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明显,扶苏不是当皇帝的料,扶苏的理念与秦始皇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先要弄清楚,秦始皇为什么把扶苏派到上郡去监军?



事情的起因就是“坑儒”事件,因为以侯生、卢生为首的术士无法为秦始皇修炼出仙药,便在私下议论秦始皇的政策及为人,后来又卷款逃跑,秦始皇得知后大怒,一气之下坑杀术士460多人。

扶苏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向秦始皇劝谏不要坑杀术士,并且引用了儒家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秦始皇大怒,才将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军。



秦始皇对扶苏的处理是贬,是罚,而不是奖,从政治中心被贬到偏远的北方守边,根本原因还是秦始皇与扶苏的政治理念不同,政治观点冲突

秦国从来就是以法家治国,从商鞅变法之后,历任秦国国君都是依法治,秦国并不排斥儒家,所以扶苏会引用儒家的观点,以扶苏的性格,他不仅是引用儒家观点,其思想很可能就是儒家思想。



扶苏为人宽厚仁慈,刚毅而勇武,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儒家与秦国主导的法家一直就治国理念产生冲突,由儒家博士淳于越引发的儒法之争、古今之争与郡县和分封之争,在秦朝引发广泛争议。

很明显,扶苏是支持儒家思想的,他的背后有一大批儒家学者和原六国遗老遗少,据说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扶苏背后的政治势力是推动分封制,以儒治国,与秦始皇推选郡县制,以法治国,产生了根本矛盾。



秦始皇贬扶苏到北境,并不是让扶苏历练的,而就是贬,打击儒家势力,维护法家思想,这是秦始皇的国策,不容动摇,至于接班人,秦始皇显然没有想清楚,或者他还在考虑之中,毕竟自已的所有儿子中,只有扶苏最有能力,但扶苏有一个致命弱点:太仁慈。

当赵高、李斯 、胡亥等人合谋的假诏书到达扶苏与蒙恬手中时,扶苏和蒙恬又不知道秦始皇已死,再加上看到盖着始皇帝玉玺的诏书,扶苏和蒙恬以及大秦帝国的任何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都不敢反



在战国及秦汉时期,调动军队靠的是虎符,一个完整的虎符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将领手中,另一部分在皇帝手中,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将领才有调兵权,当调完兵后,皇帝的虎符是要收回的。

当时的将领调兵是只认虎符不认人的,任何人只要持有完整的虎符就能调兵,所以就有战国晚期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原本魏国不愿意救赵国,但是信陵君偷取了兵符就调动军队击败秦国而救了赵国。



就算扶苏和蒙恬想要造反,他们也是调动不了军队的,除非他们能拿来另一半虎符,或者假传皇帝诏书以清君侧名义起兵,但是起兵这种事,岂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策划和准备,当赵高的使者到时,扶苏和蒙恬措手不及。

况且扶苏和蒙恬根本就不知道秦始皇去世,在完全没有掌握情况下,哪里敢造反?万一秦始皇活着呢,十个蒙恬+扶苏也不敢反,千万别把造反想得这么简单,造反需要收集各方面的情报,暗中策划和准备,还有出师有名,有了把握才能造反,使者都来传诏书了,扶苏和蒙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其它



扶苏是监军,蒙恬是大将军,即使是造反,也只有扶苏有名,而蒙恬无名,总不可能一个大将军造反自已当皇帝吧,那样不仅没有名份,也没有可能,然而扶苏深受儒家影响,儒家讲忠君,秦始皇说什么,扶苏就做什么,扶苏是最不可反的人。

秦始皇当然了解扶苏了,同时赵高、李斯等人也了解扶苏,之所以赵高敢假传诏书,就是因为摸透了扶苏的性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如果不死,将来会死的更惨,自古以来,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的传统,而扶苏就是很“封建”的人。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前210年,上郡,秦军大营。

一位使者宣读圣旨:扶苏、蒙恬,屯兵十余年,没有什么进展,反而唧唧歪歪,对朕非议!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赐死!

扶苏奉诏,准备自尽,蒙恬劝阻:天子在外,未立太子。我们带30万大军在外,所受的是国重任,怎么能因为一个使者的话就去死呢?难道不怕其中有诈吗?不如先确认一下,确认过了之后,再去死也不迟。

扶苏感叹:父亲要儿子死,还有什么好再确认的?

说完,扶苏自杀了。

扶苏为何连丝毫的抗争都没想过,非要急着自尽呢?

扶苏、蒙恬有可能立刻反抗吗?

扶苏、蒙恬,虽然统领这支长城兵团10余年,但却不可能立刻反抗。

大秦的军制,玺、符、节三位一体,才可发兵。

盖有御玺的文书上会说明调兵的相信事项,作为命令;虎符(天子和领军将领手中一人一半,使者持天子虎符合二为一,所作调令才合法)为调兵权力的合法凭证;节为通关凭证,持节才能通行关隘,奔赴目的地。

当年,权势熏天的嫪毐、赵太后曾经企图挑战这个体系,发起政变。

当时,“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嫪毐长期把持大权,而一起参与密谋的还有卫尉、内史等一众高级军政人员。

嫪毐伪造了御玺,并持有太后玺,准备发兵作乱。

而当时的秦王嬴政,还没有亲政,而且本人都不在咸阳,各方面基础均不如对手。

可是,当秦王嬴政真御玺和虎符调兵时,几乎没有人跟嫪毐一起玩。

最终,大权在握的嫪毐,仅被“斩首数百”,就被扑灭!

此时,尽管诛扶苏、蒙恬的诏书是胡亥等人伪造,但御玺、虎符应该都是真的。胡亥的使者把握着“三位一体”的体系优势。

因此,尽管蒙恬、扶苏权势在秦军时日很久,但他们要想振臂一呼,反了他娘的,那还是不可能的。

扶苏、蒙恬有可能找到反抗的方法吗?

不过,如果历史一直都是按照规矩运行,那就没有什么改朝换代了。

以扶苏、蒙恬的实力,他们是有能力打破这个体系的。

扶苏死后,蒙恬继续要求复请。

当蒙恬得到仍然要被处决的消息后,回答道:我现在虽然是囚犯,但以我的势力,我足以反叛!之所以不反叛,是为先祖的荣光、先王的恩德而已。

蒙恬三代为将。他与军队的羁绊关系与嫪毐之流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理由充分、准备充分,蒙恬是有能力搞事的。

扶苏更是如此。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他以仁德闻名,是很有名望的。

就在扶苏死后不足半年,陈胜吴广起义时,还打出了扶苏的名号!

楚人造反,都要打出扶苏的名号,以真扶苏,要领导秦人搞事,并非难事。

当然,前提是:一定的准备时间!

扶苏非王霸之才

当时,胡亥、赵高等人秘不发丧,仍然以秦始皇名义传诏天下!这份处决扶苏、蒙恬的诏书,正是矫诏!

可以说:如果扶苏听从蒙恬的劝告,先作复请,争取时间,是不难搞清楚情况,甚至组织反抗的。

无论是胡亥继位的合法性,还是诛杀蒙恬、扶苏诏书的真伪,其中的疑点都非常非常多。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大秦最受重用的大将,扶苏、蒙恬是有责任搞清楚状况的!

因此,蒙恬提出复请,可谓老成谋国的金玉之言。

可惜,扶苏只是津津于“父亲要儿子死”这样的情感,仓促赴死!


扶苏,有仁德之名。

如果他顺利继承帝位,或许可以安民,作一位守成之主。

不过,在残忍、阴险的权力漩涡中,扶苏显得有些软弱了。

软弱,是一种逃避,一种不负责任。

扶苏放弃了他对大秦的责任,这不仅使自己稀里糊涂的死去,也使大秦帝国在一片阴谋中,迎来了“二世而亡”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温良恭检让”,那就是一种软弱,一种不负责任。

该硬气的时候,就该硬气一点!

3
【声明:开涮历史独特视角涮历史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抄袭。欢迎分享不同观点,感谢点赞转发】

秦始皇在沙丘暴毙,赵高和李斯合谋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拥兵三十万不反抗,扶苏竟选择了自杀。

后世很多人为公子扶苏的死惋惜。有人甚至直斥他懦弱、愚忠。

我们不是扶苏,不能理解扶苏当时是怎么想的,今天我试着比对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卫太子刘据和康熙时的"八贤王"胤禩,逐步深入的分析,或许我们能体谅扶苏选择自杀的那份苦衷和决绝。



一、从“扶苏”这个名字入手猜猜公子扶苏的出生。作为始皇帝的长子,给他取一个什么名字,往往可以看出这个父亲对孩子的喜爱程度以及寄托什么样的期许

很多人都好奇“宫备六国”的秦始皇的后宫,但是现有史料记载匮乏到令人抓狂。

秦始皇的子女有二三十个,也算是一个“高产”的皇帝,但是关于他的女人却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只能等到哪天挖开始皇陵或有新的文物出土,或许能解开这个谜团。 现下我们只能基于一点事实,做一些推测。

“扶苏”一词的出处,最早可以查阅的出处是《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这词什么意思?据《毛诗注疏》载:“扶苏、扶胥,小木也。”

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来说,初为人父,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会在名字里赋予特别美好的祝福,比如聪慧呀、有作为呀、强壮呀、富有呀、长寿之类,但是秦王嬴政给孩子起名“扶苏”,一颗小木,甚至只是一丛灌木。

想想其中有几个意思?



二、从《诗经》的这首诗,我们尝试窥视一下秦王嬴政的后宫,或许可以分析出关于扶苏母亲的一点端倪。

能成为秦王嬴政卧榻之人,要么秦国亲贵,要么六国结亲或进献,要么是服侍嬴政的侍女,近水楼台,一时兴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假设扶苏母亲是秦国亲贵或六国结亲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这首诗讲什么?

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女子等人,没等到一个美男子,却等来了一个登徒子。这首诗既可以理解为是情人之间的戏谑,但也可能表达一种真情实感:“就是我得到并不是我想要的。”



《毛诗注疏》解析这首诗时,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齐女文姜。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美女文姜,据说自小跟亲哥哥纠缠不清,名声不好,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于是齐国国君意欲将文姜嫁与世子姬忽,哪知世子听闻文姜的德行以“齐大非偶”为由硬生生地拒绝了。

试想,秦王嬴政作为秦国王位继承人,在他二十二岁亲政前,他娶谁做老婆往往他说了不算,得由长辈做主。当时做主的应该是赵姬或华阳太后。

她们两个出于各自的立场,为嬴政物色女人,一定是代表她们两方政治势力的需求,如果扶苏的母亲是这两位女人挑的,那有可能就是嬴政不喜欢、排斥,甚至厌弃的。



正值青春盛年的嬴政,心中或许有心仪的人,或许迎娶的夫人不符合他心中对美好妻子的期许。出于不违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责任,迎娶了扶苏的母亲,并生下扶苏。

一直爱憎很强烈的嬴政,虽勉为其难奉旨成婚,但当长子出生时,他就想起了《诗经》的这首诗。 掩不住内心“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不如意,就给这儿子起名“扶苏”。

嬴政扫灭六国,六国贵族视嬴政如仇敌,那些成为嬴政女人的六国之女,同样也会有失去家国的痛彻心扉。

据《史记》记载,自从高渐离用筑试图谋杀秦始皇之后,嬴政再也不接近六国之人,这些人可能也包括六国贵族后裔身在秦宫的女人。他们就在始皇帝卧榻之侧,如果有复仇之心,防不胜防。



(二)除了亲贵宗族的女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扶苏的母亲是服侍秦王嬴政的侍女,地位卑贱,连累扶苏不受待见。

秦王还没有正式娶亲,又年少血气方刚,一时兴起临幸侍女,并生下扶苏,是极有可能的。《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也有“巧妻恨拙夫”之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就像“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嬴政扫灭六国之后,一直觉得自己至高无上,扶苏母亲地位卑贱,他自然瞧不上。所以给这儿子起名“扶苏”,也就是希望他像丛灌木或小树一样,在大自然里做个陪衬。

综上所述,扶苏母亲要么卑贱,要么不受宠,必定连累儿子不受待见。恰恰扶苏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为了引起父皇的重视,一定会格外努力,格外小心翼翼,对人对事往往就表现出来温良恭俭让。



三、始皇帝把扶苏贬到上郡,极大可能是他忌惮甚至是排斥扶苏所形成的政治势力,那是跟法家治国理念相背离的儒家思想

秦始皇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皇长子谦卑礼让,扶苏身边势必会围绕着一批在始皇帝面前不得意的官僚或博士。

久而久之,这些人的言行、理念就会灌输给扶苏,扶苏之所以冒很大风险向始皇帝进谏,不能焚书坑儒,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扶苏一直是这支政治势力的核心。

始皇帝不可能仅仅因为几句谏言,就把扶苏贬到上郡,极大可能是他忌惮甚至是排斥扶苏所形成的政治势力,是跟法家治国理念相背离的儒家思想。



(一)汉武帝是秦始皇的镜子

其实汉武帝跟秦始皇很相似,都雄才大略,但也都独断专行,暴戾,疑心重,尤其对太子刘据,也总是会很横挑鼻子竖挑眼。

汉武帝重用酷吏,太子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儒家讲仁德的士子。太子刘据谋反失败被杀,依旧有很多士人站出来给太子说话,找理由给太子推脱罪责,甚至把一起严重的谋反案,死伤几万人的政治事件,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儿子借父亲的兵玩玩。

有这么玩的吗?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在寻求长生不老,如果总有一个人在跟前晃,有意无意的昭示:你早点死,死了我好继位! 换做谁心理都会不爽,于是防患、挑剔、厌恶的心理,就难免时不时泛起。



(二)康熙朝“八贤王”是扶苏的镜子

再看清朝康熙年间,太子被废之后,几个王爷争储君之位。八王爷胤禩为人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体贴细致,灵活温润,被江南士子们尊称为“八贤王”。

可是这些优点在康熙看来就变得十恶不赦,什么“柔奸性成,妄蓄大志”。甚至很赤裸裸嫌弃谩骂八王爷乃“辛者库贱妇所生”。

什么意思?

怎么不问问康熙你当初自己怎么看上辛者库贱奴的?!!

四、赵高的伪诏斥责扶苏无能,击中了扶苏的软肋,也击破了他自尊的最后防线。扶苏认为父皇下诏要杀他,是为后来继位的儿子清除障碍,所以忠孝的扶苏选择了自杀成全父亲。

始皇帝把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军,可能是想历练扶苏,也可能是厌弃扶苏。

如果是前者,嬴政可能是希望扶苏离开那帮儒生,到蒙恬军中感受一下行伍气息,而且蒙恬是法吏出生,可以给他灌输法家的治国理念。

也许是始皇帝用心良苦扶苏不能体会,也许自始至终扶苏对始皇帝的用心都不能理解。

出生卑贱或自小不受宠,不受待见,让扶苏奋发努力,也让他内心留下一生抹不去自卑的阴影,他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父亲都瞧不上。



那一刻他心里也许在想,始皇帝把他贬到上郡,就是让他远离政治中心,剪除他的羽翼,甚至把他置于蒙恬监视之下,父皇下诏要杀他,是为后来继位的儿子清除障碍。

他一直的努力就是希望父亲对他另眼相看,但是,始皇的一纸“诏书”告诉他,他不但是始皇一直看不上的儿子,还是一个不安分的儿子,是一个贬谪还不够还必须除掉的儿子。

想到这些,扶苏心灰意冷。

扶苏被绝望的情绪挟裹,再加上使者一再催促他决绝地选择了自杀!



资料链接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
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於阳周。 ——《史记.李斯列传》

4

扶苏至善至孝之人啊!蒙恬忠义之臣。他二人死,基本上等于秦国死了一大半。试问扶苏即为,立即推行像汉景帝文帝那样的仁政,来休养生息。而蒙恬为大将,章邯和王离等副将,刘项等人掀不起风浪了。秦国说不准真的可以再撑五百年。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5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邢台沙丘。司马迁在《史记》中: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皇帝病得更厉害了,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公子扶苏:回来参加丧事后,把我葬在咸阳。虽然没有明确说要传位于扶苏,但很明显,秦始皇与扶苏和解了。为此,陈胜起义中就打着扶苏的旗号。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形象

许多人更是认为扶苏才是秦始皇认定的继位人,扶苏性格太面了,太愚忠了。完全可以竖起大旗,以“长子”的身份夺天下。

但很可惜,秦国没有“立嫡长”的传统,也没有“立长”的传统。

(1)秦国为何没有立嫡、立长的传统

秦国成为诸侯国,是因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派兵救助周幽王并护送有功这才被封为诸侯。但自东汉起,秦国因为被封时间晚、镇守西陲的商人部族,与周文化并不搭调。所以,历来为各中原诸侯轻视。经常欺负秦国,秦人一边对抗西戎,一边对抗中原部族。

因此,中原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其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为了生存,谁有能耐、谁能保住政权,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同时,国内各部族势力强大,立谁不立谁也要受他们影响。

影视剧中的扶苏形象

《春秋公羊传》就说“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何休(东汉史学家)注释说: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而立之。

包括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爷爷(孝文王)、曾祖(昭襄王)都不是嫡长子继位。再往上我们都会发现,“嫡长子制”在秦国根本没有形成定制。后世只是以中原政权硬比照秦国而已。

(2)扶苏自杀主要是不敢质疑,蒙恬自杀是不敢造反

因为扶苏没有必然而立的理由,面对胡亥继位的情况,他只能选择自杀。要知道,秦国立国是以“法家立国”而不是“儒家立国”,因此,以儒家立国的中原地区地思想就看不到真相。

蒙恬雕像

从西周中原诸侯国就“立嫡长”了,但并不代表东周出现的秦国也是如此。要知道他们一方面对付西戎又与西戎有着广泛地联系,其文化必然会受其影响;一方面作为弱国、小国,如果不以“强者立国”,秦国根本不可能存在下去。

既然,扶苏造反是蒙恬活着的唯一屏障。扶苏一死,蒙恬存在只能靠自己公开造反了。但长期浸染“法家”思想的他,既不敢造反又怕底下的人不会跟随。

6

我们先对扶苏自杀的经过略作了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途中得了重病,然后在途径沙丘时(今河北邢台一带)突然暴毙。

秦始皇死前最属意的是长子扶苏做为他的接班人,满朝文武也认为扶苏刚毅果敢、宽厚仁慈,当仁不让的是秦朝第二任皇帝的最佳人选。

令秦始皇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秦二世胡亥伙同宦官赵高、丞相李斯对他的死讯秘而不宣,将满朝文武蒙在鼓里,然后篡改诏书,密谋杀死扶苏,然后夺权。

他们一同伪造了一份给扶苏的诏书,大意是说:

扶苏和蒙恬带领30万大军驻守边疆十几年,没有立下寸功,反而多次表达出对秦始皇的不满和怨恨。扶苏作为人子而这样不孝顺,赐剑自杀!而蒙恬一直和扶苏在一起,却不纠正他的错误,作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诏书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失声痛哭,不曾想父子之间竟落到如此地步。于是他不听蒙恬在一旁的劝阻,拔剑自杀了。

扶苏自杀,赵高等人阴谋得逞,胡亥也如愿当上秦朝第二任皇帝,而大秦帝国也终得二世而亡之结局。

历史读到这里,不免让很多人感到嗟叹,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翩翩公子,并握30万大军在手的扶苏,为何被一道假圣旨就逼到自杀呢

为何扶苏被一道假圣旨逼到自杀?

1、首先与扶苏的思想不无关系。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曾有过“焚书坑儒”的暴行,当时有些儒家学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一怒之下便把这几百人抓起来活埋,并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进行烧毁;

而扶苏性情宽厚,于是曾在当时劝谏秦始皇不要坑杀术士,并引用了儒家经典和效法孔子的言论,惹得秦始皇大怒,发到发配去监军修长城。

从这里可以看出,扶苏信奉是儒家忠君敬父的思想,思想里根深蒂固的信仰,令他在接到亦父亦君的秦始皇旨意要他自杀时,才毫不犹豫拔剑自刎。

2、当时没人知道秦始皇死了!

当时除了赵高、胡亥他们几个外,所有都认为秦始皇是活着的,一个活着的秦始皇发出的旨意,试问大秦帝国谁敢不从?

有人说扶苏与蒙恬手握30万大军,为何不反?还是那句话,当时没有人知道秦始皇死了,一个活着的秦始皇,即使再有30万大军,也没人能翻得起浪花。

并且,在当时如果要调动军队必须靠虎符,而一个虎符由两部分组成,一半在将领手中,另一半在皇帝手中,只有完整的虎符才能调兵。

当时的将领调兵是只认虎符不认人的,任何人只要持有完整的虎符就能调兵,所以在战国晚期才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偷取个兵符就调动军队击败秦国大军而救了赵国。

所以,造反这个事情,是根本没有人敢去想,也很难完成的。

3、事发仓促根本没有反应时间

当时假传诏书的使者就在那里守着,必须等到扶苏自杀之后,才能回去复命。于是扶苏就在这样猝不及防的悲痛和心灰意冷之下,稀里糊涂就自杀了。


总结一下,便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儒家信仰,让扶苏不能反!

纵横无敌,赫赫威名的秦始皇,让扶苏不敢反!

事发仓促,毫无心理准备,让扶苏没反应过来!

7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扶苏是秦始皇最为器重的皇子,其地位相当于太子,在民间以贤德著称,在被杀之前,基本被认为是秦始皇的继承人。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巡视的路上突然暴亡后,赵高串通李斯拥立了随秦始皇出巡的胡亥继承秦始皇的皇位,史称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他在皇位上最大的对手自然就是公子扶苏了,于是就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要扶苏自杀,扶苏接到诏书后马上就自杀了。

根据历史上的一般记载,我们会觉得扶苏太老实了,非常听他老爸,秦始皇的话,才会毫不犹豫地自杀的,但实际情况是这样么?实际上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先从秦始皇后说起

消失的秦始皇后

按道理来说,秦始皇应该有皇后的,历代秦王,一般到了登基之后都会立一个王后,然后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之后,这个秦王的王后自然就是秦始皇的皇后了。要知道,秦始皇从登基当秦王一直到死去,前后执政了37年,按道理来说,这个皇后应该是有的,但是历史却没有记载。

有是肯定的,但是她是谁呢?

秦楚百年之好

秦始皇的皇后应该是楚国人。

首先秦始皇登基以后,第一个消灭的是朝堂中的赵国势力——赵姬(他母后)、吕不韦和嫪毐,因为那个时候秦国要灭了赵国,在灭赵国之前就要先消除国内的赵国势力。吕不韦大家都知道,是赵国人,奇货可居的导演,最后当上了秦国的丞相,而赵姬则是他送给秦始皇的老爸也就是秦异人的礼物,最终剩下了秦始皇,成为了秦国的王后、王太后。而嫪毐也是赵国人,秦始皇的老妈,赵姬的情夫,经过一场政治行动,他们的政治势力基本被消灭了。

而秦国和楚国王室的联姻,历来就有。如之前的宣太后,也就是秦昭襄王的老妈就是楚国人。当初在吕不韦的运作下,秦始皇的老爸,秦异人过继给华阳夫人当儿子,而那个华阳夫人也是楚国人,可见楚国在秦国的朝堂上势力之大,甚至是可以决定谁当下一任秦王。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昌平君,曾经在秦国当过丞相,是华阳夫人的侄子。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历史记载应该是被删除了)回到了楚国,在楚国即将灭亡的时候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楚国国君。

之所以昌平君和秦始皇的皇后同时在历史上被删除,基本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一段秦始皇不愿意说的政治变动,在那场政治变动中,秦始皇的皇后不是被废了就应该是丧命了,而昌平君则从那场政治变动中逃走了。

而公子扶苏正是秦始皇皇后所生。有证据么?

有。

在那里呢?

史记。

大泽乡起义的旗号

大泽乡起义是在秦二世的时候发生的,当时的旗号打了两个人,一个是项燕,楚国大将,这个好理解,大泽乡起义的名义就是为了恢复楚国。另一个旗号竟然是公子扶苏。

这个就很难理解了,就好比孙中山要反清建立民国,打出了光绪皇帝的旗号。但是,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皇后所生,而这个秦始皇的皇后正是楚国人呢?这个就可以理解了,也说的通了,因为扶苏有楚国的血脉。

有了这些,一切就全部说的通了。

按照事实来说,秦始皇皇后的消失,肯定是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究竟是什么样的政治事件,我们没有史料能证明,但是我们知道结果,就是秦国朝堂上的楚国势力彻底被清除,以秦始皇皇后、昌平君为代表的楚国势力彻底消失。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母亲,秦始皇后死于非命,扶苏与他的爸爸,秦始皇之间产生了隔阂,但是扶苏毕竟是秦始皇膝下最贤明的儿子,秦始皇也有意栽培他做未来帝国的继承人,于是要他去边关历练。

由于扶苏母亲的事情,秦始皇估计也不想整天见到自己的儿子,毕竟这层隔阂太大了。所以最后当胡亥假传秦始皇诏书的时候,扶苏便感到自己死期已至,便毫不犹豫地自杀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楚国的因素。

8

扶苏的自杀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秦朝制度的原因,虽然扶苏身边有大将蒙恬,还有30万秦军,但他还是选择了自杀,留下了千古遗憾!

扶苏自杀有他自身的原因

司马迁评价扶苏“扶苏为人仁”,意思就是说扶苏为人仁义。扶苏可能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平常没见他向秦始皇进谏,可当秦始皇要坑杀儒生时,他就向秦始皇进谏。正因为这,秦始皇将他贬往边疆,派到长城做监军,和蒙恬一起监督民夫修长城!

要知道,在战国时期,是法家思想治天下,儒家思想是不受欢迎的,要不怎么孔子周游列国,而没人待见呢!

所以作为皇长子扶苏,因为儒生被坑杀,而向秦始皇进谏,还讲“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都颂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陛下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不安定。”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法家思想提倡的是通过严刑峻法让百姓顺服,而儒家思想是想通过仁德治理天下,讲究“仁、义、礼、智、信”。所以,这是秦始皇所不能容忍的,并且扶苏还是长子,所以秦始皇将他派往长城,让他去看看那些修筑长城的民夫应该怎么管理。

秦朝制度严苛,轻易没人敢触犯

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百姓对秦朝的制度非常畏惧,轻易没人敢违法,更不要说犯上谋逆之罪了。商鞅为秦朝做那么多贡献,被封为商君,在他逃亡的时候,都没人敢收留他;秦朝后期,即使赵高那么乱政,也没有秦朝官吏敢反抗朝廷权威的。

所以,秦朝的命令是不容挑战的!那么,当扶苏接到赵高和胡亥篡改的遗诏,命他自杀死时,他也不知道这是假的遗诏,并且也不知道他父亲秦始皇已经死了,原则上,他是不敢反抗的。

有人说蒙恬就没自杀,那是因为蒙恬是秦朝大将,又与蒙毅是兄弟,蒙氏家族是秦始皇所依仗的有功氏族。所以他不相信秦始皇会让他自杀,但即使那样,虽然他有30万大军,他也没敢反叛,只是把军权交给王离,自己进入囚车,想去咸阳向秦始皇请罪!

如果扶苏不自杀,带领蒙恬的30万大军,杀回咸阳,会是什么结果呢?

9

这就是古人一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观念,而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当时的法家思想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扶苏是一个绝对单纯的人,而秦始皇是一个绝对权威的人,因此两个绝对的人碰到一起很容易走到极端。所以,赵高等人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做为突破口,将历史改写。

史书记载,扶苏接到诏书的第一反应就是哭,而且是泪如雨下,但是他没有去想父亲为什么要将他赐死,更没有想父亲让他到边疆锤炼自己的目的,而是哭完就自杀,拦都拦不住,可想而知扶苏的单纯到了什么地步。

当时蒙恬很淡定,因为他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劝扶苏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真的是秦始皇下了赐死的命令,那么再死也不迟,既然终归一死,何必那么着急,最起码要死的瞑目才对。而扶苏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杀,如此一来,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形同虚设,因为扶苏死后,蒙恬师出无名,也不可能挥师南下。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10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最后一次出巡的路上,在弥留之际,秦始皇曾写过一封遗诏,让扶苏到咸阳安排葬礼,本意应该是让扶苏即位,但他没有明说。

不料想,赵构从中作梗,将诏书截留,并成功说服了胡亥和李斯,篡改了遗诏,让胡亥成为了新任皇帝。既然胡亥成了皇帝,那么扶苏和蒙恬就是他们的大敌,赵构随即再次假传圣旨,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

史料记载“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是时,扶苏和蒙恬在边境上郡,扶苏作为监军,蒙恬手下还有三十万秦军,即便如此,扶苏收到赐死的圣旨后,还是了断了自己的性命。为何扶苏仅凭圣旨,就选择自我了断?

一、扶苏生性仁厚,唯皇命是从,不敢违背

秦朝以法家政策为主导,以严刑峻法约束官吏和百姓。秦始皇成就第一个大统一王朝,为了能让国家长盛不衰,他招揽了很多方术之士,为其寻找长生不老药。

到了最后,长生不老药不但没有找到,这些方术之士还利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秦始皇一怒之下,坑杀了四百六十多人。在那个刚刚完成统一的秦朝,人们可能刚刚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杀几百个人不算什么大事,而扶苏却提出反对意见。

扶苏劝谏道:“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方还有很多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效法孔子,以重刑处置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出现变动,希望陛下明察秋毫!”

秦始皇所杀的这些儒生,大多数应该是术士,不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儒生,况且这些人以权谋私、胡作非为,秦始皇认定他们该杀。扶苏用所谓的大义,来说服秦始皇,在秦始皇看来,扶苏太过仁慈,可能还是愚善。

为了教育儿子,让其明白战争的可怕和法家的作用,秦始皇将扶苏打发到了上郡,同蒙恬一同守卫边境。或许秦始皇有历练扶苏的目的,但其中也是在惩罚他的无知,只不过这些扶苏不一定能领悟到。

在扶苏看来,他可能已经被父皇抛弃了,跟性格有关,扶苏对秦始皇既敬重又恐惧,对皇命不敢有丝毫悖逆。得到赐死的圣旨之后,扶苏万念俱灰,结合之前的一桩桩一幕幕,认定父皇要杀他不会有错,旋即自杀身亡。

扶苏的思想比较单纯,作为守成之君,他没有秦始皇的果决和英武,面对皇命,他不敢不从。

二、蒙恬是忠臣,不会反叛

在赵构谋权篡位之时,蒙恬还有三十万军兵,而赵构只是个宦官,假若蒙恬真的有反叛之心,秦朝必定要改朝换代。蒙恬在接到赐死的圣旨后,是有所怀疑的,扶苏本应是皇位的继承人,且扶苏的职位是监军,帮助蒙恬守卫帝国的边境,同样也是手握重兵,位高权重。

在古代,兵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维护统治核心的重中之重,既然秦始皇让扶苏做监军,给予他最高级别的权力,可见秦始皇并没有抛弃他的儿子,只是想让儿子学习和历练。

扶苏或许糊涂,但蒙恬不糊涂,他认定这份诏书有假,随后劝说扶苏:“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

秦始皇出巡在外,也没有立太子,让扶苏统帅重兵,可见其良苦用心。蒙恬认为其中有诈,但扶苏听不进去,直接自杀了。

如果蒙恬有异心,必定不会让扶苏自杀,他必须裹挟着扶苏一同反叛。假如这三十万秦军,对蒙恬忠心不二,那么蒙恬大可以以扶苏的名义、以清君侧的目的发动起义,直接带兵将赵高、胡亥废掉,夺回江山,之后再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赵高等人必定无力抵挡。

只不过蒙恬是秦朝的忠臣,蒙家也是武将世家,世代受到秦王恩惠,这让蒙恬从小就励志杀敌报国,对国家没有异心,哪怕朝廷真的怀疑他,他也不会起兵造反。

蒙恬的忠诚,给了赵构、胡亥机会,面对胡亥的欲加之罪,蒙恬是这么回复的“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蒙恬告诉胡亥,他有反叛的实力,但他不会这样做,看在秦始皇和历代秦王的面上,他接受现在的结果,那就是死。蒙恬放弃了希望,也让秦朝陷入黑暗的深渊。

三、秦始皇或许根本不想将皇位传给扶苏

秦始皇在沙丘病危,他没有提前设立太子,而在弥留之际,他只是让扶苏到咸阳处理后事,而并没有明确说明让谁来接替帝位。

或许秦始皇没有想到赵高竟然敢篡改遗诏,秦始皇让扶苏到咸阳,话外之意就是让扶苏即位,但这只是我们的猜测。那么为何秦始皇不直接明说接替自己的人,还要搞文字游戏?让人揣摩圣意?其次,秦始皇为何将圣旨交给了赵高,而没有直接交给使者马上送走,这都是谜团。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孩子,为何这次出巡,只带着胡亥,难道秦始皇本就有意立胡亥为继承人?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在后世我们无法理解的事,可能当时秦始皇压根也不清楚。

可能秦始皇贬扶苏到上郡,就是为了惩罚他,没有其他意思,或许秦始皇本就没有立扶苏为继承人的打算。赵高只是个宦官,虽然他掌握皇帝印信,但他哪里来的那么大胆子,篡改遗诏,而且李斯身为左丞相,为何就那么听赵高的话。

我们猜测,秦始皇本就有意立胡亥为接班人,胡亥在各方面更像秦始皇,而扶苏太过仁慈,在秦始皇看来,不是最佳的接班人选,但在这里出现了bug,就是赵高。

一方面秦始皇病情突然加重,没有时间再逐一处理后续的事宜,第二,秦始皇不是神仙,他不可能将所有人的心理掌握得一清二楚,他也犯了错误,出现了纰漏。

为何扶苏要自杀,因为他清楚,这或许就是秦始皇的本意,那份诏书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参考资料:《史记·列传第二十八》、《史记·本纪第六》、《史记·列传第二十七》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