀”与“成佛”我们不应具象化理解,否则,读不出味道来。而从因果逻辑上来讲,“放下屠刀”是“立地成佛”的“因”,“立地成佛”是“放下屠刀”的果,没有“放下屠刀”的“因”,就永远结不出“立地成佛”的“果”。
第五,我们谈“好人多磨”。产生“坏人”“放下屠刀”就成“佛”、而“好人历尽磨难”却“无果”的惯性思考,多半是受“西游记”的“表象化传导”影响。那即便单从“”多磨少磨”的角度讲,我们前面说了“善恶”的“评价机制”,“弃恶”的难度也并不比持续“行善”来得轻松,要不怎么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善多为佛”,“恶多是魔”,两门两派,弃魔从佛,风险也挺高的哈??,至少“封神榜”上的“通天教主”不会善罢甘休吧。
最后,我们来谈谈日常生活中的“恶人变好成了佛”的现象。比如,同样一件事,一个经常犯错误的家伙,这次做好了,便受到表扬,成了“佛”;而经常不犯错的人,做好了,甚至连句肯定都没有;这种情况,尤其在职场里多见。其实,如果我们认知到前面我们所讲的逻辑和道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一个组织里,往往是,少一个作恶的比多一个行善的,要重要得多(第三条善恶趋避)。“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你说,当“猪??”突然“不猪??”了,老板不欣喜若狂,同时们不拍手称道嗎?当然,你说老板早把猪??搞走不就完了,何必等他“放下屠刀”呢?我想说,没了猪??,你可能离猪??也就不远了。这世界,大部分都是要陪“太子”读书的。还是那句话,慢慢品,有味道。
以上仅为个人认知,受学识限制,可能会有谬误,请谨慎参考。#尘世纷杂,打马观花;君有一问,我有一答#,欢迎关注,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