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幼年时,有一次,他的弟弟溥杰进宫看望他。两兄弟趴在桌上涂写时,溥杰突然问向溥仪道:“皇帝很厉害吗,你证明一下给我看。”
溥仪听完愣了一下,随即他来回踱了几步便用手指向身旁的一个太监道:“你,给我把这墨喝了!”溥杰听完后好奇地看向那名小太监,只见小太监双腿哆嗦地跪地哀求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溥仪听到小太监的求饶却并未有罢手的意思,他大声地对着小太监喊道:“朕是皇帝,朕要你喝你就得喝!”
小太监听完,只得含泪端起砚台咕噜咕噜地喝起墨水来,而一旁的溥仪和溥杰及其他太监则笑作了一团。
让人唏嘘的是,成年后的皇帝溥仪,他作为皇帝的权力竟也始终只限于使唤身边的几个随从而已,一如童年时代的他。
权力与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实力没有权力和没有实力做支撑的权力,多数情况下都是空中楼阁,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只是傀儡罢了。
从小不喜读书,也未受过良好教育的溥仪,他成年后,其实力大抵能与街边的混混画等号。
出任伪满洲国皇帝时期的溥仪,除了没实力之外,还几乎彻底丧失了他作为一位末代帝王的权力了。
这种“双失”的结果是:溥仪最后根本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在伪满当皇帝期间,溥仪一步步跌下“皇帝权力”神坛,最终只敢对老婆、弟妹、奴仆们下手,也就是传说中的窝里横。
1932年3月1日,在日军的扶持下,26岁的溥仪第三次登上“皇位”,成了伪满洲国的“执政”。
执政虽不是皇帝,却与皇帝有着相同的地位。
不过,溥仪显然对“执政”的称呼并不满意,为此,他还强烈要求日本人兑现承诺,改“执政制”为“帝制”,让他当伪满之皇帝。此时的溥仪既没有势力,也没有物力财力,敢这么和日本人硬扛,靠的真真是那半口仙气。
在日本人眼里,溥仪的不满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不过,为了尽快建立伪满洲国,以便更好地掠夺东北的资源,日本人与溥仪之间,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以一年为期,届时,将改执政为帝制,并由溥仪出任皇帝。
日本人的“妥协”,几乎让溥仪忘了自己“笼中鸟”的身份!甚至让溥仪树立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想法:他能借用日本人的势力来保护自己,并最终实现复辟清朝。
人在怀有希望的时候总是如此不一样,刚刚担任执政之位的溥仪便因满怀希望,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较之以往大为不同。
高兴之余,溥仪还和幼年时一样,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不久后,溥仪还将他的两个妹妹从天津接到了伪满洲玩。
作为伪满洲国的元首,溥仪当然想带着妹妹好好玩儿了!当然,他也非常想向他们证明,如今的自己又是皇帝了,一如当年在紫禁城。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两个妹妹在执政府逛了一圈之后,突然对溥仪说想去大同公园玩。
两个妹妹的这一请求听起来没什么,实际却与当初溥仪弟弟溥杰问向他的那句“你证明自己是皇帝啊”,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一如当年,溥仪觉得自己应该想法证明自己是皇帝。而皇帝从来是自由的,自由自然代表想去哪去哪,想干嘛干嘛。
屡清楚这一层后,溥仪想都没想便和婉容带着两个妹妹,在逛完了执政府之后,溜出大门,跑到不远处的大同公园游玩。
让溥仪万万没想到的是,溥仪一行刚刚踏入公园,就听到长春城内警笛四起。紧接着,溥仪就看到大量官兵开始在满城搜查。
而当这群官兵发现溥仪之后,他们立马将大同公园警戒起来。这之后几分钟,溥仪就看到了大批日本宪兵向他走来。
原来,日本人发现溥仪不在执政府之后,便以为他逃走了!
于是,日军司令部当即下达全城戒严令,四处搜查失踪的执政。在找到溥仪之后,他们“劝”他回到执政府,以维护“执政的尊严和安全”。
这次“把妹游园”被搜回去之后,日本人对溥仪的警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日本人声称维护的所谓“执政的尊严”,更是跌到了泥坑里。
从此以后,除了日本人安排好的出行,溥仪再也没有出过执政府的大门。溥仪并不是不想出门,而是根本就不敢!万一再次若怒日本人,“执政的安全”恐怕也难保了。
此时,溥仪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清国在最后的那几年,清廷都穷成那副德行了,载沣还要坚持建立禁卫军,而且配备的还都是最好的德式装备。
没有属于自己的实力,甭说复辟大清了,就连带着妹子逛公园,都会被人赶出来!为了祖宗之基业,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培养自身的实力,溥仪决定训练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溥仪秘密筛选,挑了一支300人的队伍,组成元首卫队——护军。这支部队不仅装备了精良的武器,还秘密施以军事教育;除此之外,溥仪还对他们灌输“忠君思想”,使他们只服从溥仪的指挥。
建立这样一支目的性极强的部队,日本人显然是不会同意的。因此,护军的存在,从选拔到训练,都是秘密进行的,这一切费用也都是溥仪从内帑(私房钱)中支出。
关于这支护军,溥仪在战后的远东军事法庭上,也如是解释:
“我给他们(护军)开支并秘密施以军事教育,以期将来与中国军队携手,南北夹击,收复失地。”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300人的护军在关东军眼皮子底下进行训练,日本人即便再瞎,也不可能发现不了。“皇帝”溥仪豢养这样一支卫队,尽管无法威胁到关东军,甚至还不够他们塞牙缝,可是日本人也不得不警惕。
日本人要做的,就是将一切可能的威胁,泯灭在萌芽。
1937年6月27日,护军的几名官兵放假,相约去大同公园游玩。无缘无故被一名关东军给打了一顿,气不过的护军当即还手,将这名关东军打伤,随后又将赶来的宪兵队暴打一顿。打完之后,护军也没了游园的心思,赶紧逃回队部。
事件发生之后,关东军司令部当天就给溥仪打电话,要求他将涉事护军交出来,并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士兵之间发生摩擦,本就是常有之事。挨打了,只能算是技不如人。可这件事发生在关东军与护军之间,就没那么简单了。关东军司令部亲自出面问话,也足见他们对溥仪“私养军队”的不满。
溥仪自掏腰包建立的护军,原本是想增强自己的实力,以期机会成熟时给日军以“痛击”。现如今,溥仪好不容易培养的“实力”,却成了随时可以要他命的东西。
出于自保的本能,溥仪不得不向司令部反复澄清,以示自己的立场是拥护关东军的,“护军打人”只是个误会。
最终,关东军司令部决定收编了这一支300人的护军,并将他们打散安排在关东军,只留下十几名供“皇帝”溥仪使用;而这仅剩的护军,也归关东军直接管理。
经过“大同公园事件”,关东军司令部再次警告溥仪,要他培养“君之德”。所谓君之德,就是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管的别管,不该查的别查,不该做的别做,一切都让“下边人”去办就好。这里的“下边人”,就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关东军。
而立之年,本该志得意满的溥仪,却彻底成了一名傀儡。
不过,尽管溥仪在日本人面前如此卑微,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却时常暴露凶残的本性。每当溥仪被日本人痛斥,他就会回到“皇宫”,对自己的家人又打又骂。
如果说溥仪在伪满洲国还有什么权力的话,这点权力,也仅限于皇宫内室(卧室)了。当然了,窝里横的权力,也是关东军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