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女排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不仅是因为女排的成绩在“三大球”项目中表现最为出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入人心的“女排精神”,励志的“女排故事”一直都在鼓舞着每代人不断前进。
纵观我国女排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我对首次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那些球员仍然记忆犹新。正是她们那一代女排用铁一般的意志拼下每场比赛,才有了后来的世界杯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当年的女排球员:郎平、张蓉芳、陈亚琼、周晓兰、孙晋芳、陈招娣,她们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成为了老一代球迷们的回忆。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年的女排队员陈亚琼在职业生涯以及退役后的故事。
陈亚琼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度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的女排球员,技术特点鲜明,防守能力强,是当时中国女排的中坚人物。
1956年出生于福建永春的陈亚琼,从小与排球结缘,16岁的她就因为在体校里的出色表现被福建省队选中。
1978年,陈亚琼正式加入中国女排国家队。作风顽强,善于拦网和救球的她很快就坐稳了球队的主力,可是当年的女排与现在的女排不太一样,每场比赛前领导都会给她们下达一个“必胜”的死命令。因此,当时的女排球员对待每场比赛都是以命相拼,每位球员无论在赛场上还是训练场上也都是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去努力拼搏。
事实上,中国女排在世界观五连冠之前的一段时期,也被人们看作是一段比较“黑暗”的时期。由于“文革”的影响,不少优秀的运动会改行做了其他行业,中国女排亦是如此,一度沦落为世界二流水准。然而,在当时正是由于陈亚琼那批年轻女排球员的加入以及严师袁伟民教练的魔鬼式训练政策,中国女排才在后来打了出来。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陈亚琼与队友一路打进了决赛,决赛里更是以3:2比分战胜了曾创下175场国际赛连胜纪录,号称“东洋魔女”的日本女排。比赛中,除了主攻手郎平的稳定发挥之外,作为球队副攻的陈亚琼攻守俱备,进攻端为郎平分担了相当多的压力,防守端又是高接低档,化解了日本女排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这次夺冠也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也是建国几十年来,三大球运动中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夺冠。
其实,那届比赛一路走来,陈亚琼为球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有一场比赛中她不幸扭伤了腰,然而她却没有及时离场接受治疗,而是顶着疼痛顽强打完了比赛,打球时一心为国争光的她在后来被球迷称为“钢铁将军”。
然而正是这样一次次拼命的救球,拦网使得陈亚琼身上积累的腰伤愈发严重,这也影响了她后来的排球生涯。
1982年,陈亚琼因伤退役,退役之后她到了香港发展。
1983年,当时作为女排教练袁伟民教练曾经想让陈亚琼回到回家队里备战即将在第二年开始的洛杉矶奥运会,陈亚琼考虑国家队在当时正在培养新人,于是断然拒绝了恩师的好意。
1984年,远在香港的陈亚琼在电视机前见证了中国女排奥运夺冠的历史性一刻,她也在女排赢下决赛的最后一分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陈亚琼在到了香港后先是来到了新华社工作,因此她也经常与内地进行体育交流。
2004年,中国女排继1984年夺得奥运冠军后再夺奥运冠军。此时,远在香港的陈亚琼自费组织夺得奥运冠军得女排成员来到香港交流。我们能看得出来,她想通过新一代女排冠军球员的“女排精神”来激发当地人的民族自豪感。
2018年,作为永春县“瑰宝”级别的女排运动员陈亚琼,以她的经历为基础打造的陈亚琼故事馆也在当地开馆。
馆中:“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16个字正是陈亚琼本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女排精神的体现,不论是在低谷还是经过低谷到达巅峰,女排精神一直伴随着中国女排的发展,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如今,陈亚琼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区联络办工作,她的职位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远在香港的她现在已经远离排球赛场当年,不过逢年过节还是会和曾经的女排队员通一通电话。虽然离开了排球事业,但她始终关注着目前中国女排的情况。每当中国女排来到香港站打比赛的时候,她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一同在场外给老队友郎平加油,给中国女排加油。
最后,我也希望一代女排名将陈亚琼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