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在就业的行情,稍微好点的科研院所都是博士才有投简历的资格。绝大多数985高校和一些沿海地区的高校都只招海外名校毕业的优秀博士。我记得2016年四川大学想招一个文科方面的讲师,条件是发表过SSCI并且毕业于任一排行榜排名全球前200的海外高校,结果有300多人符合条件,可想而知最后获得职位的人的条件是什么样子。医院也是一样,稍微好点的医院都是博士起招,硕士都是好几年前招的。
这些人起点这么高,自然也容易评各种职称。在高校正副教授属于高级职称,是教学科研的主力,所以非常常见。在医院,他们的高级职称叫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在好单位的比例80%以上。
有的高校基本都是讲师,比如一些落后地区的高职高专(听说现在很多这类学校也大规模引进博士了);大多数社区医院和乡村医院以医师居多,不过你不会关注这些高校,也不想去这些医院看病,觉得他们“没水平”,你盯着好单位看,自然都是厉害的人和厉害的职称。
那么这么高的学历有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很多人看到国内科研的进步就是这些人搞起来的。现在中国在全球科研能力总体排位第二,包括sci论文第二,高质量论文第二,专利申请数第一,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整体国家的创新水准也排在前列。
有人要问,他们那么厉害怎么不拿个诺贝尔奖回来?其实答案很简单,诺贝尔只奖重大科学突破,重大理论突破。这类研究大多数很难转为经济效益,在国家投资比较紧张的年代,就优先资助能赚钱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项目了。这种情况与国情类似。但是现在我们国内的基础科研越来越厉害,多个领域处于第一第二的排位了。另外诺贝尔奖需要时间积累,比如光纤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明的,但是二十一世纪才获奖。
有人提问,这些人这么厉害,怎么不整个世界名校出来?大多数排行榜非常看重师生的国际化程度,由于中国还不是国际上显著第一,因此很难学习中文前来留学,国际化比例一直不高。不过现在大多数985高校都有纯英文教学学院了,10年后国际化程度自然就高了。到时候我们的北大清华就可以进全球前20。如果以大多数国家不成文的标准,排名前200就是世界名校,那我们已经有近十所了。
总得来说,我们国内科研水平与国家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水平排名也与国家在世界排名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