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人根本不是儒家,他自成一派。

古时候了儒家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时候,规定的内容四书五经,大中论孟,其中有一本书叫做尚书,讲的是上古时期尧舜时代华夏的政治。其中尧舜德耀千古,舜德被江河。其中上古诸夏修行之本叫做德。所以华夏本质是德政。

孔子老子曾有过对话,怎么治国,答曰先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仁义礼智信都是德的化现。所以上古诸夏的治国原则是仁义礼智信。

这样一来,就和儒家理论是相符合的。华夏华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义之大谓之夏,由于是德政,所以天道是仁,因为天道是仁,所以人性本善,所以一方面注重教育,要教给民众仁义,另一方面人人有向善之心,所以应该爱民如子,而不是防民如贼,这就是中国本来坚持的德政。

荀子虽然尊敬孔子,但是他的理论什么人性本恶,既然恶那就要治,所以牧民,疲民,劳民都是有理论基础的,所以他的两个学生都是法家。春秋时期,诸侯都是义战,秦之后,屠城,杀降,烧宫殿都是他开的头,所以其理论基础和华夏本质上的夏法不一致,所以他并不是儒家,他自称一派。

最佳贡献者
2

荀子(约公元前313—238年)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政治斗争激烈而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思想领域异常活跃,知识领域中相继涌现出各种学派,各学派纷纷提出治世救国的主张,广授门徒,著书立说,互相论战,使学术界出现异常繁荣的景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时期。

在诸子百家中,以春秋时期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到战国时,儒家分成了八个流派,其中孟子和荀子两派最为重要。对于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世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给予了肯定,但是对于荀子,古往今来却争议颇多。

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郇邑人,活动时间约在公元前313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间,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并没有全盘接受儒家学说,而是在孔子“仁”和孟子“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礼”,将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提上了日程。荀子尊崇孔子,却对以孟子为首的儒学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只有自己真正继承了孔子思想。

荀子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据说他15岁时就到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游学,并很快成为领袖人物,曾两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地位尊贵。约264年,荀子应邀游秦,并以儒学为出发点,向秦王提出了以“结威反文”的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可惜没有被统治者采纳。之后,荀子又先后游走于燕、齐、楚、赵等国,后因被楚春申君委任为兰陵令而在兰陵定居下来,直至逝世。


荀子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将百家争鸣的结果加以总结,开创了较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并将这一成果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值得一提的是,荀子的两名学生韩非和李斯也成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并开创了另外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法家。也正因为荀子是法家创始人的老师,他曾在历代一度被质疑是否是儒家学者,并因此受到许多人的猛烈攻击。

荀子著有《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大部分是他自己的著作,内容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个方面。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倡“性恶论”,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后人往往将之与孟子的“性善论”作比较。在政治方面,他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的观点,主张君主应“以德服人”。尤为重要的是,荀子在自然哲学方面,一反当时的天命、鬼神说,认为自然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此外,在教育方面,荀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应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学习,并且做到学以致用,这实际上是他“天人相分”的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延伸。同时,他还非常重视教学和教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教师躬行实践,学生才能以此为榜样学有所成,对此,《荀子》中的《劝学》篇有详细论述。

《荀子》的文章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善用比喻,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很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荀子》中的短赋文体,开创了“赋”这一文学体裁,荀子当之无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荀子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他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甚至曾长时期被排除在正统儒学之外,但是他的思想却影响了后代一大批学者,如韩非、张衡、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王夫之,乃至近代的严复、章太炎等人。


【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宣扬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著作。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是大思想家荀子晚年集诸子百家思想和自己的学术思想编写而成,但今人一般认为它是由荀子和其弟子共同完成。荀子在《天论》篇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从根本上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观念,反应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一书是研究荀子思想和荀子学派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3

荀子的“性恶论”与亚圣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应,孔老夫子也有对“人性”的相关阐述,有“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话流传于世,也就是说“性恶论”并不被普遍看好,但是的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有了“教育”,只有后天的教育,才能让人心向善。

一、荀子简介:

荀况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也是先秦思想之集大成者,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思想理论的总结者。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省说"完全相反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荀况重视以儒家经籍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他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结合当时的形势,对孔子所编订的“六经”进行了继承和改造,对经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由于荀况的传经,先秦儒家经籍得以保存,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的教科书,为其文化、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性恶论”的内容:

先秦 荀子《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从荀子的《荀子·性恶》原文里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荀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可以变善。荀子关于“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性伪之分”:

荀况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孟子的根本错误在于后天的“伪”与人先天的“性”混同起来,不懂得性伪之分。人性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伪” 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子认为人之所以“恶”,就是因为人生来好利,为争夺利益就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

(二)“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又是联系与统一的。 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原始和不完善。只有素材与加工的结合,“性伪之合" ,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三)“化性起伪”。(即教育的作用) :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做成某件事的根本所在,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

②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比如我国国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也就是说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

因而,“ 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人的努力的共同结果。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教化民智。

三、“性恶论”的现实教育意义:

1.人的贵贱、智愚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从侧面告诉我们要重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去积极进取。

2.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但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适应环境,使自身得以更好地发展。

3.学习与教育是人素质高低和命运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这里荀子突出了教育的作用,提倡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接受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一些出身寒门的学子所普遍接受,成为很多人奋斗路上的“座右铭”。

4.个人也要努力去积累知识。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者协调有序,人才的造就才成为可能。其观点具有唯物主义因素,荀子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代表。对后世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部分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结语:荀子的“性恶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他强调了个人努力、环境、教育三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教育人们应该去适应社会,凭借个人努力,主动接受社会教育才能使个体得到积极发展。他的“性恶论”虽然听起来不是很积极,但是其深层次内涵却教育人们积极奋发,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也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告诫后世主动学习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和精彩的人生。

4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这里的“性”,可以看作是人原始的天性,人生来就是带着欲望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伪”意为人类的作为。性和情是天生的,外人不可能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但人的后天可以通过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去改变,善恶完全取决于自己。如果欲望不加以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会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才有性恶论。

性恶论与性善论

与孟子的性善论正好相反,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主张以“仁”为本,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都需要建立在道德伦理之上。性善论本意是人心向善,但从文章中,也有人性本善的观点,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才有“仁义礼智”四德。

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因此还产生很多误解,甚至认为对社会发展不利。其实,荀子的性恶论的本意,是如同性善论发乎于人原始的怜悯心,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而性恶论也并非意味人会随意作恶。

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性的好恶是每个人都有的原始本能,面对自己的需求,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也不必装得清高,是人都有欲望,而真正需要注重的是,是怎样去理性看待自己需要的一切,怎样在获取的过程中,保持合理和善良。

性恶与“伪”

“伪”就是“人为”的意思,也就突出人性的本真是恶,而善是后天改变得来的,相对就是人的后天行为皆人为的立意。

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听好听的,喜看好看的,因循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事情,如果放纵本能,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容易失效。

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 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

  • 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他也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译为先天的本性,就像是原始的未加工过的木材;后天的人为加工,则表现在礼节仪式的隆重盛大。如果没有本性,那么人为的加工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加工,人的天性就不能自行完美。

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更真实的解读了人性,反应了现实主义,而性善论更多建立在理想主义上,但他们都同时看到了善恶是并肩而存的,因此都是教化人们积极向善。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因此,荀子被誉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5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荀子的性恶论,光看称呼不是很讨喜,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深刻内涵。几千年来,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在和孟子的性善论作对比。但是如果细细品味二位先贤的理论内核,我们发现,荀子也好,孟子也罢,他们提出性善论、性恶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去限制人因欲作出不合理的事情

荀子期待人在后天教化中让人把握“理”,以此控制欲望下的人;而孟子则期待人在后天教化中学会反省,摒弃多余的欲望,以此维系善之本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位先贤的思想,都是为了抑制人在欲下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

而荀子的高明,某种程度就在于他将人的欲望看成是先天就有的存在,大家不要因为荀子“性恶论”这个名字,就武断判定荀子在否定人性,不是这样的。

荀子没有否定人性,而是指出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包括两个方面:

1、人存在欲望,有的人欲望多,有的人欲望少,这是不同类型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天性,很正常。

2、其次,荀子指明人有“心”,“心”把握了正确的“理”(这里的“理”荀子有时候也称为“道”),就能够指导欲望下人,让人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荀子的重点。

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更多是指明,如果人的心没有把握合适的“理”或者说“道”,让人随欲而动,人很有可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做出不好的事情来。而荀子的“性恶论”,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为了突出那个管制欲望于合理范围内的“理”。

1、荀子性恶论的理解难点/误区

荀子在后世不那么受待见,原因之一可能是荀子说话确实比较犀利,不管人们乐意不乐意,荀子就把大实话丢在人的面前。比如,荀子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有子”为了看书用火烧手掌,“有子”看上去十分努力,但是荀子却说“有子”不是真的爱看书,因为真正的热爱是自然而然地去做,哪有强迫一说?所以“有子”以烧手的方式赶跑瞌睡不是“爱书”的表现,恰恰反映了他对书还不够爱,以至于需要采取“强迫”的手段。

从上面的例子,想必大家也对荀子的耿直和犀利有一点点小小的心理准备了吧。有些道理,确实很经典,也很深刻,但是就是“不好听”,因为有些事实,不说出来,反而是“心理安慰”,点明了就容易让人羞愧。好,收住,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荀子在后世不大受待见,从《荀子》这本书来看,我们都能体会到他的犀利和深刻,包括他的性恶论。但是,真正耐心研究荀子“性恶论”的,在那些批判荀子的后人中,又有几个呢?如果认真体会,大抵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批判声音。因为认真体会,方能看见荀子性恶论中逻辑的高明与精妙。

而荀子的“性恶论”从名字上看,就很容易与孟子“性善论”形成对立,“性善论”就字面含义我们也能理解孟子的意思,就是人性本善,但是我们不能同理可得荀子的性恶论是指人性本恶。这里的“恶”,不能和人心之“怨”中的“恶”放在对等的地方。

或者这样说可能更好理解,荀子没有否定人之本性的意思,荀子之“性恶论”,不是说人一出生就是“恶”的存在,而是说人性里面有欲望,欲望随意发展,而人在生活中没有用“理”去有礼有节地指导自己,人很有可能会因为欲而做出不合理的事情,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荀子的本意所在。

2、荀子:多欲寡欲皆为人性,人心中的“理”可以让人在欲望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荀子的“性恶论”无疑是针对人性的“欲”展开的,但是,荀子并没有说多欲就不好,也没有说寡欲就一定好。荀子只是明确表明欲望的多寡,是人的天性,没什么所谓的好坏。

关于这一点,《荀子》的“正名”篇有相关记录,荀子说:

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

这便是说,欲望多和欲望少,只是两种类型的人,这是他们天性中表现出来的特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荀子并不以欲望的多寡,来断定一个人的善恶。

但是人如果随着不合“理”的“欲”去肆意而为,那么荀子就要批评了,这种情况是荀子指明要抑制的情况,而发挥这种抑制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心中的“理”了。

关于“理”,《荀子》在正名篇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

荀子这断议论可谓是经典了,荀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人最纯粹而直接的愿望,是活着,毕竟谁不贪生呢?与之相对的,人最讨厌的则是死亡了。但确实存在一些人主动放弃生命,这不是说这种主动放弃生命的人是不想活,而是因为他们心里存在一个“理”,这个理告诉他不可以偷生,所以即便心里是期待生的,自己有生的欲望,也会在“理”的督促下,自觉放弃生命。

读到这里,想必大家对荀子性恶论中的人之欲,有了一定了解吧。很显然,荀子认为人的欲望是先天就有的,欲望多也好,欲望少也罢,只是不同类型的人展现的不同特性罢了。而当欲望在特定的环境下显得“不合理”的时候,把握着“理”的心就会发挥作用,让人不跟随“欲”走,而是跟随“理”作出选择。

也就是说,荀子所谓的“性恶论”中的恶,则是生发于不合理的欲,虽然“恶”的出现少不了“欲”,但“有欲无欲”并不是出现“恶”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特性环境下人之欲合不合“理”。

3、小总结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荀子性恶论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了解了吧,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并不是批判人性本身就是恶的,也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欲望多就是“恶”,荀子所谓的恶,是特定环境下,欲与“理”出现不契合的情况,而人却随欲而动。

在欲望下的人,如果没有人“心”中的“理”引导,很有可能会向恶的方面发展。而人之“恶”的出现,是以人之欲为基础的,人欲又是人生来就有的,所以才有荀子性恶论一说。

但是,大家要注意,荀子并不认为欲望的多寡与善恶有关,与善恶有关的,决定善恶的,主要看特定情况下,人的欲望“合理不合理”。举个例子吧,张三德才兼备,被推选为一个国家的王,如果他不干,这个国家就凶多吉少,但是张三清心寡欲,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他拒绝了,然后暴君上位,害了一个国家。这个时候,张三没有做该做的事情,而他清心寡欲下的随欲而动显然不合“理”,那么张三的行为,就大概类似“恶”的帮凶。例子可能有些个粗糙,大家酝酿一下道理就好。

所以,荀子的性恶论中恶,不在于人性之欲望的多寡,而在于人性之欲合理不合理,由此,荀子性恶论可谓深刻。至于这个理如何让“心”把握,这就落到儒家的“教化”一事上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6

荀子的“性恶论”,不应该以“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简单思维方式去评判。

第一,只能将“性恶论”置于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才可以理解这一观点的提出及其含义。

第二,只有将“性恶论”和荀子的整体思想置于战国末年的历史大背景下,才可能对这一观点及其整个思想做出评判。

荀子,名况,字卿,亦称“孙卿”。

《史记》有《孟子荀卿列传》,这是对荀子情况讲述最详细的古籍了。

但即便如此,在相去不远的汉代,已经搞不清荀子的生卒时间。

大约知道的是,荀子晚孟子约百年。他年届五十,始游学齐国稷下,韩非李斯都是其学生。后荀子遭谗言而被逐,适楚后,楚相春申君任其为兰陵令。春申君遇害,荀子亦丢兰陵令,遂著书万言而卒。

对于传世的《荀子》一书,后世始终争议不大,大都认为其中大部分出自荀子之手,只有极少数是其弟子或门生记录编纂而成。

荀子“人性恶”之观点,集中体现于《荀子》一书的《性恶》篇中。

他开篇即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人为”而成的。

在第二段中,荀子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说:“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查乎人之性、伪之分也。”

他说,孟子说,人们之所以学习,是因为本性是善的。回答是,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这是不了解人的本性,不能查明人的本性与人为表象之间的区别。

然后,荀子旁征博引进行了论述。恕不赘引。

荀子,不是突兀地就提出“人性恶”这个命题的。他这个思想,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基础上。

荀子的“宇宙观”,被学界称为“宇宙自然观”。

先秦儒家,认为“天”是最高意志,人的命运由上天决定,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荀子则认为,要“眀于天人之分”。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他说,社会的治与乱,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当政者施政造成的,所以,应该“制天命而用之”。他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宇宙观”,又剔除了老庄消极无为的内容,主张要掌握和顺应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在战国末年,诸子中没有哪一个达到了荀子的这种高度和境界。

荀子的“性恶论”,是他上述“宇宙观”的反映。

孟子的“性善论”,属于“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天人之分”学说。荀子则提出了“性伪之分”。“性伪之分”不是对“天人合一”学说的完全否定,而是提高了一个档次。

荀子认为,人之本性“故无礼义”,非如孟子所说天生即善,而是恶的。这种“恶”,是说“人性”充满了对物质欲望的渴求。人们的善良,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

他认为,人性虽不可改变,但可以改造,他主张“化性起伪”。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人们通过不停学习和行动,也就是“实践”,可以改造“恶”的人性,实现“性伪合”——人性本质和表象的统一。

为此,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最底层的芸芸众生也可以转化为禹那样的大英雄。

还必须看到,荀子的“性恶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根据“性恶论”,荀子提出了自己“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政治理想。而这个政治理想的蓝图,就是“天下为一”。

他论证说,因为“人性恶”,所以必须“隆礼”、“重法”,这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隆礼”,就是以礼制约人们的欲望,让人们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这样的伦理道德等级制度,是治国的根本,应该成为王者的最高政治纲领。

他说:“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礼义生而制法度”。礼是治国治民根本,法制则是隆礼必不可少手段,“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所以,荀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礼法并重。

孟子,是贬霸道赞王道的代表。荀子对此很不以为然。他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就是说,王道和霸道是完全可以结合于一体而统一的。

显然,荀子关于治国治民的认知,比孟子高了一大截。

不过,也恰恰因为荀子的这一整套思想,为后世不少儒生所不满,纷纷“划线”,把荀子清理出了儒家队伍,将其归入法家一流。

其实,战国中后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学真正的两大代表人物。


最后要说的是,孟子所在的战国中期,尽管诸侯争霸,但“局面还不够明朗”,于是,诸子学派只是各陈其说,百家争鸣。到了荀子所在的战国末年,局势十分清楚了——结束多年的战乱纷争,建立一个强大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权,成为“时”和“势”,这一历史潮流势不可阻挡。荀子思想,包括他的“性恶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很精彩的思想。

7

亚当斯密建立微观经济学逻辑起点就是人性恶而自私理论。

荀子如果在近代会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奠基人。

8

人之初性本善是指中国人,人之初性本恶是指美国人。

9

中国传统“儒家”虽然开创于孔夫子,但之后“儒家学说”其实是分为“二大派”的,一派是以“孔、孟”的“性善论”为主导之“儒家学派”;另一派则是以荀子之“性恶论”为主导之“儒家学派”。而“孔、孟”这一派“儒家学说”可以讲是属于“理想主义”之学说。正如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所说:“中国的儒家理想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大意)。而荀子这一派的“儒家学说”则可以说是属于“现实主义”之学说。因为以“人性本恶”为指导思想的“法家学说”可以讲基本上是从荀子这里发展过来的。这也是因为荀子一生没有教出什么“儒家”代表弟子,反而培养出两个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法家”代表人物之弟子。一个是“集中国传统法家思想大成”被誉为“帝皇法术”之祖师爷鼎鼎大名的韩非子;另一个就是为皇始皇“统一中国”出谋策划留下“恶名”最重要之“军师”,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记载的第一个书法大家李斯。而中国历史上讲“治人”之“法术”在“诸子百家”中可以讲是没有一家超得过“法家”的,可以讲中国传统最厉害的“统治人”之”权术”均是出自于“法家”,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中国“诸子百家学说”中真正能够在“现实”中落到“实处”的,即其“思想学说”能够基本上“实现”的,可以讲也只有“法家”一家能做得到,“儒家”历来实际上只是作为“包装”而已,这就是中国学术界所讲的“外儒内法”之传统。所以本人非常认同易中天先生所讲的“儒家是理想主义者,法家是现实主义者”之见解。而“法家”尤其是以韩非子与李斯为代表的“法家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实际上基本都是源自于荀子“性本恶”为主导之”儒家思想”发展而来的。而中国“法家思想学说”可以讲是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唯崇尚权力而不论是非”或说”只讲功利而不论是非”之”坏风气”盛行之源头。

10

非常正确,因为本性是恶,所以才需要教化…

饥饿、自私、欲望……等等,人的本能…

反正“人之初性本善”,这话我感觉不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