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英国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世事无常,在经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迅速衰落,沦为二流强国,今日笔者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英国衰落原因的几点思考:

一、资产阶级不愿投资新设备、新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机车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最终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制度。随后,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果,英国人最终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大帝国。此后的英国仗着拥有世界范围内最广阔的殖民地,依靠低廉的技术、资本投入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空间,开始坐吃山空,逐渐变得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投资变得不积极和没兴趣,资产阶级不愿意投资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他们把额外的资本输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放作高利贷款以获取高额利润,结果导致的英国国内普遍出现了企业设备落后陈旧、生产技术也相对落后的现象。

二、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先机

贝尔发明的电话

直到19世纪晚期,作为推动工业革命重要力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在英国依旧不受重视,更没有建立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大学教育的和宣扬的都是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造如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等等都不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经济总量成功超越了英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德国又成功超越了英国;到了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工业革命成果的苏联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再次超越了英国,此时的英国已经被美国、德国、苏联等后起之秀实力碾压和超越,国家实力相对衰弱了。

三、两次世界大战消耗了英国的国力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主战场都发生欧洲,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战争主要参与国,可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

据英国国防部战后统计,二战期间英国军官死亡人数在40多万,军民死伤总超160万,国家财产损失接近1500亿美元,航空母舰和辅助航空母舰各损失5艘、其他各种水面军舰损失共计341艘,英国此后基本上丧失了对海洋的控制权;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英国在二战后由于殖民地相继宣告独立,其所属殖民地也丢了个干净;战争也在不断地吞噬着英国的国力,国家财政收入入不敷出,为了打赢战争,大量的真金白银不断地从英国流向美国,用于购买武器、弹药用以应对战争狂魔德国,不断地将英国国库掏空,而美国等国在战争初期大发战争横财,国力蒸蒸日上,最终,英国从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退居二线,衰弱了下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最佳贡献者
2

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曾经几乎占据半个地球。可今天它早已经没有当初的影响力了,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英国会衰落呢?最近今日头条转载的一篇文章说,造成英国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殖民地阻碍了工业革命。

我们知道,大英帝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获益者。因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时候,整个欧洲大陆都在和拿破仑打仗,只有英伦三岛消停下来,所以它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而且,当时英国已经开始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这也是欧洲国家里最成熟先进的。所以,英国的生产技术突飞猛进,到处占领殖民地。而且哪项新技术的殖民效果好,哪项技术就会快速推进。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蒸汽船的使用。后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说过,拿破仑就是因为拒绝了蒸汽船,才输给了英国海军,最终功亏一篑。

但是,等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却是败也工业革命。为什么呢?因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时候,英国已经在全球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反正有大片的殖民地,东西卖不掉就去殖民地倾销,不升级机器装备也能赚钱。当然没人会花什么冤枉钱去搞科研。这就好比一个吃撑的人,很难再对什么新营养品感兴趣。所以,英国最自豪的工业水平就落后了。而在这个时候,西方国家里新崛起的德国和美国,情况却正好反过来。最典型是德国,这国家技术水平高,崛起的却太晚,等有了扩张的实力,全世界的殖民地早已经瓜分完了。它只能在技术上比别人强,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脚。偏偏德国又是个军国主义体制,虽说军国主义不民主,但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他们集全国之力搞工业,技术上很快就超过了英国。德国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在殖民地上的优势反而会阻碍技术进步。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个原因,就是英国僵化的外交政策。

一直以来,英国在欧洲的外交政策就是联合老三,痛打老二。比如,一开始是联合俄国揍法国,后来又联合法国揍俄国。通过这种方法英国始终保持自己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优势。这个政策长期以来都能让英国尝到甜头。但这种外交政策有个问题,就是要全靠政府对欧洲局势的判断,一旦判断错了,补救就没机会了。果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看走了眼,眼睁睁看着一个强大的德国,从自己眼皮子底下崛起了。

德国和法国、俄国这些老牌国家不一样,它没多少殖民地。所以它和掌握最多殖民地的英国,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之间必有一战。于是,在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拼了老命才把德国打下去,但自己也是损失惨重。英国王室积攒了二十年的财富,一战开战没俩月就打完了。英国的贵族阶层呢,在一战中也是伤亡惨重,在团以上的军官伤亡中,王室贵族子弟占到了五分之四。换句话说,英国的财富和精英阶层,几乎被一扫而空。这样一来后果是什么?英国和德国玩命了四年,到头来却便宜了美国。于是,日不落帝国的颓势已经不可避免。

更要命的是,英国打德国把军队打残了,它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就大不如前了。一战前,英国吞并印度,印度土兵奋起反抗,当时的英国军事实力强大,把新加坡、中国的英军调来,镇压了起义。但是一战之后呢,这就不可能了,英国精锐的军队打没了。英国人没法子,也调整了和殖民地之间的外交政策,大幅缩减控制殖民地的成本,尽可能的扶持本地势力来维持统治。这种做法在实力强的时候没问题,实力弱的时候,完全就是割肉喂狼。像东南亚、马来西亚、非洲这些反英国的势力,最初都是英国自己扶持起来的,最后都砸了英国人自己的脚。

英国的衰落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国。

不开玩笑的说,虽然近代史上的中国都是落后挨打,但哪怕中国最弱的时候,也是西方列强争霸不可缺的一环。谁和中国关系好,谁拿到了在中国的最大利益,谁就是当时的世界一哥。最典型的就是英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口岸开了,太平天国灭了,圆明园烧了,又和中国搞好了关系。通过对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大量的特权利益,这也奠定了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里长期的一哥地位。

后来英国的衰落,是因为他选了一个猪队友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开始讨好英国,促成了《英日同盟》。也正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暧昧关系,甲午战争的时候,英国就拉偏架出卖清政府,帮日本人的忙,而且条约签订后更是各种支持,比如,日本后来打败俄国,也是英国人在背后捣鬼。

但英国没有想到,英国在中国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布局,全被日本破坏了。收了这个小弟之后,在英国的大事上,日本非但不帮忙,反而拆台。比如,一战英国和德国在欧洲掐,日本不仅不帮忙,还抄了英国的后路,把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夺了过来,逼着中国签了二十一条,要独霸中国。在这些事上,英国为了继续用日本来制衡东方,居然没有和日本撕破脸,各种姑息纵容,哪怕到了九一八事变,英国还在和稀泥。结果英国殖民体系崩溃之后怎么样,首先就是日本这个小弟,和中国还没打完,然后翻脸打了英国,夺了英国控制的东南亚。后来虽说日本战败,但这些被日本吞过的地方,英国回来后再也守不住了,只能一个个放掉。所以说,英国日不落体系的崩溃,日本也是导火索。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英国没处理好中国这个因素。

以上就是日不落帝国衰落的三个原因:殖民地太多,阻碍了工业革命;外交政策失误;没处理好中国问题。

转载自今日头条

3

我们通常称为“英国”的这个国家,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本土面积仅24万平方公里,今天也只有约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然而,在20世纪初,英国却罹患了“英国病”,经济地位每况愈下,以致被称为“欧洲病夫”。1979年,英国驻法国大使尼古拉斯·亨德逊在离任前,向英国外交大臣呈交了一份报告,题目是《非迎合性报告:英国的衰落,其原因和后果》。他痛心疾首地指出:“今天的英国不仅不再是一个世界强国,甚至已不是欧洲的一流国家。今天,我们就像昔日被看成是成功的化身一样,被看作是疾病的化身。”英国的衰落,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下面,我分别进行扼要论述。

早期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19世纪最后30年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和德国这两个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迅速崛起,如朝气蓬勃的青年在工业化道路上跳跃式行进,而英国却如步履蹒跚的老人。它的工业总产量在19世纪80年代被美国超过,在20世纪初被德国超过。在1870至1913年,美国的对外贸易增加了160%,德国的对外贸易增加了180%,而英国只增加了89%,同时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22%下降到15%。英国农业也急剧衰落。

中期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在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不断被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赶超,丧失了金融垄断地位。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原先的德属殖民地,使殖民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增加了388万平方公里和3500万人口。然而,美国和日本在战争中比英国获利更大,对它形成了有力竞争。在这一时期,英国从盘踞了250年的海运垄断地位上跌落。同时,战争使英国从战前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战后美国的债务国。到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远超英国。1928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的47%,而英国仅占10%。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被纽约取代。20年代初和20年代末,经济危机两度袭击英国。1931年,英国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了1.04亿英镑的国际收支赤字。同年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晚期是20世纪60、70年代。60年代初,“英国病”的说法开始流行。至70年代,世界舆论开始将英国称为“欧洲病夫”。这一时期的“英国病”主要有几个症状:第一,经济增长缓慢,增长速度在战后居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倒数第一位,而且危机频繁。第二,产业结构老化,产业比重失调,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三,内外矛盾重重,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日益低落,至1980年降到第26位,被认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穷亲戚”。

但是,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后,断然推出各项改革措施,使英国经济开始止跌并企稳回升。

4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兴衰的过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当然也不例外,这和社会制度、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无关。

日不落帝国之前是用来称呼西班牙帝国的,西班牙帝国衰落后,英国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从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英国就开始了疯狂地对外扩张过程,通过英国几百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立起了面积达3367万平方公里,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大帝国,面积占到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4。

然而,这个盛极一时的大帝国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英国的衰落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居高不下管理成本

日不落帝国的衰落,首先体现在对殖民地控制力的减弱,而导致控制力减弱的根本因素就是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

和沙俄殖民西伯利亚不同,英国的殖民地全部都在海外,英国人想要管理澳大利亚、印度这样的地方,需要漂洋过海,跨越大半个地球,在这样的情况下,光路费就足以让英国吃不消。

以1899年开始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为例,此战历时2年零7个月,英国前后投入44万大军(其中25.6万为英国正规军,10.9万为英国志愿军,5.3万为南非英国殖民地军队,3.1万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伤亡2.2万人(参加战争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部队共有1072名军官和20870名士兵阵亡),消耗军费超过2.5亿英镑。

战争期间英国通过海路运到南非的军队前后共计38万,此外还运送了35万匹马、10万匹骡子, 134万吨军事装备和其他物资,先后动用了1027艘舰船。而对方的布尔人总计才有44万人,参战人数也才8.8万。

虽然英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元气大伤,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出现动摇,直接导致日不落帝国由盛转衰。

而且,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高。可悲的是英国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因为积重难返的旧有模式而无法做出改变。因为对殖民地的高投入,英国无法紧跟美德两国引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导致英国不可避免地被美德两国逐渐超越。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别国的迅猛发展,自己不进步或者发展缓慢都会导致落后和衰落。

2、常年累月的战争消耗

如果说布尔战争开启了日不落帝国衰落的前奏,那么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导致日不落帝国最终崩塌的主要推手。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名为赢家,实际上战争导致了日不落帝国的崩塌,掉出一线强国行列,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输家。

一战之后,因为巨大的伤亡和消耗,英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面对全球殖民地统治的高昂成本。在这样的条件下,1931年12月11日,英国国会制定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白种人统治的自治领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与英国组成英联邦。

自治领是“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共同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这意味着英国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已遭到削弱,日不落帝国开始走向解体。

1929年经济大萧条,英国经济再受打击,再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彻底遏制苏联,英国和法国不惜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法西斯的崛起。

而战争的发展出乎英国的意料,德国在进攻苏联前,以避免两线作战的考虑对西欧进行了大举入侵,并对英国进行猛烈的进攻,英国由此被拖入二战。

因为英国的参战,德国的盟友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对英国的殖民地马来亚、新加坡、缅甸等发起一系列进攻,摧毁了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基础。

长达6年的二战使得英国再次遭受惨重伤亡,美国趁势崛起成为超级大国,英国不得不沦为二流强国。

由于对殖民地的控制力进一步减弱,英国再也不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3、不可避免地内外挑战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除了频繁的征服战争,更多的是巧取豪夺,比如通过击败荷兰、法国等竞争对手,夺取他们的殖民地。通过笼络殖民地当地的土著达到殖民的目的,比如拉拢印度的土邦领主。

因为英国只是个面积狭小的岛国,注定了英国不可能像今日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实力,这意味着英国更多的只能采取非战争征服的手段。

这就非常危险了,因为决定英国殖民统治是否稳固的决定因素,就是殖民地高层对英国的态度,如果英国足够强大,那么一切皆大欢喜。而如果英国衰落,殖民地高层不想跟英国玩了,那么英国的殖民统治就会摇摇欲坠。

一战之后,民族独立意识觉醒,各自治领寻求独立的呼声越发强烈。二战之后,各直辖殖民地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使得英国的统治难以为继。

除了殖民地的反抗,英国的竞争对手从来没有消停过。美国作为英国殖民地走向独立后,逐渐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而作为相爱相杀的小伙伴,法国一直和英国水火不容。等到两次世界大战英法美等国走到一起,英国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而德国和日本的竞争对英国的打击更是猛烈,是摧毁日不落帝国根基的最大推手。

所以,日不落帝国,终归会落下去!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5

英国这个国家在近代的确是风光占尽,何止是显赫一时,而是制霸海洋300年,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有句老话说得好,“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英国在整个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也只算其中的大帝国的一个,虽然已经做到超级牛了,但也免不了衰落的命运,如今看来英国还算一个世界大国,但味道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已经蜕变成美国人的跟班小弟了,真是令人唏嘘。

下面“大正”就具体分析一下近代这个大帝国——英国衰落的原因:

(一)欧洲其他强国崛起,挑战英国霸权。

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是从西班牙人、荷兰人手中抢来的,而且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让英国拥有了先发优势,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拔得头筹,享尽了红利,也就稳定了英国世界海洋霸主地位,成为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及全球。

然而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可能英国独自享有,技术扩散到其他国家后,欧洲后起的国家,如德国、沙俄纷纷借力工业革命崛起,就是同样是殖民帝国的老对手法国也借助工业革命更加强大。特别是德国统一后,更进一步发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力变得异常强大。这些后起的新兴国家怎么甘心现在的国际地位,对于英国世界霸权发起挑战也成为了必然。

(二)英国已经到达扩张的极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英国最巅峰的状态,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一强国,然而英国的“盛世隐忧”已经出现。特别是一战后的英国,看似地盘更大了,对整个殖民地体系掌控力却呈减弱的趋势。

当时英国控制着世界近5亿人口,总领土控制面积已经达到330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领土面积都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从英伦三岛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地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都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这也是英国“日不落帝国”外号的来源。

但也意味着英国的扩张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达到一个极限值。英国在扩到极限后,而后打的每一次战争,对于英国来说都是消耗战争,不再会有新的利益入账,无论是打输打赢都一样,都是对英国现存的国力进行消耗。然而是世界第一强国又是个活靶子,在应接不暇的其他挑战中,英国国力衰落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当一些后起的强国与英国力量对比呈现一个微妙的平衡时,大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一战和二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英国国力被大规模消耗,从世界霸主位子上摔了下来,虽然而挑战者德国失败了,让美国人捡了个大便宜,接棒英国成为新一代霸主。

这也能够理解英国和法国在二战前夕,一直对纳粹德国的施行绥靖政策,不就是因为怕打仗,导致自己现有地位不保吗?但事实证明怕是没有用的,该来的总会要来。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交流,加关注!

6

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长盛不衰,“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本身就能说明问题。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西班牙,结果如何?“日不落帝国”又成了英国的代称。其实,失落的原因就在于“树大招风”,向你竞争的人太多。导致其疲于应付,力量减弱。

(1)作为世界第一,掌握着“国际秩序”的话语权,强大的竞争者颇多,失去话语权之后,自然就会衰落

与英国竞争“世界第一”地位的国家很多,英国先后向西班牙、荷兰这两个国家的“世界第一”发动挑战。其后,和法国不断地竞争。直到1763年,英国在“七年战争”胜利后,才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其后,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先后成为竞争对手。

这种竞争主要是经济角度,这是根本的但并非直接原因。

(2)战争是“日不落帝国”衰落的直接原因,虽然胜利但战争总要有代价,特别是战争的胜利让美国捡了便宜

英国凭借“七年战争”打败法国,法国凭借“美国独立战争”又扳回一局,之后就是拿破仑横空出世。拿破仑被打败之后,英国又迎来沙俄崛起。之后,法国被德国超越。后来,又加入了“新的帝国”美国于1898年开始加入竞争集团。最后是日本介入。

“一战”和“二战”,英国虽然都是赢家,但最大赢家却是美国和苏联。

(3)随着众多竞争对手崛起,“庞大的殖民地”和“广泛的经济利益”使其国力摊薄,各地的反抗势力越来越多,英国疲于应付,结果处处利益丢失越来越多

英国在非洲、亚洲、美洲拥有广泛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但竞争对手的发展,使其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愈发薄弱。美国在美洲,沙俄和德国在非洲,沙俄、美国和日本以及法国、德国在亚洲,都对英国的利益进行了吞噬。

从单个国家看,这些国家的实力在“一战”前都没有英国强大,但是英国是全世界性的,这些国家则限于洲或地区,相对所能拿出来的物质和精力就比英国强大。

因此,在美洲英国势力退却、在整个亚洲东部英国的势力也在退去,非洲也是如此,在这些地区内,被英国殖民的地区无法供给他所需要的物质力,竞争对手势力渗透越来越强,你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就越弱,英国最终提供的成本与收入之比越来越逆差,那么,其“日不落”的总体实力也就越来越弱。

失败也就必然了。

7

我是喂蚊君,我来回答。

在下的看法可能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可能会冒犯到一些人,在下先行陪罪。在下的答案是不正经,不严肃的。如果想看正经严肃的答案,请移驾别处。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在下的答案,仅作为能茶余饭后的谈资。为您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在下认为英国并没有衰落,只是应时而变的战略收缩。如果有衰落也只是相对于美国。

英国从一个地处欧洲边陲的蕞尔小邦,成为一个称霸世界三百年的日不落帝国,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制度的优势。

1215年,英国的贵族、主教就用刀剑,逼迫着他们的国王签订了《自由大宪章》。那时是中国的北宋时期。那时开始英国就开始限制王权,保障自由,实行法治,保护财产权,承认地方自治权益。是宪政之肇端。《自由大宪章》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在1941年的时候,邱吉尔曾经提议,用英国仅有四份手抄本《自由大宪章》中的一份,换取美国参战。也许有人会说,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的法家,已经有法治的概念。对不起,那时的法治与英国的《自由大宪章》的法治,完全是两码事。中国的法治是治民的工具。《大宪章》的法治是既治民,又治王(皇)。是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王权有限。这才是真的法治。中国法家提倡的法治,不过是人治或者说是皇治罢了。

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自由大宪章》签署之后,英国的臣民执拗坚持《大宪章》的原则。英国宪政的发展是在权力与权利的反复较量中推进;在斗争与妥协,在谈判与流血;在回潮复辟与反回潮反复辟的纠缠中推进。最终确立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政治制度。

厚积而薄发,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终成日不落帝国。

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英国是世界上仅有几个民主宪政国家之一。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民主宪政之路。他们的优势已不再明显。最终被青出于蓝的美国取代。

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几百年间,英国干翻了所有对其霸权构成挑战的国家。而取代他的国家,是他原来的殖民地美国。我想这不仅仅是巧合罢。

美国的制度是在英国制度基础之上形成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立之初的美国,仅有不到三百万的人口。在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美国会取代英国的地位。如果有人当时提出这个想法,就被人笑掉大牙。

对于这个新建立的国家,当时的世界不知道有多少看好他们的未来。但是不到二百年的时间,这个国家崛起为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远远的超过他们的母邦。除了资源禀赋之外,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站在英国宪政制度的肩膀之上。世界的霸主,为什么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因为他们继承的是两牙的封建制度。

近来网上,不少人以奚落英国为能事。我不知道他们何来之自信。

在下认为,英国没有原来的强势,但是远远谈不上衰落。他们的衰落,只是相较于美国。如果把美国拿掉,大家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现在的英国和其鼎盛时期,差别不大。如果没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这些国家所能依靠的只有英国。

英国的GDP大概是不到三万美元。加拿大一万五千亿美元。澳大利亚一万三千多亿美元。新西兰比较少。他们的GDP总和就是将近六万亿美元。稳稳的世界第二。世界第一是中国。没有人会认为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吧?这与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世界格局,没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仍然是又穷又硬。德国日本受制于战败国身份,其影响力是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的。法国也差了点意思。

如今的英国是安理会五常之一。英联邦国家的盟主。北约重要成员之一。虽然退出了欧盟,与欧盟仍然是盟友关系。在间谍案中,英国可谓一呼百应。俄罗斯好像没有一个国家为其出头。这就是影响力。

军事上英国看来似乎是不入流的。但这也不过是个假象。英国在八十年代,可以打赢马岛战争。英国离马岛一万三千公里。直到今天,远征一万三千公里,仍能战而胜之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吧。因为世界环境,英国和欧洲将安全外包给了美国。所以他们国防开支很少。如果真的有战争威胁,重新武装起来,英国仍然将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英国放弃殖民地不过是战略收缩。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已变,由于世贸组织的成立,原料,市场的获得,不再需要占有殖民地这种手段。英国放弃了大部分的殖民地。

综上,英国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谈不上衰落。

在下的一点浅见。

8

英国之所以慢慢的衰落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够理想。世界上没有千年的王朝,大英帝国也概莫能外。就从近代来说,英国之所以一度成为超级大国,可以碾压其他西方列强,是由于科技大爆发,而科技大爆发是由英国国内的铁路交通业的迅猛发展所牵引。而铁路之所以首先诞生在英国,是因为在英国发现了大量的优质煤田。一方面,煤矿提供给火车以动力,一方面,煤矿需要出口,而依靠传统的马拉车肯定不行,所以煤矿老板的需求直接催生了铁路。没有煤矿,就不会有铁路这种快捷交通方式的诞生,而铁路又是生产力革命的重要基础。英国独特的地理资源,保障了生产力的革命。但是,英国的本土国土面积实在太狭小了。与世界上其他领土面积大的国家比,英国的面积只能算得上是中下等,一个岛国,面积又能大到哪里去呢?而国土面积不够,则意味着英国人口数量的上限很快就要到来。地理决定了人口的上限,英国缺乏足够的人口,没有人口,就没有足够的军队去镇守那庞大的殖民地。

可以说,英国的地理位置先天就不足,以一个岛国可以称雄世界达几百年已经难能可贵,但与大陆国家比较,它还是力有不逮。加上新一轮的科技大爆发,英国落在了美国的后面,注定英国只能被美国越甩越远。二战之后,邱吉尔竭力想恢复昔日大英帝国万邦来朝的荣光,无奈国力已经不允许。如果一味的强求,必定遭遇春秋五霸中宋襄公所受到的耻辱。

9

曾经在19世纪风光无限的日不落帝国在20世纪逐渐面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之势,直至二战后逐渐解体。大英帝国之所以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过渡扩张导致其资源和财力日渐捉襟见肘,一旦遭遇强敌,便会遇上分崩离析之危机。

大英帝国在一战结束之后达到辉煌顶峰。在1921年,大英帝国控制着大约世界1/5的土地和1/4的人口。但是,在辉煌的表面下大英帝国早已面临千疮百孔的危机,大厦摇摇欲坠的种子早已埋下:

第一,广袤的殖民地让英国自得意满,得过且过,其科技创新精神被大大腐蚀。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众多殖民地在为英国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让英国不像曾经那么有进取精神。英国把大量投资放在殖民地赚取了高额利润,使得科研创新投入大大减少,这使得英国在19世纪中期开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中被美国和德国弯道超车。尤其是美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在19世纪末便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没有一流经济实力的支撑,英帝国的不断扩张只能让其更加疲惫不堪,愈加难以为继。

第二,一战后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逐渐成为世界潮流,英国殖民地独立意识觉醒。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会议上提出“十四点原则”,顺应了当时时代潮流,并刺激了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的高涨。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英国也再难维系大英帝国的一片祥和之局面,往往是“摁下葫芦,浮起瓢”,让英国疲于应付。

英国赢得了二战,但是输掉了大英帝国。当初一心想扭转大英帝国颓势的丘吉尔最后只能望洋兴叹,壮志难酬,眼睁睁看着印度独立。当时印度人口占大英帝国总人口的75%。印度殖民地堪称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1947年印度独立预示着大英帝国已无法挽回解体的命运。

10

大唐死于藩镇的过度强大,大英帝国死于殖民地的过度强大。

大唐的安禄山在自己的地盘上,合算了自己的钱粮和兵马后。就认为自己没必要继续在皇帝面前装孙子,觉得皇帝的位子自己可以去坐一下,然后就起兵造反了。

人性都是一样的,英国殖民地的人也是和安禄山一样的想法。

起初,殖民地人口不多,工商业不够发达,论实力比英国本土差得太多。所以各殖民地就咬紧牙关,忍受英国本土对殖民地的各种剥削,交更多的税。殖民地的人口、工业制造、商业税收发展起来后,就不愿意继续被英国本土剥削下去了。

首先不服英国的是美国人。美国人计算后,发现土地、矿产资源比英国多许多倍,人口也比英国人多,工商业总量也不比英国本土逊色,而美国却处处受英国本土的压迫。

实力与地位不搭配,让美国人很烦恼。美国人的精英们在一起合计以后,就决定跟英国摊牌,不行就来硬的。美国独立战争,就这样打起来了。(下图,美国的独立战争场景。)

英国人发现,从美国获得的经济收益,比在美国投入的军费少了很多。英国本土权衡利弊后当然不愿做赔本买卖,只好同意让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的事情发生后,英国人减缓了对殖民地的压迫与剥削。甚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还能从英国本土主导的贸易体系中获利。

但是一个偌大的国家,头上顶着殖民地的帽子,事事遵从于宗主国,面子上着实过不去。慢慢的,就离开英国独自立国了。

花无百日红,月无百日圆,天下再好的宴席,都有散掉的时候。英国从17世纪崛起后,一直都称雄全球,直到20世纪才被美国取代了霸主的地位。做了近300年的世界霸主,才归于平淡,也真没有什么遗憾的。(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