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高祖刘邦的嫡孙被周勃、陈平等一帮开国功勋杀个干净,非但没有引起刘氏宗室的反感,反而觉得他们为大汉王朝的延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刘盈是刘邦与正妻吕后所生的嫡子,刘邦的长子刘肥是他与村里的寡妇所生,只能算是私生子。嫡子刘盈一生坎坷,从他生下来就跟随母亲吕雉东流西窜,还坐过项羽的大牢,甚至还差点被老子刘邦在逃命途中给丢了。



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后,虽然纳了很多嫔妃,也生了很多的儿子,但是皇后之位只能是吕雉的,太子之位也只能是嫡子刘盈的。

吕雉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女人,她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就显现出对朝局的影响,杀韩信,剁彭城都是吕雉拿的主意。

吕雉不但有政治能力,更有政治野心。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了,虽然成年了,却无法掌控大汉朝局。太后吕雉走向了前台,没有刘邦的束缚,吕后彻底的将朝政把持住,而且大力扶持吕氏家族的势力。一边杀刘邦的其他老婆儿子,一边培植朝中势力成了吕后的主要工作,至于汉惠帝刘盈,活着就行。



汉惠帝其实也没有活多久,二十三岁就驾崩了,这也拜吕后所赐,她带着儿子去观看自己的“杰作”——人彘。吕后将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无手无脚,眼瞎耳聋,饲养在猪圈。

刘盈看到了这个惨状,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彻底的放弃人生理想,醉生梦死沉入温柔乡,没几年身体一跨就死了。

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边立了刘盈儿子刘恭为帝,一边进行“临朝称制”,彻底的走向前台,大力扶植吕氏家族成员,打破刘邦“非刘不王”的制度,大肆分封吕氏成员为王,并安插到朝中的重要岗位。



吕后打击、残杀刘氏宗亲,并打压开国功勋集团,引起了开国功勋们的强烈不满,开国元老王陵告老回乡,周勃、陈平忿忿不平,但是又没有任何的办法。

话说小皇帝刘恭年纪虽然小,却已经懂事了,当他得知自己的生母是被吕后害死的后,口无遮拦说出等他亲政后一定要为母亲报仇,清算吕氏。这话传到了吕后耳朵里,这小子还有这心思,做了他。

吕后废了刘恭,不久就杀了自己的亲孙子,同时又立了刘盈另外一个儿子刘弘为帝,他与刘恭因为时间太短,被称之为“前少帝”、“后少帝”。



后少帝刘弘登基没有多久,吕后病逝了,朝中的大权旁落到了吕氏家族手中。此时的功勋集团等来了机会,在陈平的策划下,周勃等人发动了倒吕的政变。

没有了吕后掌控全局,吕氏诸王完全不是陈平、周勃的对手,刘氏宗室在开国功勋们的帮助下彻底的将吕氏家族从朝中铲除。

清除了吕氏家族在朝中的实力,刘氏宗亲和功勋集团面临两个问题:

1、是否继续尊后少帝刘弘继承大统;

2、如果废帝另立,谁合适继位登基。



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大家都认为坚决不能让吕氏后裔的后少帝刘弘继续当皇帝,无论是刘氏宗族,还是开国功勋都担心带有吕氏血缘的皇帝未来会清算他们,为吕氏翻案。

废帝就肯定的了,那谁来继承皇位呢?肯定不能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刘盈有六个儿子),就从刘邦的其他儿子中间来选。

选来选去,只有代王刘恒最为合适,已经成年,为人温厚恭俭,从来没有参与朝中任何纠纷,是个当皇帝的好人选。



继任的皇帝选好了,那长乐宫里的那位汉后帝如何打发?杀了吧,这对那些造反起家,杀人如麻的开国功勋们看来,简直、直接、粗暴,却最为有效。

既然要杀,既要有个名头,又要有个限度。名头很好说,向天下宣称汉惠帝刘盈只有一个儿子是亲生的,那就是前少帝刘恭,已经被吕后杀了,后少帝刘弘根本就不是刘盈亲生。



汉惠帝刘盈除了前后少帝两个儿子外,还有四个儿子呢,怎么办?一起杀,斩草除根。陈平、周勃都是狠人,事情要做绝,直接将吕后的所有后裔全部铲除,管他是不是刘邦的子孙后代了。

于是在刘恒进长安前的晚上,周勃带领军队入宫将刘盈的几个儿子全部杀死,打扫干净,准备迎接新帝刘恒。

最佳贡献者
2

周勃杀害刘邦的嫡孙,这场政治事件,恐怕是历史上被遮盖得最严实的恶性案件之一。希望您能看到结尾,我对这个事件的判断,可能会颠覆你的史观。


公元前180年,称制八年的吕后去世。吕雉刚死,由周勃、陈平导演的平定诸吕叛乱事件爆发。蹊跷的是,诸吕被屠杀殆尽后,汉惠帝刘盈在世的四个儿子,包括少帝刘弘,全部被杀害。

高祖刘邦生前曾说:“安刘者勃也。”可事实上,周勃成了给刘邦“除根”的凶手,把刘氏嫡系给灭绝了。

对这段离奇的历史,史料记载及后世史学家的各种解释,都存在很大漏洞。我个人认为,所谓诸吕叛乱根本不存在,所谓“安刘”的周勃,就是个为个人私利而作乱的贼臣。这场事变有很多事实被隐藏,周勃能安全着陆,其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利益交换。

平定诸吕叛乱中,几个无法解释的疑问

平定诸吕谋反事件漏洞百出,很多史学家都对此提出过质疑和分析,不过,这些解释都不能完全说得通,甚至过于牵强附会。限于篇幅,我把最大的三个疑点罗列如下:

1.吕氏真的谋反了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提出过质疑和分析,不做详细论证,结论很简单:吕氏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没有谋反的动机,更没有任何谋反的举动,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冤案!

看到结尾,你会同意我的观点:所谓平定诸吕叛乱之说,其实就是掩盖事实真相的政治宣传!

2.刘恒凭什么摘了刘襄的桃子?

吕氏被灭,是两股势力合作的结果,一是以周勃、陈平为领导的功臣势力,二是以刘襄为核心的藩王势力。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政变成功后,刘襄应该被拥立为继任皇帝。可奇怪的是,与事件毫无瓜葛的代王刘恒,却横空杀出,抢了刘襄的龙椅。

对这件事的解释,主流观点认为,齐王的舅舅驷钧德行败坏,存在吕氏外戚专权的可能性,同时刘襄过于强势,不利于功臣势力摆布皇权。所以,他们选择了外戚势力薄弱,又默默无闻的代王刘恒。


其实这个说法有点牵强。驷钧专权与刘襄强势,本就是个矛盾的说法,这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说法,根本不可信。刘恒有没有可能会被周勃等人误认为是“面瓜”?不可能!作为代王,他的表现人所共知,怎么可能会隐藏得住?

再说了,刘恒再面,还能比小娃娃刘弘面吗?所以,刘恒摘桃子的理由,现存的主流观点站不住脚!

3.“安刘”为何要灭了刘邦嫡系子孙?

事件的最大漏洞,就在刘盈的儿子们被杀绝。刘盈有七个儿子:

  • 长子刘恭,即前少帝,吕后四年被杀;
  • 次子刘彊,吕后五年病故;
  • 三子刘不疑,吕后二年病故;
  • 四子刘弘,即后少帝,平诸吕行动中被诛杀;
  • 五子刘朝,封淮阳王,平诸吕行动中被诛杀;
  • 六子刘武,封常山王,平诸吕行动中被诛杀;
  • 七子刘太,封梁王,平诸吕行动中被诛杀;


前少帝刘恭被吕后杀害,刘恭和刘弘当皇帝的八年间,吕后称制,俩小皇帝都是傀儡。如果周勃“安刘”,他就应该在灭掉吕氏后,将皇权还给少帝刘弘。可结果却是,包括刘弘在内,兄弟四人全部被他们杀害,导致刘邦的嫡系灭绝。

后人的解释是,因为汉惠帝的儿子们都是假的,刘盈不育,吕后挑选吕氏子弟,冒充皇子。所以,必须对这几位所谓的“皇子”斩草除根。

这话你信吗?假冒皇子有那么容易吗?既然是造假,为何造出七个?那不更容易被识破吗?假如七个儿子有真有假,那也说不通,有真的就没必要再造假。

我认为,这七个儿子都是刘盈的骨血,所谓假儿子说法,无非是为了给自己杀害皇室嫡系,编造一个理由而已!

汉文帝与周勃之间无法言表的微妙关系

刘恒登基前后,与周勃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古怪的事件,我认为这里面也充满玄机。


1.刘恒为何迟迟不敢进京?

自己被选为下任皇帝的消息传来,刘恒的表现相当谨慎,代王府邸的大佬们争执不下。被馅饼砸中的事太罕见,何况这次是一把龙椅,害怕掉进陷阱,是人之常情。

薄昭作为刘恒的代表,先去了一趟京城,与周勃等人面谈后,才确信这次不是陷阱。可是即便如此,刘恒还是不敢动身,在宋昌竭力催促下,他才心怀忐忑地踏上进京之路。

不说沿途的防备措施,即便到了京城,刘恒也是高度紧张,不敢住进皇宫,不见臣僚,令宋昌等人接管皇宫宿卫等等。

谨慎是应该的,但是谨慎到这种程度,说明刘恒获得信息恐怕不那么简单,他始终担心会遭遇某种未知的暗算。那么,刘恒到底获得了哪些令他不安的信息?

2.周勃为何请求单独面见刘恒?

刘恒还没来得及休息,周勃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单独与他面谈。刘恒传话:若为公事,明日朝堂当着大伙儿面说,若为私事,对不起,皇帝没有私事!


这事很不合逻辑,你刘恒刚刚进京,还没登基,就立刻对掌握兵权的功臣翻脸,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更难以理解的是,刘恒还拒绝接受周勃呈上的皇帝玉玺。

显然,以谦虚作理由太过肤浅,这里面大有文章。

3.文帝期间,周勃为何多次遭遇打击?

汉文帝坐上龙椅后,与周勃之间发生了很多不合逻辑的事件。比如他两次被解职,逼令就藩。又比如退休颐养天年期间,又莫名其妙地卷入谋反案,吃了几个月牢饭,连自己的儿媳(汉文帝女儿)出面求情都不管用。

后来薄太后动怒了,汉文帝才答应尽快结案。周勃谋反显然是个冤案,这么荒唐的事,汉文帝如何看不破?那么他又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周勃?

真相:周勃以刘邦嫡系的血换取私利

这话得从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说起。


汉帝国建立,刘邦有两大威胁和一个烦心事。两大威胁即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烦心事是刘盈太软弱。

异姓诸侯王,刘邦用最后的力气解决了,功臣势力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解决,怎么办?扶植外戚势力,遏制功臣派。

应该说,刘邦的这个策略很奏效,一群功臣派,见到吕雉就打哆嗦。吕雉培植吕氏家族势力,将军权与政权一把抓。丞相陈平不能参与政事,太尉周勃连军营都进不去,所以,功臣派很不甘心。

可是吕雉这女人太狠,韩信、彭越、戚夫人母子,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们:老实点,趴着!

功臣们虽然表面温顺,高呼太后万岁,背地里却暗藏杀机,他们通过陆贾的居中串联,为抢班夺权悄悄做准备。

吕后刚一去世,以周勃为核心的功臣派,迅速策划了针对吕氏集团的政变计划:


  • 1.通过朱虚侯刘章、刘兴居兄弟,鼓动刘襄打出平定诸吕作乱的旗号,在齐地起兵;
  • 2.以平定刘襄叛乱的名义,获得军权,然后反戈一击,发动政变;
  • 3.通过刘章、郦商等人,捕杀吕禄吕产,强夺南北军控制权;

为了说服刘襄,他们抛出了一个诱饵:惠帝的儿子们都是吕氏血脉,所以嫡系必须发生转移,我很看好你哟!

事实上,在这个明面上的计划之外,还有一个计划正在悄悄实施:联络薄昭,商谈政变成功后,拥立代王刘恒登基的条件。

原来刘襄只是周勃等人的一把枪!周勃们为什么这么做?首先政变没有刘襄兄弟不行,他们是关键人物。但是又不能让刘襄登基,因为刘襄上台显示不出功臣势力的功劳,对周勃等人来说,等于换汤不换药,手上依然没权。

刘恒则不然,对他来说,这个皇位就是功臣派送的,这份功劳抹杀不掉,有谈判的资本,同意了就合作,不同意就不立你!刘恒除了同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政变爆发后,大傻帽刘襄从齐地点燃导火索;小傻帽刘章、刘兴居利用吕家女婿的身份,协助周勃等人夺军权;真傻帽吕禄吕产忘了吕后临终的叮嘱,居然老老实实将兵权交出去,指望过安稳日子。

有心作乱的功臣派,对付无意谋反的吕氏,胜负立下,吕氏一族被杀得光光!

最无辜的是汉惠帝的四个儿子,他们因为嫡系的身份,成了别人利益交换的筹码。更让人扼腕的是,执行命令的除了刘兴居,还有一位居然是夏侯婴。

想当初,刘邦逃难途中几次将汉惠帝姐弟俩踢下马车,夏侯婴几次下车抱起姐弟俩。这会儿的夏侯婴,竟然成了杀害汉惠帝血脉的凶手。利益面前,人情很苍白!

刘恒虽然与周勃等人达成了协议,但是这么大的政治事件,他当然担心自己会不会给别人当枪使。刘襄不就是么?谁知道周勃这伙人背后真正的意图!

直到到了京城,他才放心,原来自己真的是周勃选中的皇帝。刘恒庆幸之余,后脊梁直冒汗,这伙功臣派太可怕了,难怪当年老爹那么小心翼翼,也难怪吕后要扶植吕氏。


为了以后不做傀儡,必须从根子上压制住周勃。于是刘恒突然翻脸:我跟你们没有协议,如果你们想反悔还来得及,玉玺在你们手上,我不要,想跟我面谈讨价还价?对不起,面谈!

周勃没想到刘恒来这么一手,傻了。还有反悔余地吗?根本没有!所以,周勃痛苦地低下头,交上玉玺,只期望刘恒念在功劳的份上,多加照顾。

刘恒也不敢将周勃等人逼得太狠,一方面他杀了自己的王后(吕氏族人)及四个儿子,以表示与功臣势力是同一战壕。同时对周勃、陈平、灌婴、夏侯婴等人奖赏重用,兑现部分诺言,甚至跟周勃联姻,以安抚人心。

当然,从骨子里,刘恒始终对周勃等人不放心。不久,陈平、灌婴等人陆续去世,周勃成了这起黑暗交易的唯一见证人,刘恒每每看到他,就有一种恶心的感觉,这就是汉文帝时不时敲打周勃的心理因素。

周勃入狱后,为何救助于薄昭?他的潜台词是:薄大人呐,咱们之间的是非你最清楚,我吃了多少亏,都认了,总不至于要把我往死里逼吧,我认怂了还不行吗?


这就是事件的真相,我敢断言,所谓“安刘者勃也”,纯粹是周勃个人杜撰。这场政变就是冤案,是周勃等功臣势力,为了个人私利,而发动的叛乱。

刘邦的嫡系被杀,本质上是周勃等人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真相之所以被掩盖,是因为参与的几方势力,齐王一系既是凶手,也不具有发言权,只能闭嘴;功臣势力是元凶;刘恒由庶变嫡,是事件的最大受益人,不可能替嫡系翻案。

3

看着自己的嫡子嫡孙,被他曾经无比信赖的开国功勋陈平、周勃他们杀之殆尽。估计此时的刘邦,恨不得立刻从棺材里爬出来,大喊一声:杀的好,杀的妙,干的真漂亮…

公元前195年,刘邦这个大器晚成四十七岁时才起兵,通过七年鏖战沙场就建立了大汉王朝的男人,在做了仅仅八年的皇帝后,就翘辫子了,留下八个儿子以及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吕雉…

大权在握,寻仇戚夫人

吕雉是一个有谋略、有胆识,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极度阴暗且极度变态的女人。刘邦死后,大权在握的她,将第一个复仇的目标转向了刘邦生前最为宠爱的女人—戚夫人

做了皇太后的吕雉,立即幽禁了戚夫人,将她头发剃光,脖子上套上狗圈,穿上囚服后让她做苦工,刘邦生前享受无尽宠爱的戚夫人,哪能忍受如此羞辱。于是她一边舂米一边唱着凄惨的歌儿:“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心理扭曲,极度变态的吕雉

谁知道,就是这首歌害死了她的儿子刘如意,大怒之下的吕雉杀死了身为赵王的刘如意,不解恨的她又命人将戚夫人砍去手脚、挖去双眼、熏聋双耳、再用哑药毒哑后做成人彘扔进了厕所中,还得意的邀请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一起“欣赏”她的“杰作”…

一个仅仅十五岁的孩子,哪里见过如此惊悚的场景,当场吓得抱头痛哭精神几近崩溃,后来刘盈派人转告吕雉说:这种事根本就不是人能够做得出来的。儿臣是太后的儿子,我还是终究没有办法治理天下…”

得偿所愿,独揽朝政

经此之后,刘盈性情大变,再也不去过问朝政,也遂了吕雉的心意,她独揽大权,权侵朝野,大汉的江山社稷在她的股长之间瑟瑟颤抖…

一位母亲,一位心智健全的母亲怎会把如此丧心病狂、泯灭人性的一幕,让自己亲生儿子看到?还甚至为此沾沾自喜,仿佛在炫耀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品”一般?

吕雉的变态,吕雉的丧尽天良由此可见一斑,简直就是与禽兽无异!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在骂她惨无人道、违背伦理,更何况我等?

挖空社稷,大肆封吕家后人为王

公元前188年,仅仅24岁的汉惠帝刘盈在做了7年皇帝后就抑郁而终。而丧礼上吕雉一阵干哭却无半滴眼泪落下,仿佛死的不是她儿子一般,她的冷酷无情已经与人性相差甚远了。此后,刘盈四岁的儿子刘恭登基称帝。

汉惠帝刘盈一死,没有任何钳制的吕雉更加肆无忌惮了,她与自己的男宠审其食(据说,刘邦想废太子刘盈的原因,就是怀疑刘盈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坑壑一气,任命他为丞相。废掉了刘邦生前“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国策,罢免和杀害了一大批拥护这一政策的朝野大臣。将她吕家的兄弟姐妹嫡子嫡孙全部推向了汉朝统治的最高层面,以下是吕后专政期间她所册封的吕姓诸王诸侯:

追封父亲吕文吕宣王,封哥哥吕侯悼武王吕释之赵昭王,封侄吕台吕王吕产梁王吕禄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鲁王。封其妹吕媭临光侯,侄子吕他俞侯吕更始赘其侯吕忿吕城侯…

俨然一副将大汉江山社稷瓜分殆尽的架势,其心可诛!

屠戮刘邦后代,丧尽天良

为了自己独揽大权,吕雉老早之前就杀死了刘恭的生母,让张皇后假装是刘恭的亲生母亲,后来刘恭渐渐懂事了,听闻自己的母亲被害死,现在的母亲不是亲生母亲后,就口出怨恨之言说“长大要报仇”之类的话,吕雉听到后就感到非常担心,不久就把他给废了,随后被秘密处死。死时年仅8岁…

到这里事情还远未结束,为了能够把持朝政为了让吕家后人无后顾之忧,吕雉将刘邦的8个儿被她杀的几乎“团灭”,在设计杀刘肥时,因为汉惠帝刘盈也拿起了毒酒,并想与刘肥一起敬吕雉才得以脱离虎口,其余儿子大多被吕雉毒的毒、杀的杀,让刘邦几乎断子绝孙…

害死了自己唯一亲生儿子,又杀了自己的唯一的亲孙子,还想杀绝刘邦所有的儿子。请问,这样的吕雉还有人性吗?

群起而攻之,吕氏家族被灭族

公元前180年,吕雉这个为禍大汉王朝十五年之久的妖孽终于要死了,在临死之前,深知所作所为不得人心的她,为了保住吕氏的天下,任命自己的侄子吕禄吕产为大将军,分别统领北军南军,并告诫他们在自己死后“一定要把持住军权,千万不要离开皇宫…

可是,朝野上下,刘氏宗族早已对于吕雉以及吕氏家族的倒行逆施恨之入骨,只是慑于吕雉的淫威而不敢发作,随着吕后一死,外部刘氏宗亲纷纷揭竿而起,京城在托孤大臣陈平周勃等文官武将的里应外合之下,吕氏家族那些封王封侯的兄弟子侄被一应斩杀并被灭族…

这场对吕氏家族及其党羽的大屠杀,持续了近两个多月,连吕雉拥立的傀儡皇帝后少帝都被杀死。后来为了避免吕后这样因为母系家族过于强大,导致后宫干涉朝政的情况再度发生,只好选了刘恒作为汉朝国君,后称为汉文帝

九泉之下,刘邦得意的畅怀大笑

你们说,汉高祖刘邦在九泉之下看到这大快人心的一幕,会不会激动的拍手叫好?你吕雉对我不忠找野男人审其食行苟且之事倒还罢了,竟然敢屠杀我刘邦的亲身骨肉,如今你吕家后人被我最看重的大臣们一应斩杀并被灭族,这不是报应还是什么?

有人也许会说:“吕雉不是没有立吕家后人为皇帝鸠占鹊巢吗?”,其实,从她屠杀刘邦几个儿子的那天开始,从她大肆封吕家子孙为王为候的那天起,她就在为谋取汉室王朝做准备,只是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就死掉了,如果再给她几年时间,谋取汉室江山绝对不在话下。

对于这样一个极其歹毒,丧尽天良泯灭人性,有违伦理纲常的妖孽,她的吕氏兄弟姐妹以及嫡子嫡孙被屠杀殆尽、血腥灭族,我只想说三个字:

杀的好!

这就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我是贰品,记得点赞支持一下小编哦,多谢。

4

公元前195年4月,汉高祖刘邦崩逝。5月,刘邦17岁的儿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由于他少不更事,加上性格柔弱,大权便被吕太后(吕雉)攫取。

吕后为篡权而残害刘邦宠姬戚夫人,鸩杀其子赵王刘如意。汉惠帝6年,丞相曹参去世,任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掌军权)。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7年)8月,汉惠帝刘盈病故,年仅24岁。惠帝死后,其子刘恭被立为皇帝,史称“少帝” 。因少帝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哪能统治天下,权欲极强的吕后遂名正言顺地替少帝临朝,独揽朝政。

吕后毕竟是个妇道人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欲封自己娘家的兄弟子侄为王,故意召集诸臣商议可不可以。右丞相王陵性格骨鲠憨直,他直言不讳地说:“高帝斩白马与大臣们歃血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谁若不遵守白马盟誓, 则天下共击之”。吕后再问左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两人却曲意奉承她 ,并违心地说:“可以。当初高帝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是对的;如今太后临朝视政,分封自家子弟为王,也是对的,没有啥不妥”。

朝议结束后,王陵责怪陈平背弃高祖的白马盟约。陈平不仅足智多谋,为人也一向滑头,他意味深长的说:“如今在朝堂上公然抵制吕太后,我比不上您;将来除吕保刘,您可比不上我啊”。

没多久,吕后借故罢黜了王陵的右相尊位,给他封了个有名无实的少帝太傅的虚衔(教小皇帝读书),改封陈平为右相,任自己的心腹兼面首审视其为左相 。之后,吕太后又将一些不肯妥协或忠言直谏的朝臣罢免并逐出庙堂,在扫清了这些忠于刘汉的障碍后,她将朝政大权牢牢地掌控于手中。随着权力的夯实,她肆无忌惮地开始大封其兄弟子侄为王。为掩人耳目,吕后先封汉惠帝几个名义上的儿子 (皆为惠帝美人嫔妃所生)为王侯,又命亲信大谒者(负责传达、通报的官员 )张释暗示诸臣,撺掇他们上疏请立诸吕为王。于是吕后的内侄和侄孙吕禄、吕产、吕台等人先后被封为诸侯王,刘汉朝廷出现了诸吕当权,统治天下的诡奇局面。

与此同时,吕后相继诛杀了刘邦的三个儿子——赵王刘友、梁王刘恢、以及燕王刘建,然后用自家的子侄替代他们为王侯。

审食其是彭城沛县人,和刘邦同邑。刘邦在外统兵征战时,委托审食其以舍人身份替其照顾家小,他和刘邦发妻吕雉相处日久,暗生情愫,两人关系暧昧,早已是尽人皆知之事。如今审食其得幸于吕后,这才被攫升为左相。右相陈平对审食其的老底了如指掌,亦深知吕后欲让审食其独掌相权,就故意不理政事,朝政大事全由审食其一人裁决。

陈平故意纵情于酒色中,表现出一副贪恋声色狗马,胸无大志的样子,这却正中吕后下怀。

陈平为了保全自己的权位与俸禄,凡事都秉承吕后的意旨,或尊审食其的决断而行,不敢专擅,每日里只是酗酒纵欲,吃喝玩乐。昔日屡出奇计的陈平,看样子对诸吕专权无计可施,表现得很是麻木不仁;其实他内心忠于刘汉,对诸吕专权心如刀绞。无奈吕后一手遮天,诸吕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他觉得时机未到,不敢轻举妄动。

吕后虽然千方百计地想巩固吕氏政权,不辞劳苦地代替少帝(刘盈庶子)刘恭临朝,但少帝并不买账,亦不感激她。公元前184年,少帝刘恭逐渐长大,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母亲的遭遇(其生母被吕后杀害 ),不懂宫廷斗争险恶的他愤懑地说:“太后怎么可以戕害我母亲呢?将来我长大后一定替母报仇” !这话传到吕后的耳朵里后,她立即将少帝囚禁在永苍宫里,没几天就将他毒死,另立恒山王刘义为帝。仅在4年之中,吕后就立了两个傀儡少帝。

4年后,吕后病重,她生怕自己死后群臣造反,吕家天下不保,吕氏会遭受没顶之灾,于是特地命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分别掌管驻扎在长安南北的禁军(帝都卫戍部队) ,任吕产为相国,将吕禄之女许配给少帝刘弘为皇后。吕后做好一切安排后,便放心地告别人世了。

吕后一命呜呼, 吕产、吕禄等人便紧锣密鼓地准备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邦有个孙儿叫刘章,他的老婆也是吕禄的女儿。他从老婆那儿得知吕氏欲取代刘氏天下,便派人密报其兄哀王刘襄。刘襄立刻起兵,准备讨伐诸吕 ......

吕产闻报刘襄起兵杀来,派大将军灌婴领军抵御 。灌婴率军开至荥阳便按兵不动了,暗中联络刘襄准备一起攻入长安,铲除诸吕。在长安城里,太尉周勃也立即展开行动,他迅速驰奔到北军大营,召集将士并大声喊道:“吕氏想要夺取刘氏天下,诸位看怎么办?愿意帮助吕氏的袒露右臂,愿意帮助刘氏诛灭吕氏的袒露左臂”。北军将士早就对吕氏不满,纷纷拉起衣袖,袒露左臂。彼时吕产还不知道周勃已经控制了北军,于是跑进未央宫准备发动叛乱,周勃、刘章率1000北军将士冲入未央宫,杀死吕产,取其首级。随后周勃指挥北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很快将诸吕斩尽杀绝,吕家势力被彻底根除。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周勃率军剿除诸吕的过程中,汉惠帝刘盈的4个儿子:少帝刘弘、淮阳王刘朝、常山王刘武、梁王刘太也被一并斩杀。

随后,陈平、周勃为安定社稷,挽救刘氏,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文帝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这便是“周勃安刘”的由来。

周勃在平定诸吕之乱时,竟 将刘邦嫡孙刘弘、刘朝、刘武、刘太全部诛灭,乃至于刘邦嫡系血脉全部灭绝(惠帝刘盈是刘邦、吕后所生,所以刘盈的儿子是刘邦嫡孙)。周勃铲除诸吕后,应该将权力还给少帝刘弘才对啊!刘邦死后仅仅15年,其托孤之臣周勃便将他的嫡系后裔斩尽杀绝,最后还和陈平联手扶代王刘恒上位 ,这到底作何解释?

原来,汉惠帝刘盈死时年仅24岁, 他和皇后张氏没有子嗣,吕后便将后宫美人们生的婴儿谎称是张皇后的儿子,再一一立为少帝,其余被抱养的婴儿也谎称是惠帝之子,均被封为王侯,为掩人耳目,她还将那些婴儿的亲生母亲杀人灭口。也就是说,除被吕后害死的少帝刘恭外,惠帝在世的4个儿子,其中就有后来的少帝刘弘,都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所以周勃安刘时将他们一并诛杀殆尽。最后周勃、陈平将刘邦和薄姬所生的代王刘恒扶上了皇帝宝座。也许在他俩的心目中,刘邦庶子刘恒才是根正苗红的汉室继承人。

【插图源自网络】

5

刘邦是大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逆袭成皇帝的人。对于刘邦的评价也是有争议的,有的人对他是褒奖有加赞赏不已,有的是把他贬得一文不值。

当然了贬刘邦的人,基本上都是说刘邦这个人有点不地道,毕竟他是对很多开国功臣下手了的。

事实上贬刘邦的人,都是对刘邦不怎么了解的人,刘邦一生封了140多个侯,这些人都是得到了善终的。

他并没有杀多少人。

可是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刘邦杀了韩信、彭越和英布!事实上刘邦要杀他们也是有理由的。

更何况有些人并不是刘邦杀害的,韩信就不是刘邦杀的,韩信是死在了萧何和吕后的手里,是萧何把韩信给骗到了宫里,然后,吕后把韩信给灭了族的。吕后杀韩信的时候,刘邦不在宫里,刘邦去外面平叛陈郄的叛乱去了。

所以说说刘邦杀韩信有点冤枉他了。

再就是彭越,他也不是刘邦杀的,刘邦在去平叛陈郄的时候,想让彭越跟自己一起去,彭越说自己生病了,直接拒绝了刘邦。

刘邦很生气,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到了刘邦平叛陈郄回来,韩信也被吕后杀了,彭越就开始有点后悔了。

他很怕刘邦会杀自己,然后找到刘邦去道歉,刘邦把他臭骂了一顿,把他贬到了蜀地。可是,他没有去成,因为在去蜀地的路上彭越遇到了吕后,被吕后骗到了宫里,吕后让刘邦杀了彭越。

最后英布,事实上英布是在韩信和彭越死后,有点害怕了,还没有等到刘邦要找他的麻烦,他就自己反叛了。

刘邦只能平叛他去,后来英布兵败跑到了长沙王自己的小舅子家里,最后被自己的小舅子给杀了。

所以说刘邦真正杀的功臣并没有几个,若是刘邦真的为了大汉江山考虑,想要杀功臣,他绝对不会只杀几个的。

通过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来,刘邦是杀功臣太少了,导致他的嫡孙全部被功臣给杀掉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刘邦驾崩之后,把皇位传给了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刘盈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可是,这个汉惠帝只当了七年的皇帝,仅仅24岁就驾崩了。

汉惠帝死的时候,他有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也是刘邦的嫡孙。吕后就是从他们六个中,选了老大老当皇帝的。

当然了汉惠帝死的时候只有24岁,他的儿子年龄也不大,最大的也只有7、8岁的样子。吕后先是选了老大刘恭当皇帝,这个刘恭就是历史上的前少帝。

刘恭当皇帝没多久,他就听说在自己被立为皇帝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吕后给杀了,刘恭觉得吕后不是好人,凭什么杀他的母亲,他就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这句话说的就是等他长大了,要把姓吕的给杀光了。

这句话传到了吕后的耳朵里,吕后当然是不能容他了,找了一个理由,就把他给隐匿起来了。之后,吕后又选了刘宏来当皇帝,这个刘宏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

事实上这个期间都是吕后在执政,她总共执政了八年的时间,吕后在见到自己的儿子刘盈死后,自己没有靠山了,她就想要提拔自己的吕姓侄子来到朝中掌权了。

吕后还想封自己的侄子为王,可是,刘邦生前给大臣有一个白马盟约,说的是非刘姓者不能为王,若是非刘姓为王者,天下人可以共讨之。

吕后怕犯了众怒,所以,她只能试探一下,看看大臣的意见怎么样,当然了主要是试探当时的宰相和太尉。

宰相是百官之首,只要宰相同意了,其它官员肯定也就没有意见了。当时的宰相是王陵和陈平,太尉是周勃。

这三个人都是朝中的重臣。

事实上这三个人,还是刘邦选出来的。刘邦在临死前,吕后问刘邦,若是萧何丞相死后,谁当宰相代理朝政呢?

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说王陵,不过王陵有点太正直了,让陈平辅佐他,两个人当丞相就没问题了。事实上就是让他们两个当左右丞相。

王陵在陈平之上。

吕后召集他们来,问他们三个,想要封自己的侄子为王,是不是可以?

王陵先说话,他说高祖刘邦生前给我们有一个约定,说过非刘姓不能为王的,所以,这个提议我不同意。

吕后听了这个话,很不高兴。

吕后又问陈平,陈平说高祖当皇帝的时候,封姓刘的人为王没有问题,现在是吕后当政,封吕姓为王也是没有问题的。

吕后听陈平这样说,心理就有普了。

再问周勃,周勃也是同意。吕后过了几天,先是把王陵给辞退了,然后提拔陈平到王陵的位置上。

吕后开始封自己的吕姓侄子为王了,让他们掌握军权,给他们土地,为他们树立威望。为了扩大吕家的势力,吕后开始打压刘邦的子孙,刘邦的八个儿子,至少5个人的死是和吕后有关。

在吕后驾崩之前,刘邦的八个儿子有六个都死了,最后就剩下刘恒和刘长。本以为陈平和周勃,是吕后一党呢,事实上并非如此,正是他们两个联合其他的功臣,屠杀了吕后的一族。

吕后驾崩了,刘邦的孙子,也就是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襄,要从齐国起兵讨伐姓吕的人了,这个时候陈平和周勃看到事情不好了,刘襄这么猛,若是让他杀入到都城来,他当了皇帝,肯定是饶恕不了他们这些功臣的。

因为功臣帮助吕后打压过他们皇子皇孙,为了自保,陈平和周勃商量,他们联合灌英,郦商等人开始屠杀吕氏一族了。

最后,他们得逞了,在刘襄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就把姓吕的给杀了。杀姓吕的就杀吧,可是,他们这些功臣连后少帝刘恭也给杀了。即便是刘恭的所有兄弟,都给处死了,等于是刘邦的嫡孙,都被他们给杀死了。

在功臣看来,毕竟这些人都是吕后的孙子,若是留着他们,等他们长大之后,知道是谁屠杀了吕氏一族,是不是会报仇呢?

为了以防万一,就把人家来了一个族灭,看到了吧,这就是刘邦选出来的功臣。皇帝都敢给杀了,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既然皇帝被杀了,让谁来当新的皇帝呢?

他们这些功臣考虑了一下,不能让齐王刘襄来,这家伙太猛了,让他当皇帝,臣子的日子肯定就不好过了。

最后,他们选了刘恒来当皇帝,刘恒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所有的人都以为刘恒老实,事实上刘恒才是深藏不露者。

所以说从这里来看刘邦还是功臣杀少了,若是当年刘邦把功臣都给杀了,是不是就不存在自己嫡孙被杀的情况了呢?

6

历史上众多的开国皇帝在上位之后,都会对身边的功臣进行清算,刘邦就是其中之一,但刘邦杀人是有针对性的,只杀那些割据一方土地、有谋反倾向的诸侯王,像淮阴侯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人。



而其他的功臣们都以高寿和富贵得以善终,并且还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传给了后代,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功臣集团。


这些被杀的功臣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和历史上的朱元璋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刘邦的心慈手软并没有让功臣们感恩戴德,他们反而变本加厉,杀起刘邦的嫡孙那是酣畅淋漓,不念旧情。


公元前195年,刘邦旧伤复发,眼看时日不多了,他和吕雉的儿子刘盈年纪小且心肠柔弱,恐难以胜任,刘邦也是不放心的,于是就特别提到要让萧何辅助刘盈处理国政,要是萧何也死了,就由曹参辅佐。



刘邦死后,汉王朝中有三股势力暗自在较量,即吕后、刘姓诸侯、功臣集团,吕雉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她在刘邦死后,极力的扶持自己的儿子,不断的增强自己娘家人的实力,将他们封王的封王,加官的加官,角色为了更好的扶持刘盈,巩固汉惠帝的统治。


汉惠帝死后,留下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刘恭、襄城侯刘义(后改名刘弘),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吕后先扶持刘恭做皇帝,史称前汉少帝,刘恭在得知自己并非皇后亲生,自己的的生母被吕后毒死后,多有怨言。



吕后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的处死了刘恭,改立襄城侯刘义为帝,史称后汉少帝,并改名刘弘,借助前后两个汉少帝,吕后与功臣们维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吕雉死后,这一切的平衡就被打破,功臣们与刘氏诸侯的势力占有绝对的优势,没了吕后这个坚强的后盾,吕氏家族的势力就荡然无存,只能任凭他人宰割。


功臣集团在周勃、陈平、陆贾等人的带领下,把吕氏一族在朝的势力屠杀殆尽,即便是这样,功臣集团的人还是不放心,他们认为汉少帝也是跟着吕氏的人一起的,留着对他们的将来是不利的。



于是他们就对外说,宫中所谓汉惠帝的儿子都不是亲生的,其实都是吕后阴谋掌权的产物,实际上汉惠帝并没有儿子,最后功臣们杀入宫中,将汉少帝、刘义、刘疆、刘不疑、刘武等人全部诛杀,就这样,刘邦的嫡孙全部丧生于功臣们的屠刀之下。


这些皇子怎么可能不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呢?试问谁会给刘盈生生造出六个假儿子来?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司马迁对于这些皇子身份的认定用了“相兴阴谋”四个字,司马迁、班固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功臣们对于汉惠帝一系皇子的污蔑,但他们仍然用了“春秋曲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也许有人会问,刘盈的皇后没有生育,刘盈没有嫡子,刘邦何来的嫡孙,刘盈是刘邦嫡系的一脉,哪怕是刘盈的庶子,那也是刘邦的嫡孙。


铲除了朝中刘邦的嫡孙和吕氏宗族后,功臣们又将屠刀伸向了各诸侯王的吕氏配偶身上,用以防止吕氏外戚死灰复燃、反攻倒算,吕后在世时,为了增强吕氏的力量,曾让刘姓诸侯王和吕氏之女结亲,而代王刘恒的王后就是吕氏之女,还生下了四个儿子,迫于强大的压力,刘恒不得不忍痛处死了吕王后及他们的四个儿子,这也是刘恒要想入朝为帝的先决条件,这个条件也太残忍了,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刘恒也不敢违抗,只能照办。



事实证明,吕家并没有谋反的理由,也没有能力出众的人,他们的权势和富贵都在小皇帝一人身上,他们是命运共同体。


刘邦的嫡系都被功臣们杀光了,他们自己又不能当皇帝,还是只能从刘邦的旁系中挑选出一个诸侯王来当皇帝,而且是要一个好控制,没有后台背景的,娘家没势力的,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刘邦的四儿子、代王刘恒,并排除了在诛杀诸吕中立下大功的齐王一系。


这些功臣们虽然做的有些过火,但他们也是为大汉的社稷考虑的,当然其中也掺杂着一些私心,总算挑选出一位明君来,开创了文景之治,以及鼎鼎有名的汉武大帝,推动了汉朝快步向前发展。



历史上有句话叫做“君弱臣强”,功臣几乎必然作乱,因此朱元璋才会在同治朱标英年早逝后,大杀功臣,实际是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很显然朱元璋吸取了刘邦的教训。








7

这个托孤大臣就是周勃。

刘邦很信任周勃,临死之前,曾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没想到,一语成谶!

在刘邦死后十五年,周勃果然站了出来,力挽狂澜,保住了刘氏江山,但也杀了刘邦好几个孙子。


刘邦若是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或许既恨周勃杀了他的孙子,可又感激他保住了刘氏江山,内心充满矛盾!

周勃为何杀刘邦的孙子呢?此事说来话长!

刘邦死了之后,刘盈当了皇帝,刘盈是吕后亲生儿子,可惜太短命了,仅仅当了七年皇帝,就死掉了!

据说,吕后带着刘盈欣赏她的杰作—戚夫人做成的人彘,刘盈天生胆子小,哪里见过这个,惊吓过度,直接抑郁了,不久就病死了!

刘盈有六个儿子,他死的时候,儿子们都很年幼,最大的刘恭才八岁,虽然年幼,但也得赶鸭子上架呀!

刘恭当了皇帝没多久,不知搁哪听说他的生母被吕后害死了。事实上,他的母亲的确是吕后毒死的。


刘恭是个孩子,一听说吕后杀了他妈妈,当即表发了血誓,长大之后一定要吕氏老小血债血偿。

刘恭身边大多是吕后安插的眼线,很快,刘恭的誓言就传到了吕后的耳朵里。

吕后一听,心中大骇,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刘恭心里生根发芽,要是等刘恭长大了,吕氏宗族岂不要被团灭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吕后决定废了刘恭,把刘恭藏匿了起来,不久之后,又派人杀了他,选了刘宏为皇帝。

其实,不管是刘恭还是刘宏,都是小孩子,少不更事,所以不管大事小事都是吕后说了算。

吕后利用手中职权,大封诸吕,只要与吕后有那么一丁点血缘关系,都被吕后封了官,而吕后的亲侄子们,都被封了王,前后多达几十人。


吕后临死之前,对吕氏宗族命运不无担忧,语重心长地对侄子们说道:

“高祖曾对大臣说,不是姓刘的,不能封为王,而我违背了高祖的话,封你们为王为侯,刘氏和大臣恨死了我们老吕家了,我死之后,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对付你们,所以,你们一定要当心,千万要控制好军队!”

说完,吕后就死了!

吕后死了之后,果然不出她所料,刘氏和大臣联合起来了。

齐王刘襄在山东首先发难,要诛杀吕氏,而朝中大臣陈平、周勃等纷纷响应,吕氏集团和刘氏与大臣组成的联盟打得不可开交,最后,刘氏宗族和大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随即,刘氏宗族和大臣开始血洗姓吕的,那些之前封王封侯的都没跑掉,都被杀死了!

周勃除了杀吕氏,还杀了刘盈剩下的五个儿子,大家一定不解,刘盈的几个儿子都姓刘,又不姓吕,干嘛杀了他们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刘盈是吕后的儿子,那么刘盈的儿子就是吕后的孙子了,身上流淌着吕后的血,这些大臣担心吕后的孙子长大之后替奶奶报仇,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吕后的孙子们斩草除根。

吕后的血脉彻底断了!

不得不说,这些大臣真够狠的,真够绝的!

8

这就是一场宫廷政变。都说皇帝喜欢杀功臣。然,秦始皇没杀赵高、李斯,结果赵高、李斯把秦始皇的儿子、女儿杀得干干净净。

刘邦除了杀几个异姓诸侯王,留下了萧何、张良、曹参、陈平、周勃等等等,一大批功臣,结果怎样呢。

刘邦、吕雉在世时对周勃、陈平,实在是对他们恩宠有加吧,结果刘邦、吕雉一死,周勃、陈平借刘襄造反的理由,将吕氏一族铲得干干净净,还将刘邦的五个嫡孙杀害。

问题来了,既然刘邦、吕雉对一群功臣如此之好,他们为什么要杀害刘邦、吕雉的孙子们呢?

刘邦、吕雉

刘邦40多岁了,除了和曹氏有个私生子,自己是个泗水亭长好象就剩下混了。但是,刘邦天生就有驭人的本领。

虽说是混,却也混得个国家干部萧何、曹参等人的关照。有萧何在,刘邦一分钱没有,就敢高声吆喝“贺万钱”。这一吆喝,吆喝回了正置妙龄的大家闺秀做老婆。

刘邦当差,萧何总要贴补私钱。刘邦纵徒匿隐芒砀山,萧何不得帮他擦屁股。陈胜吴广起义了,萧何、曹参也跟着刘邦贴心贴肺地打江山。

刘邦打胜仗了,哥们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刘邦的窝被雍齿献给魏国了,萧何等一伙就跟着刘邦四处逃窜。小贩周勃见这伙人不错,扔下地摊也加入到刘邦的起义军中,拼死帮助刘邦打天下。

得了天下的刘邦,非常看重这群哥们。“安刘氏者,勃也”这是刘邦的遗诏。可见对周勃是何等的信任。

吕雉称制是为刘邦守江山,大汉在吕雉时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吕雉的功劳,也是吕雉的政治资本。吕雉的妹夫樊哙是刘邦的生死兄弟,他的侯是刘邦封的。

刘邦彭城战败,被项羽打得四处逃命时,是躲在吕雉哥哥吕泽的窝里修养生息的,吕雉的两个哥哥在刘邦打天下时,功劳也并不比谁小。

刘邦死了,吕雉为了控制功臣们的权力欲,发展了娘家势力,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功臣的野心,保住刘氏江山,因为刘弘还很小,撑不起大汉江山。

陈平、周勃

陈平,是个有知识的农民,家境贫寒,乘陈胜吴广起义东风,先投奔魏王咎,后加入项羽阵营,又后来投奔刘邦集团,成为刘邦集团的第一谋士,阴谋家。他的成功当是古代逆袭的最佳案例。

周勃,小商贩,吹鼓手,力大能拉硬弓。虽然没有文化,打仗却有其特殊的本事,深得刘邦的信任和重用。

别看周勃武将出身,没文化还口痴,却长着一颗长舌妇的心,经常跑到刘邦面前打陈平的小报告。说陈平三易主不忠,盗嫂道德败坏,还贪污受贿人品不端。

然,非常奇怪的是他们在杀刘邦嫡孙的时候,怎么又结成同盟了呢?只有一个解释:利益、权力。当武将与阴谋家联盟时,血腥就无可避免,利欲熏心使人忘恩负义。

可怜刘邦、吕雉,防了这个,防了那个,却遭到了最宠信的重臣们算计,自己的5个嫡孙被杀不说,就连汉文帝的4个儿子和樊哙的儿子,都被陈平、周勃杀了。

陈平、周勃杀刘盈5个儿子的理由居然是,这5个孩子不是刘盈的儿子,是吕雉捡来的

陈平、周勃铲除吕氏一族后,怕刘盈的儿子长大后为祖母家族报仇,所以就编造出谎言说刘盈的5个儿子是吕雉捡来的。

那皇子都是可以捡的吗?且不说皇妃们受宠怀孕的登记有多严格,就这10月怀胎也是要给人看的吧。在民间想诈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皇宫里,整天几十个宫女、太监们围着,连咳嗽一声,都能传出10里之外。

我们还记得“大红灯笼高高挂”吧,陈家4姨太想诈孕,人家就一个丫鬟,结果仅诈孕一个月就露馅了。

说刘盈的儿子是吕雉捡来的,还捡了5、6个孩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刘邦说什么“安刘氏者,勃也。”周勃、陈平在吕雉给吕氏封王时,他俩可是举双手赞成的呀。再说了,若周勃真安刘氏,政变后应该力推文韬武略的刘襄当皇帝才对呀。为什么偏偏要选一个在他们眼中面乎乎,外戚又没有势力的刘恒。

还不是他们以为刘恒好控制,然后手握大权把持朝政。

周勃、陈平千算万算,结果被天算了。刘恒一点也不面。他的阴谋、阳谋比陈平、周勃加起来更胜几筹。

陈平一个阴谋家,刘恒认为他翻不了天,就把他晾在一边,他的儿子也不咋地,算是放过了他们父子。

周勃父子俩可就惨了,两代人始终被刘恒父子俩认定谋反。坐的坐牢,杀的被杀。

天道!

总结

刘邦、吕雉虽然没学过几何学,但他们知道三角形最稳定。

刘邦临死前把几个儿子都封了王,然后歃血立盟“非刘氏不封王”。目的就是防范外戚夺权,他将刘氏封王做外围,老功臣们在朝内制衡朝政,吕雉辅政皇权竭力控制老功臣,必要时利用老功臣压制外围刘氏政变。如此,三方势力匀等互相制约。

吕雉想发展娘家势力,也是想用三方势力匀等互相制约的机关,保住她的孙子刘弘的江山。无奈,吕禄、吕铲无能,吕氏一族白白地牺牲在皇权保卫战中。

刘邦和吕雉算来算去,算到最后还是被老功臣算计了。

父子情、君臣恩、夫妻爱、师生谊。在大汉的皇权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脆弱。

权力、利益!你争我夺。到头来“一杯净土掩风流”。

9

刘邦死后15年,他的嫡孙确实是被功臣们给杀了。

大家都知道,刘邦这个人很精明,在他生前的时候。他把能够威胁到自己家江山的人都给杀了,主要是异姓王们即便是韩信、彭越、英布这种最为重要的开国功臣,都是难逃一劫的。

即便是对他忠心耿耿的萧何,差点也是被他给杀了。

刘邦这么做,就是怕这些功臣们会在他死后不受约束杀他的子孙夺他家的江山呀。可是,最后他的嫡系子孙们还是被杀了。

为何是这样呢?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说哪些人是他的嫡系子孙。

刘邦把皇位传给了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刘盈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汉惠帝生的儿子,就是他的嫡系子孙。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老刘家的皇位,就是会在汉惠帝这一支血脉上传下去,一直都是嫡孙来继承皇位。

当然了功臣们把这些人都给杀了,也就不可能在他们这里传下去了。

知道刘邦的嫡孙是谁之后,我们就要看看到底是哪些功臣杀了他的嫡孙?还有为何要杀他的嫡孙?

事实上这件事是和吕后有很大的关系的。

刘邦驾崩后的第十五年,这一年正好是吕后死亡的时候。汉惠帝执政7年,吕后执政8年,两个人加起来正好是15年。

等于是吕后死掉,然后功臣就把汉惠帝的儿子给杀了。

功臣之所以要杀刘邦嫡孙,是吕后在执政的期间,尤其是她儿子汉惠帝驾崩了,这个时候她就感到了不安全了,尽管说汉惠帝给她留了六个孙子,但是,这些孙子都太小了,汉惠帝死的时候只有24岁,他的儿子最大也就是5、6岁的样子。

即便是汉惠帝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们也执政不了。吕后也不可能靠他们,吕后靠不了自己的孙子,他就只能靠自己的娘家人了。

于是,吕后开始大力提拔自己的娘家人,对刘邦的皇室子孙进行打压。可以说刘邦的八个儿子,五个人的死亡是和吕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的。

还有一个燕王是打猎的时候感染了病毒死亡的。

等于吕后死后,刘邦的八个儿子就剩下两个了,一个就是刘恒,另一个就是刘长。

吕后因为地位很高,她活着的时候,不管是刘邦的儿子,还是孙子,都不敢挑战吕后更不敢给她脸色看,他们都是选择忍受。

但是,吕后死亡了,刘邦的孙子们就不干了。他们想得是大汉江山明明是我们刘家的,为何要让吕家的人掌管呢?

事实上这个时候皇位是汉惠帝的儿子,也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但是,他一直都是傀儡,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吕家人的手里。

齐国的齐王刘襄,是第一个对吕家不满的人,吕后刚死他就在齐国宣布起义了,要带兵杀到城里把吕家的人给灭了。

刘襄说做就做一点都不犹豫,他带兵就从齐国向都城长安杀了过去。

刘襄要杀来了,功臣们就坐不住了,因为他们也怕被杀呀,尤其是当时的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他们两个一直深受吕后信任,吕后对刘邦的子孙下手,他们两个当作没有看到,什么建议也不敢提,等于是吕后的帮凶,这让刘邦的子孙感到不满。

这个时候吕后死了,刘邦的孙子这么厉害,功臣肯定害怕了。

陈平和周勃开始商量如何保命了?

是帮助姓吕的?还是帮助姓刘的?最后,他们考量了一下,吕家的人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刘邦的孙子胜算的可能性大。

所以,他们决定帮助刘邦的孙子将功补过!

没等到刘襄的人马到都城来,就就把诸吕全部给诛杀了,看来姓吕的却是没有人才,手握大权,竟然让功臣们给灭族了。

姓吕的全杀完之后,陈平让那个刘襄的弟弟刘章骑马去告诉他,你也别来都城了,你不是要杀姓吕的吗?我们已经帮助你杀了。你还是回家等消息去吧,这个等消息就是等是不是让他当皇帝?

毕竟他的功劳大,是第一个要反对姓吕的的,刘襄就回去了!

功臣们开会,让谁当皇帝呢?

现在是有后少帝,但是,这个皇帝不能留了,毕竟他奶奶吕家这一支的人都被功臣给杀了,若是让他当皇帝,长大了秋后算账功臣就危险了。

言外之意就是说刘邦的嫡系孙子,不但不能留而且必须杀光以绝后患。所以,功臣就把刘邦的孙子全部给杀了。

现在没有皇帝了,只能再选一个了,考虑来考虑去,他们决定让刘邦的儿子来当皇帝,毕竟孙子刘襄太猛了,最后,他们选择的就是皇四子汉文帝刘恒继承皇位。

所以,功臣杀刘邦的嫡系孙子,就是因为他们要自保。不知道刘邦在天有灵,知道这个结果会作何感想?

10

刘邦去世的15年后(前180年),发妻吕雉去世。然而,在这15年里,汉朝发生了许事情,完全超出刘邦生前预料。

刘邦的设想是自己死后让儿子刘盈继位,刘盈可通过母亲的家族势力坐稳皇位,另外有元老重臣的辅佐能使整个国家运转正常,继而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双管齐下的最终结果使大汉王朝的皇位从嫡子刘盈一脉延续下去。

(刘邦剧照)

事实上,重臣不负重托,萧何、曹参、王陵三代良相都尽心辅佐刘盈,成为肱骨之臣。而吕后虽大权在握,但并无僭越之举。但是,刘盈仅在位7年便去世,所以又给了吕后进一步继续掌权的机会。庆幸的是刘盈生有六个儿子,长子刘恭首先被拥立为皇帝,史称前少帝。

不幸的是,刘盈的皇后,也就是他的亲外甥女张嫣没有生育。如此一来,吕后又担心刘恭母亲一族觊觎皇权,同时还担心自己家族地位将来受到排挤,于是将少帝母亲处死。因此,现实的问题决定了年幼的刘恭只能算是一块皇帝的“招牌”,而大汉王朝的当家人还是吕后。

(刘盈剧照)

公元前184年,少帝刘恭听说了自己身世,遂对吕后产生恨意。又由于其年幼单纯,随口便吐露怨言,声称长大后必诛杀吕后家族,为生母报仇。吕后听说后,后背直冒凉气,感觉刘恭这孩子不能留,于是暗中将其处死。之后又拥立了刘盈的四子刘弘继位,史称后少帝。

刘弘的母亲同样没有幸免,但是刘弘要比刘恭“乖巧懂事”,所以当吕后去世后,他依然是汉朝“名义”上的皇帝,尽管持续的时间很短暂。

刘盈共六个儿子,刘恭是长子,刘弘是四子。其余四个儿子分别是次子刘彊、三子刘不疑、五子刘朝、六子刘武。其中刘恭于前184年去世,刘彊于前183年去世,刘不疑于前186年去世,其余包括刘弘在内的三子均死在吕后之后,即在汉文帝刘恒即位当天晚上被重臣所杀。

(周勃剧照)

到此,后人或许会感觉元老重臣的行为让人费解。按理说,吕后去世,他们应该继续辅佐刘弘才对,这样也符合了刘邦生前的预期。但是他们却生出意外之举,不仅将吕姓家族诛尽,就连刘盈的三个儿子都被诛杀。原因就是汉朝朝廷的水很深,局势远比我们想像中复杂。

刘邦之后的汉朝由三大势力构建而成:

一、元老重臣。也就是刘邦心目中所谓的托孤大臣,实际上的军功集团。比如张良、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陈平、王陵、周昌、灌婴等等众人。

二、吕后的家族势力。其实这股势力同样可称作是特殊的“军功集团”,因为他们也曾为刘邦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功无数,只不过他们有一个“家族”的标签与属性。

三、诸侯王势力。刘邦去世前将所有诸侯王都变为刘姓,其中包括他的七个儿子,还有一些侄子、兄弟、堂兄等人。

(吕后剧照)

上述三大势力,表面上是维持了大汉王朝的正常运转,实际上是一个冲突的利益团体,只不过相互制衡,矛盾不容易激化而已。

但吕后首先对刘姓诸侯打压,其家族势力才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的元老重臣自然同样受到压制。到此,诸侯王、元老重臣集体沉默者有之,蜇伏起来韬光养晦者有之,曲意奉迎吕后者有之,主动依附吕后者也有之,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当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走向劣势,所以又会遭致元老重臣及刘姓诸侯王起身围殴。

(陈平剧照)

至此,千万不要以为元老重臣同诸侯王就“水乳交融”、亲如一家,实际上他们还是两条平行线,有各自的方向,为自身利益而奔波。因为元老重臣推翻吕氏家族是为了获得利益分配的主导权,而诸侯王的目的是直接夺取皇位。

所以,我们会发现,吕后去世后汉朝的局势变化很微妙,即齐王刘襄(刘肥长子)发兵长安,兄弟朱虚侯刘章在京城作内应,而颍阴侯灌婴奉太傅、梁王兼大将军吕产之命前往讨伐,元老重臣又在京城实施“灭吕”计划。

最终的结果是,元老重臣一面骗夺吕禄(吕后侄子)北军军权,一面将统领南军的吕产(吕后侄子)截杀,然而又一举将吕后族人铲除。而灌婴虽然没有征讨刘襄,但却陈兵荥阳,成为刘襄到京城夺权的障碍,致使刘襄最终退兵齐国,元老重臣完胜利。

接下来,重臣开始登台唱戏,国不可一日无君,但立谁为皇帝他们说了算。他们先淘汰刘襄,理由是其舅舅驷钧是个大恶人;后又排除淮南王刘长,理由是太年轻,不稳重,其外祖母也不善良;最后,他们选择了代王刘恒,理由是刘恒母亲为人谨慎善良,他本人是刘邦仅存的长子,而且为人仁慈,深受百姓爱戴。

既然立了新皇帝,那么刘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夏侯婴用马车将其拉出皇宫,软禁于少府。刘恒登基当天,连夜加班处理政务,群臣一致表态将刘邦的三个嫡孙处死。理由是三个孩子不是刘盈亲自。而恰恰“不是刘盈亲生”证实了他们欲盖弥彰的做法。

试想,如果不是刘盈亲生,自然就同吕后族人没有血统关系,如此一来他们自不会仇视这帮诛杀吕姓族人的元老重臣。而实际正是由于他们是刘盈亲生儿子,所以才引起所有人的忌惮,如果留他们长大成人,必然是一种“祸患”,所以才被诛杀,永绝后患。

(刘恒剧照)

总结:吕后去世,就是元老重臣一个翻身的契机。显然,继续同诸吕“合作”下去,过着前途未卜的日子,不如“名正言顺”将他们铲除,然而自己“当家做主”更为现实、实惠。所以,铲除诸吕也可视作是元老重臣们的一次翻身之举。

但是,他们虽可以名正言顺铲除诸吕,但不可堂而皇之地独占成果,他们需要代言人,需要幌子。显然,刘盈的三子、刘邦的嫡孙不适合拿来做“代言人”,因为他们身上流有吕家人的血。为了能睡的踏实,几个孩子只能沦为斗争的牺牲品。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