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内斗,外敌的因素,但是太平天国的形势在短短几年内,急转直下,又不只是因为内斗,外敌的影响,有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平天国的失败与失去民心也是有关的。

1850年,在洪秀全才发动天平天国运动时,推行的是财产公有制,喊出来的口号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是非常符合当时备受朝廷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心理。也因此,太平天国在最初的几个月,迅速席卷东南多省,参与的群众就多达数十万人。

虽然今天我们再看太平天国运动,其中有不少较为“先进”的政治思想,如《天朝田亩制度》,论述执政纲领的《资政新篇》,但是太平天国还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太平天国因为反清就代表先进吗?把封建社会往神权,王权结合的社会去引导,推崇怪力乱神,引入基督教的壳子,却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禁锢的一个政权,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倒退。

太平天国内斗,展现出的正好是这个政权迅速腐败的缩影,在最初起义时,太平天国最重要的是“平等”的思想,但是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这个政权,却比清政府还要等级森严,封王者享有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特权,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生活奢靡腐败,而最初他们所搞的怪力乱神那一套,成了这两人内斗的常见手段。

在杨秀清被杀死后,太平天国所鼓吹的上帝无所不能,自然就会引起国民的质疑,洪秀全也开始借着神权大肆封王,太平天国发展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作为领导者的王,多如牛毛,毫无价值,而执政者之间互相猜忌,即便没有外敌的状况下,太平天国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太平天国本是借西方基督教名义而建立的政权,但是不论是洪秀全还是杨秀清,都并不了解基督教,本来西方各国也有意要扶植太平天国,但太平天国不向腐朽的清政府,要求和西方各国贸易要有平等的地位,并严禁鸦片贸易,所以最后英法联合清政府一同剿灭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失败也是有外敌因素影响的。

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最初也是劳苦大众,按理说他们建立太平天国后,应该是能体会百姓苦难的,但定都天京后,统治阶级就开始膨胀了,贪图享乐,在天京大兴土木,就比如修建天王府就发动了数万劳工修建,其中还包括了女性,半年多才建成,金碧辉煌,这时太平天国还在处于扩张地盘的阶段。

洪秀全贪恋女色,大量从民间选秀女,充实后宫,这类奢淫的事情是会上行下效的,这完全就偏离了太平天国建立的初衷,这和重新组建一个封建王朝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点太平天国做的还不如清朝。

而杨秀清掌握了主要军政大权,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均衡,也会动摇政权的稳定,在内斗发生后,那些曾经相信太平天国自由,平等,能带个他们美好生活的民众,自然就会对这个政权产生怀疑,失去民心,又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天国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佳贡献者
2

我对太平天国失败的看法是,主要原因当然是内斗!而且我觉得提问者也知道!我并不想知道提问的目的。但我要讲的是,内斗也罢,外敌也罢。这些都是表面的,史学研究者反复咀嚼过的。真正的深层的原因是这群起义革命者来自最底层的农民阶级,(讲到这儿一定有人骂我,农民怎么招你惹你了,没有农民种地你们城里人吃什么?先声明我也是农民)太平天国其实和明末李自成起义最像似,仿佛历史穿越般。农民阶层受教育程度有限,也没有社会阅历,可以造反,却不能建立制度,更无法治世,这是根本。从比较有规模的秦末陈胜吴广开始,到东汉末年黄角起义,隋末瓦岗寨,唐末黄巢,再到大宋朝的梁山好汉(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和方腊。这些起义革命者最后要么失败要么被贵族阶级利用来改朝换代,只有刘邦,朱元璋成功了。为什么呢?因为刘邦、朱元璋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生活在底层,只知造反不知成功后的治世。所以刘邦招揽了张良、萧何等贵族阶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幕僚。朱元璋招揽刘伯温,徐达等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深遂思想,对社会有着更深层更清晰的改革目标,并且非常自觉的执行。这种革命就是从自发行为到自觉行为的彻底转变,所以才能成功。最后想说知道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蒋失败,毛主席领导红军能成功?因为孙中山把清末这些各种反抗的自发行为成功转变成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的自觉行为,蒋介石又把这种自觉行为的革命,自私无能的转变为自发行为,最后的最后,要说的是纵观历史上那些无数失败的农民起义,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3

政治方面:前后政治目标不一致直接导致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

经济方面:平均主义不符合战时的后勤战略的保障

宗教方面:排外意识浓重,与传统社会的村滚民约相冲突,有邪教的成分

政策方面:政治目标没有完成,就先封王拜相的权力之私欲,最终导致内斗不断

外部方面:中西方政府联合,导致运动过于分散,军事战略目标过多

综上所述,是综合因素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

拜上帝教,是失败的主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因是什么呢?事实上是拜上帝教,可以说太平天国是一个成也拜上帝教,败也拜上帝教的起义。

如今对于天平天国起义的定义,一般定义为一场农民起义,当然如此定义是没错的,但太平天国起义其实也可以定义为一场宗教起义。

而以拜上帝教进行的起义,虽然在早期传教与准备上给予了太平天国很多的便利为太平天国得以迅速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也埋下了太平天国起义最终的祸根,可以说太平天国是成也拜上帝教,败也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起义给太平天国至少带来了以下的几大麻烦,并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覆灭:

1.无法得到儒家的支持:儒家虽然打着忠孝的旗号,但其本身是掌控着封建时代的舆论权与话语权的,在王朝变革的时候,天道谁属这个还不是儒家说了算。所以一般有一定规模的起义军,都会得到部分儒生或者儒家的支持,这也是儒家的两方面下注。然而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实际上是在思想和文化上完全否定儒家,那么必然遭遇儒家的拼死反击,事实上最终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人都可以看作儒家的反击的力量,地方的实力派完全的倒向,这个是很少见的。

2.教权与皇权不分:在中国历朝历代皇权都是凌驾在宗教权威之上的,皇权的权威是任何宗教权威都无法比拟的,甚至连观世音,因为李世民的名字,都需要避讳,然而太平天国因为其特殊性,造成了其教权与皇权区隔的困难,在明面上天王洪秀全是皇权的第一,但在教权上因为以前的一些事件,则存在一些问题,皇权与教权谁更大?没有清楚的区分,最后太平天国的内斗,洪杨之争其实也源于此。

3.拜上帝教难以得到广泛的支持:拜上帝教的宗教性质,就决定了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宗教,而非普遍的阶级或者善恶来区分人的,这就使得太平天国难以得到大多数不信教的人的支持。

宗教起义就没有成功的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以宗教的名义发起的起义数不胜数,从“五斗米道”,“黄巾起义”再到清朝的天平天国,其中什么白莲教一类的,更是起义的专业户。

但这样的起义,在历史上就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例子。

最接近的可能是明初朱元璋的起义,这场起义与“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很好的解决了皇权与教权的关系,或者说他是彻底的清除了所谓的教权对皇权的干扰。是一个完全的皇权政权。

朱元璋建国之初对于功臣的狠下杀手,在历史上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就很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