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书的人,就算不告诉他答案,若说“六大名著”,基本上也能猜到另外的是哪两部。但实际上,这六部名著,仍然是有所保留的评价法。因为要全无顾忌、公平比较文学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的话,任何一部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金瓶梅》。
六大名著多出来那两部,就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不知道是否也有人看过全本未删减的《聊斋》。我曾经在辽西最大的图书馆读到过,能理解它被剔除出“名著”行列的原因——关于色情方面的描述过多,且极为露骨。在某些被删减的故事里,不仅仅是色情描写过多的问题,甚至有些情节有悖伦常。这些故事虽然托于鬼狐,但终究会归为人伦,因此很可能对读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些故事,穿插这些情节实际是毫无意义的,与故事主线本身没有任何牵连,有它不多,没它不少,且又龌龊,不知道蒲松龄写出来做什么。
另外,《聊斋》还有一大问题,即毁僧谤道。这也是被删减的原因之一。很多故事,可能有些人已经察觉到上下篇章不搭,就是因为里面已经删减了很多愤世嫉俗的语句,那些言辞甚至有些是无脑喷,确实不利于宗教和人文的和谐。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聊斋》最终没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
《儒林外史》,它的问题,我想,一是出在年代意识上,二是很多人的理解能力太差,而小说的描述却很容易给人误导。所以,把它也剔除了。——这么说来,其实《儒林》是比较冤的,但你想,百草枯明明是农药,都能被人喝得禁售,何况这么一本书呢?不去捧它,以免那些水平比较低的读者看了以后产生错误的理解。
举个例子,比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我看过很多人的评论,大都是说马纯上仗义疏财后变穷了,乃至游西湖时想吃点好东西也吃不起。
但游西湖这一段,其实是对马二先生的讽刺啊。他仗义疏财是不假,但这一段主要描写他去了一趟西湖,一路散漫闲晃只知吃吃吃,说明他是个废柴,为后文他“衡文毫无把握”打下伏笔,而这样的人掺合到科举选人里去,那是非常坑人的!
——这明明是一段抨击科举黑暗的事情,但硬生生被某些水平低的读者给弄反了。如果人人都这么理解,那这部书就没法看了呀!
另外,很多人对这方面事情的认识还停留在电影电视剧阶段,比如从心眼儿里还相信“书生孤身一人进京赶考”这回事。但实际上,进京赶考那一场是“会试”,有资格考那一场的得是个举人。而举人是不折不扣的贵族阶级,千年来“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带个驮队都算低调了,真实的历史上哪有孤身一人进京赶考的举子?
举个例子。乾隆年间,有一次乾隆问朝堂上的大臣,有没有福建人。能上朝的官员都是从五品以上的官,结果当时只有一名官员来自福建。乾隆很惊讶,说“难道福建举子不做官吗?”为什么这说?举人可以不继续考试,他们可以直接去当官的。因而范进中举后,才有那么多人巴结他。因为范进就算不去做官,起码也称得上当地名流、上层人士了。举人有很多特权,连仆人都可以减免徭役赋税。很多人给举人送钱,要投身举人之下当个奴才,就是因为这个。
很多读者对真实历史并不了解,让他们看《儒林》,只会误导他们,所以,还是不要过度宣传《儒林》为妙,把它剔除于“名著”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