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真正厉害的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
没有制导导弹,还有现代鱼雷,虐战列舰跟虐菜一样。
比如现代的声自导鱼雷,可以主动结合被动,通过声呐联合制导,定位精度高,抗干扰强,而且二战船只根本不具备对鱼雷的水声对抗能力,干挨打。
还有尾流自导鱼雷,这种鱼雷通过船舶尾部水流航迹索敌,它甚至不需要军舰上去打,只需要鱼雷能进入航迹1000米范畴,就能捕获特征并沿着航迹攻击军舰。
而且还不一定需要现代战舰上去扔雷,直接派出舰载直升机就行了。
这还没完,还有“超空泡高速”,真正的一发入魂的东西,躲都没法躲。
如前苏联的“暴风雪”鱼雷,航速可达每秒100米,口径533,射程6-12千米,甚至还能装载核弹头。随便派个装备此鱼雷的护卫舰,冲进12千米连放几炮就行了,衣阿华是没法规避的,一炮趴窝,两炮必糊,三炮升天。
如果嫌6-12千米太近,那么远程鱼雷也有,大大超过二战的水准。比如白头公司的“黑鲨”重型鱼雷,也是533mm口径,装药量达1吨,用电池驱动,可在低噪的情况下航行90公里。
像MK48、SUT等鱼雷,普遍都可以达到30-40千米,这已经超出战列舰的火力范围了,虽说不少鱼雷都是潜艇雷,但并非不能军舰发射。舰船鱼雷还可以如“阿斯洛克”火箭鱼雷那样飞出去,到达20千米外再入水。
这还怎么搞?仅一个鱼雷就能抓住战列舰狂虐,再加上现代军舰良好的雷达探测性能,“衣阿华”那庞大的身躯是藏都别想藏好,连主动权都没有。
衣阿华倒是也有雷达,但现代军舰的电子战水准岂是过去能比的?哪怕是90年代的衣阿华,也没法与现代的军舰进行电子对抗,这方面的技术越多它越倒霉。
试问连观测权和感知权都没有,拿什么与现代军舰打?打惯了超视距攻击的现代军舰吃撑了才上来就与战列舰怼脸。
靠炮轰也不是不可以,战列舰的巨炮虽然厉害,但实际战争中的命中率低的可怜,而且距离感人。
某些人臆想的什么超视距攻击,高密度轰杀完全不可能出现在战列舰身上,它们之中最远距离命中移动目标的战绩,是1940年7月庞塔斯提洛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厌战号”创造的,记录为26000码,约23.8千米。
“厌战”打中的是同样庞大的意大利战列舰朱利奥凯撒号,因为这个战绩一直没其它的战列舰能超越,“厌战”又是艘一战时的最早期战列舰,所以人们通常认为这艘“提着裙子的老妇人”极有可能是蒙中的。
(如果把战巡也算进来的话,沙恩霍斯特倒是在差不多的距离命中了光荣号航母)
实际上,庞塔斯提洛海战打得稀烂,两军的舰队在地中海中狭路相逢,然后5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和1艘航母扭打了一整天不分胜负。
就凭这种水平,如何能与现代化的火炮对轰?瞄准系统都数字化了,直接用火控修正,虽然口径只有76-130mm,但耐不住命中效率高、射速猛呀?
打不透甲板是真的,但给甲板洗澡毫无问题,如果按住舰桥暴揍,被打的战列舰还能反抗?
曾经德国战巡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在偷袭英国航母“光荣号”时,也爆发过一段糗事,它们被两艘英国的小驱逐舰“热心”和“阿卡斯塔”号逼得浑身瀑布汗,其中沙恩霍斯特号还给鱼雷重创。
当时“光荣号”连锅炉都没升起来,又误认德军是友军,结果被命中甲板,失去作战能力,为其护航的两艘小驱逐舰拼死反击,通过拉烟、炮击和鱼雷攻击的手段奋力搏杀。
结果航母虽然被击沉,但沙恩霍斯特号却结结实实的挨了一发鱼雷,还被对方火炮命中B炮塔的炮管,好险没沉掉,死了3个军官和45名水兵。
如果不是副炮给力、船型占优,两艘德国战列巡洋舰还真不一定缠得过两艘小驱逐舰,它们靠冲刺、拉烟和机动转向,就能与两艘德军高速战巡打个不可开交。
如果这场仗放到现代,以现代护卫舰或驱逐舰的动力水平,再加上优秀的火控、先进的鱼雷技术,两艘战巡不沉才怪。
同理,连更机动敏捷的战巡都怼的如此艰辛,有什么理由认为傻大个“衣阿华”就能表现的更好呢?
美军后来舍不得衣阿华级,连续升级了几艘船,使之拥有“战斧”导弹发射能力,还将其派上了海湾战场,但最终还是将其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从二战开始,战列舰已经无法单独进行作战,作为舰队编成的一份子,战列舰既要作为舰队的核心力量,又要被舰队所保护,它很难单舰作战,必须如航母编队那样保护起来,与其它军舰协作发挥力量。
战后升级版的衣阿华级走的也是这样的道路,但美军人为这样划不来,与其让组成一个低效的战列舰轰炸群,倒不如组织个航母打击群。
战列舰能做的事儿太少了,即便升级了导弹,其电子水平也不及普通驱逐舰,那还留着作甚?
所以,作为一款淘汰的装备,衣阿华级仅凭大炮、装甲和一定的现代化改造,依然无法与现代的21世纪先进军舰相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