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武帝拓跋焘,父亲是明元帝拓跋嗣,母亲是杜氏。后宫妃子是赫连氏,在位时间;公元423-452年,谥号,太武帝。庙号,世祖。陵寝,山西金陵。性格,勇武残酷,雄才大略。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晚年因自傲自大,认为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帝王。连年的战争生涯和职场权利的角逐,养成了非常残暴多变的做事性格。成年累月的大肆酗酒恋色和喜怒翻脸不认人性格,他杀人不眨眼,想让你三更死不留五更活得的歹毒心肠。接连诛杀了一批为北魏政权和地方发展做出不朽贡献的大臣,这些为建立北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创业元老都先后惨遭杀害。

公元445年夏季,北魏王朝爆发了一场势力庞大的民间起义。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士都积极响应揭竿而起,随着起义队伍不断壮大。拓跋焘决定统帅三军御驾讨伐。拓跋焘老谋深算对起义队伍进行了有效的分解和牵制、逐一击破的战术策略。就这样;声势壮大的一场民间起义最终以起义军失败,拓跋焘镇压成功而终结。拓跋焘随后对参与起义的相关人等展开了惨无人道的杀戮。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剿灭叛乱之后就安排太子拓跋晃代理朝政大小事务。虎父无犬子,拓跋晃不负众望,他将北魏王朝打理的有声有色。但是,危险也悄悄袭来。北魏拓跋焘最信任的宦官宗爱和太子不在一条战线上,眼瞧着太子逐渐获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和宠爱,他担心有朝一日太子即位之后肯定会对自己进行打击报复,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想先下手为强,预先除之。


于是;就隔三差五地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耳朵制造不利于太子的言语。灌输太子大逆不道、意图谋反的言论。太武帝拓跋焘最初不以为然,但是;谎话说多了最后也就成真的了。于是太武帝愤怒之下诛杀了辅佐太子的数十位朝廷高管,杀鸡给猴看来警告他的儿子。

拓跋晃受此惊吓,身心备受打击,每日惶恐不安,心急如焚。吃喝不香,入睡不安,忧郁成疾卧床不起,随之一命呜呼了。太子一死,拓跋焘有所醒悟。随机安排调查太子忤逆之事,发现仅是小人片面之词。心生悔意,于是追谥拓跋晃为景穆太子,又封他的儿子拓跋濬为高阳王。


此时;这位经常在太武帝面前说三道四,打小报告的宗爱慌了神,他知道太武帝势必会为太子之事降罪于他,于是;他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就痛下杀手。趁拓跋大寿酒宴之后,酩酊大醉留宿永安宫之时,带人将太武帝勒杀。一代雄才大略太武帝拓跋焘,命丧太监之手。可悲可叹!


太祖、太武,俱有异人之姿,故能辟土擒敌,窥觎江外。然善战好杀,暴桀雄武,禀崆峒之气焉。至於安忍诛残,石季龙之俦也。


站在女性的观点追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种历史解读情怀。

每天和你分享有价值的历史观点!请你留步给予关注,点赞,点评,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动力!爱你们……

最佳贡献者
2

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 

北魏皇帝。鲜卑族。小字佛狸,庙号世祖。在位三十年。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孙子。泰常八年(423),十六岁的拓跋焘即位。自此,东征西伐,始光四年(427)率军进攻赫连夏,占领都城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继续与夏争夺长安。神三(430)关中之地全入北魏,夏的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太延三年(436)攻灭北燕,向东北扩张了疆土。五年,击败北凉沮渠氏,占领河西,至此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事业。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形成南北朝的局面。自前凉张氏以来,河西地方文化学术比较发达,号称多士。北魏自道武帝以后,政治上使用汉族高门,汲取不少魏晋典制;吞并河西后,又有大批河西文士进入北魏统治区域,不少到平城去做官,受到重用,北魏的儒学才开始兴盛。

  在向东西扩张的同时,北魏也警惕北方柔然的威胁。拓跋焘保持游牧民族部落联盟酋长的习惯,出军多自任统帅。他七次率军进攻柔然。太平真君十年(449)大败柔然,收民畜凡百余万。柔然可汗远遁,北方边塞得以安静。但保据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的氐族杨氏,却始终依违于北魏与南朝之间。拓跋焘虽几次用兵,终未能长远征服。

  拓跋焘注意西域的交通。太延三年(437)派遣散骑常侍董琬、高明等多携金帛,招抚西域九国,成为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宋云、惠生出使西域的先驱。以后西域与北魏保持经常联系的,有十六国之多。

  拓跋焘为人勇健,善于指挥。战阵亲犯矢石,神色自若,命将出师,违其节度者多败,因此将士畏服,为之尽力。有知人之明,常从士伍中选拔人才。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爱之人亦不宽假。自奉俭朴,而赏赐功臣绝无吝惜。认为功臣勤劳日久,应让他们以爵归第,随时朝见饷宴,百官职务则可另简贤能。这样就保证了行政效率,使政治多少能健全发展。他还以为“文体(指文字)错谬”,下诏造新字千余,颁下远近,惜已不传。

  作为一个统治广大胡汉各族人民的胡族君主,拓跋焘维护鲜卑地位,猜疑其他各族和他祖父拓跋珪相似,动辄杀戮。作战对阵时以骑蹙步,可以看出鲜卑骑兵的优越地位。围盱眙时给宋守将臧质信中说,北魏军中冲锋陷阵的都不是鲜卑人,杀死丁零与胡人士兵,可以减少常山赵郡及并州地方的麻烦;杀死氐、羌士兵,可以减少关中的麻烦。所以,宋军杀死这些斗兵,于魏国并无不利。这虽是故作激愤之言,但明显反映拓跋焘对待非鲜卑各族的态度,与苻坚兼容精神迥然不同。他倚重汉人,李顺、崔浩、李孝伯等先后掌握朝权。然而崔浩修国史详实记载魏先世事迹,可能涉及某些鲜卑习俗和隐私,有伤体面,拓跋焘不惜兴动大狱,将三朝功臣司徒崔浩处死,连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以及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族灭。事后拓跋焘说“崔司徒可惜”,有后悔意。

  拓跋焘追崇祖先,缅怀旧俗,是鲜卑统治者民族意识的另一表现。太平真君四年,乌洛侯国来告,拓跋祖先祭天石室尚在,拓跋焘即派人奉祭。1980年7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大兴安岭北段东麓发现的嘎仙洞,即此石室。壁上刻有太平真君四年七月拓跋焘派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致祭的祝文,文字较魏书记载略详,称以祖先可寒可敦配饷皇天后土。此洞的发现,证实了鲜卑族发源之地的大鲜卑山,就是大兴安岭。

  拓跋焘统治时期,氐、羌、屠各,以及所谓“杂虏”、“杂人”的各族人民起义非常频繁。太平真君六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发动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盖吴建号秦地王,有众十余万,得到安定卢水胡刘超、河东蜀薛永宗的响应,拓跋焘调动强大的兵力才镇压下去(见盖吴起义)。拓跋焘受崔浩、寇谦之影响,奉道排佛。镇压盖吴过程中,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量兵器,认为佛寺与盖吴通谋,太平真君七年,决心废佛,诛杀僧人,焚毁经像,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嘎仙洞石刻祝文拓本 出自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经过元嘉之治的休养生息,宋文帝刘义隆开始具备北伐的条件。而北魏境内也再无后顾之忧,拓跋焘得以兵锋南向。宋军一度抵达北魏河南三镇(碻磝、滑台、虎牢),终以孤军深入,不能据有其地。十一年,魏军围悬瓠(今河南汝南),次年拓跋焘亲率大军南下,经过彭城、盱眙,直达江边的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建康震动。但魏军还不具备渡江灭亡南朝的条件,只蹂躏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在江边掠民烧屋后退军。

  中常侍宗爱行为不法,诬陷太子晃的宠臣,晃忧惧而死。拓跋焘哀悼太子,宗爱惧诛,于承圣元年(452),谋杀了拓跋焘。

3

遇弑而亡

太子拓跋晃忧愤而死之后,太武帝拓跋焘才慢慢查明拓跋晃并没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而宗爱也害怕自己事发而受到诛戮,于是就图谋叛逆。452年3月,太武帝拓跋焘被宗爱密谋杀害,时年45岁,在位28年。太武帝死后,他的死讯并没有被立即公布。宗爱除掉政敌,拥立拓跋晃异母弟之拓跋余为帝,这位皇帝在位仅八个月。

宗爱:北魏大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等。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在拓跋焘时任中常侍。拓跋焘南征时,太子拓跋晃监管国政,为政精明,洞察细微。而宗爱生性阴险暴躁,其行为多违法,拓跋晃因此常对他表示怨愤,而东宫多为属官都与宗爱不和睦。

450年,宗爱由于惧怕东宫属官揭露他的行为,于是控告其有罪,太武帝下令将东宫属官仇尼道盛等人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东宫内的很多官员都被牵连进去最终被斩首,拓跋晃因此忧愤而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4

身边的宦官,或者说常侍。把他杀了。因为他部下叛变,非常恼火。迁怒于身边的人。死的很意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