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前身是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制度。十九世纪沙皇对国内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使得平民百姓有了安身之地,资本主义萌芽也开始慢慢出现。二十世纪初,沙俄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列强之一。通过对外战争掠夺迅速积累了一些财富。但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煤炭产量、钢铁产量、铁路里程等都远远低于英法等西欧列国。一战时,沙皇的腐朽,战场上的节节失利,爆发了国内战争。最终沙皇政权被推翻,资本主义临时政府成立,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随后又取得政权,建立了工人执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苏维埃俄国国建立之初,列宁面对各地非俄罗斯民族的分离主义运动,列宁主张由各地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并平等合并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一举措团结了各个地区,使得国家完整统一。在列宁对少数民族的让步下,苏俄最终成功在内战中获胜战胜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插手支持的反政府武装,巩固了政权,并与其他共和国成立苏联。
在当时一内忧外患下,列宁实行了余粮收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后,在人民的抗议和斗争下,列宁开始实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新经济政策。 从粮食税,中小企业的发展 ,商品货币流通方面入手,一时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执政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苏联是敌视的。外交上苏联不被承认,经济上苏联遭遇欧洲国家的封锁。在这种严峻形势以及当时成熟的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斯大林实行了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漠视甚至压制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两次五年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随后,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与军事实力大大提升,使苏联成为了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大国。而此时,欧美各国正面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一时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崇拜的地方。
二战中,苏联参与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同盟国一员,苏联并最终取得胜利。二战结束后,苏联扩充势力,收并了包括德国东部在内的东欧地区,给予西欧地区很大的军事压力。另外,苏联亦通过在德国占领区拆除设备、掠走人才等方式增强了国力。此后,欧美各国更加对苏联敌视,苏联与美英开始了冷战。
政治上,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经济上,苏联为破除西方的经济封锁封锁成立了经互会,而美国开始了马歇尔计划,军事上,苏美同时拥有核武器,苏联成为了与美国相对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苏联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开始处于上风,苏联在全世界扩张势力范围,与美国激烈竞争。在经济上,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国的约70%,美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但是由于过于重视重工业,使得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计划经济体制长期的僵化,各位领导人的错误领导,苏联最终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