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有很多猛将死的很冤,如果他们不死,历史可能都会改写,只可惜因为他们的身死,造成历史很大的改变,

按先后顺序排名,第一名:大将军何进。

何进是东汉末年朝廷的实权派人物,外戚身份,何时因为异母的妹妹是汉灵帝的皇后而入朝为官,因为个人能力逐渐做到大将军,何进因与宦官争权,在听信袁绍的谗言后,召地方军进都城,以胁迫皇后同意斩杀所有的宦官,结果因为计划败露,被宦官们先动手杀掉,何进一死,天下大乱,先是董卓乱政,废除皇帝,另立刘协为汉献帝,然后是关东诸候讨伐董卓,诸侯们各自拥兵自立,彼此攻伐,拉开了汉末三国初立的序幕。



要知道何进身为大将军,手握天下兵马,何进要是不死,董卓哪里敢进京,有何进在,董卓也不敢乱政,那样天下就不会大乱,何时不死,至于有能力控制地方军阀,因为何进手里还有天下最精锐的中央军,随时会讨伐各地诸侯,那样汉朝皇帝至少在何进的支持下,仍然能够大致控制天下,汉朝就没有那么容易破灭,何进死的真叫冤啊。

第二名:孙坚

孙坚是孙权和孙策的父亲,汉末第一猛将,在曹操、刘备、袁绍、袁术这些较大势力的诸侯还不成气候时,孙坚已是名满天下了,孙坚在与董卓军作战时,是唯一胜利的猛将。当时天下敢与董卓军交战的,只有曹操和孙坚,曹操被董卓军打得落花流水,差一点连命都丢了,而袁绍与袁术连打都不敢打,当时的刘备更是不知道在哪里小打小闹。



孙坚击败董卓手下中郎将胡轸,两次击败吕布,斩杀了华雄,又击败了亲自带兵来战的董卓,孙坚以杂牌军击败当时名满天下、战力最强悍的西凉军,这种勇猛、这种战力,号称当时的天下第一也不为过,只可惜孙坚在后期与刘表军作战时,被藏在竹林间的黄祖埋伏,从竹林间发射飞箭,孙坚脑部中箭身亡,死时只有37岁。

孙坚要是不死,将会打下更为广阔的天地,而且他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都是人才,孙坚不死,孙策也没这么早死,那样的话,历史都会不一样,孙家打下的江山肯定不止江东,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曹操、袁绍、袁术、刘备等都还没有寸土之功。

第三名:周瑜

周瑜是江东四大都督之首,文武全才,江东的军事顶梁柱,周瑜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的领导了赤壁之战及南郡之战,击败了曹操,打破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从此曹操得陇不敢望蜀。



周瑜在南郡之战结束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36岁,算是英年早逝,周瑜死了暴病,有可能是得了瘟疫,有可能是箭伤发作导致败血,但就这么突然的死了,要知道周瑜当时刚刚见过孙权,向孙权提出西取益州的计划,孙权批准了周瑜的计划,周瑜就忙着赶回驻地安排西征益州的准备工作,结果还没有到驻地就死了,周瑜死的太可惜了。

周瑜要是不死,就可能发动西征益州的战争,那样的话,历史就会不一样了,而且周瑜不死,刘备可能就没有机会拿下益州了,拿不了益州,就无法成就一番事业,周瑜的死成就了刘备,刘备才是最大受益者。

第四名: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期万人敌的猛将,战功赫赫,忠心无二,不仅在战场上斩杀过敌方主帅,而且曹魏诸多名将都败在关羽手上,在襄樊战役中,关羽曾威震华夏,三国中仅有关羽有威震华夏的称赞。



关羽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跟随刘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四处流浪到称霸一方,刘备能建立如此功勋,关羽功不可没,关羽镇守着刘备集团最重要的根据地--荆州,在襄樊之战,关羽力挫曹魏众多名将,打得洛阳及许昌一带纷纷叛曹响应关羽,打着曹操两次差点迁都,关羽不可谓不勇猛。

而关羽成也荆州,败也荆州。要不是孙权在背后偷袭荆州,关羽将会对曹魏造成进一步的威胁,很有可能就会扩大战果,那样的话,三国将会更加精彩,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写,关羽在孙权的背盟偷袭下,身首异处,实在太让人痛心。

第五名:魏延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有人觉得魏延是个叛徒,脑后有反骨,卖主求荣,其实真实的魏延不是这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私兵,应该是刘备私自召募的兵,不是降将,在随刘备入益州,因作战勇猛被刘备破格提拔为镇守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无一差错,在随诸葛亮北伐后,也因作战勇猛数有战功,得到进一步升迁,魏延因为勇猛及战功,成为蜀汉政权数一数二的猛将,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李严,而作为从低层完全靠能力爬上来的魏延来说,非常不容易。

魏延之死非常冤枉,并没有造反的嫌遗,最多也就是不听从诸葛亮遗命,诸葛亮本来的安排是想保护魏延,结果阴差阳差,导致魏延身死,魏延的死,杨仪的责任最大,杨仪素与魏延不和,借着魏延不听从诸葛亮遗命,出于私人仇恨原因,杀了魏延,并诛灭魏延三族,魏延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已人手里,实是是痛心。

魏延要是不死,绝对是蜀汉自诸葛亮之后的军事栋梁,魏延的才能强过王平与姜维,如果魏延担任蜀汉最高军事长官,蜀汉也不至于在后期诸葛亮去世后,在军事上毫无作为。

最佳贡献者
2

诸位说了一大堆够猛,死得够冤的大将,我来说一下比较边缘,被人忽视的死得够冤又很猛的大将

1.徐晃

徐晃是曹操的五子良将,孟达叛魏后,司马懿先行平叛,本没有徐晃什么事,徐晃领兵与司马懿平叛兵马在半途相遇,徐晃自领先锋。徐晃率军抵达上庸城下,其坐骑收驾不住,直抵城门下,徐晃本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孟达降魏,并没有任何防备,哪知孟达突然一箭射中徐晃面门,可惜这位战败了关羽的骁将这么就死了。

2.郭淮

郭淮是魏国后期与张郃齐名的大将。姜维率大军攻魏,郭淮率魏军将姜维杀得大败。姜维单枪匹马,仓惶逃命,郭淮也单枪匹马在后面紧追。姜维欲放冷箭射死郭淮,却发现箭矢全部散落,无奈只得拉空弦吓唬一下。郭淮听到弦声急忙侧身躲避,却发现是空心箭。姜维又连拉几下空弦,郭淮躲避后发现都是空箭,料想姜维己无箭矢,遂不再躲避,于是一箭朝姜维射去,姜维躲避后顺手接住箭矢,姜维立即用此箭向郭淮射去,郭淮早无防备,结果被射中面门,魏国擎天之柱就这么死掉了。

2.夏侯渊

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蜀将黄忠和法正奉命坚守定军山。曹操一流大将夏侯渊率大军进攻定军山,黄忠本想出战,被法正制止。等到中午时分,太阳高照,曹军人困马乏,纷纷下马休息,法正突然令旗一挥,黄忠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下来,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刀劈两段,可惜曹魏一代名将就这么死了。

4.蔡瑁

蔡瑁是刘表手下第一大将,其能力在文聘、张允、王威、黄祖、魏延之上。蔡瑁降曹后,得到曹操重用,统领所有水师。赤壁之战时,周瑜深知他的能力,利用蒋干这头蠢猪,用反间计将蔡瑁除掉。若蔡瑁不死,庞统的连环计就不能得逞,火烧赤壁将成为空话,曹操将一统天下,三国将不复存在。

5.蔡阳

老将蔡阳是曹操手下大将,远非守五关的六将可比,能力与夏候惇不分伯仲。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与张飞相会古城,而张飞并不相信关羽,认为关羽将带领曹军来擒拿于他。正在这时,蔡阳带兵来报关羽杀其侄秦琪之仇,而张飞就此认为这是要来擒拿他的曹军。关羽为表清白,要求在三通鼓内斩杀蔡阳,张飞亲自擂鼓,关羽精神倍增,终将曹操名将蔡阳斩于马下。

以上冤死的都是曹魏名将,可能有罗贯中的功劳。下图为关公大战蔡阳

3

谢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猛将如云,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关羽、赵云、马超、张辽、吕布等人,都是非常亮眼的人物。

具体到痛心、猛将、冤三个关键词,悦史君提出自己的5个人选,给大家评看。

第一,东汉执金吾、并州刺史丁原

丁原和董卓一样,掌控着一支地方武装,而且比董卓还早进入京师,与大将军何进接上了头。

董卓进入京师后,他非常忌惮丁原,丁原也与董卓不和,两人暗中较劲。

这时,董卓发现丁原非常信任吕布,就派人把吕布拉下水,吕布趁丁原没防备,杀害了丁原。

悦史君认为,丁原的实力并不差,原本可以在三国中实现更大的抱负,但一开局就被自己人杀了,冤。

第二,东汉武猛校尉典韦

典韦是曹操身边的一员猛将,跟他打过很多经典战役,负责曹操的安全。

曹操击败张绣后,把张绣的婶婶霸占,张绣临时反叛,曹操几乎被断送性命。

是典韦拼死救下了曹操,曹操狼狈逃走,但典韦却被张绣杀死。

悦史君认为,典韦虽然是为主而死,但曹操这做法也是让人……确实是连带的冤啊。

第三,东汉吴侯、讨逆将军孙策

孙策是吴大帝孙权的哥哥,在父亲孙坚去世、旧部无着的情况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最终领兵南下,平定江东,奠定了后来东吴的基础。

但孙策年轻气盛,战争中得罪了很多人,而且自己也不设防,结果在一次打猎时,一个人冲得太快,被仇家派来的刺客杀害。

悦史君认为,孙策是战场上的王者,如果他不死,可能比孙权开拓更多的天地,也是冤。

第四,蜀汉南郑侯、征西大将军魏延

魏延是跟随刘备较早的部将,在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刘备去世后,魏延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也是深得诸葛亮信任。

但魏延脾气不好,尤其跟丞相长史、绥军将军杨仪不和,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在与杨仪争权中失利,被杨仪杀害,还遭遇降魏的侮辱。

在后世的传播过程中,魏延更是被描述成一个与诸葛亮不和的小人,实在是冤啊。

第五,曹魏邓侯、太尉邓艾

邓艾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深得司马懿父子的信任,也在多次对内对外战争中,建立重大功勋。

司马昭讨伐蜀汉时,邓艾率军突袭成功,最终后主刘禅向他投降。

邓艾被胜利冲昏了头,结果被钟会利用,被诬陷谋反后被抓起来,后来钟会被杀后,邓艾也被无端杀死。

悦史君认为,邓艾立下的是不世之功,却遭遇横死,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

三国还有很多将领让人叹息,从悦史君今天的五人来看,邓艾是最冤的。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4

这个问题里有两个条件:猛将,最冤。死得虽冤但不是猛将,或者是猛将却死得不冤,都不在其列。根据这两个限定条件,以下5个人可上榜:

第一名:张郃

为什么说张郃死得最冤?因为他是被领导假公济私、假借敌人之手除掉的,张郃跟司马懿有矛盾,一方面他对司马懿不太服气,总是发表一些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司马懿觉得他的存在不利于自己更牢靠地掌握军权。

诸葛亮撤军,司马懿命令张郃亲自率队去追击,张郃已判断出这个命令有问题,并进行了申诉,但司马懿不听,仍坚持让他去追,张郃只得奉命,结果被杀。

更冤枉的是,司马懿这招借刀杀人的计策实施后,事后竟然没有得到任何追究,张郃算是白死了。

第二名:陆逊

名将陆逊一生指挥了夺取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石亭之战,这三大战役是孙吴立国的基础,所以陆逊是孙吴建国的第一功臣,他的贡献和军事才能都有目共睹。

但是,后期陆逊与孙权关系越来越微妙,孙权想集权,江东大族成为他的障碍,无论吕壹事件、暨艳事件还是立太子之争,都是孙权与江东大族之间矛盾的反映,而陆逊无形中就是江东大族的代表,孙权虽然没有免除陆逊的官职,但借一些小事不断打击他,又派人当面斥责,一代名将不堪其辱,竟然“愤恚致卒”。

第三名:魏延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魏延已任征西大将军,相当于上将,而杨仪只不过是丞相府里的长史,品秩不过千石,对应的武职充其量也只能算大校,但上将魏延与大校杨仪闹矛盾时众人却普遍站在了后者一边,包括诸葛亮。

当然这里面也有原因,魏延自己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他的脾气不好,容易跟大家闹矛盾,但说他有反心就实在太冤枉了,魏延绝无反心,否则最后不会落到那样下场。

第四名:马谡

马谡失街亭,事后又逃亡,按律当斩,杀马谡大家都没什么可说的,但马谡也是个悲剧,因为他去执行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魏军的大批援军来了,需要有人去街亭阻挡,但街亭远在秦安陇城,蜀军之前没有到达过这里,对这里的情况很陌生,实力又悬殊,这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战斗,并非把握实足,马谡可能守住,也可能守不住,因此被杀,只能说他倒霉。

第五名:麹义

麹义是袁绍夺取冀州的大功臣,当年他向韩馥施压,韩馥才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后来麹义又率“大戟士”力战界桥,为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但麹义后来却突然销声匿迹了,史书没有做出过解释,但以袁绍的性格及为人,麹义肯定是被他消除了,狡兔死,走狗烹,担心麹义会对自己不利,袁绍把麹义杀了,只有这一种解释。

5

三国时期是这个混乱纷争的年代,因此也有诸多名将层出不穷,但有战争就有伤亡,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将,如果说死的痛心,那就是去世时带有一些遗憾。那么在我心中死的痛心的猛将分别是关羽、于禁、张颌、夏侯渊、魏延,而最冤的我认为是魏延。

败走麦城关云长

关羽之死之所以痛心,是因为其本人和其所提领的荆州之地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性极高。关羽时为蜀汉假节钺的前将军,名副其实的蜀汉政权武将之首,麾下三万荆州兵也是蜀汉政权最精锐的部队,襄樊之战的战略意义重大,意在打通汉中至上庸再到荆州的连接线,而这条占线上唯一的断带就在于襄樊地区,如果关羽能够夺得襄樊,真就能达成出宛、洛的蓝图。



而天遂人愿,一代名将陨落于麦城,不仅使蜀汉的大好形势就此葬送,还为夷陵之败埋下了祸根,痛心的地方也不止是关羽身首异处,更是蜀汉从此失去了荆州的部分控制权,战略国策也就失去了意义,造成后来诸葛亮只有不断北伐寻找出路的窘境。

晚节不保于文则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惪邪!”——曹操

于禁一生大杀四方,屡立战功,是曹操最倚仗的将军之一,也位居“五子良将”之列,但其一生最大的耻辱就是在樊城面对关羽时,所督七军全军覆没不说,而后还向关羽请降了,话说到这里,我个人觉得于禁确实有为属下将士乞求活路的心里因素,时为水漫军营,关羽军乘大船射杀逃亡于岸堤的魏军,相当于将魏军当活靶子来打,这样的情况下,于禁的投降显得为将者的仁慈之心。相比较而下,庞德虽然英勇抵抗,但箭矢射完之后,也是乘小舟逃跑,并未管手下将士的性命,因此曹操的评价也有失公道。

当关羽被东吴杀害后,于禁又转投了孙权,当刘备东征时,孙权向魏国称臣,便将于禁还给了曹丕,此时的于禁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由此可见于禁内心的愧疚还是很大的。但曹丕还是羞辱了这位功劳颇高的大将,命令于禁拜谒已故的曹操灵位时,在曹操的排位后放置巨画一幅,画里是于禁全军覆没投降关羽与庞德大义凛然只求速死的对比,《三国志》中在此处记载到“禁见,惭恚发病而死”。个人觉得曹丕对于奉献如此大的老将军做出这等羞辱的事,也真的令人痛心。

老骥伏枥张儁乂

颌日:“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颌不得已,遂进。——《魏略》



五子良将中,一直战斗到第三代魏国君主的老将张颌,最终官至征西车骑将军,也是五子良将中官职做到最大的。在西线的战区中,搭档过夏侯渊、曹真和司马懿,前两者都是曹氏宗亲为主帅,张颌挂副,战绩颇丰。但到了司马懿挂帅时,张颌却死于一场追击,虽然在《三国志》中未提起张颌为何追击,但《魏略》中的说法是张颌劝司马懿不要追诸葛亮,司马懿却咬定了让张颌追击,因而才在木门遇伏。



这种由于司马懿的政治阴谋造成张颌之死的说法我个人比较赞同,《汉晋春秋》中记载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期间是“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故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由此可见的司马懿战略防守的态度很坚决,以司马懿的智慧,诸葛亮退军时的布防和安排理应能猜的到,又何况是木门这样的山谷地形?加之张颌都已经看出来此退军不能追的情况下,司马懿还一定要让张颌遵守军令追击至死,此间的政治谋害是比较明显的。张颌之死也是魏国政权中老一辈功勋之首的陨落,心痛之余也是司马家族排除异己的一个台阶。

孤胆英雄夏侯渊



千里袭人的夏侯妙才是魏国西线雍凉战区的大都督,韩遂、马超这等名将在其阵前也占不到丝毫便宜,西羌陇右皆平复于夏侯渊之手。曹操能够顺利拿下汉中也多亏了夏侯渊的指挥,而这位名将在刘备发动的汉中之战中,被黄忠斩于定军山,也使魏国上下震动,而在夏侯渊与刘备相持一年的时间里,曹操也并未对汉中战场进行有效的增援,夏侯渊也多次分兵援助张颌,导致自己孤立无援,奋战而死。这位名将之死不仅让曹魏痛失西线一柱石,而且丢掉了汉中这块战略要地。

反骨恶名魏文长

魏延在历史上是刘备比较喜欢的将领,在夺得汉中之后,刘备也是力排众议,没有提拔元老张飞,而是任用魏延为汉中太守,魏延也不负众望,在汉中为蜀国顶起了北方的防线。但魏延的结局却很悲惨,不仅被历史钉在了谋反的十字架上,还在死后,被杨仪踩着头颅大骂为庸奴。

其实在历史上,魏延展现了不错的军事能力,后世还有评价其“子午谷奇谋”要比诸葛亮的稳扎稳打更有机会获胜,无论如何,这样的军事人才,在本来就人才匮乏的蜀国,算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失误,不仅被诛灭了三族,还在历史上留下了“脑后反骨”的恶名。

上述将领中,关羽、夏侯渊、张颌终究是战死沙场,留得一代名将之名于后世,而于禁死的是比较窝囊,虽然晚节不保,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毅重之美名。而魏延谋反之说确实找不到太多证据,而蜀汉政权在诸葛亮去世后,本该他大展宏图之时,却死于了杨仪、费祎之流的手里,空有一身才华,当打之年却恶名留传于世被灭三族,实在是可惜,冤枉。

6

三国的猛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其中许多猛将,没有死得最冤,只有死得更冤。典韦,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一对一对阵,谁是他的对手?收服张绣时,人家张绣已经投降,曹操却在张绣营中曹操诱奸张绣的婶母,结果张绣因为遭受奇耻大辱,背叛曹操。典韦为了保护荒乱中的曹操,舍死断后,最后寡不敌众而战死。为曹操泡个妞而战死,不值;蜀国的猛张飞,那是何等英雄,喝断当阳桥的人物,结果因为鞭挞士卒得罪了部下两个军士范强、张达,二贼趁他睡觉刺杀了他,割下头颅投了孙权,实在够冤;孙策号称小霸王,娶了当时绝世美女大乔,占据江东八十一郡,正是英雄盖世之时,却在偶然的一次狩猎时被刺客暗箭所伤,死得冤枉;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张郃,勇冠三军,诸葛亮都忌惮他,本来诸葛亮已经败了,张郃也看出诸葛亮有诈,但主帅司马懿却命令张郃去追,不明不白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乱箭而死。与其说死在诸葛亮手里,还不如说死在自己人司马懿手里。最冤是袁绍的大将颜良,打仗前刘备告诉他赤面长髯的是二弟关羽,颜良本想招降关羽的,结果一句话没说,一点防备没有就让关羽给斩了。可谓冤大头。

7

三国是一个猛将如云的时代,在残酷的战争中很多勇猛的武将最终战死沙场。虽然说马革裹尸是将军最荣耀的归宿,但一些武将的死也着实让人可惜。接下来笔者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时期死的最让人痛心的五大猛将,这些猛将的死对于他们所属的阵营都是巨大的损失,并且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第五名:张郃,在三国后半段五虎上将和其他五子良将全部去世后,剩下最厉害的武将就是张郃了。张郃曾经大战张飞,并且和赵云交过手,是曹魏五子良将里面武功最高的。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张郃在街亭之战击败了马谡的军队,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后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张郃在木门道被诸葛亮射杀。《三国演义》中张郃是主动请战,被诸葛亮派遣魏延和关平用车轮战的方式诱杀,正史上张郃是被司马懿强令出战,中诸葛亮埋伏被射杀。不管是诱杀还是被害死,作为一个曹魏的三朝老将,张郃的死都是比较冤的。

第四名:典韦,典韦是曹操的侍卫,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勇猛无比。曹操强纳了张绣的婶子,张绣恼羞成怒派遣人偷走了典韦的双戟。等到张绣的军队围攻曹操的时候,典韦为了掩护曹操,赤手空拳的站在营门前抵挡张绣的大军,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被杀死。一代勇将却因为主公好色而被杀,典韦的死也是比较冤的。

第三名:张飞,张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勇将,被称为“万人敌”,张飞在当阳桥单枪匹马吓退了曹操百万大军,并且还击败过张郃。张飞在得到关羽的死讯之后经常鞭打士卒,激起了手下的不满。在张飞半夜睡觉的时候,手下范疆、张达偷袭张飞,并且把他的人头送给了孙权。这时候的刘备集团已经失去了关羽,又失去了张飞,更是雪上加霜。张飞的作为一代猛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在睡梦中被杀,他的死也是让很多人痛心。

第二名:孙策,孙策是孙权的哥哥,江东基业的奠基人。孙策勇猛无比,被称为“小霸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孙策和太史慈的一战也是三国中非常经典的一次单挑。孙策和前面几个人不同,他即是将军也是主公,在统一江东之后,孙策想要和曹操去一争天下。当时曹操评价孙策的时候说:不能和这个疯小子一争高低呀!就在孙策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意外在打猎的时候被刺客袭击,最终重伤身亡。孙策死后,孙权虽然继承了孙策的势力,但是最终也没能和曹操一争天下。

第一名: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最勇猛的武将之一。关羽在百万军中斩杀了颜良,帮助曹操解除了白马之围,在襄樊会战中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想要迁都。但因为关羽的势力太大,最终遭到了孙权和曹操的联合围剿,寡不敌众被孙权俘虏杀害。关羽的死不仅让蜀汉缺少了一个猛将,也让蜀汉丧失了一统天下的实力,蜀汉从此开始一蹶不振,后来更是第一个被灭亡了。

8

三国五大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他们是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关羽、张飞是刘备早期举兵时就跟随了刘备,赵云是在刘备依附袁绍时加入,黄忠是刘备收复荆州时加入,马超是在刘备攻打益州刘璋时加入。五人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真实历史《三国志》(不是小说《三国演义》)记载】:【黄忠】:公元220年就病逝了,有的文献记载他活了75岁,岁数是不小了。【关羽】: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末,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刘备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此时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张飞】: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在江州江州。因为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果然,张飞临出兵前,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误写作范疆)谋杀。【赵云】: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马超】: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 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同年十二月(223年1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

9

三国时期,死的比较冤,还让人比较痛心的五位猛将,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以正史《三国志》为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名,魏延最冤

魏延在诸葛亮主政时期,赵云去世之后,位列蜀汉武将之首,应该争议不大。

魏延颇受刘备信任和重用,并亲自主导部署了汉中的布防大略。在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又大胆的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且不论此计能不能成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本就要根据敌我双方的综合情况,出奇兵制胜。这点上,魏延的谋略是没有错的。

魏延有勇有谋,只可惜,遇到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虽然魏延在北伐中屡立战功,却没能盼到北伐的成功。最后,魏延却被以谋反为名,为马岱所杀,还牵连了三族。

魏延死的太冤,而且蜀汉此时原本缺将,也不免让人痛惜,所以,给他排名居首。

第二名,张郃也很冤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后去世的,自然也最受器重。此时的张郃,受封左将军,都乡侯,可以说是除了曹氏宗亲之外,曹魏阵营的武将之首了。也正因张郃特殊的地位,司马懿为了独揽兵权,必然是要除之而后快了。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蜀军撤退,司马懿让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而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只能率军追击。张郃与蜀军战于蜀营木门之外,飞矢中郃右膝,薨。

如果说诸葛亮故意害死魏延,有点证据不足,但是司马懿故意害死张郃,意图却比较的明显。

第三名,张飞死的太窝囊

张飞自少年时,就追随刘备,征战四方。张三爷曾义释严颜,击败张郃,忠义也不亚于关羽。

可是,“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刘备准备征伐东吴,正是用人之际,却被账下将领张达、范强所害,不免得令人扼腕叹息。

张飞死的虽然不是太冤,却是死的最窝囊,也最令人痛心。综合下来,排名第三。

第四名,典韦死在曹操好色

典韦跟随曹操攻打荆州,宛城守将张绣投降。张绣设宴款待曹操及众将,原本挺高兴的事情,结果曹操却把张绣的婶婶给睡了。张绣恼怒之下,降而复反,袭击了曹操大营。

曹操出战不利逃走,典韦率十余人与张绣叛军大战于营门口,无不以一当十。无奈敌众,韦被数十创,杀数十人,创发,瞋目大骂而死。

典韦死的壮烈,但是为了主公泡妞而死,实在是有点冤,令人痛心叹息呀。

第五名,于禁投降毁了一世英名

于禁在曹操得了兖州时,就投奔了曹操。他跟随曹操战徐州,讨黄巾,拒张绣,擒吕布,伐刘备,战袁绍,降昌豨,收朱灵,可谓是曹营战功之首,深得曹操信任与器重。

只可惜,襄樊之战,于禁率七军救援曹仁,遇到连绵大雨,不战而败,迫不得已投降了关羽。而关羽又是一个刚愎自用,傲慢无礼,缺谋寡恩之人。关羽对待于禁,既不用,也不放,更不把于禁送往成都,交给刘备处置,而是把于禁给关了起来。

最可恨的就是这种,你说关羽跟于禁到底有什么仇,这可是奇耻大辱呀。如果当年曹操也这么对关羽,你说关羽的忠义之名还在么?恐怕关羽被曹操关在狱中,也再无出头之日,节操早碎满地了。

更可恨的是,于禁投降了关羽,关羽自己还战败身死了,结果于禁又被孙权所获。孙权自然不像关羽,而是以礼相待于禁。孙权向曹丕称臣,看于禁年迈,将于禁送回了曹魏。最后,在曹丕的羞辱下,于禁在羞愧之下病故。

于禁有才华,有谋略,能征善战,却毁在了一次投降之上。试看三国时期,投降并不可耻,包括关羽、张辽、黄忠、黄权、姜维等等在内的一众名将都投降过,但不同的是他们都得到了重用,或者被施恩放回,得以重树威名。如果于禁直接投降了刘备,相信会是另外一番光景。只可惜于禁降错了人,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羞愤而亡,不免令人叹息。所以,给于禁排名第五。

以上皆为奕天的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见解,一起讨论。

10

文史频道第76期之三国冤魂



三国中死的最冤的,当属蜀汉大将魏延。

魏延,字文长,在三国时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做汉中王的时候,封魏延为汉中太守。

为了让大臣们心服口服,刘备问道:“文长,你准备怎么守汉中呢?”

魏延说:“如果曹操倾巢而出进攻汉中,我将为主公挡住他,如果曹操率十万大军来,我为主公消灭他们。”

刘备听到这句话,非常高兴,放心地让魏延去汉中。

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总理蜀汉朝政。

诸葛亮北伐中,魏延为先锋大将,曾经打败过曹魏名将郭淮。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死在五丈。

长史杨仪和姜维觉得,魏延在军中威望太高,诸葛亮已经去世,没有人可以制约他。

杨仪更是担心魏延的报复,他与魏延有私人恩怨。

于是杨仪用诸葛亮的名义召回在前线的魏延,让他率领大军退回蜀汉。

魏延认为现在正是双方交战关键时期,不能贸然撤退,丞相诸葛亮虽然去世,但蜀汉还有他。

杨仪听到这句话,已经意识到他们不能命令魏延,杨仪故意激怒魏延道:“魏延,你认为丞相死了就没人敢杀你了吗?”

魏延道:“谁敢杀我?”

此时马岱冲出,一刀砍死了魏延。

一代名将魏延,就这样戏剧性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End—


原创作品

作者:冷月钩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