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核心和最基本的原则是多缴多得。根据这个原则,同等条件下只要提高缴费基数,退休养老金肯定会提高,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至于说划算还是不划算,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结论。
以上空口说道理比较抽象,大概很多人理解不了。下面,我们以新一线城市QD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大家可能感觉比较直观,容易自己判断得出结论。
张三是QD市一名自由职业者,出生于1966年。他自2008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到2019年已经缴费12年,期间一直选择60%的缴费档次。
现在,张三还有6年就满60岁退休,后边如何缴费,有以下几种选择摆在他面前:
1,继续按照60%的档次缴费;
2,提高缴费档次至100%;
3,提高缴费档次至200%;
4,提高缴费档次至300%。
针对以上四种情况,我们分别来测算一下有关数据,看看他需要缴纳多少养老保险费,退休后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以及如何评价哪个缴费档次更划算。
第一,养老保险缴费
上图中,2008~2019年均按照60%档次缴费,2020~2025年期间分别按照60%、100%、200%和300%四个档次缴费,用蓝色、红色、绿色、紫色四条线表示。累计18年缴费数据见下表。
(注:按照2019~2024年社平工资年均增长4%测算)。
第二,退休养老金。
按照公式测算退休养老金,四种情况下分别为1290、1422、1949、2079元。
第三,如何判断划不划算。
按照60%档次继续缴费6年,退休养老金是1290元;按照300%档次缴费,退休养老金2079元。
退休养老金高越高越好,2079元花起来比1290元能宽裕不少,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凡事要讲究一点投入产出性价比。按照60%档次缴费,回本时间为91个月;而按照300%档次缴费,回本时间就增加到了166个月。或者换一种说法,按照300%档次缴费比按照60%档次缴费多了227779元,但是增加的养老金只有789元。这样一算,多缴的养老保险费,需要288个月(24年)才能找补回来,好像不是太划算。
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养老保险它是一种互助共济制度,有损有余补不足的功能。具体而言就是,如果缴费基数超过社平工资,算是为社保做贡献;如果缴费基数低于社平工资,就是享受社保的救济。
就比如我们以上的例子,四种缴费情况,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平均缴费指数分别为0.6、0.73、1.07和1.4,由低到高从享受接济到成为贡献者,当然投入产出性价比就会依次降低。
总而言之,参加社保缴纳养老保险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永恒正确的,要想得到一定水平的养老金,必须提高缴费基数、增加缴费时间。但是,缴费基数越高,则由享受接济逐渐变为贡献者,导致投入产出性价比下降。
所以,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需要在养老金绝对数额和投入产出性价比这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为了养老金高一点而提高缴费基数,给自己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或者单纯为了追求性价比高而选择最低档缴费,导致养老金水平非常低,以上两种极端方式我觉得都不是很好。
至于怎么样最好,拿捏在个人,既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也要考虑对于养老金的期望值,还要兼顾投入产出性价比等等。综合权衡之下,我认为按照60~100%档次缴费、尽可能增加缴费时间(比如30~35年)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